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这个动作是“毁娃”的第一元凶,危害很大,家长别不重视

文|哑铃妈妈

你正在慢慢毁掉你的孩子吗?有很多家长在无意之间,真的正在慢慢摧毁自己的孩子,而不自知。不是打骂,也不是夫妻俩闹离婚,而是因为这个原因。

父母的这个动作是“毁娃”的第一元凶,危害很大,家长别不重视

“妈,你给我叠个纸飞机嘛,好不好呀?我们俩一起玩!”听到儿子乞求的话语,李女士当即表现出一丝不耐烦,自己上班的工作还没搞定,回到家还得继续完成,一心只对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眼睛连看都没有看自己的儿子。她直接不耐烦地回了一句:“去去去,没看到,我正忙着呢吗?”

听到妈妈不耐烦的语气,儿子也是赶紧识相地离开。但是看到坐在沙发上看手机的爸爸,爸爸总该有空陪自己玩吧,“爸爸、爸爸,你陪我一起玩纸飞机嘛,我们还可以一起垒积木”。听到儿子的恳求声,爸爸也没有抬头,只是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这么大个人了,怎么还要父母陪你玩,难道自己不能玩吗?

看到爸爸的反应,儿子更是无奈。“噢……”一声拉长的叹息声,展示了孩子到底有多少失望,然后便一句话都没说,直接跑到卧室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再也不缠着父母陪自己玩了,再也不会想要垒积木玩纸飞机了。他们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肯定就是把自己关在卧室不出来,要么打游戏,要么睡觉,反正爸妈也不陪自己,除了吃饭那肯定是不出门的。


父母的这个动作是“毁娃”的第一元凶,危害很大,家长别不重视

久而久之,就连父母也发现了不对劲:“有没有发现我们儿子,最近话变得很少呀?”“早就发现了,以前的孩子话不是挺多,而且特别能闹腾嘛”。夫妻俩这一问一答,好像也发现了问题的不对劲。

有多少家庭,像这位夫妇一样,回到家之后,不是忙工作就是玩手机,从来对自己的孩子都不管不问。这便是毁掉孩子的第一杀手,不是打骂,也不是夫妻俩吵闹离婚,而是回家就玩手机,回家就忙。

尤其是带来的这几点危害,简直会伴随孩子一辈子。

1.容易给孩子树立坏榜样,让孩子深陷网瘾

爸妈玩手机,那我也玩手机。父母回到家第一时间玩手机,不陪着孩子进行其他娱乐项目,很容易给孩子树立坏榜样,让孩子也深陷网瘾当中。久而久之,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便是想管也管不了了,让很多家长都后悔莫及。

父母的这个动作是“毁娃”的第一元凶,危害很大,家长别不重视

2.容易让孩子走向孤僻,影响健康性格塑造

再者说,父母每次一回到家,不是玩手机,就是忙工作,也很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长期缺少父母陪伴和温暖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很容易钻牛角尖,甚至是走向孤僻。渐渐的,变得越发没有安全感,越发的孤独和敏感,甚至会走向极端,影响一生的未来。

3.容易导致亲子关系变差,造成亲子间隔阂

每次回到家,就直接坐下玩手机,而从来都不陪伴孩子,很容易导致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差。当孩子满心期待的要求父母陪伴,得到的却是父母冷淡的回应,久而久之,让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差,甚至会渐渐的有了隔阂,影响家庭的和谐和幸福,也影响孩子的健康和未来。

给孩子树立坏榜样,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影响亲子之间的幸福和谐,随便拿出来拿一个,影响的都是孩子的终身。就好像李女士的孩子一样,当时总是会要求父母陪伴自己,可是现如今,便只会把自己关在卧室打游戏,不怪别人,父母真的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父母的这个动作是“毁娃”的第一元凶,危害很大,家长别不重视

“儿子呀,下午爸爸陪你去钓鱼吧?”敲了敲孩子的卧室门,听到父亲主动喊自己出去钓鱼,孩子也是开心的蹦了起来,扔下手中的平板,赶紧的叽叽喳喳不停,为在父亲身边又跳跃起来。晚上回来,明显的和平常不一样,甚至整个家庭氛围都变得轻松许多。

“儿子呀,出来帮妈妈一起做饭”,听到这话,孩子也是直接放下手里的手机,兴致冲冲地观察妈妈做菜的步骤。

有时候,孩子想要的很少,不过是父母的陪伴和温暖罢了,他们也想有人说话,他们也想有人陪着一起玩,只要陪伴和关爱足够,那么手机和平板,自然也会放到一边。

看到儿子的一点点转变,一点点开朗,一点点快乐起来,李女士夫妇也是相视一笑。也希望其他家庭能够早日意识到自己孩子的变化,早日改变自己的做法,放下手头的工作,放下手上的手机,多多陪伴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父母的这个动作是“毁娃”的第一元凶,危害很大,家长别不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