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清朝最大的贪官,而且还得善终,连皇帝都拿他没办法,非和绅也,他到底是谁?

五色土聊历史


晚清之时,慈禧当政47载期间敛财无数,若说最贪之人则莫过于慈禧,若说晚清第一巨贪之官则莫过于庆亲王奕劻。

慈禧起了个带头作用,所以反有权者几乎无不贪之人。

拿海军衙门来说,海军衙门本是李鸿章发起“海防”之后奏请所设立,目的在于为清政府创建一支近代化海军队伍。

可是,海军衙门设立之后,李鸿章却因为是汉人的缘故而不能成为掌舵者,反而是能力平平的醇亲王奕譞成了海军衙门一把手。

奕譞是光绪皇帝的生父,也是配合慈禧发动“辛酉政变”的功臣,身份颇为尊贵,又对慈禧言听计从,所以颇得慈禧的信任,所以才能够奉命总理海军事务,次之则是庆亲王奕劻,再次之方为李鸿章。

奕譞、奕劻二人懂不懂海军事务呢?不懂,慈禧之所以将他们放到海军衙门,不过是为了能够掌控海军而已。

海军衙门成立之后,李鸿章着手准备组建海军,可是想要组建一支近代化海军需要什么呢?

一是人,二是装备。

人多的是,所以唯一还缺的便是装备,海军装备自然不能少了最根本的“构成要素”——军舰。

虽然左宗棠早在1866年便已经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可是当时清政府所能生产的军舰却根本不能和欧美所生产的相媲美,所以李鸿章想要组建海军的话也只能向外国购买军舰。

购买军舰需要什么?

一个字:钱!

从军舰的采购到炮口等等各种装备的采购,需要花费多少钱?拿定远舰来说,明面上便花费了140万两白银,发生在采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吃回扣”现象消耗了多少,恐怕自己当事人自己才能知道。

所以,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的初衷虽好,但是最后却沦为了满清权贵捞油水的最好去处,慈禧也曾抽调过海军衙门的经费。

奕譞能贪,奕劻当然也能贪,并且比奕譞更能贪!

1903年御史蒋式瑆便曾弹劾奕劻贪污:“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素有好货之名,入直枢廷以来,曾几何时,收受外省由票号汇集之款,闻已不下四十万两,其在京师自行馈献者尚不知凡几,贿赂公行门庭若市。”

只不过这一次弹劾,被压了下来。

不过,蒋式瑆却并未因此放弃,于1904年再一次弹劾奕劻:“户部设立银行,招商入股。臣风闻上年十一月庆亲王奕劻将私产一百二十万送往东交民巷英商汇丰银行收存。奕劻自简任军机大臣以来,细大不捐,门庭如市。是以其父子起居、饮食、车马、衣服异常挥霍,尚能储蓄钜款。请命将此款提交官立银行入股。”

可是,蒋式瑆一来只是所谓的“风闻”,拿不出真凭实据来证明奕劻确实存在贪污行为,二来奕劻当时正受宠信于慈禧,谁敢动他?

所以,蒋式瑆弹劾奕劻贪污案虽然走了个程序,但最后也只是不了了之。

奕劻虽然没怎么受到蒋式瑆弹劾的影响,但是巨贪之名却也自此在他身上套牢,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了。

对于奕劻的贪污,清朝垮台了之后,曾经和奕劻较为亲近或者在他手底下“打过工”的人也曾多次提及过。

奕劻的孙子溥铨曾说:“自庚子以来,奕劻即与袁世凯沆瀣一气。他与袁接近,虽意在相互利用,然因其昏庸无能,唯利禄是视,实时时为袁世凯所乘。”

从“唯利禄是视”这五个字,也能看得出奕劻绝非善类。

摄政王载沣的弟弟载涛也说:“奕劻又是叫袁拿钱喂饱了的人,完全听袁支配。”

载润还记下了曾经去给奕劻祝寿时的一幕:“二月二十九日伊作寿时,近支晚辈和蒙古在京王公暨各部大臣等无不前往祝寿,我亦前去,伊设宴、演戏,大事铺张,其子载搏夸耀于人曰:此一日用费不下万金。按其当时的豪奢举动,绝非亲王执所能办到者,事虽小节,亦足以为其平日贪污受贿之一证也。”

章宗祥曾在奕劻手底下“打过工”,他这么评价奕劻:“他贪财卖缺,视为常事,清末官场的贿赂公行,庆王是不能辞其咎的。”

由此可见,当时身居高位、手握要权的奕劻的贪污受贿,可以说已经是颇为深入人心的事了。

奕劻作为晚清第一贪官,为何却能获得善终呢?

