贵阳将来会变成一线城市吗?

🍃好好


我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才是贵阳发展最好的时候,不要被现在的虚假繁荣所迷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有大约三十万技术移民进入贵州工作,他们是当时各个地方抽调的最优秀的年轻人,后来他们的子女们大多数也留在了贵州工作,所以当时我们有贵铝,贵钢,011基地,中国航天等等在中国赫赫有名的高科技企业,贵铝是亚洲最好的铝锭生产基地,八十年代大阅兵时,绝大多数的战斗机发动机都是贵州造的。现在这些企业都已经成为昨日黄花了,而且贵阳再也没有高科技企业崛起,人才也吸引不过来,GDP的增速高无非就是房价上涨的比较快而已,现在提的大数据个人认为只是纸上谈兵,因为没有企业会把他们的科研中心放在贵阳的,而工业实力薄弱又注定短期内无法生产处与大数据配套的工业产品,随着工业发达城市也开始发展大数据,比如重庆,无锡,南京等等,贵阳的大数据之路最多会是一个储存站,希望贵阳可以从关注民生开始,利用优美凉爽的自然环境,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宜居城市,不要想着成为一线城市。


刘楠5073


贵阳不会成为一线城市,分析如下:

城市分级比例注定了贵阳不会成为一线城市

很显然,一线城市比例大概是这样的,目前我国拥有4个一线城市和45个二线城市,还有70个三线城市,所以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比例是 1:10:17

按照贵阳最新城市分级排名,排在34位,等于说,我国要有34个一线城市,贵阳就会成为一线城市,这可能吗?

那么贵阳有没有机会成为新一线城市?

既然做不了一线城市,贵阳退而求其次,有没有希望成为新一线城市呢?我的观点是:也不会,原因很简单,目前我国只有15个新一线城市,而衡量新一线城市有以下指标:

1、商业资源聚集度

2、城市枢纽性

3、生活方式多样性

4、未来可塑性


总结:

以前贵阳是三线城市,现在全国排34位,与南宁、昆明等城市相当,说明贵阳在以上四个维度都得到提升,但是距离新一线城市还有很大距离。但是因为贵阳经济体量与新一线城市相差悬殊,且贵阳地处西南,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很难实现在20年时间经济像改革开放时候的深圳一样,实现“指数”增长。


蒋昊说经济


贵阳目前在二线排名中游,然而二线和一线之间还隔着15个新一线城市,所以想成为一线,大概意味着要连超30个城市,其中包括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这些巨头城市。所以这种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之所以说可能性为零,是因为贵阳目前和新一线城市的差距非常之大,比如排名新一线末位的无锡,2018的GDP是11426亿,而贵阳则刚刚突破3800亿,只有无锡的三分之一还不到。而新一线GDP最高的重庆则高达20363亿,比贵州全省都高出很多。

其实大可不必把目标定的这么高大上,毕竟起点没那么高,地理位置没那么好,人口也没那么多,何必给自己城市背上如此重担。再者说超级都市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看似存在感很强,但是生活压力也更大。

贵阳目前这样的发展节奏我认为就挺好,经济增速年年领跑全国,稳中求发展,扎扎实实脚踏实地,不知不觉中跑赢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这就是成功。民众最在意的还是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这些比几线城市更重要。就像浙江那些二三线城市,虽说存在感不强,可是民富程度高,生活水平比很多新一线都强。贵阳的未来能成为二线上游城市就足以,如此地位已经是五百万级人口城市的很好成绩。


城市发展报告


贵阳这几年发展的非常好,日新月异,我是13年辞掉深圳的工作来的了贵阳,一呆就是六年多,从头做起,建立了自己的团队,雷雷水电-贵阳本地专业的水电安装专家。创业的辛酸太多太多,也从此爱上了贵阳,我坚信不久的将来贵阳一定会进入新一线城市序列。

贵阳,贵州省省会,简称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誉,因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中心。



贵阳独特的自身优势:

1.舒适的气候加上贵州的山水风光和少数民族景观,旅游业有非常巨大的潜力,一直以来欠缺的只是是交通服务设施和宣传推广。随着贵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酒店在贵阳开业再加上交通的大力建设贵州成为西部首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再加上近年来贵州旅游推介会在全国各地乃至日本韩国的成功举办,贵阳将会成为贵州旅游的出发点和旅游中心。



2:很大一部分人都看衰贵阳搞大数据,然而大数据不等于高大上的高科技公司,城市发展大数据产业不代表就可以发展出腾讯阿里这样的公司。尽管大数据全国都在搞,做噱头和官员做政绩的成分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为中西部省份迎头赶上带来了希望。对于贵阳来说更甚,大数据真真切切的带来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外来人口的就业问题。同时不仅有国内的企业入驻,包括苹果,高通,英特尔这样的巨头公司都陆续的来到了贵阳,截至2015年底,贵阳市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已超过9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完成350亿元,同比增长17%;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完成319亿元,同比增长77%;通信和广电网络业务总量和电子信息产业投资也分别超过100亿元。



