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範閒的識人本領,在這個人身上顯露無疑

雖然“看人不能只看表面”這句話人盡皆知,但是能做到的,真的寥寥無幾。太多人會被別人給自己的第一印象矇蔽了理性,就算日後發現自己當初的認知有多大的錯誤,也不願承認。但是《慶餘年》中的範閒,就做到了所有人都做不到的事,他犀利的眼光,僅僅兩天,就發現了弟弟範思轍身上被埋沒十幾年的閃光點。

範閒在澹州生活小半生,幾乎每天只能面對府中的幾人,但這並沒有使他的眼光變得遲鈍。到了京都,範閒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那個與範府上上下下格格不入的家弟,範思轍。進範府大門沒多久,便見一綠衣小公子追著管家跑,這等初印象,任誰都會覺得範思轍是個紈絝子弟無疑。

《慶餘年》:範閒的識人本領,在這個人身上顯露無疑

範閒也是如此,但是他能在第二天外出之時對範思轍有一個重新的評估。範思轍算數飛快,銀兩精確到幾文錢,對數字極其敏感。但是這些在他姐姐看來,只是尋常。若是按平常人心裡,府中有個柳如玉對自己咄咄相逼,對她的兒子也應該一視同仁,但是範閒卻能親自替範思轍去到父親面前求情,屬實出乎意料。

範閒把我們引向了一個新的方向,每天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觀察一個人的全新的角度,對範思轍又何嘗不是如此。範閒這麼多年不在範府,在他回來之前範府也就範思轍這一個獨子,怎麼可能不被慣壞,連管家都被練出來跑得飛快,可見這府中除了長輩,沒人治得了他。

《慶餘年》:範閒的識人本領,在這個人身上顯露無疑

都說“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但是範思轍恰巧相反。平日裡放蕩不羈的作為基本讓人忘記了他的天賦。若不是在一石居聊到了《紅樓》,聊到了開書局,範閒可能還發現不了範思轍的隱藏本領。發現了範思轍的可貴之處是其一,能將這事情坦然公之於眾,毫無嫉妒之心,則是範閒更高人一等的地方。

在腦海中充斥著陳舊思想的父親面前,範閒不僅直言不諱父親做決定的草率、將範思轍的潛意識掰開了揉碎了給父親講,最後還提出讓父親去給範思轍道歉。範閒在範思轍這裡,不僅是一個發現新大陸的引導者,更是敢於做出改變的改革者。

《慶餘年》:範閒的識人本領,在這個人身上顯露無疑

可能範思轍自己都不知道這麼多年為什麼只愛財,雖然父親掌管戶部,儘管自己的算術高人一等,但是這些背後的原因是範思轍自己發現不了的,若不是範閒這個伯樂,範思轍這個小天才就真的要在周圍人的打壓下“泯然眾人矣”了。

範思轍算數天賦驚人,對於家人也有發自內心的維護,這是我們單單從一個平日裡只會瞎胡鬧的小公子身上看不到的;而範閒帶我們看到了這些之後,我們更該感嘆的,是範閒的眼界,能憑一己之力,改變了整個範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