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保持医学的艺术和使命,医生、患者、医院应该怎么做?

要想保持医学的艺术和使命,医生、患者、医院应该怎么做?

文丨果其然

要想保持医学的艺术和使命,医生、患者、医院应该怎么做?

“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生意。因为医学的存在,并不全然是为了延长生命,而是要让生命获得更大的快乐。”

这段话出自近代临床医学之父、医学教育家、医学活动家威廉·奥斯勒。奥斯勒将深厚的古典人文精神,无限融入到了自身的医学研究经历。他的医学人文理念,遍及医疗伦理、临床医学、医患关系等等多个领域。他将对于人性的尊重,结合到了行医、教学、理论构造等等诸多实践之中。因此,奥斯勒被同行称作“最接近希波克拉底的人”。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奥斯勒的理念和另一位伟大的医生不谋而合,即中国最为熟悉的外国人物之一——诺尔曼·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是对白求恩最为精准的注解。

观点的类似,大概来自两者经历的相似。年轻的奥斯勒曾经让父母感到头疼,青年时代的白求恩则偏爱美酒和追逐漂亮姑娘。但自从从事医学之后,两人开始变得深沉,病人的无限痛苦和医学的有限让他们开始反思:奥斯勒开始觉得理解与安慰也许比单纯的医疗手段更为重要;白求恩认为医学的本质在于体现人生价值,绝非医术高超就能完全定义。

所以,奥斯勒在病人眼里并非医生那么简单,他更像是位兄长或是带来信念的传教士。而熟悉白求恩的病人,大多不会称呼他“白大夫”,而是“白先生”。他在很多回忆录中,被描述成“外型酷似列宁,笑容特别温暖的高个儿老同志”。

即使两者相隔半个世纪,且从未谋面,但奥斯勒和白求恩却可以称作“志同道合”。他们皆是通过自身的实践赋予医学更多的内涵,这个内涵最终使得医学充满了哲学式的深刻思考和宗教式的无条件关爱——人文关怀。

要想保持医学的艺术和使命,医生、患者、医院应该怎么做?

启迪多元思维

人文关怀,肯定人的意义并尊重人性的终极关怀,这是医学天然携带的基因,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从希波克拉底的“医学体现着美和真理”,到孙思邈的“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再到南丁格尔的“听从上帝之召唤,行使人间之信任”。人文关怀一直伴随着医学的产生、发展、完善,直至科学在全世界范围内攻城掠地,技术开始全面接管我们的生活……

不能说人文关怀消失了,它只是在强调科学技术的风潮之中,逐渐被忽略被搁置。即使众多医学家和人文学者不断大声疾呼,但医学的天平仍向科学技术一再倾斜,医学的本质开始被科学技术反复代言。

没有人文关怀的医学,会是怎样?

大概医术会蜕变为一种极其专业的技术,与炒股、写代码无异。而医患关系将会变成普通的客户关系,双方都在进行“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博弈。终于,医学变成了一桩要命的生意。

其实这种情况已经发生,比如越来越多的医生已经把诊断交给先进的医疗器械,视病人为流水线上的产品。这当然会加重病人的负担,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病人的压力倍增,导致医患关系不断恶化。于是医生不再值得尊重,医学更无神圣可言。

强调人文关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显得更加迫切,正如奥斯勒多年之前的提醒:医学目前最大的弊端,是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要想保持医学的艺术和使命,医生、患者、医院应该怎么做?

正心正举

医生——从沟通开始

相对于医生的专业知识来说,病人对于自身病情的了解是很有限的。于是沟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数据显示,70%的医疗纠纷根本和治疗效果无关,而是沟通环节出现问题:患者认为自身的精神或利益受到了医生的伤害。

当医生开始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时,人文关怀的魅力便随之产生。

裘法祖,我国著名医学家,科学院资深院士。裘老之所以被后世高山仰止,其医患沟通的艺术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裘老在诊断时,总会根据患者年龄亲切称呼他们“老大爷”、 “姑娘”或者“小伙子”。更为可贵的是,裘老总会用形象的比喻或简短的故事告知患者病情,若患者一时不明白,裘老就不厌其烦,反复阐述。治疗时,裘老还会告诉患者:“咱们一起努力,同舟共济”。无论最终康复与否,患者总是对裘老充满信心,也就能积极配合治疗。

裘老注重医患沟通的做法,正是人文关怀最鲜明的体现,正如希波克拉底所说: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

要想保持医学的艺术和使命,医生、患者、医院应该怎么做?

患者——从理解开始

医学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有进步的空间,也就宣告了它并非万能。

我们都有患病的经历,都曾经有患者的身份。患病期间既有肉体的痛苦,更有精神方面的无助。于是治疗的过程,不仅是摆脱肉体痛苦的过程,也是获得心灵慰藉的途径。

人文关怀就是两者的集中体现,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接受“医学并非万能”。从科学的角度考量,医学即便伴随着人类文明就已经诞生,但其发展的过程与人类进步的形态一样,依然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而从哲学的角度看,无论人类社会发达到何等程度,都无法回避死亡的来临和孤独的困扰。即使死亡也许可以被医学无限期推后,但精神层面的焦虑不会随之消失,而一味纠结肉体的治愈,其实是在施加精神的枷锁,令人备受折磨。

所以才需要人文关怀的介入,医学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临终关怀”的兴起使得医学在面对死亡时,不再被动万分,不再束手无策。因为人文关怀使得医学成为了人学,不再局限于狭隘的肉体治愈层面。

“医学并非万能”,接受起来非常困难,正像我们试图完全了解自己的过程,必定非常艰辛。但这就是医学之所以进步的动力,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原因,正如希腊哲学一直告诫我们的那样:真正的救赎,是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医院,是小时候我们最想逃离的地点之一。除去病痛之外,嘈杂的环境,不安的氛围,以及不苟言笑的医生护士们行色匆匆的身影,都使我们压力倍增。

人文环境建设有助于改善医院的这一传统印象。比如江苏省兴化人民医院就非常重视环境的“人文质感”:在整体规划上,医院设置了宽阔明亮的就诊通道;地板和面墙颜色,从单调的白蓝变成了葱绿;针对不同科室,医院设置了不同的指示符号和主题颜色。

医院还非常重视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要求:医生除了看病外,也应当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对患者家属提供必要的心理抚慰;护士则应对每一位患者有问必答,无论患者是否在相应的科室就医。

最为重要的是,医院在考核方面,实行了“满意度”与“治愈率”相结合的制度,不再局限于“治疗的结果”而是注重“治疗的过程”。

兴化人民医院能够在医疗设备、专家资源并不占优势的条件下,成为当地患者最满意的医院之一。究其原因,正是医院重视营造人文环境的结果。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为什么奥斯勒说,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因为医学与艺术一样,不仅治愈人的肉体,更治愈人的心灵。

为什么行医是一种使命而非生意?

因为医学不仅要恢复单一个体的健康,更肩负着让全人类更优秀的神圣使命。

为了保持医学艺术和使命兼具的特性,人文关怀必须保驾护航。无论是医生掌握与患者沟通的艺术,还是在患者中普及“医学并非万能”的观念,又或者是大力营造医院人文环境,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体现,都是在不断提升医疗水平的同时,永远保持医学“人学”底色的努力。正如特鲁多所言:“医学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但最终是去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