3.贵阳目前的人均gdp已经破万美元,也算是达到了所谓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并且以近来的经济高增速来看贵阳有望在未来超越西南中心成都成为西部人均第一的省会城市。总的来说贵阳在国家政策的定义下并不具备成为像第二梯队城市那样的区域中心的能力,然而这并不妨碍贵阳作为贵州的中心并成为一个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的城市。

欢迎来贵阳旅游和创业,贵阳雷雷水电真诚为您服务


一杯清茶加红豆


贵阳不要和成都、杭州比,也不和重庆、苏州比。和广东第三大城市佛山市的一个区比一下民营企业 。贵阳民营企业前三名(2018年收入),通源汽车(219亿)宏立城(88亿)老干妈(44亿)。佛山的一个区顺德民营企业前三名(2018年收入),美的(2618亿)碧桂园(3790亿)格兰仕(201亿),前3名总共相差将近19倍,不是两倍,不是三倍。




水龙头呢


身为一个贵州人,还是要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从以下几点就可以说明:1、交通,每个城市的交通就好比城市的血液,血液随时都堵塞,这个人能健康到什么程度,司机素质低下,乱停乱放,道路规划一塌糊涂,违法成本太低,就拿最简单的违停,深圳主干道罚款2000,贵阳没有。2、全民素质,不是说诋毁贵阳,本人在成都、深圳都待过,差不多10年,但贵州人本身的素质实在不敢恭维,小区开车按喇叭,装修扰民,小区管理,个人习惯等等,还有很多问题。3、城市形象,整个城市是在我待过的城市里面比较脏的,出租车乱开车,随意停靠和变道,满大街都是抽烟的人,电梯里面,包括高铁站出站口的室内区域,到处是拉客的黑车,无人管理。4、经济活力,虽然增速快,但却是因为底子薄,但是很多人都喜欢把增速前三作为骄傲的资本。5、地域,贵阳不在中国主要的经济圈内,位置比较尴尬。


旋儿哥KennyX280


不会。

贵阳的定位只是西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不说西部双子星成都重庆,就昆明也领先贵阳一个段位。

现在来说,贵阳眼前能跟上昆明的步伐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两年,贵阳有点后劲不足,只是靠人民大道和地铁在拉动经济,尽管现在又增加了花溪大道。。。

可是正宗的大数据还根本没成型,几乎就要被别的城市超越了。


黔中说


贵阳房价均价在一万左右也就封顶了,一个城市的未来看的是人口。贵州的优质人口总体来说还是流出状态,更多的是去往重庆和成都,而且在一个没有工业和农业作为支撑,物流和交通也没有战略意义的地方,未来的发展不可能赶超一流城市的。贵阳的未来未必是打造一流城市圈,享受他的原生态,气候和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不错的一种生活方式哦。


李缘一


我觉得提出这种问题的人,本身就是想黑我们贵州和贵阳。想坐实“夜郎自大”这个词。我的回答是:我们贵阳成不了一线城市。混个二线,都是勉强的。贵阳这些年发展速度快是事实。但经济总量在省会城市中,是中下游。自然条件比不上发达地区省会城市。你发展,别人也在发展。10000元的2%是200元,1000元的10%是100元。你再是速度快,但你基础差呀。强调我们气候好的人,有些也是自嗨。…。我们还是沉下心来,好好谋发展。不要一天炒作这种无聊话题。


Donfly


要超越时,是不看排名的。任何理由和理性的分析都敌不过黑马要上位。有机物要靠近,要化合,单细胞要产生。

否则亭长和皇帝的差距是巨大的,他们之间隔着百官(汉高祖)。乞丐和皇帝的差距是巨大的,他们之间隔着众生(明太祖)。按排名他们是不可能上位的。

然!要超越时,是不看排名的,黑马要上位。

说贵阳不会成为一线城市的人,当贵阳成为一线城市时,就会被狠狠的打脸。不管这一天是耗时十年还是十万年。那怕界时你已不存在多年,你当初也是想错了这件事情的。历史不会被抹灭,你的错真实存在过。

就如同认为这个世界是有外星人的,和认为这个世界没人外星人的。有一天会被证实,那怕外星人的细胞自此时,还要一亿年后才初始合成诞生。认为没有外星人的人也是大错特错在历史之中的。

所以,贵阳必有一天会成为一线城市这是肯定的。而这一天的具体时间,那凡人不好测算,等天气预报不会错,大数据贼精确时,都会知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