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防控:“鹰眼”一扫,车辆轨迹全知道

随着企业陆续开工,部分到外地过年的人们接连返穗,许多人选择自驾返回广州。记者从广州交投集团了解到,广州交投集团大广高速连平服务区省界联合检疫检查站充分利用各参与单位的先进信息化系统,用科技“加持”防疫工作,大大提高了疫情检疫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与人接触交叉感染的风险。

高速防控:“鹰眼”一扫,车辆轨迹全知道

扫扫二维码“入粤登记”车主秒过

在大广高速省界联合检疫检查站,车主在测过体温后,拿出手机出示专用“二维码”,大广高速收费员用手机扫一扫确认后,车辆就可快速离开联合检疫检查站,驶出收费站。

据介绍,为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运交通保畅工作,省交通运输厅、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在“粤省事”小程序推出“入粤登记”服务产品,大广高速省界联合检疫检查站使用后,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据悉,所有通过大广高速进广东车辆均可通过“入粤登记”一键办理信息登记,完成“入粤登记”登记后,车主凭借生成的专用“二维码”,在经过联合检疫站时,可快速“扫码”完成信息登记,既减少现场登记时间,加快检测速度,又减少了现场检测登记时的接触,降低因接触感染进一步传播疫情的风险。同时,“入粤登记”还大大降低了基层一线检疫人员的工作强度,检疫站也可根据登记信息预测来车人员,合理安排检疫人员,为高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高速防控:“鹰眼”一扫,车辆轨迹全知道

“鹰眼”让车辆轨迹一目了然

在大广高速省界联合检疫检查站现场,可以看到几个车道安全岛上摆放着一个三脚架,上面各安装着一部手机,手机摄像头正对着前进的车流。原来这是警方运用手持移动缉查“神器”——“鹰眼”车辆缉查系统对经过车流进行监控,通过扫描车牌,就可以秒识路过车辆的信息,了解其是否经过疫情高发地区,从而为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判断。

大数据助力防疫工作科学安排

在防疫工作中,大数据的使用为检疫提供精准“施策”依据。据广州交投集团方面介绍,对各路段收费站点车流数据的分析以及实际路况的监测为防疫工作安排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车流的峰值规律,工作人员将数据结果及时反馈到各路段,便于各路段科学调度人员;对于部分站点车流量绝对值较小的时段,各路段也可以根据数据情况减少人员在班或者待岗等,缓解人员不足和疲乏的压力。

实行国企联合构建防疫共同体

除了“高科技”助力防疫外,还实行国企联合防疫举措,构建责任共同体。据介绍,针对黄埔大桥草堂收费站车流绝大部分都为广汽集团员工车辆的问题,黄埔大桥党总支主动与广汽集团沟通,联手“抗疫”,制定联动防疫工作方案,确保筑牢“最后一公里”疫情防线。广汽集团属下单位全面复工时,黄埔大桥草堂收费站出口将开辟“广汽集团检疫专用通道”,持特制标识牌的广汽集团车辆可迅速通过。

记者获悉,该部分车辆人员到达单位后,由双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在联动微信工作群进行信息互通,既确保收费站安全畅通,又能保证广汽集团的正常生产,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记者最新获悉,2月9日12时至2月10日12时,广州交投辖管路段86个出口收费广场(广州市内),共设175条防疫检查车道;全线12对服务区均设有体温检查点,共设人员隔离区24处,车辆隔离区24处,每日消毒43次;收费站及服务区当日出动人员数1761人,检查车辆共18.8万台,检查人数42.9万人。

1月27日零时至2月10日12时,累计出动2.2万人次,检查车辆共232.8万台,检查人数497.8万人次。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卢梦谦 通讯员 罗小娟、朱利、章海军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高鹤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