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近日一張疑似運油-20空中加油機照片現身,機翼外側很明顯可以看到空中加油吊艙,從以往公開消息顯示該機型早在2018年前就已實現首飛。以運-20的產能看目前雖然沒有辦法一次性大規模生產很多,但我國關於各式先進機型的預研總是走在前頭,所以運油-20真正面世的時間應該不會太長。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運油-20空中加油機

空中加油被稱為戰鬥力的力量倍增器,我國起步較晚手頭上能用於改進的大型飛機只有轟-6,因此早期改進而來的轟油-6作為殲-8配套加油機更多傾向於測試並保持擁有該技能。但是轟油-6先天較弱的載重造成改裝後的油量相當有限,最大起飛重量75.8噸,可載燃油37噸、可供油量18.5噸,就算以腿短的殲-8為例大約可以為4-6架供油。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轟油-6

包括早期為殲教-7練習空中加油,更多是讓大家練手。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殲教-7練習空中加油

到這裡為止我們看到的都是軟管加油技術,雖然已經打開了空中加油的門檻但太小的空中平臺、以及軟管加油方式對於戰略空軍的打造還是有一定製約。目前世界上硬管加油能力是作為戰略空軍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由於硬管加油具備高速燃油傳輸能力以及高加油成功率是軟管所無法替代的,現實中也只有美國大量採用該技術。

那麼問題來了運油-20上任後是繼續延用軟管加油還是採用硬管技術呢?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運油-20

其實這兩者在技術上不是特別高精尖,只是看需求以及是否擁有合適的空中加油平臺。以硬式加油為例6500升/分鐘的輸油速度可以快速完成加油,特別對於空中高價值目標或者需要快速執行任務戰機,美國空軍由於承擔全球空中戰略威懾任務。所以很多戰略轟炸機、運輸機、高空偵察機等都有長航程以及大載油量的要求,都要求有快速輸油的系統作為支撐。

美國空軍現役KC-135以及KC-10A是硬管加油機,最大起飛重量都達到110噸以上、最大航程7000-11000公里之間,最大載重量約40噸。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大型預警機空中加油

空軍陸基飛機的遠程機動,或者轉場都是陸地到陸地或者橫跨大洋等,出於任務緊迫性以及飛行安全考慮,凡事都爭分奪秒空中加油也一樣。所以我們所看到硬式加油都用在空軍飛行中,包括下面B-1B、B-2、SR-71等。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B-1B戰略轟炸機空中加油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B-2戰略轟炸機空中加油

和美國空軍相比海軍的需求完全不同,由於海軍航母戰鬥群的存在主力艦載機可以全球四處移動,對於空中加沒的目的無非是增加作戰半徑,以擴大航母編隊外層截擊防空圈。前面說了海軍以戰術艦載機為主對於油量的需求不是非常龐大,反而是對一拖幾的加油方式更感興趣,因此以KC-130軟管加油方式更受歡迎。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KC-130為F-18空中加油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KC-130為F-35戰鬥機加油

當然在大蟲子F-18一統航母甲板之後,美國海軍也普遍採用更加方便快捷的空中加油方式——夥伴加油,有點像空中計程車隨叫隨到。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空中加油的F-18戰鬥機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F-18給E-2C加油

總體而言選擇哪種加油方式以本國實際戰略需求為主,我國空軍飛機目前來說沒有遠離陸地遠洋作戰需求,就算是轟-6系列需要前出第一島鏈目前不需要空中加油,配屬戰鬥機最多一次空中加油也可以滿足需要。而海軍航空兵目前已經實現了夥伴加油,可以確保正常任務需要,海空兩軍也就沒有很迫切的硬管加油需求。

但是隨著戰略空軍建設步伐加快,未來大型軍用飛機對於遠程作戰需求的增加,雖然時間可能並不急但必然要求配套硬管加油技術。對於運油-20來說軍工們早就展開了類似研究,大家可以看下圖殲-20的空中硬管加油研究。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加油顯控臺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殲-20硬管加油模擬匹配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硬式加油

一切都以運-20的產量為準,如果運-20能夠快速大批量生產,包括空中加油型號、預警機型號、偵察機型號等都能迎來井噴式發展。至於運油-20未來都有哪些加油方式,其實以目前戰略空需建設需求軟管、硬式我們都要。

運油-20服役後,未來將採用軟管還是硬管加油方式

運20批量生產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