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對退休金變成“啃老金”的現象,你怎麼看?

暖色調111


關於"啃老"現象,筆者認為農村比城市更甚!糧農辛苦耕種一生,一些人進城辛苦打工開店擺攤等,幾乎所有收入都用在兒孫身上或被晚輩掌控著,我們瞭解過一些60歲以上老人,有些老人七八十歲了,兜裡一個子也沒有!

辛苦一生兜裡沒錢,正是他們年復一年的收入被"啃"光了,但老人們無怨無悔,他們對兒孫有種甘心情願的無私奉獻精神!

城市老人生活在青石板上,絕大部分老人每月養老金僅是3000元左右,米菜和油鹽醬醋等月月開支,出門步步都要花錢,基本是自管自!兒女們在各行各業裡上班,有亦有收入維持自已的生活!當然也存在"老幫小″的情況,這在城鄉都是正常現象!

人類分工格局中,各格局擁有的資源不同,自然養老方式不同!朝朝代代農民生活在田地上,兒孫孝順贍養是千百年的優良傳統,目前農村絕大部分農戶生活已超小康水平,免交糧稅自種自得,打工開店擺攤等收入全揣進自已兜裡,相信老人們在兒女關心下都會安度晚年!


雨花石284479641


有老啃是一個人的福氣,啃老是好事還是壞事結果不得而知,我今年69歲,說:點身邊經歷過和看到的事大家評論吧。

第一我鄰居屬南下幹部,離休金月過萬,兩老加兒子媳婦孫子一家五口,生活特別幸福。跨世紀兒子吸毒上了癮,沒幾年家財吸光,兒媳離婚帶著孫子回了孃家。老人在17年病死醫院直送殯儀館,老伴政府安排了一套40多平的公租房居住,去年也走了,啃老的兒子現在什麼下場,大家應該知道結果了。

第二這幾年棚改拆遷,拆出了很多暴發戶,三.五年過去有的又在吃低保。這就是命中註定。

我的養老金從每月55元漲到現在105元,一沒有兒女來啃老,也沒有比有社保退休金的老人過得差。雖說我是農民,感謝改革開放加上年輕時的努力拼博,晚年生活粗茶淡飯無憂。別看小養老,老養小,這種現象什麼朝代都有。俗話說:窮無三代富無三代,現在有命活到80歲,沒有人一輩子一帆風順。世事無常,不要迷茫。過好自己別去攀比,如果啃老啃得一輩子,真不是什麼好事。


樂在其中


答:這問題簡直在挑撥離間!

1、社會學家闡述:每位高薪者背後都有一部艱辛奮鬥的苦難史!

2、這簡直是謬論,有志氣的孩子絕不會啃老分毫!

3、我們周邊很多孩子都以自力更生為榮!

4、優質的孩子不要父母一分錢。

5、出色的子女連父母的勞動力都不啃,工作、學習、帶孩子有條不紊。

6、孝順的孩子只要父母健康,快樂。

7、我孩經常說:“請爸爸媽媽讓我為您做事;求父母允許我為您購物;懇請雙親把養老金每月花完,孩子永遠是您堅強後盾!”

8、我和王工退休工資也不低,但都花在三位老人家身上,孩子們說:“捨得為老人花錢的家庭才是真正的優質👍”

9、題主這問題荒唐可笑,簡直顛倒黑白、惹是生非👊



綏格格


我真有些納悶,最近這些退休老人們怎麼成了眾矢之的?怎麼惹得老是有人在拿著放大鏡去關注?

