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十条措施” 助力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


岱岳区“十条措施” 助力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

近日泰安市岱岳区发布关于做好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岱岳区“十条措施” 助力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


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区直各有关部门单位:

根据区疫情处置领导小组部署要求,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切实保障各类企业单位正常复工复产及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研究制定《泰安市岱岳区关于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泰安市岱岳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须知》和《泰安市岱岳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图》,现通知如下:

1.请将《泰安市岱岳区关于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印发给辖区企业并严格执行。

2.请将《泰安市岱岳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须知》以明白纸的形式进行印制,并分发给辖区企业,做到全覆盖。

3.请将《泰安市岱岳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图》进行扩印,分发给企业,督促企业张贴或悬挂于厂区醒目位置。

4.将“十条措施”“须知”“流程图”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扩大企业单位知晓面。

附件:

1.《泰安市岱岳区关于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

2.《泰安市岱岳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须知》

3.《泰安市岱岳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图》

岱岳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

2020年2月6日

附件一:

泰安市岱岳区关于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保障企业稳健运行和员工生命健康安全,制定以下十条复工复产措施。

一、建立复工复产备案制度。疫情防控期间,企业要制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复工复产时间、返岗人员数量和来源、疫情防控方案、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地、物流运输等内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经镇(街道)、园区初审,报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备案后,方可启动;连续生产的企业也要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整改,由当地镇(街道)、园区抓好落实。

二、健全企业疫情防控责任体系。复工复产企业要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具体措施,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全环节、全流程疫情防控台账,形成从企业管理层到车间班组、一线员工“横到边、纵到底”的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

三、严格返岗人员疫情核查。企业要建立返岗员工“花名册”,实行健康状况“一人一档”管理,详细掌握每名员工及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和春节假期出行信息,全面排查是否接触外省及重点疫区来泰人员等情况,对于从外省返泰及与确诊和疑似感染者接触的员工,严格执行隔离观察措施,待确认健康后方可返岗。要采取错峰返岗措施,非关键岗位人员可延后返岗在湖北的员工或疫情较重地区的员工暂缓返岗。

四、全面开展厂区消毒。企业复工复产前,要根据《岱岳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手册》有关要求,对厂区内生产、生活、办公区域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理和彻底消毒,确保不留死角、不漏盲区。复工复产后,坚持每日上班前、下班后消杀防疫(人员集中的重点区域应多次消杀);加强工作和作业区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暂不使用中央空调。坚持每日严格员工内部管理,把好员工就餐关和集体活动关,加强就餐卫生管理,保证食材安全、餐具卫生,采取

分时段供餐、分散就餐的方式,严防员工饮酒聚会,在疫情结束前,不办聚会聚餐,不搞集体活动;减少人员聚集。

五、实行厂区封闭管理。企业要最大限度减少厂区进出通道,在每个出入口设置检测卡口,配备门禁设施和检测仪器,落实 24 小时人员值守,坚持每日对进出人员、车辆严格检查检测,做好信息登记,消杀防疫;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厂区。在疫情结束前,不召开员工大会,尽量压减会议数量,推行“网上办公”和“视频会议”,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要减少一般商务洽谈、人员来访等活动,积极利用微信、QQ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商务交流。

六、强化物流车辆管理。外来货运车辆进入厂区前,要进行消毒处理,驾乘人员须佩戴口罩并检测体温,减少与厂区人员的直接接触,货物送达后尽快驶离厂区。对运输物资视情进行消毒处理。加强驾乘人员管理,保持车辆内外清洁,及时对驾驶室、门把手等接触部位进行消杀。

七、落实岗位防疫措施。

将企业生产运行流程调整优化,尽最大可能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小单元,若一个单元发生疫情,不影响其他单元。加强对员工疫情防控知识的培训和教育,给每名员工发放疫情防控明白纸,消除员工恐慌心理,提高科学防控意识。规范岗位工作秩序,合理安排轮岗排班,采取签字上岗和“小班制”模式,减少单班在岗人数。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废弃口罩等防疫物品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八、严密员工健康监测。建立员工体温日检测制度,一天至少检测两次,对体温异常的立即采取处置措施。员工上下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企业通勤车辆要做好防疫消毒和通风,乘坐人员须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

九、做好防护设施配备。企业要根据防疫需要,及时为员工配备口罩、手套、测温仪等防护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杀用品。要设置临时隔离室,购置防护服、护目镜、医疗器械等应急装备,有条件的企业可配备必要的医护人员,做好突发情况应对准备。

