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这个春节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被宅家,是“战疫”

而对于这样一群人来说

请愿走上街头,主动暴露自己

更是“战疫”

你“待腻”的家,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

在家继续‘宅’着

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听,这里有3名社区工作者的

战“疫”心声:

昨日上午10点,一名老伯把口罩扯到下巴,抽着烟就往小区门外走。田华急忙迎上前——

依伯,出门的话口罩要遮好……

话音未落,对方就不耐烦了

用方言反驳

遮什么,我就抽根烟!

大嗓门引来了不少关注

正在田华手忙脚乱时,懂方言的同事及时将老伯带到了一旁:“您看,疫情这么严重,我们少出门。要抽烟,阳台也可以啊,要出门,就戴好口罩。

“可以了,我知道了!”老伯应着,转身走了。

尽管委屈

田华最大的最希望就只是

年轻的小伙伴们多陪陪父母

聊聊最近的疫情

别让他们闹着要出门

请停下来,测量一下体温。

请问您是从哪里来的,登记一下信息。

......

最近出人台江区上海街道

红庆里小区的居民

都要面临这样的询问和登记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

台江区上海街道

交通社区主任元菊春

都要耐下心来

一遍遍苦口婆心地劝说

时间久了

一些不配合的群众也主动做好登记

还有人送来点心

每每这时,元菊春就倍感温暖

自战“疫”打响以来,元菊春24小时在线,每天的步数都会超过2万步,时间久了脚后跟都磨出水泡。看着她这么辛苦,家人既心疼又不理解。“天天在外面奔波,万一把病毒带回家了怎么办?

半夜,元菊春常常因为脚疼得醒过来。想起群众的不配合、家人的不理解还有身体上的疲惫,元菊春也会感到委屈。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

这样的工作状态已经持续了十五天

“群众不听劝怎么办?”

从正月初一的第一轮

“敲门行动”开始

陈丽梅和同事们坚守在一线

看着群众们的防疫意识逐日提高

有的居民甚至还主动在小区设卡点值守

返岗人员积极配合

主动申报隔离

陈丽梅和同事们越来越有信心

越来越看到希望

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这个春节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被宅家,是“战疫”

而对于这样一群人来说

请愿走上街头,主动暴露自己

更是“战疫”

你“待腻”的家,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侈


“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佳方法是不出门,但对社区工作者来说,“不出门”太过奢侈。他们日行万步,不是不害怕,是使命推动他们勇往直前;他们不分昼夜,不是没有家,是担当让他们舍小顾大。

在家继续‘宅’着

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听,这里有3名社区工作者的

战“疫”心声:


01


心声:

“希望年轻的小伙伴们多陪陪父母,别让他们闹着要出门。”


“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地点:鼓楼区水部街道莲宅社区

干部:社区综治副主任田华


管好爸妈,没事别让他们出门!

清晨7点

鼓楼区水部街道莲宅社区

综治副主任田华这么叮嘱着家人

自己却出门到战“疫”一线

管起别人的爸妈


田华是莲宅新村的“守门人”之一

为进出人员测温

登记出行记录

宣传11个“一律”举措……

这些动作看似简单

却一刻也不得闲

事先准备的椅子形同虚设

田华

风再大,天再冷,我们都要站着,把门口堵得严实。为何如此紧张?因为小区里有“不听话的长辈”。


昨日上午10点,一名老伯把口罩扯到下巴,抽着烟就往小区门外走。田华急忙迎上前——


依伯,出门的话口罩要遮好……

话音未落,对方就不耐烦了

用方言反驳

遮什么,我就抽根烟!

大嗓门引来了不少关注


正在田华手忙脚乱时,懂方言的同事及时将老伯带到了一旁:“您看,疫情这么严重,我们少出门。要抽烟,阳台也可以啊,要出门,就戴好口罩。


“可以了,我知道了!”老伯应着,转身走了。


小插曲并不少见,甚至有人问:“一天要测几次体温才够?都是无用功。”这样的话,让田华觉得比天气还“冻人”。


“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田华

我们加班加点回不了家,但他们感受不到我们的用心,听不进我们的劝,就只能对我们出气。


尽管委屈

队伍里却没有一人退缩

只盼能得到多一个人的理解

不过这些努力都值得


“这么晚了还没吃饭吧?要不要热水,我给你们拿点。”中午12点,离小区大门最近的居民楼上传来了一声询问,田华连忙笑着道谢。 “别看只是简单的小动作,哪怕是一句‘辛苦了’,都能让我们觉得工作被肯定,一切都值。”


田华最大的最希望就只是

年轻的小伙伴们多陪陪父母

聊聊最近的疫情

别让他们闹着要出门


02


心声:

“只要群众理解,每天走2万多步,磨破脚都不怕累。”


“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地点:台江区上海街道交通社区

干部:社区主任元菊春


请停下来,测量一下体温。

请问您是从哪里来的,登记一下信息。

......

