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描畫一個精確的周星馳極為困難。他同時被人視為天才、偶像、暴君和孤僻者,他做過演員、導演、房地產投資公司主席,甚至成為廣東省政協委員。

他樂此不疲地將自己的人生經歷揉進電影裡,不管是少年時代鄰居里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繁華酒樓裡諂媚的店小二,還是那些面對挫折堅強不屈的英雄人物。他說,這都是自己的經歷。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他通過喜劇表演塑造一個時代的潮流,本人卻在電視鏡頭前手足無措。他被哈佛大學教授的學術論文反覆剖析,本人卻沒有讀過大學。他捧紅了大量電影演員,得到的尊稱從“星仔”到“星哥”直到最後變成“星爺”,到後來,這些受惠者卻一個個與他交惡,甚至藉助媒體抨擊他。

他的成功和他擁有的權力,與他表現出的孤獨感同樣讓人印象深刻。他的朋友和搭檔田啟文說:周星馳像武俠小說裡的孤獨老人,讓別人無法靠近。

他不擅長交往,可以說是畏懼交往。《大話西遊》的導演劉鎮偉曾經力圖分清周星馳身上“古板”和“害羞”的界限。劉鎮偉說,周星馳到酒店找他,不好意思敲門,從門縫中塞進來一個紙條表達想法。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當這種害羞達到極致,周星馳就會嘗試逃離人群。2001年,他到北京大學與學生交流並發表演講,上千人早早地在廣場上等候他,他卻躲進了校內食堂的廚房裡。

1962年6月22日出生在香港的一個內地移民的家庭裡,他當時住在香港九龍窮人區,生活的非常的艱苦,他一家五口住在一個特別狹窄的木板房裡,當時睡的是上下鋪,吃得用的都相當的艱苦,在周星馳七歲的時候,父親母親離婚了,他和母親,姐姐,妹妹相依為命。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周星馳小的時候非常的懂事,他理解母親的辛苦,當週星馳還是初中生的時候,就學會自己打工來賺錢,用賺來的錢貼補家用,賺來的錢拿出來一部分用作自己的零花錢,小時候的周星馳喜歡看漫畫,看電影,練功服,他還沉迷跳霹靂舞,靠自己努力賺來的錢也有一部分消費到這些上面,據周星馳回憶說:“他在酒樓打過工,酒樓裡形形色色的什麼人都有,要是自己反應不夠快的話就會被客人罵,所以一定要學會審時度勢能言善辯和有禮貌。”

周星馳從小到大都很安靜,他的媽媽凌寶兒對此印象深刻。他總是情願站在窗旁看兩小時街景,盯著來來去去的人觀察,猜測他們的職業,但“十問九不應”,以至於最親近的人也無法瞭解他的內心世界。

他入行後不久,有一次,凌寶兒接到一個圈內有勢力的人打來的電話,“那個人打來電話大爆粗口,問我是怎麼教兒子的,他說想跟周星馳吃頓飯都這麼難,怎麼這麼不給面子”。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時至今日,周星馳仍然無法在公共場合表現得自如。他參加媒體和大學的論壇,非常緊張,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他怕自己說錯話,主動示弱。“他很怕受傷害,一點點小傷害都接受不了。”宋子文想起這些情形時說,“他不是自大也不是完美主義者,只是把自己表現得特脆弱。”

儘管如此,周星馳仍然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2016年,美國《時代週刊》將他評為唯一一個“亞洲英雄”時寫道:“如果說香港有查理·卓別林的話,那就是周星馳。”

如今擁有強大票房號召力的“中國卓別林”是睡在上下鋪的架子床上開始自己的夢想的。他的童年記憶包括幫外婆擺地攤賣指甲鉗、去酒樓推著小車賣蝦餃、到五金廠打工以及在尖沙咀騎著自行車兜售報紙。

在大多數時候,他滿懷信心,或者說,用光明前景反覆說服自己。他的好友梁朝偉回憶說:“周星馳整天做白日夢,幻想成為大明星。”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在他和梁朝偉一起在香港藝人訓練班學習之前,兩人已經一起拍過一個8分鐘的短片。“那都是周星馳的主意,當時我對演戲不開竅,那個短片他既當導演又當演員,我只是演員。他安排我演壞蛋,最後我演的角色被他無情地打死。”梁朝偉說,那時候自己只是周星馳的伴角兒。有點諷刺的是,“伴角兒”很快功成名就,在“主角”還跑龍套混盒飯的時候就開上了豪車。

即使是在無線混日子、跑龍套、毫無前景的時候,他也要用龐大的理想激勵自己。那時候,他每天很早起床,洗臉刷牙時會對著鏡子喊“加油”,幻想著有一天自己成為主角。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周星馳對演戲非常的痴迷,他一開始的時候是跑龍套,曾在《射鵰英雄傳》裡演了一個連一句臺詞都沒有就讓梅超風一掌劈死的小角色,對這個角色周星馳有著不同的看法,於是他就在心裡設計了一些反抗動作,曾多次找導演商談,但是都被導演否決了。

