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到现在落魄到去电子厂打工,各种的不适应。不知道路该怎么走了?

安唯699


头条问题是不是有针对性,我就是这种情况。前一阵子面试了几个公司,但都不理想,原因:1.现在的环境下,或者说跨行后工资都不理想,是十年前工资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2.自己的心态发生变化了,十年前跳槽更关心是薪酬,现在更关心的公司有没有前景,如行业,企业现状,老板理念人品,企业文化等等。这如同找对象,太明白了就不好找了。3.企业在当今大环境下,也变了。变的急功近利,不打基础完善提升自身不足,总想找个人一步登天。不研究市场,不研发产品,光想找个人现有产品,你成了给钱不成功走人,赌博心理,无聊无知无趣!

天无绝人之路,当年风光时开始炒股,成为爱好,十几年亏了一百万,但积累了经验,加上自己创业开工厂公司的磨炼,人生经验的积累,用在股票期货上,对金融理解更深!接下来国家对金融的重视,相信会不错。


返乡农民小伟


我的情况跟你不一样,但那种落差感是一样的,可以借鉴。本人事业编制,一个重点高校核心部门行政人员,担任了一定的职务,并且作为高一级的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人脉,能力,业绩俱佳。因为一次冲动,被一个无赖刁难,没忍住跟他打了一架,最后被告,挨处分,撤职,赔钱。最后可以说一无所有,曾经一个圈子的朋友也都渐行渐远。

我陷入抑郁很长一段时间走不出来,期间从跳槽到跳楼,从转行到转世。。。都考虑过。。

也想过重新振奋,联系过单位跳槽,自己也创过业,都失败了。眼看人生走了近半,一事无成。最后选择重操旧业,干回一个最基层的办事员。后来想开了,人生在世,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值得追求,比如多陪陪父母,陪着孩子一起长大,找一门自己喜欢的事业,努力钻研,不为升官发财,就为寻找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人生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东西,工作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现在在写一本书,想把过去那些年发生的故事都写出来,我想一定很精彩。当然我也寻找机会,有机会还是要去拼搏一把,为了人生不留遗憾。但不会再把这个看的太重了。

就像读大学那会儿喜欢看的一部电视剧,血色浪漫,年轻气盛的我们,似乎人人都想成为钟跃民,可现实无情的打脸,年逾不惑才发现原来我们都是李奎勇。。。偶尔身边的朋友出一个郑桐,都是人生大大的赢家。。

共勉


eskimor


我在27岁时就已经是一家国内上市公司直属的外贸公司总经理,30岁时又被派往国外任国外公司的总经理。当时是九十年代,手中就握着一百多万美金的资金和管理着国内派遣出去的几十号员工。于是有很多因私出国的黑户移民通过国内的各种关系巴结上来,我的宗旨就是能帮则帮。

两年后因为体制改革,国外公司被要求撤回投资。而国内的员工也要自寻出路,分流的分流,下岗的下岗。考虑到回国后前途渺茫,就毅然辞职,开始了自己在国外的个人创业历程。

由于企业资金全部撤回到国内,又不想落下任何经济问题的把柄,所以将账目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自己则落到个身无分文的地步,最后只能从国内家中调拨资金才解决最起码的生存问题。

在当地的中国移民,除了少数资金雄厚的进口商之外,大多数都是靠推销转卖进口商的货物赚钱。但是当时的自己却还沉浸在总经理的这个角色之中,根本看不上这种转手倒卖的小生意,感觉干这种活计太失身份,而做大生意却缺少必要的资金,谈何容易!

三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手中的钱也花得寥寥无几。期间最困难时,房租到期没钱续租,晚上只能睡在车上,一天三根香蕉裹腹。其实在位时还是结交了很多朋友,不过自己一直坚持一个想法,在落难时一定要自己扛过去,不要轻易开口寻求帮助,特别是在金钱方面的求助。至于家人,已经开口过一次,所以没脸再次开口了,也不舍得花钱打国际长途。

困境绝境让自己无路可走,没钱更让自己脸面扫地!哪还有高高在上的那种感觉!我开始了找货贩货的生计之路。开着一辆二手破车,拿着样品冒着随时被抢的风险,沿街一家家去推销货物。这个时候,以前积累的人脉,结交朋友的作用开始显现,他们给予了很多的帮助,除了赊货给我,还介绍了更多热销的货源。

慢慢地,生意有了起色,于是用积累起来的资金盘下一家百多平米的商店。夫妻终于不再天各一方,分隔两地!几年后又开了第二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眼光的独到,生意从开始时顾客寥寥无几的清淡慢慢转变成络绎不绝的兴旺,短短一两年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因为及时将赚到的钱汇到国内,在房价还处于低谷时,购置了几套上海内环内位置较好的大面积房产,抓住了后面房产大涨这个千载难逢分享红利的机会!

