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線,退伍老兵的赤誠堅守

貴州民族報訊 (趙慶勇)在疫情防控一線,雙水街道滴水巖村一線值守人員們忙碌的身影讓人動容。他們當中有的把家中年幼的孩子交託給了父母,有的顧不上照顧家裡年邁的老人決然上陣,有的拖著帶病的身體堅守崗位,有的志願為村民守護一方安寧……卡點隔離的是病毒,凝聚的是人心!在這場戰役中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凝聚起了磅礴力量,構築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最堅強最牢固的防線。

雙水街道 | 抗疫一線,退伍老兵的赤誠堅守

“雖然他身體不好,但他比許多同志還要厲害,工作每時每刻都全神貫注、一絲不苟。不是和我們一起在外入戶排查,就是值守夜班,不管霧天雨天,從年初一到現在沒休息過一天,幹勁足得很。”魏家麻窩卡點的志願者們說起陳吉,話裡話外都是欽佩之情。

陳吉,一名退役消防戰士,加入中國共產黨20多年,更是一名長期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老兵”。當雙水街道黨工委研究決定設立疫情防控卡點時,41歲的他沒有絲毫猶豫,主動請纓擔任滴水巖村魏家麻窩卡點卡長。陳吉說:“我是退伍軍人,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在這個時候就應該衝在最前面,別看我年紀大了,值夜班一點問題沒有”。於是,他不分晝夜堅守崗位,從未抱怨過。卡點上的同志們勸他多休息,他總是說:“我沒事,當過兵,身體素質好,有老本可以吃。到是你們,人又小,要多休息,提高抵抗力”,“其實他是覺得卡點的流動人員多,為了儘可能的讓我們少接觸流動人員,他一個人硬抗著,他是為了保護我們……”魏家麻窩卡點志願者呂成軍,說起陳吉時不禁喉結髮硬,聲音微微顫抖,他對陳吉的敬佩之情由此可見一斑。

疫情防控期間,他身兼數職,既是滴水巖村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又是魏家麻窩卡點卡長,同時擔任雙水街道人資社保中心主任,每天要轉換不同的角色,完成每個角色的工作職責。他常說,轉變的是角色,不變的是一箇中國共產黨員時刻準備為人民服務的忠誠。

滴水巖村管轄地域面積大,農戶居住分散,外出務工人口多,防控任務重。陳吉帶領村幹部們幾乎完全依靠兩條腿,行走在通組幹道、田坎小路上,穿梭在山林田地中,加班加點的走訪摸排,短短一週時間就完成了全村所有農戶逐戶逐人排查工作,並建立了工作臺賬。

2月2日,在值班點連續奮戰四個晝夜的陳吉突然倍感疲憊,頭暈目眩,大家趕緊扶他坐穩後,才知道他身患高血壓6年,並患有肩周炎等慢性病,為了避免大家擔心,他一直隱瞞不說。組織上考慮到他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建議他換崗休息,他卻堅持說:“通過這幾天的工作,我已經很熟悉檢疫流程,經驗更為豐富,在這個爭分奪秒的非常時期,換掉一個人又需要重新熟悉工作流程,我身體目前沒有大問題,還能再繼續堅持!”在大家的強烈要求下,“固執”的陳吉終於妥協,但只願意短暫的回辦公室休息一個上午,下午又匆匆忙忙的趕到卡點值守。

疫情防控工作一直是緊張忙碌的,很多時候沒有時間吃飯,大家經常用泡麵、火燒洋芋對付一下就解決一餐,時間久了,身體和精神上都揹負著巨大的壓力。陳吉同志經常給同事們加餐,為他們煮雞蛋、麵條等食物,藉著吃飯的時候跟年輕幹部、志願者們談心,關心他們的身體和生活情況,為大家加油鼓勁。

疫情防控有苦有累,但像陳吉這樣的退役老兵、共產黨員選擇了勇敢的面對和平凡地堅守。他們平凡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在這寒冷的冬日譜寫出軍民魚水情深的濃濃親情。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戰役還在繼續,感動仍在上演,正是因為有像陳吉這樣堅守一線崗位“負重前行”的人兒,才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守護好人民幸福安康,築牢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


值班主任:劉加飛

值班編委:程麗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