多年後,周星馳把自己在剛入行時的遭遇拍成了電影《喜劇之王》。這部電影的票房是失敗的,但也打動了無數喜歡周星馳的觀眾。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片中男主角尹天仇對女主角柳飄飄說道:“小姐,如果你非要叫我跑龍套的,可不可以不要加一個‘死’字在前面?”這一幕讓銀幕前的人們放聲大笑,但對周星馳來說卻是苦澀的回憶。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他曾對宋子文描述那段經歷—混得很差勁,不得不為了多賺幾十塊錢而四處等候差遣,為了生計著想,“學著很油條的樣子,跟人家插科打諢磨嘴皮”,為了一個死屍角色“浪費一升口水爭取”。

幾乎在拍攝的所有電影裡,周星馳永遠選擇站在“絲”一方。這讓人們總是能輕易從周星馳身上看到很多過往生活的痕跡。最明顯之處在於,他樂此不疲地將自己的人生經歷揉進電影裡,不管是少年時代鄰居里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繁華酒樓裡諂媚的店小二,還是那些面對挫折堅強不屈的英雄人物。他說,這都是自己的經歷。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他一直知道如何吸引別人注意。就連他小學四年級時的女同學阿珍也記得他“個子很小又愛引人注意”的樣子。

得知香港藝人訓練班開始招生後,他為了防止自己的身高成為考試障礙,花錢買了一雙價格不菲的高跟鞋。

不過,據說考官就看了他一眼,就決定讓他回家了。但他並沒有停止盡力展示自己。在此後的演藝生涯裡,他一次次像當年爭取龍套角色那樣去為自己爭取可能性。

機會姍姍來遲。1988年,他被選中做一部電影的主角。這時候,他已經花太多時間用來訓練和等待,因此立即決斷藉此成名。他在電影中展示了誇張甚至放縱的搞笑風格,並從此一發而不可收。

他後來回顧當時的心態,“我那時什麼都沒有,要讓人能認得我,要引人注意,只能走險招,比較過火,但求博人一笑。險中求勝,我寧願被人罵到遺臭萬年,都不願演完之後完全沒反應。”

這種嘗試最初是失敗的—他的《唐伯虎點秋香》在上映時讓內地觀眾目瞪口呆,大加批判。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但幾年後,這部電影重新在內地流行,其中無厘頭的風格,也讓很多精神苦悶的年輕人找到了對抗生活的武器。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周星馳是小人物的代言人。他的確展示了一個草根人物所能展示出的最好的精神狀態,有時候是通過起落無定的劇情,有時候是通過滑稽的動作和讓人邊笑邊流淚的臺詞。

但在他自己看來,這只不過是往日生活的自然投射。“我總是演我熟悉的東西,”他說,“我本身就是草根階級,我對平民生活感到親切。”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周星馳早期的影迷,是放在今天會被稱為屌絲的群體:草根、小人物。剛剛進入演藝行業的他,收入也並不比影迷們好多少。

在一期《魯豫有約》中,周星馳提到早年跑龍套時,演戲根本養活不了自己,媽媽每天都要辛苦工作養家。李力持這樣解釋無厘頭喜劇的時代背景,“那時候香港普通人的生活過得很辛苦,一個人通常都要兼兩份工,這種輕鬆好笑的電影讓人很放鬆。‘爆笑’,就是這時出現的名詞。”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上世紀90年代,在周星馳表演生涯的全盛時期,每年都有多部佳作面市。《賭俠》、《逃學威龍》、《審死官》和《唐伯虎點秋香》創下“四連霸”的香港票房紀錄。

轉折點發生在1993年,周星馳和楊國輝等人組建香港彩星電影公司。為打響公司名氣,他迫切地想拍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走出無厘頭的套路,就去找劉鎮偉合作。

後者一直想拍一部查理·卓別林《城市之光》式的悲喜劇,卻找不到投資人。他立刻跟周星馳說了《大話西遊》的想法。又是愛情片、又是悲劇,周星馳一度非常猶豫。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劉鎮偉最後用這個理由說服了他,“你現在沒有女性觀眾,你如果總演那些胡鬧的喜劇,就永遠是一個小丑,不能成為大師,只有愛情電影可以拔高你。”

鹹魚翻身,周星馳成為《大話西遊》的最大受益者,彩星公司卻因此破產。“《大話西遊》雖說票房失敗,但讓周星馳至少賺了6000多萬(《大話西遊》總票房為4000萬港元,周星馳此後陸續通過廣告和遊戲代言獲利),他後來用賺的錢買了現在的香港豪宅。”劉鎮偉說。

周星馳的勵志人生!

《大話西遊》最大的價值,是奠定了周星馳在華語電影圈的神話地位。在香港上映三年後,得益於盜版影碟的傳播,1998年《大話西遊》從大學校園開始,在內地掀起一股周氏喜劇熱潮。

過去的生活塑造了周星馳,也牽扯著周星馳,並難免讓他悲傷。有一次,一個名叫任田的女記者採訪周星馳,結束之後,請他在一張照片背後寫一段話留念。

據她回憶,有那麼一刻,周星馳露出難過的表情,然後歪歪扭扭地寫下了這幾個字:“為什麼堅持,想一想當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