所以说人生会有很多曲折和磨难,要学会接受和变通。这个社会所有人的角色一直在互换,只有识时务坦然接受,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独步天下2000


你好,你从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沦落到如今去电子厂打工,差距之大却是让人难以接受,自然出现各种不适应,尤其是你现在没有更好的出路情况下,肯定感到特别的迷茫和无奈。我觉得,你想要翻身,要么辞去电子厂的工作继续求职高管岗位,要么在电子厂努力工作争取升职,舍此无他。

其实看到你的问题的时候,我是有很多怀疑的。就是觉得你以前在一家公司当总经理肯定不称职,不然不会混的这么差;或者我怀疑你曾经的公司非常小、也非常的不正规,所以即便你是公司的总经理,你也没有太大的个人成就;又或者你曾经的公司处于低端落后的产业,公司遭到淘汰导致你无法从事更新的行业管理工作,所以被迫选择到电子厂打工。不管是哪种情况,我觉得你从总经理落魄到去电子厂打工都是不健康的职业发展路径,这对你日后的职业发展极为不利。所以你必须做出改变和选择,否则你的职场生涯就此没落和完蛋,恐怕再也无法东山再起了。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进电子厂打工还不久,那么赶紧辞职不要再干了,必须一心一意的找高级管理岗位求职,或许还有出头之日。因为你进电子厂打工的时间不久,你辞职出来完全可以重新找管理岗位工作,比如找副总或者总经理的工作,多投简历,多少都有一些面试机会的。你也可以找猎头合作,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起码面试的机会要多一些。总之不管怎么样,你如果不想当一名电子厂的普工,你还想着搞管理拿高薪舒舒服服的工作,你就必须辞掉电子厂的工作,重新找高管岗位求职,这是没有任何犹豫的。

如果你在以前的公司当总经理是好久的事了,而且现在在电子厂打工也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那么此时辞职再想直接求职高管工作已然不可能,你能做的就是“曲线自救”,即不用辞职,就在这个电子厂干,但你必须给自己定一个发展目标,规定自己在多长时间内要升职到某个管理岗位层级,以此提升自己的职业层级,好让自己能够接受现实。我觉得这个是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也是能够让你接受的工作状态。这样一来,你关键做好两点就可以,一是给自己制定一个职业发展规划,二是必须适应电子厂的工作。我想你自己应该也知道形势的严峻,所以想要有所改变,你必须加倍付出、加倍努力才有可能挽救自己的职业生涯。

总的来说,你以前是总经理的身份,现在却在电子厂打工,这确实是“路”走岔了,一下子从高层跌落到底层,换做谁都无法适应的。这种情况下,你如果想要“路”变得越来越宽广和有希望,要么及时从“岔路”上抽身回来,继续找高管工作;要么就这条路走到底,在电子厂里好好的干下去,争取升职,通过在途中的努力拼搏和奋斗,拼出一条“康庄大路”出来。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启发。


Sir聊HR


人要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既然已经落魄到去打工了,就先忘记自己以前的身份吧。慢慢的适应生活,再从长计议。

聊到电子厂就巧了,我聊聊我姐夫。

我姐夫原来是个著名国企大厂的电气工程师,但是后来这个国企居然破产了。然后他就失业了,后来找一个电子厂去打工。幸亏他有点技术,在电子厂一干就是二十年。现在他也依然在电子厂工作。他可能在电子厂刚开始做时也不适应,但是为了生活就做呗。如果原来的大厂不破产,他也不可能去电子厂打工。

人生就是如此。生存是第一位的,其它的排在后面。吃饭都要成问题了,就必须得适应了。

我年轻时是大学毕业生,但是我由于命运的安排,在一家小厂子做力工。看着别人光着大膀子浑汗如雨,自己是真不适应啊!心想:我一个读书人,怎么能光膀子?

