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院內預檢分診臺24小時值守

發熱門診室24小時值守

住院病區24小時值守

香島大道、廣漢同善卡點24小時值守

覆蓋轄區29.5平方公里、2.9萬人

而他們,只有49個人,扛著巨大壓力

肩負著姚渡鎮龍王片區百姓的健康使命

他們就是龍王鎮衛生院的白衣戰士們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姚渡鎮龍王片區是外地返鄉人員最多的區域之一。而堅守這片土地的龍王鎮衛生院公衛科,僅有11人,一肩挑起轄區所有返鄉人員的排查和健康管理工作,以及醫院公共場所消殺、衛生防控宣教、培訓、指導、督查鄉村醫生疫情防控......一個公衛人被掰成了三份。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而住院部的11位醫護人員,除了負責幾十張床位上的住院病員的診療護理工作外,還要負責醫院急診急救、夜間門診、轄區發熱病員的會診、醫學觀察點以及家庭醫生團隊的職能職責。


除承擔轄區內防疫工作之外,龍王鎮衛生院還負責了廣漢同善、香島大道兩個卡點的檢疫工作,其中同善卡點是任務最重、工作量最大的點位,對成綿高速進城車輛進行全覆蓋檢測。運行第一天,檢測車輛、人員就超過了2萬。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因為人手不足,還要確保多崗位的運行,醫院只能將正常三班倒的卡點值守,安排成兩班倒,這就意味著醫務人員必須連續12小時值守,要比正常值守人員多出四個小時。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他們”絕不退縮

“我們不能讓職工持續超負荷工作,更不能讓一個員工累垮、倒下。”為了緩解卡點值守人員的壓力,醫院在院內發出倡議,看是否有職工願意犧牲自己工作之餘的休息時間到同善卡點頂替一段時間的值守,讓值守的同志能夠獲得一點時間休息。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沒想到,倡議發出後,不到2個小時,院內職工自願報名人數就達到45人。除醫院明確要求不用參加卡點值守的退休返聘醫生、後勤人員、承擔發熱病例應急處置的醫務人員外,實現了倡議響應“全覆蓋”。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住院部主任馬勇將小孩交給家裡老人照顧,自己在醫院架起一張小床,吃住在醫院,隨時響應防控應急任務;護士長龔燕患嚴重感冒仍然堅守崗位,忙裡忙外照顧著病區的病人,還要“抽空”到卡點值守;辦公室工作人員王婷更是全身心地忙碌著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報送以及後勤保障工作,兒子生病了也只能讓老人帶著小孩看病吃藥,自己卻無暇顧及。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小”醫院有“大”擔當,這裡的白衣戰士練就“分身術”


疫情還未結束,戰鬥還在繼續

原本49人的隊伍顯出了自己“三頭六臂”之術

凝聚了“近百人”的堅強力量

只為了戰“疫”勝利,他們願意堅守

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

(記者:羅冬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