最近出人台江区上海街道

红庆里小区的居民

都要面临这样的询问和登记


“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疫情当前,每道关卡成了防控疫情的一线堡垒。然而,有些群众却不配合,老年人未佩戴口罩出行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还有人把体温计直接甩到了地上,或者骑着电动车直接闯关卡。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

台江区上海街道

交通社区主任元菊春

都要耐下心来

一遍遍苦口婆心地劝说


“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依伯,现在是非常时期,为了保障社区所有居民的安全,进出小区的所有人都要一一登记排查。而且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您的配合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支持。


“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时间久了

一些不配合的群众也主动做好登记

还有人送来点心

每每这时,元菊春就倍感温暖


“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自战“疫”打响以来,元菊春24小时在线,每天的步数都会超过2万步,时间久了脚后跟都磨出水泡。看着她这么辛苦,家人既心疼又不理解。“天天在外面奔波,万一把病毒带回家了怎么办?


半夜,元菊春常常因为脚疼得醒过来。想起群众的不配合、家人的不理解还有身体上的疲惫,元菊春也会感到委屈。


元菊春呼吁

我们这么辛苦就是为了所有人平平安安。请大家多一些理解,给我们动力,给我们信心!


03


心声:

“工作很累,看到群众们配合我们,特别是还送温暖送支持,就觉得很值得。”


“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陈丽梅和同事们在小区入口进行防疫工作。(第一排右二)


地点:闽侯县甘蔗街道瀛洲社区

干部: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丽梅


正月十五夜晚,万家灯火洋溢着团圆的幸福,而闽侯县甘蔗街道瀛洲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丽梅和同事们还在岗位上。当天,全县第五轮“敲门行动”正式启动,又是一次对全社区10个生活小区的6340户居民的全面摸排,这次的敲门工作重点是摸排出租户返乡人员,大家从中午开始忙到下午6时,计划着简单用完晚餐后马上继续投入行动中。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

这样的工作状态已经持续了十五天


“群众不听劝怎么办?”


“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陈丽梅

社区党支部书记


没什么怎么办,道理讲到通为止,讲政策、讲形势,让大家都紧张起来,最后基本都配合了。


“有委屈的时候吗?”


“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陈丽梅

社区党支部书记


也有过啊,大家常常工作到十一二点,身心俱疲是常态,但我们是基层工作人员,我们的责任就是守住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再难也要坚持!


“在防疫一线奔波害怕吗?”


“很多人待腻的家,是我们想回去的地方”


陈丽梅

社区党支部书记


难免会有一些,可是在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信心和关心,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防护,做好服务,不能退!


从正月初一的第一轮

“敲门行动”开始

陈丽梅和同事们坚守在一线

看着群众们的防疫意识逐日提高

有的居民甚至还主动在小区设卡点值守

返岗人员积极配合

主动申报隔离

陈丽梅和同事们越来越有信心

越来越看到希望


记者手记

请给社区工作者更多配合和理解


➡️“在家继续‘宅’着,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这是记者采访的社区干部最简单的愿望,相信这也是所有奋战防疫前线干部们的心声。


➡️他们佩戴着最简单的口罩,挨家挨户排查疫情。第一时间面对前来求助的患者及居民,他们毫无怨言。在这里,我们向群众发出呼吁,请给社区工作者更多配合和理解。


➡️如果他们的电话打扰了您的休息,请耐心回答,因为他们可能连续加班了十几个夜晚。


➡️如果他们的检测挡住了您的去路,请留步配合,因为他们可能在寒风中站岗了一整天。


➡️疫情当前,不要觉得他们无所畏惧,他们可能已经拿出了最大的勇气;不要抱怨他们管理太严,他们可能已经没有精力照顾家人;不要觉得他们力量甚微,您的配合与理解就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