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守南郡有多少兵?有何依据?

13947810175


大凡信仰破灭没有定力的人,生于乱世,没有长前后眼,其人心都是复杂的,东奔西走,奋斗了大半生,无论多么坎坷,多么受荣宠,回过头来一想,人生也就这么回事,在危急时刻,什么忠贞荣誉,保命还是最要紧的。三国时期的糜芳正是这样的人。

麋芳,字子方,东海朐县(今江苏连云港)人。是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据传糜竺、糜芳兄弟本为徐州牧陶谦部下,糜家也是徐州巨富,陶谦让徐州于汉室后裔刘备,糜竺糜芳兄弟开始一心跟随刘备,散尽家资支持刘备创业,还将他们的妹妹嫁给刘备,是为糜夫人。糜芳曾被曹操表为彭城相。后来辞官,仍初心不改,追随刘备从徐州辗转至邺城、汝南、新野、长坂坡、江夏等地,奔波多年。刘备晋位汉中王时,表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同镇守荆州,属关羽部下。219年为了声援刘备的汉中之战,也因孙权率大军夺曹魏淮南合肥时,曹魏守襄樊的部队都抽调东去防守淮南,关羽就趁机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襄樊之战前期关羽进行得很顺利,围攻守樊城的曹仁,曹魏派于禁率七军来援,被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因此想迁都以避关羽锋芒,多亏司马懿分析形势并劝说,曹操就派徐晃率军增援曹仁。孙权这边的合肥之战很不顺利,逍遥津一役,孙权大败。这时东吴大督都鲁肃去世,吕蒙成了大督都。吕蒙是力主夺回荆州的将领,在他和陆逊的劝说下,也为了弥补淮南之败,孙权就同意了吕蒙的建议。关羽之所以敢发动襄樊之战,一是为呼应刘备汉中之战,二是曹军东调有机可乘,三是吕蒙任大督都故意称病去建业,让年轻的陆逊代管,陆逊又给关羽写了封既友好又卑恭的信,让关羽彻底放松了对东吴的防备。襄樊之战,关羽投入了很大兵力,除他带领的荆州主力外,又几次抽调荆州防务兵,使荆州后方防务空虚,给东吴以可乘之机。吕蒙和陆逊就来了个白衣渡江,先说降了防守公安的士仁,又让士仁劝降了把守主城江陵的糜芳。糜芳、士仁的投降,荆州的失守,正在前线与徐晃作战的关羽听说后,马上撤军救援荆州,但为时已晚,在东吴和曹魏的夹击下,关羽只能走樊城,败麦城,最终为东吴所俘杀。那么如果糜芳不降,东吴还能不能顺利占领荆州呢?就当时形势看,如果糜芳死守江陵,马上派人通知关公回援,也许还可以守住。因为关羽手下是荆州主力,而吕蒙和陆逊当时统领的只是吴军先锋部队,是很难和关羽主力相对抗的。但因糜芳的投降,荆州军的家属多在荆州城内,军心一下子就涣散了,士兵逃去大半,关羽败亡自然也就在所难免了。据说糜芳守江陵本不欲投降,是要拒守的,可当看到士仁的投降,士仁的劝说,也就投降了。我们知道,糜竺、糜芳散了万贯家财,帮助刘备,追随刘备,经过了那么多患难坎坷,甚至曹操都封给了二人很不错的官职,都不能动摇他们的初心,为何在荆州危难之时,糜芳竟轻易地投降了呢?可能因为以下几点:一是江陵城内兵力薄弱。据《三国志》记载,关羽镇守荆州,早在孙权派吕蒙等将领夺长沙、桂阳等郡时,刘备从益州带兵五万前去争夺,又派关羽带荆州军三万前去策应,那时的荆州军最少应有三万人,过了四、五年,荆州军应该不下四万至五万吧。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围攻樊城的曹仁,于禁率七军四万左右驰援,关羽迎战于禁,水淹七军,他的军队应该在三到四万人,不然绝不敢对战于禁,也不可能取胜。后来关羽又抽荆州守军来前线一起参与包围樊城,又亲自率五千军迎战徐晃一万援军,恐怕这时守卫后方荆州的军队,最多也就一万左右,再加要守公安、江防等要塞,糜芳守江陵的军队也就几千人,面对强大的东吴军,糜芳自感不敌。二是关羽对他的轻慢恐吓。关羽的特点是轻士大夫,怀爱士卒,对糜芳等显贵一向看不上眼。早先也因糜芳、士仁犯过一些小过错,关羽不讲情面,重罚了二人,使二人怀恨在心。因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二人不能按时完成军资供应任务,临了关羽放下狠话,说过后再找二人算帐。关羽对二人的轻慢恐吓,成了二人投降的直接因素。三是士仁的投降。因江防兵抽走,东吴兵很快冲破防线,守公安的士仁经东吴虞翻的一翻劝说开城投降。吕蒙又让士仁前去劝降糜芳。因不知吴兵多少,再加长江防线、公安等重镇已失,士仁的连吓带劝,糜芳自感独木难支,只好开城投降。四是感到前途渺茫。跟随刘备那么长时间,总是得不到刘备重用,哥哥糜竺也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太傅,自己虽得了个南郡太守,却在关羽手下受尽屈辱。恢复大汉已是渺茫,跟着谁不是跟呢,何必要一颗树上吊死?也许换一个环境,换一个地方,说不定还能受到重用,得适己志。糜芳心灰意冷与绝望的心态,也导致了他轻弃多年追随的刘皇叔,不顾忠节之名,毅然投降了东吴。正因为荆州防守空虚,糜芳、士仁等又在关键时刻的投降,直接倒致了关羽回救的失败。大意失荆州,败麦城,命丧东吴,毁了一世英名,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唏嘘痛惜关公永久的疼。