奕劻虽贪,但不是唯一现象,当时掌权的人可谓是人人皆贪,所以谁也不会、也不敢说谁比谁好。

从慈禧当权到载沣摄政,皇帝要么无权,要么年幼,自然也不可能找奕劻的麻烦。

奕劻之所以能够善终,是因为他虽然贪,但从不把事情做绝,总是留有余地,这也也正如章宗祥所说“奕劻以庸碌之身居然占据高位多年,后来黯然退职,殁于天津,这与他胆小不敢结人怨,没有借事杀人,所以不受报复有关”。

此外,奕劻为人也颇懂得识时务和知进退,1911年袁世凯复出之时,奕劻老老实实地让出了内阁总理大臣一职。

所以,奕劻这个老狐狸能够获得善终也就不奇怪了。


宁糊涂


清朝历史上说贪官,我们能想到的就是和珅,而另一个巨贪灭国之人,却一直被隐藏在历史上,他远比和珅狠千百倍,慈禧太后形容他是:荣辱忽焉,皆在圣意。溥仪评价他: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他手里。吕思勉:居政府首席,则老耄而好贿,政局更形黑暗。

他就是晚清宗室重臣,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长子,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

站队、拍马屁得来的铁帽子亲王

奕劻虽然没有什么好的学问,但却写得一手好字,慈禧在咸丰年间与弟弟桂祥通信,经常都是由奕劻代写的,深得慈禧的好感。攀上慈禧这颗大树,结下人情,为日后奕劻走向政治的中心奠定了基础。

(庆亲王手稿)

同治时期,慈禧开始掌政,奕劻开始进入大清的统治核心集团,奕劻成为御前大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岂止做官,升迁亦是。到了光绪时期,奕劻迎来了他最辉煌的时代,光绪十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年,奕劻被加封庆亲王。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政变和己亥建储,奕劻展现了他一个天赋--站队,坚决的支持慈禧太后,这一年奕劻封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世袭罔替什么概念,除了皇上,没人能拿你怎么样?

奕劻的工作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官运却发的出奇。他先后做到了首席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

但是庆亲王业余时间更忙,主要是吃饭、打牌、投资。

庆亲王不仅会投资,打麻将更是他的一大爱好,不仅自己打,还将麻将引入到了宫中,手把手的将麻将技艺推广到宫中,无论太监、宫女都乐此不疲,当时大清内忧外患,麻将为慈禧舒解心情,对庆亲王引进麻将工作十分满意。

他还时常让自己的小老婆进宫,不是陪老佛爷、就是陪老佛爷身边的人来两圈,身上带去的银票总是不够输,因此庆亲王也不断的被提拔重用。

庆王爷还喜欢社交请吃、办宴会,他平时不是在宴会上,就是在去宴会的路上。

这说明 在职场了认准一个领导,跟着领导的脚步走,把领导及领导身体的人伺候舒服了,是永远不会错的,特别是一些大型国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狼狈为奸、沆瀣一气的贪污组织

1903年,荣禄病死,奕劻调任军机处。这时袁世凯对奕劻“月有月规,节有节规,年有年规”,供奉不断。袁世凯还和小自己17岁的奕劻长子载振结拜为兄弟,与奕劻套近乎。

奕劻与袁世凯组成了一个掌朝,一个管军的贪污组织,这二人一拍即合,一见倾心,遇事则袁谋于外,庆应于内。奕劻专心于为自己敛财,被袁世凯的糖衣炮弹所打动,什么事都听他的,完全成了袁世凯的傀儡。

在奕劻的操作下袁世凯进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管理财政处、练兵处事务,集内外大权于一身。奕劻为人极度贪婪,与其子载振、大臣那桐卖官鬻爵,被时人讥为庆那公司。

也许是奕劻观察能力过人,已看出大清回天无力,不过是濒死之人,于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为自己大肆捞钱,大小官员都去贿赂他,庆亲王府门庭如市。

光绪三十四年,庆亲王府举行七十大寿庆典,各地官员都找到了攀援的机会,纷纷往庆亲王府送礼,这一寿宴奕劻所得现金达五十万两白银之多,礼物价值更为百万两白银以上。

庆王爷买官是明码实价,有口皆碑的,段芝贵10万银子就买到了黑龙江代理巡抚。他把官位当成货物来交易,而且他不分大小,大官按大钱收,小官按小钱收,来者不拒。监察机关形容他“细大不捐”。

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披露,庆亲王的银行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这数量折扣下来,与和珅相比也是不相上下了。

走向共和第一人

奕劻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是干起卖祖宗的活来,他是真卖力。

宣统三年,武昌革命爆发,清朝已经抵挡不住革命的势头了,奕劻收受了袁世凯的贿赂建议溥仪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退位,结束了清朝200多年的统治,而奕劻举家迁往天津。1917年1月29日,一生荣华富贵的奕劻去世,享年79岁。

而溥仪本人对奕劻却是恨之入骨,虽说溥仪的退位并不是全都是奕劻造成的,但是他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仅仅因为他是断送了清朝的关键,他贪的钱财从哪里来,归根到底不过是朝廷和老百姓的钱。导致国力空虚,再加上慈禧也贪,还要对外国进行赔偿,一个国家又有多少钱能让他们贪呢,清朝能有不亡之理。

溥仪给他定的谥号”密”字,解释为“追悔前过”之意就可以看得出来,溥仪对他恨之入骨。

任何一个时代,贪官所带来的伤害,对于国家发展,百姓利益都是直接损害的。奕劻居然还能全身而退、寿宗正寝,只能说他赶上了一个对他最好的时代,却是对百姓最坏的时代。


雨霁视角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大清国第一贪官的名号都有人和我们可爱的和二争,和胖胖不开心了!

