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保持醫學的藝術和使命,醫生、患者、醫院應該怎麼做?

要想保持醫學的藝術和使命,醫生、患者、醫院應該怎麼做?

文丨果其然

要想保持醫學的藝術和使命,醫生、患者、醫院應該怎麼做?

“行醫是一種藝術而非交易,是一種使命而非生意。因為醫學的存在,並不全然是為了延長生命,而是要讓生命獲得更大的快樂。”

這段話出自近代臨床醫學之父、醫學教育家、醫學活動家威廉·奧斯勒。奧斯勒將深厚的古典人文精神,無限融入到了自身的醫學研究經歷。他的醫學人文理念,遍及醫療倫理、臨床醫學、醫患關係等等多個領域。他將對於人性的尊重,結合到了行醫、教學、理論構造等等諸多實踐之中。因此,奧斯勒被同行稱作“最接近希波克拉底的人”。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奧斯勒的理念和另一位偉大的醫生不謀而合,即中國最為熟悉的外國人物之一——諾爾曼·白求恩。“國際主義精神”和“人道主義精神”是對白求恩最為精準的註解。

觀點的類似,大概來自兩者經歷的相似。年輕的奧斯勒曾經讓父母感到頭疼,青年時代的白求恩則偏愛美酒和追逐漂亮姑娘。但自從從事醫學之後,兩人開始變得深沉,病人的無限痛苦和醫學的有限讓他們開始反思:奧斯勒開始覺得理解與安慰也許比單純的醫療手段更為重要;白求恩認為醫學的本質在於體現人生價值,絕非醫術高超就能完全定義。

所以,奧斯勒在病人眼裡並非醫生那麼簡單,他更像是位兄長或是帶來信念的傳教士。而熟悉白求恩的病人,大多不會稱呼他“白大夫”,而是“白先生”。他在很多回憶錄中,被描述成“外型酷似列寧,笑容特別溫暖的高個兒老同志”。

即使兩者相隔半個世紀,且從未謀面,但奧斯勒和白求恩卻可以稱作“志同道合”。他們皆是通過自身的實踐賦予醫學更多的內涵,這個內涵最終使得醫學充滿了哲學式的深刻思考和宗教式的無條件關愛——人文關懷。

要想保持醫學的藝術和使命,醫生、患者、醫院應該怎麼做?

啟迪多元思維

人文關懷,肯定人的意義並尊重人性的終極關懷,這是醫學天然攜帶的基因,更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

從希波克拉底的“醫學體現著美和真理”,到孫思邈的“善於用意,即為良醫”,再到南丁格爾的“聽從上帝之召喚,行使人間之信任”。人文關懷一直伴隨著醫學的產生、發展、完善,直至科學在全世界範圍內攻城掠地,技術開始全面接管我們的生活……

不能說人文關懷消失了,它只是在強調科學技術的風潮之中,逐漸被忽略被擱置。即使眾多醫學家和人文學者不斷大聲疾呼,但醫學的天平仍向科學技術一再傾斜,醫學的本質開始被科學技術反覆代言。

沒有人文關懷的醫學,會是怎樣?

大概醫術會蛻變為一種極其專業的技術,與炒股、寫代碼無異。而醫患關係將會變成普通的客戶關係,雙方都在進行“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博弈。終於,醫學變成了一樁要命的生意。

其實這種情況已經發生,比如越來越多的醫生已經把診斷交給先進的醫療器械,視病人為流水線上的產品。這當然會加重病人的負擔,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層面。病人的壓力倍增,導致醫患關係不斷惡化。於是醫生不再值得尊重,醫學更無神聖可言。

強調人文關懷,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顯得更加迫切,正如奧斯勒多年之前的提醒:醫學目前最大的弊端,是歷史洞察的貧乏,科學與人文的斷裂,技術進步與人道主義的疏離。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要想保持醫學的藝術和使命,醫生、患者、醫院應該怎麼做?