真是处处的不适应。后来我换了一个工作,也不过是穿着衣服的力工。在工作之余,我看书学习终于有一天通过考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此开始了西服革履的职场生活。

还是那句话,走一步说一步吧。先维持好生活,然后再考虑下步。如果不能东山再起,那就先做好本职工作吧!至少要先有一个自己的饭碗。


孟可的思想空间


1. 如果在十五年前,你去电子厂打工,我觉得你还是有机会的。

毕竟那是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只要你愿意拼搏,在经济的黄金十年里,你真的可以“从一个电子厂打工的操作员,变成总经理”。

蓝思的老板,周群飞,以前就是富士康的产线上的小妹,最后也能做到蓝思的老板(下面大图第2点是有证实的,之前是一名产线员工),就有这方面的原因(经济黄金十年)。

看到没,40.2亿美金,其实更早的时候她排名是非常靠前的。


2. 但现在,你要是电子厂打工,从基层做起,那我就并不看好了。

因为电子厂,其实属于制造业,而制造业目前在全球都算是下行,我们国内更是很多工厂往东南亚搬,还没有搬的都在拼命压缩工资,压榨员工。

白话说,制造业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了,你已经没有机会了。

如果套用著名的那本书叫做《穷爸爸富爸爸》的话,按照快车道慢车道的说法。

你目前的做法可以理解为你转向了一条比慢车道更慢的线路。

结果会如何,已经不言而喻。


3. 机会仍然很多,以及...我的建议

题主对于之前做总经理的经历并没有多提。

其实对于如今的职场来说,在很多公司,做经理,其实并不一定会比做一名资深工程师来得爽。

(不抬杠~)

对于很多公司的HR来说,一边会抱怨招不到人,然后如果有比方年龄超过35的,或者在职场混很久的人,甚至是一些职场取得一定成就的人,HR反倒认为这些人不应该透过正常的渠道去找工作,所以当在这些渠道遇到我上边说的求职者时,HR跟公司老板的目光甚至是带有有色眼镜的。

而如果你作为别的公司的总经理,就算你在另外一个公司找到了一个总经理的职位,你也很难坚持得住。

因为说白了你是个空降兵,大部分空降兵的结果,不用我多说了吧~

其实无所谓你上一份工作时是总经理或者工程师,你的下一份工作选择了电子厂打工,如果你看我如上第一点第二点的话,你应该明白,你其实做了最差的选择,因为现在是2019年。


4. 在我看来,这个社会上的工作有很多类型▼

一种是消耗型,就类似电子厂的操作工,无需什么技术能力的,靠吃青春饭的职业等等。

一种是积累型,就像一些工程师职业,甚至是技术员职业等,你的晋升路径会很清晰。

我举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如果一个产线上的操作工想从操作工晋升成技术员,一般平均至少会需要6年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你可以以技术员入职,你可以比电子厂打工的操作工少奋斗6年。

你懂我意思了吧?

如果你真的想沉下心来,慢慢奋斗上去,你至少要学会借力,以及选择尽量短的路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帮到你,祝好!


满嘴跑装备


让我说句实话,本来是总经理,现在却成了厂里打工的,无论无论是谁都会有各种的不适应,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你要停下来反思一下,你是怎么沦为这种处境的

本来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职位也不算低,那么为什么现在却落魄到要去电子厂打工了,你有没有去复盘过自己的人生?

我经常说我们永远不要害怕犯错误,但是我们害怕的是犯了一次错误之后没有任何的启示,然后下次去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这个时候你不应该想太多,你首先应该思考的就是为什么你从一个总经理沦为了现在的这种处境,你做错了什么事,或者说你从这次的经历得到了什么启示,有了什么感悟,学到了什么经验。

只有你把这些给搞清楚了,那么下次再面对同样的事情,同样的阻难,你才能够跨越,才不会在同一个错误里连续跌倒。

其次,要重新梳理一下自己的优势所在,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如果说你让贝多芬不去从事音乐方面的研究,而是让他去研究武术,可能他这一生就不会有多大的成就,那么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其实就是告诉你想要让人生取得一定的成就,高速发展我们需要梳理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既然你能够做到总经理的位置,那说明你肯定有一些能力是比较强的,那么你即便遭遇了变故,也应该好好的去梳理一下自己到底有哪些优缺点,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你要把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给规划好,这样你奋斗的时候才会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很多人为什么不知道接下来的路往哪走呢?就是因为他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他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定位是什么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所以他很迷茫,他不知道一抬脚要往哪里跨。

