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我们不可失去冷静与理智

在疫情面前,世界似乎变得有些怪诞。

一线医护人员与病毒殊死搏斗,媒体们加班加点为公众力求真实的传递信息,而一些宅在家里的人却漫不经心地转发着谣言;

有人在病毒面前不以为然四处流窜,又有人听说双黄连能抑制病毒冒着寒风排长队;

听说宠物也会感染病毒,就能私闯入户将他人宠物活埋

……

相比于新型肺炎,更令人担忧的,或许是负面情绪的蔓延。

盲从

面对疫情,我们不可失去冷静与理智

这张表情,或许形象地形容了近期公众心理走向。

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各地新闻媒体不停地报道疫情,提醒人民群众在公共场合一定要佩戴口罩,取消聚餐、集会等群聚计划,但太多人不以为然。

可当武汉封城、各地纷纷封闭公路、甚至连小区都限制进出的时候,大家又开始恐慌了起来。然而这股恐慌情绪,反倒成为了谣言催生的土壤。

面对疫情,我们不可失去冷静与理智

图源:较真查证平台

开窗通风会引来冠状病毒;

吃槟榔可以预防病毒;

卫生巾可以当口罩用;

双黄连有奇效;

……

许多人一边对官方发布的消息嗤之以鼻,一边盲目听信着虚假信息。相比于“枯燥”的事实,偏方和阴谋论显然更符合猎奇心态。

而当谣言借着恐慌情绪这股“东风”成功蔓延开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种种不理智的行为:抢大米、抢手套、抢双黄连……物资充裕或许带来了物质上的安全感,却在无形中加重了社会供给的负担,也让自己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野蛮

相比于野蛮,盲从都显得温和许多。

野蛮的背后,是蛮不讲理和自私自利。谁打破了他们的幻想,他们便不惮以最恶劣的手段攻击对方。

面对疫情,我们不可失去冷静与理智

在河北省石家庄,全体医务人员因为新冠肺炎而坚守在岗位。为了降低感染率,值班的医生为前来看病的病人一一发放口罩。却有一个疑似发热的病人冲着医生大吼“我生病了,你给我口罩有用吗”?说罢便强行扯下了医生的口罩朝她脸上吐口水,高喊“我活不了,你们都别想活”!

武汉某三甲医院的闭路摄像头视频显示,一位患者向急诊科护士索要口罩、温度计想带回家给家人用,遭拒绝后竟追打护士。另有同医院医生反映,有患者看到CT结果显示为“病毒性肺炎”,故意在诊室脱下口罩对医生猛咳。

在湖北一线医护人员中,不止一个反映“有人明知生病也不好好戴口罩,巴不得别人也跟着病,有人甚至强拉护士口罩对护士喷气”

面对疫情,我们不可失去冷静与理智

总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命至高无上,他人的命如同草芥。他们不在意旁人的压力与痛苦,内心只有自己的得失。当他们感觉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武力与暴躁就成了解决问题最好的“武器”。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挟病伤医”,无异于是对全社会的戕害。

极端

还有些人,现实中他唯唯诺诺,网络上他重拳出击。

面对疫情,我们不可失去冷静与理智

这些键盘侠们最擅长的便是“窝里横”,反正隔着一条网线不知其是人是狗,这种虚假的安全感反倒成了他们逞凶的底气。

在网络上,不乏肺炎患者的求助帖,然而在这些帖子下,却少不了谩骂与奚落。

你怎么没被感染啊?

你在网上说这个又有什么用?

作秀!

……

面对疫情,我们不可失去冷静与理智

面对事件,这些人缺乏理性与冷静,对于别人的言行只抱着恶意与偏激看待。对他人的观点一概否定,只有符合自己“三观”的才是普世真理。

当疫情爆发后,便对从武汉回来的人,乃至于对武汉人、湖北人充满了敌视。拿疫情开着低俗不堪的玩笑,编造着有关武汉人的地域歧视。或许这些人有幸没有感染上肺炎,但他们的脑疾却早已无药可医。

面对疫情,我们不可失去冷静与理智

越是事态严重,公众越需要冷静思考,不要让负面情绪冲昏了自己的头脑。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适应新型肺炎巨大压力所带来的“应激反应”?以下是华人头条小编整理的相关攻略,希望大家都能打起精神,共同“抗疫”!

1. 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要有适当的休息,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

记住,危机事件的发生会令人手忙脚乱,自乱阵脚,因此让生活作息维持规律,是处理危机的必要条件。

2. 给自己列一个感到愉悦的To-do清单,执行它。

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么事情会令自己开心。列出来,执行它。例如,允许自己哭一哭,写出你的想法或感受,玩一些不费脑子的小游戏,运动,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泡泡热水澡或冲澡,找出令你愉悦的事,与人聊天等等。

3. 当负面情绪要淹没你时,你可以这样处理负向情绪:

1) 减少因信息过载带来的心理负担

在危机时,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在睡前不宜过份关注相关信息,不道听途说,关注必要的信息,减少杂音。

对于处理信息过载,我们推荐你做一个靠谱的信息获取工具包。每天仅在固定的时段内,看几个靠谱信息传播平台所发布的权威消息,比如:

世界卫生组织、各级卫健委官方发布平台、国内官方媒体……尽量不要多度关注、轻信没有明确信息来源的截图、视频。

重要的是,不要被动刷手机接受消息,要自己决定信息源。

2)与自我对话,自我鼓励

身为人类,我们都有一种自言自语的特殊能力,不论是大声地或无声地自言自语,你都能利用这种能力训练自己克服艰难的挑战。因此你可以这么告诉自己:“它可能不好玩,但我可以应付它”,“这会是一段很重要的经历”,“我不能让焦虑和生气占上风”。

3)运动

运动的好处在于帮你减少精神上的紧张,增加心血管机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丧等。哪怕你被隔离,也可在隔离地方做做运动,可以很好地调整心态。

4)正向思维

面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时,可以运用如下的思考方式:

不要只往坏处看,很多文章也许只是在贩卖焦虑。不要一味相信谣传,而要注意留意信息的来源、事实和数据,据此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例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医疗方法的发展、新的药物等)。

多回忆在每一次遇到危机时你曾如何面对,重新肯定自己身为一个个体的能力。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尝试以更广阔的角度了解问题的影响,问题会带来短暂的影响,但长远而言,事情最终能改善及成为过去。

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略在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

你也可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

做好自我防护和家庭隔离,劝说周围的朋友家人不要外出,做好消毒、洗手、戴口罩等措施;

组织一些当地互助群。帮助留在湖北的朋友、家人,做一点有用、但他们无暇顾及的事,比如:找到靠谱的、可以发货的生活必需品的网店链接。

同理,当你很担心自己和家人将会受到感染,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建议你继续正向思维:

不能肯定将来会怎样,但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

我也可以提醒我的亲人,保持个人和家庭卫生,戴口罩,以及认真洗手和消毒。

我可以加倍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让自己有开心的时间。

即使我真的生病,也会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对。

如果你或周遭的人有下列的感受或状况,并持续超过2周以上,请尽快就医或寻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

恐惧,无法感觉安全

对自己或是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

自尊丧失、感觉羞耻、痛恨自己

感觉无助

感觉空虚

感受变得迟钝及麻木

变得退缩或孤立

睡眠状况恶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