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網絡洪流中進行傳統美德教育

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互聯網作為當今世界傳播的重要媒介,每天的信息鋪天蓋地,似洪流一般席捲著每個人的生活,也包括小學生。

小學生容易對網絡遊戲分外痴迷,網絡甚至成了遊戲的代名詞。受認知水平的侷限,他們不知道網絡承載著更大的作用和價值,反而對某些不良的行為感到新鮮,繼而模仿。因此,在信息時代,如何於網絡洪流中進行傳統美德教育,科學使用網絡,成為我這個一線教師探索的問題。

從“瞭解家國天下事”到“時事傳播媒體人”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所撰寫的對聯告訴我們:讀書人不僅要讀好書,還要關心國家,關心政治,關心天下事,用心體會世間百態,而不要“讀死書”。因此,我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時看15分鐘新聞——國際新聞、國內新聞、地方新聞均可,瞭解國內外和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通過觀看新聞,學生能開闊視野並發展認知,對一些事情有自己的思考。怎樣引導學生去傳播信息、講述思考呢?我在班級中開闢了《說聞天下》節目,全班學生輪流當主播,講述一則新聞。學生需要蒐集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於講臺上播放圖片和視頻,播報新聞,並講述自己對此新聞的看法。這一節目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學生們從中學會了下載視頻、剪輯視頻,而變身為小主播讓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大大提高。後來,我班將每一期節目進行錄製,上傳到班級空間內,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

從“感受社會正能量”到“成為感動發源地”

被媒體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央視《感動中國》節目評出一些傑出人物,每個人物身上都有一種讓觀眾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節目自2003年播出後,引起了強烈反響。我在網上收藏了歷年來的節目,每週選擇一期班級群。全班學生觀看後,進行在線討論。紮根大地的人民科學家鍾揚,長期致力於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他的科學研究精神深深打動了學生們,使學生們對生物研究和保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武漢退休老人馬旭與丈夫生活簡樸,住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院裡,將幾十年積攢的1000萬元捐贈給家鄉教育局。學生們為他們所感動,向兩位老人致敬、點贊。慢慢地,在線觀看節目引發的討論,由學生延伸到了家庭,一種良好的風氣在班級中悄然形成。

於是,我在班級內效仿《感動中國》的傳播方式,發起“尋找感動”活動。學生們用美好的目光去看待身邊的每個人。他們發現了那個雙手粗糙、衣著簡樸卻每天打掃校園的清潔工老奶奶;發現了每天不怕髒、不怕累去倒垃圾卻不善言辭的同學;發現了多次組織全班同學開展研學活動,鞍前馬後無私付出的家委會主任……勇敢、善良、守孝悌、助人為樂等諸多傳統美德在學生們的心田紮根。

從“毫無自律的學習”到“開放晾曬式共勉”

荀子告誡我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然而當下,“堅持”成為小學生最難形成的品質,也成為家庭教育中的最大攔路虎。制訂了計劃,而不能持之以恆地落實,一曝十寒的現象比比皆是。於是,網絡在線打卡便“應需而生”。閱讀、運動各種習慣都可以通過打卡活動督促養成。我班在濟南市公共資源平臺的班級空間裡開展了每日閱讀、每日運動等打卡活動。家長可以通過圖片、音頻、視頻、文字等方式提交,形式豐富,可見可觸。網絡打卡每日提交,便於教師瞭解每名學生每天的情況,每日進行點評。網絡打卡中的內容,全班彼此互見,讓家長和學生們能看到其他人的情況,起到了督促作用。網絡為每個家庭提供了習慣養成的載體。以往能堅持21天的人屈指可數,而如今隨著網絡打卡,每日閱讀等已經成為學生們的習慣。不得不說,這種開放晾曬式的共勉學習讓學生們學會了堅持。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要正確看待網絡的開放性、多元化、創造性和自由選擇的特徵。只要合理開發並將其運用於教育教學中,就會發現網絡所提供的資源、平臺完全可以成為現代與傳統之間的橋樑,成為傳統美德教育的助推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