没错,和珅是我们印象当中的大清第一贪官,嘉庆年间被抄出了十亿两白银,几乎是清朝全国财政收入的十五倍!所以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但是和珅与此人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此人吃饱,大清跌倒!

他就是爱新觉罗·奕劻!

晚晴风云人物

奕劻是乾隆的曾孙,没有什么突出才能,一直作为纨绔的八旗子弟四处游荡,但是他写得一手好字,这成为了他的敲门砖。

话说当时是咸丰朝,后宫懿贵妃很是得宠,生下皇子后更是母以子贵,这位懿贵妃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慈禧经常写信和宫外的弟弟桂祥诉说亲情,但是桂祥也是纨绔子弟,识字不多,恰好被奕劻知道了,于是他经常帮助桂祥回信,一来二去,慈禧就记住了这个一直帮助自己弟弟、写得一手好字的宗亲。

咸丰驾崩,同治登基,皇帝年幼,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大权基本掌握在慈禧手中,慈禧想起了奕劻,从此奕劻开始平步青云。

作为慈禧的棋子,一直碌碌无为的奕劻竟然做到了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摧毁了戊戌变法,将立志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在瀛台,整个过程中奕劻都是慈禧坚定的打手,于是被慈禧封为世袭罔替的庆亲王。

此后更得慈禧宠爱,在应对己亥建储事件、义和团事件等,都和慈禧保持高度一致,他的官也做到了领班军机大臣、总理大臣等等,位极人臣。

他经历了晚晴一系列的屈辱,还代表清政府在《辛丑条约》上签字。

清朝第一贪官

奕劻揽钱有三个主要手段,第一个是国家税收,第二个是公然卖官,第三个就是收受贿赂。

奕劻作为领班军机大臣,掌握了清朝的军政大权,他便开始明目张胆吞没国家税收,克扣公饷、军饷,国库就成了奕劻的私人小金库,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奕劻伙同大臣那桐公然卖官鬻爵,大大小小的官职都明码标价,以致于当时官场都称他们为“庆那公司”。(庆亲王和那桐合伙开公司)

庆王遇有重要事件,及简放外省督抚藩臬,必先就商于袁世凯,表面上请他保举人才,实际上就是银子在那里说话而已。——刘厚生

作为慈禧的宠臣,当然就是百官巴结的对象,各种“孝敬”层出不穷,奕劻来者不拒,就连袁世凯都多次向其行重金行贿。随便开个生日PARTY,进账都超过百万两白银。

与和珅将白银藏在家里不同,奕劻则是将财产都存在了英国汇丰银行,根据测算,其在汇丰银行资产约712.5万英镑,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英国的一套豪宅售价2000英镑!足见奕劻的财富之巨,远超和胖胖。

与和胖胖相比,奕劻不仅贪得无厌,而且没有任何治国才能。和胖胖好歹帮助乾隆将清朝管理得还不错,其能力大家有目共睹。而奕劻完全是一个蛀虫,在清末如此危难之际,他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奕劻死后商定谥号,本来大臣要给“哲”,溥仪死活不同意,扔下四个字给大臣选:“谬、丑、幽、厉”,这可都是最狠的恶谥,可见对奕劻恨到了什么程度。附赠溥仪对奕劻评价:

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

现在看来还是和胖胖可爱。


荣耀历史


啥?和胖胖的首贪之位要让人了吗?和胖胖表示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人家背了这么多骂名整了个贪腐第一,而且是早有定论的。这是谁要来抢位?

和珅的大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是乾隆朝的宠臣,权力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贪腐更不在话下。嘉庆上台后,雷厉风行地查抄了和珅,据《查抄名录》记载总资产超10亿两白银。当时清政府每年的收入是7000万两白银,和珅的资产相当于大清15年的收入。所以说和珅搬倒,嘉庆吃饱。

那么在大清朝还有人能超过和珅吗?估计没有了。但是巨贪仍然是存在的,就好比奕劻,有人说他的贪污是和珅的两倍,换算成现在的价值,什么6000亿,8000亿的说法都有,但我遍查资料也没有找到出处,我觉得有点信口开河了,人家和珅的10亿两白银,那可是有据可查的。