這不又有人又盯著我們老人的養老金了,我們咋的一個個不是高峰期和上班族爭擠公交車、就是在車上強行逼人讓座,一窩峰去商場爭搶便宜菜蔬,再不就是跳廣場舞擾民,現在又把自已的養老金變成“啃老金”了。對此,我這個退休的老人想說點心裡的話:

第一,我們並沒有多少被啃的資本。從全國來說,企退工人的月平均養老金也就約3000元,這個水平在一二線城市,僅僅能滿足日常開支;在三四線城市,尚能略有節餘,但也所剩無幾。這是因為:

老人們不光是吃、穿、用,人老了毛病多,光“三高”所致的慢性病,每月就是很大的開支,很多老人因此日子並不富裕;這點錢如果進養老院,健康者略有節餘,失能者還不夠費用。

第二,我們的後代(除極個別外),並不甘心去啃老,因為“啃”的滋味並不好受。但由於行業及階層的固化,正像我們的養老金與壟斷行業相比差一大截一樣,我們的孩子也只能在這些競爭性產業工作。且由於這些產業大都經營不佳甚至破產,又只能自尋出路。如我兒子兒媳在企業破產後,到外打工,收入不高,乾的挺辛苦,但並沒來啃我,因為知道我們人老肉少皮包骨,沒什麼啃頭。(笑)

第三,像我這種情況,如果兒子兒媳現在這樣打工,還要自已交部分養老金,他們有困難我們不能不幫吧?所以所謂的啃,雙方都是不得已而為之,啃的人並不好受,被啃者也是不得不讓啃,此中滋味只有自知。

第四,退休老人的態度:請別再拿我們並不高的退休金說事了。高的有,壟斷行業,但佔比很小,而且他們的子女可同樣進這些行業,用不著啃。我們也很知足,國家年年給漲點,不致因物價上漲而實際收入下降,這就很好了。

第五,我們也知道,很多年輕人剛參加工作,收入並不高,這是世界經濟環境不好造成的,與退休工人的養老金沒啥關係。而且相信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自然會漲上去。我們希望你們比我們高,高的越多我們越高興。

到那時我們錢不夠花了,可以反過來去啃“小”,不過你們到時也別害怕,我們老人有自覺性,儘量不去啃。因為我們知道,讓你們來啃好說,真的去啃你們,那臉肯定不好看,我們也趁早別自找沒趣。(笑)

最後勸盯著我們養老金說事的樓主們,別再拿它說事了,我們幹了三四十年,吃的苦並不少,出的力是相當的多。養老金是國家應該給付的、供我們安渡晚年的。咱們還是互相體諒,促進社會和諧吧!


嶧縣西門裡老李


肯老現象不罕見,糾其原因有三:

一,年青人收入低,工作又不隱定,朝不保夕,有頭髮誰肯裝禿子,父母有退休金,年紀大了,消費不高,又省吃儉用,肯老實在是無奈之舉。

二,可憐天下父母心,看著兒女生活不易,支持一下心幹情願。

三,中國人和洋毛子不一樣,兒女到十八歲就不管了。誰家老人不盼著兒成龍,女成鳳,早日成家立業另立門庭?只是那些有困難的你能不管嗎?兒女連心啊!

我們小區有一家老倆口都七八十歲了,有二個大學畢業(三本)的兒子都四十多歲了,雖然每月三四千元工資,換公司是常有的事。都是打工一族,沒房沒車,至今都是光棍漢,和父母同住,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又有什麼辦法呢?

在城市裡也存在著不少溫飽型的家庭,要想致富,賣房買車娶媳婦真是也面臨著不少困難。

既使結了婚的小倆囗有了孩子,房貸,託費,學費,辦班費壓的他們也是難有喘口氣提高生活水平的希望。

飽漢不知餓漢飢!

城市裡的普通工人家庭的艱辛,不身臨其境,沒有體會是不知其味的。

啃老有啃老的無奈,老人也有愛之心。對這種現象我只是同情和一聲嘆息,不會指責,也不會另眼看待!


