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为什么会像“过山车”一样起伏?内行人说了3点

  2020年的春节令人尤为难忘,受疫情影响,整个假期我们都在家“闭关”修养,年后复工的日期也一延再延,这无疑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影响。房地产行业自然也很难幸免,购房者只能呆在家里做“贡献”,连普通的外出活动都成了一种“奢侈”更别提去人多的售楼处买房了。为了避免人流聚集,房地产协会和相关部门纷纷发出了“售楼处暂停卖房或延后开业”的相关通知。据数据显示,目前发出类似通知的城市已经不少于60个。没那么严格的城市仅限制了售楼处的卖房活动,严格的则连网签和备案审查通道都关闭了。这令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房价将与年前各大机构预测的走势存在较大差异。

房价为什么会像“过山车”一样起伏?内行人说了3点

  年前,各大机构对新年的房价预测是总体平稳或有小幅上涨。其中代表性比较强的是社科院和中科院,据社科院的研究表明,2020年中国城市房价将总体平稳,不过热点城市的涨幅有超过预期的可能性,而有的城市房价则可能下跌;中科院的研究也表明,2020年的中国房价平均涨幅为6.1%,各大城市涨跌可能有所差异。从年前的预测来看,原本今年的楼市形势还算乐观,但售楼处暂停卖房或延后开业时间肯定会对房价走势造成影响。

房价为什么会像“过山车”一样起伏?内行人说了3点

  政策对房价走势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这不得不令人联想到“一夜之间天堂,一夜之间地狱”的燕郊。燕郊的房价变动可以说是楼市最典型的存在,其上涨速度曾经快到令人惊叹,那里的房子一度成为人人都抢的“香饽饽”;下跌幅度也曾经最大,从天堂到地狱,房子也一度成为人人都怕的“烫手山芋”。房价降了近50%,房子还是无人接盘!买不起房的人松了一口气。

房价为什么会像“过山车”一样起伏?内行人说了3点

  以燕郊为例,房价为什么会像“过山车”一样起伏?内行人说了3点,短期看政策;中期看人口;长期看城市发展。

  首先,政策对其房价的影响立竿见影。燕郊的楼市火热很大程度上是拜“炒房客”所赐,而燕郊本地的住房需求是有限的,炒房客买了房后出售的对象多为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调控政策一出台,就对购房资格进行了限制。只有满足社保和工作年限要求的人才具备购买资格,房子的转手难度加大,售楼处和炒房客为了尽快变现,只能降价售房。

房价为什么会像“过山车”一样起伏?内行人说了3点

  然后,是人口的流动性问题。一开始,燕郊的房子备受追捧是因为其有北京“睡城”之称,于是很多周边的人都到这里买房居住,但这些人里面在燕郊工作的占少数,流动性大。另外,白天在北京工作,晚上在燕郊居住并非所有上班族都适用。有网友透露,自己每天都要5点多起来坐2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公司,期间要转3次车,通勤时间实在太长了。选择在这里买房是因为北京房价太高,实在买不起,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北京的红利能惠及这里,从而带动这里的房子升值。

  最后,是城市发展问题。这里的城市发展动力有限,基础产业薄弱,就业机会少,上班族多在外地上班,对人口的吸引力小。从长远来看,城市发展后劲不足,有实力的核心产业不够,房价难以支撑。

房价为什么会像“过山车”一样起伏?内行人说了3点

  所以,买房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不能随波逐流。内行人建议,如果买房是为了解决居住问题,可以不必纠结于房子短期的升值空间,毕竟刚需家庭短期内换房的几率比较小,主要还是看房子中长期的升值潜力。而这可以根据城市发展前景预测,一线城市的房子肯定是首选,新一线城市承接了一线城市的传统工业能力,前景可观,也可以考虑。另外,热门的二线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由于政策的倾斜,聚集了一个省最优质的资源和发展机遇,房子需求量大 ,从长期看,房价仍有上行空间。而人口输出量大的三四线城市则需慎重考虑,没有产业和政策的依托,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将继续向大城市迁移,且随着出生率下降,住房需求量将会减少,房价有下跌的可能。对此,朋友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