奕劻是谁?很多人估计都不太了解。人家是大有来头的,他的爷爷是庆亲王永璘,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儿子。虽然沾着皇亲,但到他这一辈时已经很落魄了,甚至到了卖字画为生的地步。

所以他对大清没有多少感恩之情,这对他以后发达放手贪腐有很大的影响。他认为朝廷是别人的,只有揣进兜里的银子是自己的,所以管他什么东西,只要给钱悉数能卖。

这个人无才无能,但写的一手好字。最大的本事就是阿谀奉承,谁强站在谁的一边。

慈禧当政,她是容不下太有主见的恭亲王的。她要找一个庸碌无为的,听话忠诚的人来代替恭亲王。亦劻和慈禧的兄弟关系很好,又经常给慈禧代写家信,这一来二往的便见到了慈禧的心腹圈子。所以慈禧拿下恭亲王,他的机会就来了。

他后来成了晚清重臣,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并加恩世袭罔替成为清朝最后一个铁帽子王。权力巨大,这让他放开手脚的大贪特贪。


他的主营业务就是卖官和办宴会。所有官职一律明码标价,就连慈禧任命的官员都得收钱,最多给打个折。比如1911年,邮传部尚书一职空缺,奕劻放话,售银三十万两。盛宣怀提出想买,奕劻知道后什么反应呢?别人三十万两可以,他得六十万两,谁让他盛宣怀是个大富豪钱多呢。

再就是办宴会,他经常不是在吃宴,就是在去宴会的路上。比如奕劻七十诞辰,大开祝典,成了官员们攀缘交结的好时机,而奕劻更是大肆进财纳贿。各地进献者络绎于道,王府门前车水马龙,列起了长阵。这一次七十寿诞,奕劻所得现金达五十万两白银之多,礼物价值更为百万两白银以上。

他是啥钱都敢收。袁世凯给了他300万,他就去给袁世凯当逼宫的说客。慈禧是放任他霍霍,但是让他往东,他就不敢往西,他还代替慈禧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据《泰晤士报》的记者调查,他光存在汇丰银行的钱就有700多万英镑。这就是他和和珅最大的不同,和珅贪污的再多也只是临时保管,最终原回到了清朝国库。而他的钱都转移到了国外,清朝终不能追回。

据我从资料上比对,奕劻的家底有几亿是没问题的,但应该没有超过和珅。


说史听涛


清朝自乾隆时期和珅开了一个大头,贪污腐败就止不住了。到了慈禧垂帘听政,那更是贪污成风。所以作为皇室宗亲的庆亲王奕劻,也沾染上了贪污习气,身居要职肆意贪污,说起贪污的手段,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庆亲王奕劻,是乾隆第十七子永璘的孙子,辅国公棉性长子。因为清朝旧制,远亲都只有些驸马、格格的名位,求其一饱而不可得,可见日子过得相当惨。奕劻也算是远支,所以早年生活潦倒:

“甚贫乏,以其为中国绘画山水之能手,兼擅长书法,尝为人教读,且资书画以糊口,籍以略增其收入。”

只能靠着出售自己书写的字画度日,也就勉强温饱,所以等后来随着权势的增长,那点微薄的俸禄就不能满足其庞大开销,开始想尽法子的贪污。

奕劻有哪些贪污的法子呢?第一就是卖官鬻爵,在奕劻还未出任领班军机时,贪财之名就人人皆知了,时人将清网府邸称为“老庆记公司”,何意?卖官鬻爵的地方。1911年,职掌全国交通及邮电之政令的邮传部尚书空缺,奕劻便放风售银三十万两。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盛宣怀想买,奕劻知道他家有钱,就坐地抬价,要六十万两才肯卖给盛宣怀。后来还是盛宣怀托人说情,才以三十万成交。奕劻的条件则是“须交现金,不收他物”。

当时一个金店老板资助京师小吏陈壁,大把大把的送金条给奕劻,结果奕劻收陈壁作了干儿子,还将其升为侍郎,并且将新成立的邮传部交给他,让他担任邮传部尚书,那个金店老板也不做买卖了,当了铁路局长这肥缺。

除了卖官鬻爵,奕劻还利用各种形式收取“礼金”,如婚寿典礼等等。1907年,奕劻七十大寿,他就公然以寿礼为契机大肆敛财。候补道段芝贵不惜以十万金当寿礼,可见当时的各级官员也心知肚明,为了获得升迁机会,不惜散尽家财也要送给奕劻。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舍得钱财,就不愁以后的钱财。

大肆收钱的奕劻,为了保证自身的权势,也不断花钱贿赂上级慈禧。奕劻不仅尽心尽力给慈禧办事,还把自己的女儿派去长期服侍慈禧。只要慈禧无意间露出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坎肩、鞋子等等,不出三天奕劻就能给慈禧送来。此外,每逢年节、寿典等,奕劻也会给慈禧进献重礼。