十、抓好疫情应急处置。企业要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和快速响应机制,对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的员工,要立即隔离,第一时间报告镇(街道)、园区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指挥部),并按要求送医疗机构就诊治疗。如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或疑似病例的,企业要按照区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配合做好调查处置工作。

企业在复工复产时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需求要及时上报镇(街道)、园区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指挥部)。镇(街道)、园区、区直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复工复产企业的巡查检查,对措施执行不到位的,坚决予以关停;对出现瞒报、漏报等违法行为的,依法追究企业和相关人员责任。

附件二:泰安市岱岳区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须知

根据泰安市岱岳区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部署要求,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切实保障全区企业单位正常复工复产及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订本须知。

(一)各企业单位制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主要负责人负总责、企业员工全员参与、镇(街道)、园区加强督导指导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行企业向属地承诺、员工向企业承诺制度,形成从企业管理层到车间班组、一线员工“横到边、纵到底”的疫情防控全员责任体系。

(二)加强返岗返工人员疫情核查,建立员工“一人一档”。员工返岗前要如实填报个人旅行史或接触史,凡由湖北等重点疫区返回的一律不得入厂(场),实行隔离至少14天,隔离实行属地管理。2月7日后,凡经医学观察体征正常的外地员工,原则上允许返岗。企业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员工疫情防控知识推送宣传,提前告知外地员工不乘坐绿皮火车或长途汽车返泰,并不得辞退外地员工。

(三)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外居员工在每天入厂(场)时一律要测量体温,凡体温大于等于37.3℃,一律不得入厂(场)。厂(场)内居住员工要每天至少测量两次体温。体温大于等于37.3℃要立即转到隔离地点暂时隔离,与辖区医疗卫生机构联系进行转运。服务行业对于需要入场的顾客要全员体温检测,体温无异常方可进入。

(四)复工前,组织专业人员对单位生产、生活场所进行全面环境卫生清理和消毒防疫。复工后,每天对厂(场)外环境、办公楼、宿舍、餐厅、走廊、楼梯、车间等场所及常接触区域如门把手、电梯等进行消毒,每天上午、下午各至少1次,增加对人员流动大的公共场所、通勤车辆消毒频次。

(五)对企业车间、宿舍、餐厅、办公室及服务场所每天开窗通风,每天上午、下午各至少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如无法自然通风,应采取机械通风。不得开启中央空调。人员相对密集的企业单位应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六)规范岗位工作秩序,避免人群聚集活动。员工要做到上班不串岗,下班不出门。食堂实行错峰就餐或分散就餐,禁止面对面就餐。压缩和减少各类会议,提倡远程视频会议,必要会议面对面距离保持1米以上。对服务行业入场的顾客要实行人流控制,保证场内人员不拥挤,不发生交叉感染。

(七)做好防护物资和人员配备,为员工配备口罩、手套、测温仪等防护物品,在车间、宿舍、食堂、洗手间等公共场所配备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杀用品。

(八)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条件,科学安排疫情期间的生产,按需组织生产和物料采购,减少人员大范围流动。企业所需蔬菜等生活物资原则上由超市上门配送。

(九)员工在厂(场)区内工作和活动要全程佩戴口罩。服务行业需要入场的顾客要全程佩戴口罩。

(十)在厂(场)区内外设立废弃口罩回收点,集中回收废弃口罩,规范生活垃圾、餐余垃圾的回收,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一)加强用工管理,采取线上招聘的方式补充人才和劳动力,并严格核查招聘人员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办理入职手续。

(十二)实行厂区、建设项目等全封闭管理,严格控制外部人员和车辆进行厂区。根据需要在厂区外设立消毒站,对外来必须进入厂区的车辆进行登记并消毒。对外来司机,进入厂区后,未经同意不得离开驾驶室,非必要杜绝外来车辆及人员与企业员工面对面。

(十三)建立因病缺勤登记制度,每天登记并了解缺勤人员及原因,发现有因发热缺勤及时追踪,明确所患疾病。

(十四)设置临时隔离地点,对工作时出现的发热病例及时转移到临时隔离中心,同时同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沟通联系后续处置。发现疑似病例,企业立即停工封闭,进行全员检查,患病员工至指定医疗机构救治。

(十五)企业单位根据防疫需要,设立医疗、消毒、管控、垃圾处理、综合监督等工作小组,各司其职,保证防控措施的贯彻落实。

附件三:

岱岳区“十条措施” 助力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

岱岳区“十条措施” 助力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