正心正舉

醫生——從溝通開始

相對於醫生的專業知識來說,病人對於自身病情的瞭解是很有限的。於是溝通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數據顯示,70%的醫療糾紛根本和治療效果無關,而是溝通環節出現問題:患者認為自身的精神或利益受到了醫生的傷害。

當醫生開始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時,人文關懷的魅力便隨之產生。

裘法祖,我國著名醫學家,科學院資深院士。裘老之所以被後世高山仰止,其醫患溝通的藝術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裘老在診斷時,總會根據患者年齡親切稱呼他們“老大爺”、 “姑娘”或者“小夥子”。更為可貴的是,裘老總會用形象的比喻或簡短的故事告知患者病情,若患者一時不明白,裘老就不厭其煩,反覆闡述。治療時,裘老還會告訴患者:“咱們一起努力,同舟共濟”。無論最終康復與否,患者總是對裘老充滿信心,也就能積極配合治療。

裘老注重醫患溝通的做法,正是人文關懷最鮮明的體現,正如希波克拉底所說:醫生有三件法寶,第一是語言,第二是藥物,第三是手術刀。

要想保持醫學的藝術和使命,醫生、患者、醫院應該怎麼做?

患者——從理解開始

醫學是一門科學,是科學就有進步的空間,也就宣告了它並非萬能。

我們都有患病的經歷,都曾經有患者的身份。患病期間既有肉體的痛苦,更有精神方面的無助。於是治療的過程,不僅是擺脫肉體痛苦的過程,也是獲得心靈慰藉的途徑。

人文關懷就是兩者的集中體現,但前提是我們必須接受“醫學並非萬能”。從科學的角度考量,醫學即便伴隨著人類文明就已經誕生,但其發展的過程與人類進步的形態一樣,依然是在曲折中不斷前進。

而從哲學的角度看,無論人類社會發達到何等程度,都無法迴避死亡的來臨和孤獨的困擾。即使死亡也許可以被醫學無限期推後,但精神層面的焦慮不會隨之消失,而一味糾結肉體的治癒,其實是在施加精神的枷鎖,令人備受折磨。

所以才需要人文關懷的介入,醫學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比如“臨終關懷”的興起使得醫學在面對死亡時,不再被動萬分,不再束手無策。因為人文關懷使得醫學成為了人學,不再侷限於狹隘的肉體治癒層面。

“醫學並非萬能”,接受起來非常困難,正像我們試圖完全瞭解自己的過程,必定非常艱辛。但這就是醫學之所以進步的動力,也是人類社會不斷前進的原因,正如希臘哲學一直告誡我們的那樣:真正的救贖,是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滿足。

醫院,是小時候我們最想逃離的地點之一。除去病痛之外,嘈雜的環境,不安的氛圍,以及不苟言笑的醫生護士們行色匆匆的身影,都使我們壓力倍增。

人文環境建設有助於改善醫院的這一傳統印象。比如江蘇省興化人民醫院就非常重視環境的“人文質感”:在整體規劃上,醫院設置了寬闊明亮的就診通道;地板和麵牆顏色,從單調的白藍變成了蔥綠;針對不同科室,醫院設置了不同的指示符號和主題顏色。

醫院還非常重視醫護人員的一言一行,要求:醫生除了看病外,也應當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並對患者家屬提供必要的心理撫慰;護士則應對每一位患者有問必答,無論患者是否在相應的科室就醫。

最為重要的是,醫院在考核方面,實行了“滿意度”與“治癒率”相結合的制度,不再侷限於“治療的結果”而是注重“治療的過程”。

興化人民醫院能夠在醫療設備、專家資源並不佔優勢的條件下,成為當地患者最滿意的醫院之一。究其原因,正是醫院重視營造人文環境的結果。

撥迷見智 開啟自在之門

為什麼奧斯勒說,行醫是一種藝術而非交易?因為醫學與藝術一樣,不僅治癒人的肉體,更治癒人的心靈。

為什麼行醫是一種使命而非生意?

因為醫學不僅要恢復單一個體的健康,更肩負著讓全人類更優秀的神聖使命。

為了保持醫學藝術和使命兼具的特性,人文關懷必須保駕護航。無論是醫生掌握與患者溝通的藝術,還是在患者中普及“醫學並非萬能”的觀念,又或者是大力營造醫院人文環境,這些都是以人為本的體現,都是在不斷提升醫療水平的同時,永遠保持醫學“人學”底色的努力。正如特魯多所言:“醫學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但最終是去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