大亨永德


看大家評論,忍不住想講真話。退休金用不完,早晚都是下輩的。但用退休金縱容啃老,萬萬使不得!啃老本身就是錯誤的,就應該堅決杜絕!。我親眼看過一個人,她兒子沒房,沒錢,沒工作,住的父母的房,媳婦才生了孩子兩三個月,她兒子天天在家裡睡睡覺,閒逛,因為媳婦有工作,她兒子常到父母處要東西,勸也不聽,媳婦也生氣。最後,她把兒子水,電仃了,逼他走,他兒子無奈出去到朋友那借間舊房住,自己去做人家老闆助理,後來又開出租,挺會忙,兩年後在朋友老爸那買塊地蓋房,錢實在不夠,硬頭皮回來向父母借兩萬塊錢,他母親自已把錢送去給他,而且,另外還補貼些過年醃製雞鴨鵝肉等。媳婦說他父母狠心,但他長成熟了,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現在他生活的很好,有門面房,有存款,也很孝心。真心佩服他父母教子有方。


明越清泉


生存條件變了,也讓社會倫理道德變了。過去是孩子養到十八,最多大學畢業二十二歲,工作了父母就可以放手了。現在得養大了還不行,大學畢業了尋思出去讀個碩或博,工作了吧還得考慮給孩子買套房結婚,結婚了吧年輕人經濟壓力大,現在工作穩定性差,保不齊又辭職換崗,中間還有可能沒工作,日子天天還得過吧,手停口停,做父母的得幫補;第三代出來了吧,現在講究名校,而且從幼兒園開始,年輕人房貸車貸已經很壓頭啦,這學費老人看不過眼還得幫補。甚至公然有部分年輕父母發出;你幫我帶孩子,我才給你養老的言論。至於金錢的補助認為是理所當然,特別獨生子女,不給我給誰啊,這都是我的!親戚孩子國外回來工作收入月到手1.5萬,一分錢也沒交給父母,吃住家中,其實父母不差那點錢,可孩子理所當然的不敬孝心,還是讓父母感覺難受😞。

總之父母給是父母願意,但年輕一代沒有廉恥之心,理所當然的伸手,讓老人還是很悲涼的。這也需要社會道德輿論的正確引導,別忘記中華民族的美德傳統!


21樓龍山大隊


對啃老的問題我是這麼看的,孩子確實生活有困難的應該主動援助、但不能讓他們不勞而獲、我對孩子傳承是,耐勞、不奸、誠信、友善。我對母親的孝順給兒子起了很好的示範效應,只有奉獻沒有索取、懂的孝道我每個月給母親500元生活費母親有退休金說不需要但必須給,現在條件好了兒子給生活費就不要了,兒子兩口子每月兩次買東西去看奶奶、奶奶又時不常給兒子兒媳錢、挺好的全家人和睦很幸福。


用戶3296926503206


啃老現象並不是現在才有早已有之,只不過現代人的這種思想越來越嚴重與突出。

現在很多人都存在眼高手低的擇業現象。高工資的工作自己又不會幹,工資低了工作累的活又不願意幹,所以時常感嘆現在社會工作難找。有的人就會一直賦閒在家,帶上老婆娃去往父母家,一家老老小小都靠父母親的那個退休金,一大家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我曾經有一個鄰居二本大學畢業之後,工作了四五年,不幸就下崗失業了,時常帶著他的孩子老婆一起到父母親家裡蹭飯。

後來其父母經常嘮叨,要求他去找新的工作。結果他到人才市場去溜達一圈,告訴他的父母工作不好找,自己想要自主創業。

於是他就找父母要了2萬元錢,說自己準備自主創業。

只見他去買了兩臺電腦,足不出戶,整天在家裡鼓搗,其家人問他究竟準備怎麼創業?他回答:挖礦!