最后,你要学会调整心态,具备一个骑驴找马的思维,不断提升自己,找到合适的路

不管你从事哪份工作,其实都是会有不适应的感觉产生的,因为你接触的人群发生的变化,你所从事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你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各种变化就容易让人产生这种不适应的感觉。

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第1步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你要明白融入一个新环境里面肯定是会不适应的,你要客观对待自己这种感觉,而不是去排斥它,或者选择逃避。

然后你还要具备一个骑驴找马的思维,什么叫骑驴找马那就是说,你可以先找一个工作干着再说,然后慢慢的去总结经验提升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然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就跳槽过去,让自己更好的发展。

比如你现在在电子厂工作,那么你就先把手头上的工作给做好,但是做好手上工作的同时要不断的充电,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去找寻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平台。

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都是很漫长的,我们需要不断的摸索,最终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路,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骑驴找马,最终找到自己适合的那条路,然后以100%的专注去深度研究,这样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作者 :王心傲,《销售局》系列书籍作者,职场老司机,成长型学习博主、nlp、心理学、权谋学研习者,喜欢读书、写作。写走心的成长感悟、实用的职场分享、暗黑的操控策略,帮助你逆袭人生,欢迎关注我,一起成长!

王心傲


我在外企工厂干了30年,从生产线打工妹做到海外工厂总经理,去非洲闯印度无怨无悔30年。下岗就下岗呗!换个行业,做家政服务,自己从保姆做起,2年时间,现已开了3家分公司。感觉反而比以前做工厂更轻松 更有成就感,生活更自由。下岗姐妹们又重新聚在我旗下,现在社会饿不死人!年轻时最幸苦时一天干20个小时,真正吃过苦 受过累 用心做事的人,没有什么困难得倒!

一句话:年轻别偷懒,老了不后悔!

--家政梁老师


家政梁老师


别说一个私企的总经理,就是国企的一个中层干部,离开了单位,在社会上你什么都不是,一切得从头来。

我有一个朋友原来在他们厂公安处上班,因经济上的问题,被调离到生产第一线去干最脏最累最苦的活,由于落差大感觉面子上过不去就辞职了。但社会不是这么好混的。最初应聘在一家公司当保安队长。这份工作和他原来的工作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很难适应外面的环境,最后经常换工作。几年后才磨炼出来。现在开一家消防器材公司,算是个小老板吧。这种事说明一个问题,人生没有谁会预料你今后会怎么样,打工创业有时候是逼出来的!


于是4299


作为一个曾经创业几次,也做过小公司高管的人,我对这个问题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在绝大多数公司,总经理就是公司的一二把手。能做到这个位子的人,落魄后却选择去电子厂打工,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倒不是歧视电子厂工人,只是根据我个人经验,能达到这个高度的人,思维方式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不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时你也没明说自己的具体工作和职位,我就暂且相信这个问题是真的,并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先分享一个老家邻居的例子。邻居今年五十多岁,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外做生意。最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倒腾一种叫“铰刀”的加工工具。那会竞争没那么激烈,只要敢闯敢干,再加上脑子灵活点,很容易做起来。就这样,邻居掘到了第一桶金。

后来房地产行业火热,邻居开始做租赁生意。过了几年,邻居手里有了不少资金,决定跟别人合伙建厂。厂子建起来没两年,就遇到了问题。首先,竞争越来越激烈,当时我们一个镇上就有300来家同样的厂子。其次,环保查得紧。再次,房地产行业没那么火了,需求大量减少。因此,这个厂子不温不火,根本就没赚钱。如果按投入来说,其实是赔钱的。邻居跟合伙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僵。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邻居晚上陪客户吃饭,上厕所的时候,突发心肌梗塞。幸亏被人及时发现,不然命都没了。治疗及养病期间,合伙人又坑了他一把。邻居心灰意懒,就把生意转让了,回老家来了。有两三年的时间,邻居处于坐吃山空的状态。他家花销不小,两个孩子在读大学。最惨的时候,在我家借了2000块钱过年。

过完年后,他在亲戚家借了点钱,又出门做生意去了。期间开过饭店、汽修厂、做过二道贩子,基本上也没怎么挣钱,后来去了一个亲戚家的大理石厂学技术。技术学成,自己开始接活。经过两年多的慢慢积累,也有了自己的厂子。据说,厂子现在一年纯利有100来万。

