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退伍老兵的赤诚坚守

贵州民族报讯 (赵庆勇)在疫情防控一线,双水街道滴水岩村一线值守人员们忙碌的身影让人动容。他们当中有的把家中年幼的孩子交托给了父母,有的顾不上照顾家里年迈的老人决然上阵,有的拖着带病的身体坚守岗位,有的志愿为村民守护一方安宁……卡点隔离的是病毒,凝聚的是人心!在这场战役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凝聚起了磅礴力量,构筑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坚强最牢固的防线。

双水街道 | 抗疫一线,退伍老兵的赤诚坚守

“虽然他身体不好,但他比许多同志还要厉害,工作每时每刻都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不是和我们一起在外入户排查,就是值守夜班,不管雾天雨天,从年初一到现在没休息过一天,干劲足得很。”魏家麻窝卡点的志愿者们说起陈吉,话里话外都是钦佩之情。

陈吉,一名退役消防战士,加入中国共产党20多年,更是一名长期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老兵”。当双水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设立疫情防控卡点时,41岁的他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请缨担任滴水岩村魏家麻窝卡点卡长。陈吉说:“我是退伍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冲在最前面,别看我年纪大了,值夜班一点问题没有”。于是,他不分昼夜坚守岗位,从未抱怨过。卡点上的同志们劝他多休息,他总是说:“我没事,当过兵,身体素质好,有老本可以吃。到是你们,人又小,要多休息,提高抵抗力”,“其实他是觉得卡点的流动人员多,为了尽可能的让我们少接触流动人员,他一个人硬抗着,他是为了保护我们……”魏家麻窝卡点志愿者吕成军,说起陈吉时不禁喉结发硬,声音微微颤抖,他对陈吉的敬佩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疫情防控期间,他身兼数职,既是滴水岩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又是魏家麻窝卡点卡长,同时担任双水街道人资社保中心主任,每天要转换不同的角色,完成每个角色的工作职责。他常说,转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时刻准备为人民服务的忠诚。

滴水岩村管辖地域面积大,农户居住分散,外出务工人口多,防控任务重。陈吉带领村干部们几乎完全依靠两条腿,行走在通组干道、田坎小路上,穿梭在山林田地中,加班加点的走访摸排,短短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全村所有农户逐户逐人排查工作,并建立了工作台账。

2月2日,在值班点连续奋战四个昼夜的陈吉突然倍感疲惫,头晕目眩,大家赶紧扶他坐稳后,才知道他身患高血压6年,并患有肩周炎等慢性病,为了避免大家担心,他一直隐瞒不说。组织上考虑到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建议他换岗休息,他却坚持说:“通过这几天的工作,我已经很熟悉检疫流程,经验更为丰富,在这个争分夺秒的非常时期,换掉一个人又需要重新熟悉工作流程,我身体目前没有大问题,还能再继续坚持!”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固执”的陈吉终于妥协,但只愿意短暂的回办公室休息一个上午,下午又匆匆忙忙的赶到卡点值守。

疫情防控工作一直是紧张忙碌的,很多时候没有时间吃饭,大家经常用泡面、火烧洋芋对付一下就解决一餐,时间久了,身体和精神上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陈吉同志经常给同事们加餐,为他们煮鸡蛋、面条等食物,借着吃饭的时候跟年轻干部、志愿者们谈心,关心他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为大家加油鼓劲。

疫情防控有苦有累,但像陈吉这样的退役老兵、共产党员选择了勇敢的面对和平凡地坚守。他们平凡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这寒冷的冬日谱写出军民鱼水情深的浓浓亲情。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战役还在继续,感动仍在上演,正是因为有像陈吉这样坚守一线岗位“负重前行”的人儿,才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人民幸福安康,筑牢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值班主任:刘加飞

值班编委:程丽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