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非各国爆发严重的蝗灾,你认为现在的农药能够解决蝗灾吗?

静看世间703


现在的农药更新换代比较少,蝗虫的抗药力也在一代代升级,目前东非的蝗虫已经到了农药不可治理的阶段,农药的实施也是有一定范围的,无人之境不会有农药喷洒,这正好让蝗虫有了繁殖的机会,一旦数量多了,农药很难以控制,再一个农药的过度使用也会给生态带来破坏性灾难,政府也会考虑到这些,所以综上所述,农药已经难以控制。



河北苗木客


大家好,我是湘野辉哥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为什么会出现蝗灾

一、干旱

  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同时,干旱引起爆发性迁徙,由干旱地方成群迁至低洼易涝地方。

二、生活习性

从其生活习性上看,主要是:

(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三、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草场退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而且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虫疾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数量大增。因此专家预测,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未来蝗灾发生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对中国和世界的粮食生产将造成严重的影响。

蝗灾有什么危害?

  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

  80年代以来,受全球异常气候变化和某些水利工程失修或兴建不当以及农业生态与环境突变的影响,东亚飞蝗在黄淮海地区和海南岛西南部频繁发生,每年发生面积约100~150万hm2,涉及9省的100多个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1985~1996年的12年间,东亚飞蝗在黄河滩、海南岛、天津等蝗区连年大发生。1985年秋,天津北大港东亚飞蝗高密度群居型蝗群将10多万亩苇叶和几百亩玉米穗叶吃光后,于9月20日中午起飞南迁,蝗群东西约宽30余公里,降落到河北省的沧县、黄骅、海兴、盐山和孟村5个县和中捷大港两个农场,波及面积达250万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群居型东亚飞蝗第一次跨省迁飞。

蝗灾的预防方法

1、环境保护

  蝗灾的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现在有些地方的生态意识不强,有的单纯认为治理污染才是保护环境,而对于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工作,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并不重视。

  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应该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2、药剂防治

  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如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用20—3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施。

  也可以在蝗蝻(蝗虫若虫)出土10日内,用敌百虫粉撒于小竹、杂草上,或用敌敌畏烟剂熏杀。施药后还要加强监测,在一周内迅速检查防治效果,对漏治和防效差的地段及时补施药一次。

  还可使用诱杀法:将稻草切成四五寸长,放入用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湿性敌百虫0.05-0.l公斤配制的药液中,浸没8小时,于晴天早晨分散堆放于蝗虫多处。

  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保证长治久安。

3、天敌防治

  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8种蝗虫的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山东省有关部门曾在东营搞过培育蝗虫天敌——中华雏蜂虻的实验,取得了一定效果。

  新疆等地采取牧鸭、牧鸡等方式消灭蝗虫,效果也比较明显。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曾在珠三角地区做过一项试验,将大量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子就能把4000亩土地里的蝗虫吃得干干净净。此外,挂网田间的园蛛及狼蛛、猫蛛等游走蛛,也能在田里迅速找到小蝗虫并将其吞食






湘野辉哥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会突然大面积爆发蝗虫灾害呢?

人,动物,植物,昆虫等一起生存在一个生物链里。蝗虫灾害的爆发很大程度上与气候变暖,土壤干旱是有关系的,而人类对环境的干预不能说毫无关系。

回到楼主的问题上,农药灭蝗虫只会造成更大程度的生态污染,植物的生长环境被进一步破坏,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我认为消灭蝗虫最好的办法有这几个办法:

第一:投放蝗虫的天敌来消灭蝗虫,这样首先避免了污染。

第二:用性引诱剂来进行干预,蝗虫的繁殖能力很强,性引诱剂会造成蝗虫性别的失衡,自然就能减少更多蝗虫的繁殖。

第三:从源头寻找蝗虫存在的诱因,治理环境和调整农作物种类,这一点不好办到,但长期发展的必然就在于此。

这就是我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了,希望楼主能满意吧。文章的最后让我们为武汉祈祷,为非洲祈祷。




乡情赟哥


蝗虫别名“蚂蚱”这是小许本地通用叫法至于其他地方也有不同叫法比如“蚱蜢” 。特征:通常为绿色,褐色、我们本地常见为绿色、头大,还有触角,弹跳力惊人,小时候经常抓来玩,喜食肥厚的叶子,如青菜,空心菜等等。如今东非各国蝗虫灾害严重,如何应对呢?古书《捕蝗要法》记载,人工扑打法,中国农村千百年来十分普及,还有东汉时期《论衡》记载壕堑掩埋法。《诗经》《捕蝗图册》均有记载。现在农业发达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化学防治等现代农业发达的今天能否依靠农药就能消灭蝗虫呢?答案不能,除蝗虫有很多办法:1.兴修水利,垦荒种地,改变蝗虫繁殖环境2.在重灾区可以适当生态养殖其天敌如鸡鸭。3.减少其食物来源,在重灾区多种直林木。


小许农视


立竿见影,不污染环境为先,用辛氰就可以了。

一般菊酯类效果就挺好。高效氯氰、溴氰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氰戊马拉也行。

蝗虫的危害很大,很多人都想除掉蝗虫,在种稻和收稻的时候是最多蝗虫的。它们是喜欢吃茎,像稻谷才出谷的时候是茎是最多水份的。防治蝗虫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蝗虫的天敌来消灭它们,就是用农药来防蝗虫。

化学农药杀灭速度快,但有毒、对环境有一定污染。用生物农药对环境比较好,但杀灭速度不如化学农药那么立竿见影,以预防为主。





心然诗雅


无论哪里的蝗灾,农药永远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式,或许还是最不适合或者副作用最大的方式。还记得越南战争中美国喷洒的落叶剂,导致很多年那里的环境都遭到严重破坏,反过来当地的妇女生的孩子有很多都是先天性疾病。

自然是平衡的,蝗虫的数量还是其他物种的数量都应该达到一个平衡,为何会爆发蝗灾,那就需要科学家去找到导致蝗虫数量不平衡的根本原因,从根源上去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系统的方法,比如生物防治等。才是最长久的办法。


职场奇葩说


如果是农药研究到控制住蝗灾,证明毒性飞常大,也不可取。所观历史都有天干年都有蝗灾但只是阶段性。药可提昌某些农作物上适当控制。如果不是阶段性自灭,人是无法控制的。


老来红47


是的,可以解决,但是,下个灾难呢?联嗦反应后,下下个呢?本以失去平衡而致灾,再去打乱赶扰,恐怖至极。

唯一解决灾难脚步不可实现,唯有灾后众醒众悟,放下脚步,齐心协力,互助互爱,首尾相顾,真真切切为人作人。


黄河之水天上来888


为什么不考虑用生态链去抑制呢?天工造物,环环相扣,一物降一物的。可以繁殖蝗虫的天敌进行大批量的投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