其实说起来奕劻和那些花钱买官的人都是一丘之貉,都是大肆敛财,再重金贿赂上级。要说最贪的,还得数慈禧。只是说的是贪官污吏,才会轮得上奕劻。清朝灭亡后,奕劻迁居天津,于1917年病逝。


邯郸醉


都说和珅是满清第一巨贪,可清朝最后一个铁帽子王、庆亲王奕劻比和珅有过之而无不及。和珅富可敌国,最终却落得个被抄家赐死的悲惨结局;奕劻同样贪得无厌,富甲宇内,却始终位高爵显,权势煊赫,尽享荣华富贵,最后还得以善终。

官场不倒翁奕劻

《清史稿》记载,庆亲王奕劻本是清室远支宗室,他是乾隆帝第十七子庆僖亲王永麟第六子绵性 之长子,后过继给其五伯父绵悌为子,赐爵多罗贝勒(郡王)。他的生父、养父(伯父)是道光皇帝的兄弟。光绪十年(1884),慈禧太后突然发布懿旨,将以恭王奕䜣为首的军机大臣集体罢免。此事件史称“甲申易枢”。摧垮恭王后,慈禧封奕劻为总理衙门大臣,彼时他已是多罗郡王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晋封亲王,奕劻任此职直到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史载,奕劻才具平庸,却工于钻营,且贪婪成性。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三月十四日,首席军机大臣荣禄病死,第二天,奕劻即被任为首席军机大臣,入值军机处,一直干到宣统三年(1911)四月军机处被裁撤为止。清廷预备立宪时,奕劻在遂之成立的皇族内阁中担任总大臣,直到内阁被解散。任首席军机大臣前,正值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化妆成农妇,携光绪仓惶西逃,逃亡途中,她任命奕劻、李鸿章为全权和谈大臣,与八国斡旋议和。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设立督办政务处,委奕劻为督办政务大臣,直到宣统四年该处被撤销。晚清最后十年,奕劻一直居于权力核心,位高权重,地位显赫,并福荫子孙。史载,奕劻之子载振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新成立的商部尚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商部改称农工商部,仍由载振任尚书。

晚清时局变幻莫测,变动剧烈,清廷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但奕劻却总能在波谲云诡的跌宕中屹立不倒,且官运亨通,从未出事,因此被时人揶揄为“不倒翁”。

贪鄙无能 ,却很善于编织关系网络

奕劻虽是清皇室远支宗亲,但他非常善于经营自己的关系网络,竭力与当朝权贵们结成利益同盟,譬如他与大学士裕德、漕运总督恩寿、山东巡抚宝琦等人结为儿女亲家。奕劻的女儿、名噪京华的四格格是慈禧太后身旁的红人。王朝末世,权贵疯狂,贪赃纳贿无度,欲豁难填,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为找靠山大肆行贿,且出手豪阔,奕劻则大胆受贿,全部吃进,面不改色。史载,庆亲王府里的大事小情,婚丧嫁娶,三节两寿,乃至婴儿满月,袁世凯全都包了,称得上挥金如土。奕劻子载振与袁称兄道弟,称袁为“四哥哥”。袁花大价钱“拿下”奕劻,有了这把保护伞,练新军时阎王小鬼都不敢来纠缠他,之后诸事顺遂。袁世凯是封疆大吏,且手握军权,出手又大方,奕劻乐于结纳。即便是芝麻小官,只要有钱,奕劻也不吝啬出租权力。据记载,广东海关因进出口贸易繁盛,岁入数百万,商部定税额五百万两,而历任监督只上交三百万两,剩下的都私分了。

粤海关有个书吏叫周荣曜,当差很多年,分得数百万巨款,于是托人走庆亲王的路子,用重贿买通奕劻,得四品职衔,最后得以出任清廷驻比利时大使。 被称为“官屠”的两广总督岑春煊奏劾周荣曜私吞关税,周旋即被革职拿问。此前,周得到报警,逃往澳门,家产被抄没入官。不知为何,周荣曜出事后,奕劻并未出面保护。

大肆受贿,卖官鬻爵,声名狼藉,屡遭弹劾,却稳如泰山

史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奕劻七十大寿,朝廷大加赏赐,风光无限。奕劻大摆筵席,寿礼堆积如山,令人眼花缭乱。候补道员段芝贵出手阔气,送上十万两寿仪。不仅如此,段芝贵还把一位绮年玉貌的江南歌妓赠给贝子载振。不久,回报就来了。东三省新任官员名单发表,段芝贵被破格攫拔为黑龙江巡抚。消息传开,舆论大哗,朝野訾议汹汹,此事还见了报,遂被御史赵启霖上表弹劾,岑春煊则上朝当面参劾奕劻父子,光绪下旨罢免段芝贵,还派大学士孙家鼐、醇亲王载沣即行查办。