家人瞪著眼睛望著他,“在家裡面挖什麼礦呀?”,大家一頭霧水,不知他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無奈父母親和妻子都拗不過他,只有任其做好了。經常是忙得飯都沒有時間吃,還是他的父母給他親自送飯。

妻子看著他像著了魔似的,整天在電腦上鼓搗,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幹些什麼。看著家庭的這種狀況,他的妻子只好去找了一份超市的營業員工作,每天都是早出晚歸,不再有時間來管理家庭生活。

結果一年下來,我的這個鄰居什麼礦也沒有挖到,倒是找父母親又拿了不少的錢,這讓他的父母親時常陷入悲哀絕望的境地。

又過了兩年,我的這個鄰居又找他的父母要了2萬元,說這次創業是準備打遊戲賣裝備,這個一定可以掙到錢,如果再掙不到錢,自己就去打工,無論什麼工作都會去做。

聽著他這麼說父母親你就相信了他,去找親朋好友給他借了2萬元。很快我的這個鄰居又去買了兩臺電腦回來,就開始了打遊戲賣裝備的創業之路。

整天除了吃飯,他就一直泡在電腦之上打遊戲,結果半年之後沒有見他掙到一分錢,妻子再也忍不住和他大鬧一場,然後帶著孩子直接回孃家了。

可我的這位鄰居卻絲毫不在意,依然每天活躍在電腦上,每餐的飯菜都是他的父母親給他送過來。他好像已經被電腦著了魔似的,他的生活中似乎只有電腦遊戲,再也沒有其他的東西了。

父母親已提醒他多次,還是出去找一份正經的工作好好幹吧,不然你的孩子老婆將怎麼辦?可他根本聽不進父母的任何一言一語,始終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創業成功,成功掙到大錢。

後來父母也不在說什麼了,飯菜也不再給他送了。三天兩頭他還可能到父母家去蹭一頓飯,後來發現他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再來了。

父母親由於不放心,還是忍不住去看看他。結果當父母親打開他的家門時,聞到了一股異樣的味道。

發現兒子正趴在電腦桌前一動不動,其父母叫了一聲,也沒有任何回應,原來他的兒子已經死在了電腦桌旁。

料理完兒子的後事之後,他的兒媳並外出打工,沒過兩年他的兒媳便改嫁了。好好的一家人,就這樣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其實對於“啃老”現象,可能是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對於那些家庭經濟較差的人來說,“啃老”就是一種好吃懶做、缺乏擔當和責任心的表現;對於那些家庭經濟較好的人來說,啃不啃老無所謂,只要一家人生活幸福就好。

如果把父母幫子女帶子孫也叫啃老,其實是不妥的說法。如果真要這樣說的話,那豈不是億萬農村的父母、工薪階層的父母,都被年輕人啃老了。

事實上,很多時候是由於年輕的子女們由於工作的壓力,使得他們沒有時間來照料自己的子女,只能託付給他們的父母。

當然不排除有些父母甘願讓自己的子女啃老,哪怕是自己年光多病也會強忍著,哪怕是自己日子過得再清貧,也會將自己的那點退休金,交給自己的兒女。這就是世上最偉大的無私的父母之愛。

所以題主所說的退休金成為啃老金的現象,只能是一部分好逸惡勞之人。現在許多年輕人並不缺乏努力奮鬥的精神,而且他們正在社會的各個工作崗位上拼搏著,努力著。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一點幫助。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退休金變成啃老金,都是高房價惹的禍。幾年前,改革開放的紅利,讓廣大家庭豐衣足食,家庭和睦相處,相互依存,相安無事。偏偏,穩步上漲的房價象中邪似的,急速瘋漲,六個錢包交首付橫空出世,揭示了高房價的到來。這是啃老的開始,並未結束。反而,房價越來越高,高不可攀了。就算兒女搞掂了首付,二三十年的供款,難免資不抵債,父母不幫忙,誰會幫忙。所以,退休金便演變成了啃老金了。這也是每個家庭的無奈之舉。我夫妻倆也有退休金,兒子下崗,身患“三高”,工作難找;女兒下崗,離退休還要四年多,僅靠做手工捱日子;孫子讀書。這樣的困境,自然讓兒女啃老了。反正,老豆養仔,仔養仔,用退休費保障家庭的生活開支,有何不可?反正,家產遲早是留給子女的,現在提早支付,也是難為天下父母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