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鹅毛大雪,华野战士苦寻坦克,俘虏不承认会开,惊动陈毅

1947年1月的一个傍晚,几个身着土黄军衣的解放军战士,顶着鹅毛大雪,匆匆行进在通往鲁南峄县的小道上。他们是华东军政大学炮兵大队3中队的学员兵。

他们此行的任务,是寻找蒋军的坦克。

峄枣一战,装备美式装备的蒋军整编第26师、第1快速纵队尽数被我军消灭。前方的枪炮声还未停息,华军大的指战员就奉命开赴战场,搜集蒋军遗弃的火炮、坦克。这群快步匆匆,行进在积雪中的炮兵小组组长,名叫赵之一。昨天,赵组长在友邻单位打听时,得知鹅山附近有蒋军坦克的行踪,立马带人冒着风雪去寻找。

顶着鹅毛大雪,华野战士苦寻坦克,俘虏不承认会开,惊动陈毅

华东军政大学开学典礼,许多将星从这里升起

经过近百里的踏雪行军,这支小组在山间小村之中打听到了坦克的消息。夜间在雪地上行走,路很清亮。加之有个老大爷甘愿做向导,天亮前,他们便赶到了鹅山附近的四马寨。在一条道路旁,找到了斜躺着的两辆坦克。

然而,当大家兴高采烈爬上坦克时,却发现它们已被蒋军破坏,成了无用的废铁。但在村民的指引下,众人在鹅山山腰的店子村又发现了一辆坦克。车上用白色油漆刷着“33号”,旁边还有一位解放军战士在站岗。

在将寻找坦克的公函递给站岗的战士后,赵组长从他口中得知,这辆坦克现在由一个步兵看守小组护卫,同时还有20多名蒋军俘虏。“我们刚缴获的时候,这个‘铁王八’还能动弹。因为我们不懂,所以只能看着它隆隆作响,直到油耗光。”

坦克找着了,但即便是赵组长,也拿“铁王八”无可奈何。没人会开,难道就这么丢在这?赵组长突然想起那20多个被俘的蒋军,或许在他们当中,可以找到会开坦克的人嘛!

然而,当他一问这20多人时,这些俘虏却哭嚎着“长官开恩”,要么说自己是步兵,要么说是伙夫,就是没人是坦克兵。后来,步兵小组的组长过来解释说,这些人受了蒋氏的蛊惑,以为坦克兵被俘就要活埋、砍手,所以谁也不敢说自己是坦克兵。

赵组长叫来队里的广东战士梅奇,让他用家乡话与这些广东口音的战俘沟通。这一办法果然奏效,很快有人站了出来,承认了自己的坦克兵身份。当时,战士们还在吃高粱煎饼。可赵之一还是想方设法搞来了些许白面,让俘虏们吃上香喷喷的面饼。

顶着鹅毛大雪,华野战士苦寻坦克,俘虏不承认会开,惊动陈毅

带伤被俘的蒋军士兵。他们的身后,便是华东坦克大队缴获的M3A3轻型坦克

这名蒋军坦克兵与众人来到树下,经过一番检查后发现,坦克啥毛病没有,就是缺油。赵之一将此事上报后,甚至惊动了华野前指。

司令员陈毅得知此事,当即要求参谋处长陈锐霆速速处理。陈锐霆来到一线,询问赵之一需要的油料编号。赵组长怎么也没想到,此事居然惊动了陈老总。他将所需材料上报后,很快便从后勤那里领来了一桶80号机油、一桶50号汽油。

加了油的坦克果真动了起来。随后,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那2辆陷在沟里难以动弹的坦克也被拉了出来,一同转运至临时集合地——汀水。

由于敌情缘故,部队在抵达汀水后不得不再次转移,随后来到了沂水。经过清点,各部总计抢修出了23辆坦克,但其中17辆已经无法动弹。战士们不得不将它们的零件拆下后炸毁。

1947年3月,邓子恢在沂水王家庄郑重宣布: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特科学校坦克大队成立。华东坦克大队成立不久,就接到上级命令转移。在转移过程中,33号坦克突然趴窝了。

大队修了数天,仍然毫无办法。这时一个戴着眼镜的蒋军被俘装甲兵技术人员称:“坦克的磁电机出了问题。我们修不了,这个问题,只有拿红绿灯精密仪器的美国工程师才能解决。”

坦克大队副队长周林生表示:“我们自己成立攻关小组,没有美国工程师,没有美国仪器,我们照样可以做到。”

坦克手们将手电筒开关引出两条电线,接在33号坦克磁电机上,摇飞轮找度数,果然成功了。一夜功夫,这个“大难题”就被一群“半吊子”解决了。

看到33号重新奔腾在大路之上,那个说“美国专家才能解决”的蒋军技术员傻眼了。

顶着鹅毛大雪,华野战士苦寻坦克,俘虏不承认会开,惊动陈毅

华东坦克大队M3A3坦克手们的英姿,摄于淮海战役战场

顶着鹅毛大雪,华野战士苦寻坦克,俘虏不承认会开,惊动陈毅

坦博中的M3A3/M5A1轻型坦克,便是华东坦克大队的起家之本

1947年8月,胶东根据地的形势越来越紧张。蒋军自胶济铁路向东展开攻势,而坦克大队则跟随特种兵纵队机关转移。

白天,蒋军飞机不停地骚扰我军行军队列,坦克大队只得改在夜间行军。当他们刚刚赶到齐山一带时,突然得知蒋军已对坦克大队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了避免坦克落入敌手,时任队长王崇国命令,部队向乳山县开拔,就地掩埋坦克。

抵达乳山县的崖子山后,全队就地将M3A3轻型坦克拆解,还在山沟里开了数个山洞,以隐蔽M3A3的车体。在山洞的外面,则埋着地雷。而发动机在涂上黄油后,秘密转运至文登的岛子村,埋藏于老母猪河的沙滩乱石中。

完成隐蔽任务后,大队全体改为轻步兵,分批突围,最终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1948年,我军自战略防御转入进攻,坦克大队受命挖出埋藏的坦克车体、发动机,经过2个月的奋战,将4辆坦克组装完毕。

半年后,这支从无到有的坦克部队,光荣参加了气势恢弘的大反攻。1950年1月,以6辆“斯图亚特”起家的华东坦克大队,正式发展成我军战车第2师。

顶着鹅毛大雪,华野战士苦寻坦克,俘虏不承认会开,惊动陈毅

【我们自豪地看到,我们的钢铁洪流已跻身世界一流。我们永远都不能忘却,我们的先辈在冰天雪地里寻找缴获坦克的艰辛。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愈知珍惜,愈知图强!】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