不待复查,农工商部尚书载振主动请辞,朝廷立刻批准。随后却以污蔑亲贵为由罢斥御史赵启霖,督察院左都御史陆宝中、御史江春霖、赵炳麟联名上疏以为保护言路争辩,朝廷置之不理。之后,孙家鼐、载沣以查无实据回朝复命。段芝贵、载振却没能官复原职。期间,迫于压力,奕劻也上疏辞职,慈禧不允许,还温言挽留。此事处理的稀里糊涂,但奕劻的地位依然未被撼动,朝廷(主要是大清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对他宠信如常,光绪拿他亦毫无办法。慈禧垂帘听政期间,庆亲王奕劻的首揆地位始终稳如泰山。

虽为清朝巨贪,又才具平庸,却位尊爵显,还得以善终

宣统帝溥仪即位后,醇王载沣以摄政王监国,骨鲠钢直的江春霖、赵炳麟数次弹劾奕劻,言辞犀利,证据确凿,将他招权纳贿,大开竞奔之门诸事一一罗列,载沣对此心知肚明,却没有动他,反而照旧倚重、信任。

后来,载沣想除掉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袁世凯,袁故伎重施,再次用重金敲开庆亲王府的大门,奕劻对其大加庇护,载沣无奈,只得以“足疾”为由将他革职回籍。载沣等人做梦也想不到,彼时的“北洋六镇”却早已被袁世凯打造成“袁家军”,只有他一人才指挥得动......


彼时,清宗室诸王中有人想请隆裕太后(光绪皇后)效仿她姑妈慈禧垂帘听政,立宪派重臣、度支大臣载泽和光绪是连襟,隆裕太后的妹夫,经常出入宫中,与摄政王载沣兄弟不和。载沣害怕隆裕垂帘,很是恐慌,想依靠奕劻对抗隆裕太后、载泽,因此对奕劻极力拉拢,礼遇甚厚,使那些想扳倒奕劻的人无机可乘,亦无可奈何。

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复出,奕劻辞去首相之位改任弼德院总裁。清亡后,赴天津做寓公。民国六年(1917)一月二十九日病故,殁年79岁。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请勿剽窃】


铁马冰河wu


和珅是我们公认的清朝第一大贪官,所以题目存在一个村务,并不存在比和珅更大的清朝贪官。说起和珅的贪,不仅只是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外也算是“声名远播”,就如《华尔街日报》就曾统计了一千年来最富有的6个人,和珅的名字就在其中。

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在嘉庆帝抄没和珅的家产后,统计出和珅的家产折合清政府15-17年的总收入,这里还没算那些抄家的人上下其手吞没的部分,可想而知和珅有多“富裕”。

至于题主所说的“清朝最大的贪官”且“善终”的,这个人便是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1917年),镶蓝旗人,晚清重臣,乾隆皇帝的曾孙,嘉庆皇帝的同母胞弟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清朝第一位内阁总理大臣。

他贪污的钱也就比和珅少那么一点点,而且还有一个好的结局,活了八十多岁,最重要的是他的贪皇帝也无可奈何,也没像和珅一样被抄家。可以说比起和珅他真的幸福太多太多,毕竟和珅最终被抄了家,而爱新觉罗·奕劻则是为自己的子孙们留下了一辈子花不完的钱财。



接着我们来说说奕劻的敛财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直接从国家税收下手;第二、公然贩卖官职;第三、收受贿赂。

奕劻作为首任内阁总理大臣,自然掌握着军政大权,所以他敢明目张胆的在国家税收上下手,克扣各类的公饷、军饷,说不好听点就是清朝的国库成了奕劻自己的私金库;除此之外奕劻还伙同那桐公然的卖官鬻爵,朝中的大小官员都被明码标价的方式售卖,被人称为“庆那公司”。


可以说奕劻完全是一个国家的蛀虫,在晚清危难之际,直接或间接的加速了清朝的覆灭,溥仪最终给奕劻定了“谬、丑、幽、厉”的'谥号给大臣们选,我们从这里就可见奕劻有多么贪和溥仪对这个清朝的蛀虫恨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像素说


说起清朝最大的贪官,人们第一反应往往是和珅,但是有一个人他所贪污的钱也绝对不少,几乎不亚于和珅,而且比和珅命好的事,他居然没有什么事。事实上他造成的危害比和珅要大,但是居然没有人追究他的责任,皇帝都奈何不了他。

这个人就是满清末年的庆亲王奕劻,同时他也是满清最后一个铁帽子王。和珅虽然贪污腐败,但是和珅能够给乾隆弄来钱,所以能够得到乾隆的重用,但是庆亲王这个人,则纯粹是一个贪污钱的,并且属于是真正的满清蛀虫。和珅因为实在贪的太多,最后在嘉庆皇帝上台之后就将他赐死,而庆亲王最后把满清都给弄得灭亡了,居然还能够善终。