由于篇幅原因,很多细节我都没有表述。即便如此,我邻居的例子也能给身处于人生低谷的人一些启示。

第一,人生,就是不断地折腾。

哲学家尼采说过,凡是杀不死我的,都只会让我强大。

有次,我和几个朋友聊天,期间谈到了生死的问题。一个人什么时候才算是死了?最后我们达成共识:死亡有两种,一种是生物学上的死亡,也就是医学上的脑死亡;另一种是人放弃了折腾,以后的人生都是重复,和死了没什么两样。我邻居不到30岁开始做生意,中间几经沉浮,在50多岁的时候,又东山再起。这就是不放弃的力量。

第二,在你不重要的时候,面子也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很多人一辈子碌碌无为,就是因为太要面子,害怕丢脸。

我以前做销售工作,有位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新人做销售没什么秘诀。如果有的话,就是三个字——不要脸。”我开始不理解,后来才明白:不要脸,不是让你不要底线,不要尊严;而是让你不要怕丢脸,不要怕拒绝。

我邻居窝在老家那三年,几乎不出家门。除了养身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听到别人议论他:以前是大老板,现在一名不文。后来被逼上绝路,他放弃了脸面,从小吃店干起,一步一步又站起来了。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面子很重要。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是重要的人。否则,你的面子狗屁都不是,要面子,只会让你裹足不前。

第三,认识你自己。

文章开头,我说过我怀疑这个问题的真实性。因为根据我个人以及身边朋友经历来看,一个当上能当上总经理的人,是不可能去电子厂做普通工作的。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我现在一无所有了,我只有三个选择:一是继续创业,二是去做销售,三是去大公司做管理。这三个选择,有一个共同特征:不拿稳定的死工资。

你从总经理跑去做普工,只有三个原因:要么是你在躲避什么,比如债务;要么就是你之前才不配位,当上总经理也是靠运气;要么是本来就是几个人的小公司。如果是后面两点原因,有什么不适应的呢?你本来就该如此呀。

当然,做稳定的工作,拿稳定的薪水,也不能说就不好。前提是,这是你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后才做出的选择。

第四,一个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法。

前三点有点鸡汤了,最后分享一点干货,一个理论上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普适方法。这个方法,有四个步骤,分别是理解问题、寻找思路、坚持执行、总结复盘。

1、理解问题,核心是具体化问题,明晰问题的关键点。

2、寻找思路,核心是梳理自己的资源,包括能力、知识、经验、人脉等等,形成方案。

3、坚持执行,核心点是要有耐心。

4、总结复盘,核心是形成方法论,做到举一反三。

很多人都关心赚钱,这里就以如何赚钱这个问题为例,来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方法。

第一步:理解问题。

“如何赚钱?”,这就不是一个好问题,因为不够具体。到底要赚多少钱?多长时间?你现在一年可以赚多少钱?因此,这里不妨把问题具体化:我现在工作10万,想在3年内做到年入100万,怎么办?

第二步:寻找思路。

不考虑中彩票,房子拆迁这种小概率事件,大致上有四种途径:本职工作升职加薪、副业、创业和投资理财。然后分别考虑这四种途径,分析需要的资源,最后形成各种方案并作出选择。

以本职工作为例。如果要想年入百万,至少要做到大公司总监以上级别或者有销售性质的经理以上岗位。这个时候,你就要梳理自己具备什么资源、达成目标需要的资源以及如何弥补其中差距。比如需要什么学历、能力和经验?具备什么条件才可以升职、跳槽?如何跳槽、升职等等。

其他几种方法,也采取类似的方法,最终形成了几套方案。选择成功概率的一套或者几套,制定行动计划,执行即可。

在这个过程中,发散思维很重要。比如投资理财这一项,不要只考虑金钱。我认识一个小姑娘,通过整形、读MBA认识了一个富二代,最终二人结婚。从普通小白领到富太太,只用了不到2年时间,身价翻了几千倍。

推荐几个帮助思考的工具:MECE法则、思维导图、分析树、鱼骨图。

第三步:坚持行动。

关键有两点:一是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二是要有耐心。这个比较简单,坚持下来却不容易。

第四步:总结复盘。

总结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形成方法论,二是迭代优化。比如你做销售工作,好不容易才搞定了一个大客户。在这个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个方法能不能用于和同事沟通?通过不断的总结,最终可以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最后总结

写到最后,发现有点离题了,还好离得不算太远。读大学的时候,非常喜欢看《赢在中国》。这是一个关于创业的节目。这么多年过去,内容早就忘光了,但是节目主题曲却从没忘记过。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看成败,人生豪迈,不过是从头再来。与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