庆亲王奕劻本来的地位并不高,他是乾隆第十七子永麟之子的后代,起初的时候只是一个贝勒而已。但是他善于经营,后来巴结上了慈禧太后,受到了慈禧太后的重用。在恭亲王被慈禧太后排挤出中央之后,奕劻被慈禧太后任命为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虽然贪婪成性,贪污成风,但是他善于办事,为慈禧太后办大寿,办得非常得力,得了慈禧太后的欢心,并且在八国联军的时候,他和李鸿章一起同洋人和谈,最终保住了慈禧太后的权利,所以慈禧太后封他为最后一个铁帽子王。

在满清末年时局已经相当的不妙,而庆亲王和袁世凯的关系非常的好,可以说袁世凯很大程度上是在奕劻的帮助下才能够起来的。满清的灭亡绝对有奕劻的一份,从这一点上看,他倒是汉人的功臣了。所以在满清灭亡的时候,很多满清的人都非常的恨奕劻,甚至要杀他,所以导致奕劻也不敢在京城里呆了,跑到天津去躲着。后来奕劻死的时候,他的家人向末代皇帝溥仪要谥号,但是末代皇帝溥仪甚至非常恨他,甚至不肯给谥号,最后经别人求情,给了一个非常差的谥号。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清朝最大贪官,人们往往想到是和珅,其实不是和珅,而是清末铁帽子王--爱新觉罗·奕劻。

奕劻生于1838年卒于1917年,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乾隆皇帝的曾孙。奕劻别的本事没有,理财水平却出类拔萃。清朝官员工资不高,奕劻是怎么理财的呢?奕劻的生财之道就是卖官,而且是“细大不捐”,就是大钱不怕多,小钱不嫌少。他和两个儿子把官位明码标价,一手交钱,一手交印,买卖做得老好了。并且他住的是和珅的老宅(好像这宅子有问题),再加上奕劻当时被封庆亲王,所以人送绰号:“庆氏公司总经理”。

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理循披露,奕劻银行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什么概念?同时期达尔文买一幢带花园的大别墅才用了2000英镑。而当时和珅被抄家时,金银,古玩,珍宝共计八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而当时奕劻所存外国一银行的数额就多达712.5万英镑,如果另外银行还有账户,再加上所收藏的古玩字画奇文异宝,其所贪污之和能甩和珅几条街。而可怜的清朝愣是在他手里给玩没了,清朝灭亡没几年,奕劻也病死于天津租界。追封谥号时,溥仪恼他,亲题“谬,丑,幽,厉”让内务府选,这四个字都是极尽贬低之意,最后在亲贵力争之下,碍于皇族脸面赐谥“密”字,密者,追悔前过之意。

由此可见,奕劻才是大清朝最大的贪官,并且得到善终。



鱼小糖吖


和大人已经成为了清朝第一贪的代名词了。那和珅到底贪了多少钱?根据嘉庆朝的查抄记录,和珅家有黄金三万二千两,白银三百二十万两,另有用地一千二百六顷,以及租用房一千多间!而且还有大量的奇珍异宝,古玩玉器等东西,数量之多,数不胜数。全部折算成白银,大约有800000000两。那时候的清王朝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5000万~7000万两。和珅足足占了十几年的国家财政总收入。

大家心中的和大人


真实的和珅

但是大清朝另外一位巨贪虽然贪的比和大人稍微少点,但是人家结局好啊,不仅自己活了八十岁,而且财产也没被抄,相比与和大人,人家才是真正的守财奴。和大人最后财产全归别人了,而他为自己的子子孙孙留下来丰厚的财产。

他是谁?他就是庆亲王奕劻。

奕劻何许人也?

奕劻,全名爱新觉罗·奕劻(1838年-1917年),晚清宗室重臣,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子,乾隆皇帝第十七个儿子,嘉庆皇帝的同母胞弟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之孙子,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


道光三十年(1850年),袭封辅国将军。

咸丰二年(1852年),封贝子。

咸丰十年(1860年),封贝勤。

同治十一年(1872年),加郡王衔,授御前大臣。

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慈禧太后罢免恭亲王奕訢,改他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并进封庆郡王。

光绪十年(1884年)十月,封庆亲王。

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设立海军街门,受命会同醇亲王办理海军事务。

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爵庆亲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加恩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之一。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往西安,奕劻奉命留京与李鸿章同任全权大臣,与各国议和。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总理各国事务衡门改为外务部后,奕劻仍任管部大臣。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奕劻入值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总理外务部。

宣统三年(1911年),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就是著名的“皇家内阁”,奕劻任内阁总理大臣直到内阁解散。以“铁路国有”为名,出卖粤、汉、川铁路的建筑权,激发“保路运动”的兴起。



民国元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极力主张起用已革职的袁世凯镇压起义军。在袁世凯接替内阁总理大臣后,改任弼德院总裁。

民国二年(1912年)在中华民国成立后,避居天律。

民国六年(1917年1月29日)病逝于天津,终年80岁。

“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遗百姓,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书以遗子孙。”这是庆亲王奕劻府中悬挂的家训,但是你就此认为他是一个勤政爱民、廉洁守法、爱护百姓的好官,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位清末重量级大臣,他拿手的就是八方圆融、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奕劻虽然是个没什么才能的人,但是他高举“两个凡是”和“三大跟随”的旗帜,凡是太后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太后的指示,我们都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慈禧太后喜欢什么,我们就喜欢什么;慈禧太后支持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慈禧太后爱好什么,我们就爱好什么。慈禧太后是我们生命里的小太阳,慈禧太后是我们人生中的指明灯,我们坚决维护太后。最终奕劻成为慈禧太后的头号重量级皇家宗亲脑残粉。

把慈禧太后伺候的舒舒服服的。

慈禧太后也给予他非常高的评价:荣辱忽焉,皆在圣意。

因此他的能力再平庸,只要不犯原则性的大错误,他便会一直升官发财下去。


不过这位皇室重臣可是天字号贪官,贪也就算了,身为皇室宗亲,却亲手将大清国送给别人。奕劻通过与慈禧太后攀上关系而逐渐走进清王朝权力的中心,于此同步的是,这位铁帽子王也走向了一条来钱特别快的快车道——贪污,作为大清帝国的最后十年的掌舵者,这位王爷左手大搞新政,右手死命捞钱,将清王朝一步步推入深渊,遭到万世唾骂。

奕劻对财物的喜好举国皆知,他的贪财在清朝晚期末期那是天下第一,真正的“晚清第一贪”。清王朝的监察机关部门直接骂庆亲王“细大不捐”,即大钱不怕多,小钱不嫌少。

奕劻最拿手的赚钱方法就是卖官鬻爵。而且他还有属于自己的生意经。他“做生意”讲究“诚信”,“信誉度”高,“产品质量”有保证,所有官位爵位明码标价,一目了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童叟无欺,“诚信”做人。

除此之外奕劻更是以各种名目收受贿赂,他与袁世凯的勾结,更是直接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1903年,首席军机大臣荣禄病重,袁世凯深知有资历有背景有能力继任首席军机大臣只有这位庆王爷奕劻,就派遣杨士琦带十万两银子相赠于他,庆王爷正式领班军机处之后,袁世凯月有月规,节有节规,年有年规,遇庆王爷及其大小福晋的生日唱戏请客,儿女成婚,所有送往迎来、大小事情不花费王府一分一毫,皆由袁世凯一手操办布置。

1911年,当大清帝国即将步入终点站的时候,奕劻还在贪污着聚敛着卖国之财。 武昌起义爆发后,关于清帝逊位与否,南方革命军和北方实权派难以达成一致见解。这时候,未来的袁大总统花费300万两银子贿款让这位皇族重臣去宫中充当逼宫的说客! 而奕劻居然真的同意去了!去了!去了!重要的说三遍。

虽然清朝灭亡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但是身为皇族宗亲,身为首席军机大臣,身为世代享受清王朝恩露的贵胄,为了钱居然劝年轻的太后和年幼的皇帝让出祖宗奋斗了一辈子的国家,最终导致大清国近三百年的天下,断送在他手里!

根据当时的伦敦《泰晤士报》报道,庆亲王奕劻仅在汇丰银行这一处的,就高达2000000两的存款。奕劻在其它银行也储蓄了大量存款,如果算起其它各个银行的存款,以及大量的田地、房屋、票据、金银首饰,将有千万两之巨。

1908年,奕劻七十岁寿辰,大开祝典,这又是一次进财纳贿的大好机会。各个地方的官员络绎不绝,都为这位王爷送上了丰厚的礼物。为了掩人耳目,明地里,奕劻告诫家人勿收礼物,但暗地里却令属下做四个册籍。将送礼者按众寡厚薄分为四级。一级记入福字册,凡现金万金以上及礼物三万金以上者登记入册,另存其名手摺中。二级禄字册,凡现金五千以上及礼物值三千金以上者登记在册。三级寿字册,凡千金以上及礼物值三千金以上者,记入此册。四级喜字簿,凡现金百金以上及礼物值数百金者记入此册。同是送礼者大小多少不拒,甚至将物不满百金者列为一册。寿言、诗文、屏障、楹联,也列册记之。这一次七十寿辰,奕劻单单收到的黄金白银折算下来都有五十万两白银,而各式各样的生辰礼物的总价值至少一百万两以上。

到大清国灭亡,奕劻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和“诚信”的生财之道而聚敛的家产折合白银至少有100000000两。

虽然没有破和大人记录。但是奕劻身为皇族宗亲,首席军机大臣,在国家灭亡之后,还能舒舒服服的活到老,巨量财产也丝毫无损的陪着他走向人生终点。从这个意义来说,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的能力和运气远超和大人,是真真正正的人生大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