糜芳投降后,被孙权封为将军,后来参加了东吴对蕲春征伐战,立功还受到了孙权的奖赏。麋芳的投降举动也遭致吴人的鄙视。一次,麋芳乘船出行,遇到虞翻的船,麋芳船上的人想要虞翻让开,向前喊道:“回避我们将军的船!”虞翻厉声说:“失去忠心的人,凭什么侍奉君主?使人失去两座城池,却称将军,可以吗?”麋芳十分惭愧,关上船上的窗让虞翻先过。后来虞翻乘车出行,经过麋芳的营地,官吏没有开门,虞翻的车马不能通过。虞翻十分生气地说:“应该打开的却关闭,应该关闭的却打开,哪有这样做事的?”麋芳听到后,更加羞愧。身在蜀汉的哥哥糜竺,听到弟弟投降东吴,羞愧难当,不久也就得病抑郁而死。


sunjin72976689


由于《三国志》及《三国演义》均未明确提及,因此糜芳守南郡时的兵力也就无从知晓。不过史书对某些细节的忽略,也正好给喜欢历史的后人留下想象和推测的空间。我们可以根据当时刘备在荆州的总兵力,用减法大致推测出糜芳守南郡时的兵力。即是推测,那结果必然与实际有一定出入,我们也无法穿越千年回到那个时期去调查考察,权当是茶余饭后吧。

一、​刘备入川后,留守荆州的总兵力。

荆州在当时是刘备的根据地,建安二十六年,刘备率军入川与刘璋共拒张鲁。​留诸葛亮、关羽、赵云驻守荆州。《三国演义》:“孔明随与了印绶,令文官马良、伊籍、向朗、糜竺,武将有:糜芳、廖化、关平、周仓一班儿,辅佐云长,同守荆州”。从留守武将配备可以看出荆州大本营的重要性。那么留守荆州的兵力应该在10万左右。

二、诸葛亮入川后,留守荆州的总兵力。

由于庞统被杀,刘备令军师诸葛亮入川协助,令关羽守荆州。与关羽同守荆州的武将有糜芳,廖化,关平,周仓等名将。据演义记载,此时诸葛亮兵分三路:由张飞领一万精兵进击巴中;一路以赵云为先锋,泝江而上;第三路由诸葛亮自己带领入川。《三国演义》:​“先拨精兵一万,教张飞部领,取大路杀奔巴州雒城之西,先到些为头功;又拨一枝兵,教赵云为先锋,泝江而上,会于雒城。孔明随后引简雍、蒋琬等起行。”刘备之前入川是协助刘璋,而这一次刘备与刘璋已经反目,刘备的目标是为了攻打益州。因此,这三路精兵总数应不下4万。那么留与关羽的兵力估计也就6万左右。

三、关羽攻樊城时带走的兵力。​

关羽攻打樊城时,守将曹仁闭城不出,向曹操求援。按“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的兵法策略来看,即便曹仁仅有区区一万兵马,那么关羽的兵力再少也不会少于三万,否则不可能实现“围之”并成功围城打援、水淹七军、擒获于禁、斩杀庞德。《三国志 关羽传》:“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由此推算,留守荆州的兵力顶多也就三万左右。

关羽在取得围城打援胜利后信心大增,“以劳敌逸”​,围攻樊城的同时还分兵攻打襄阳(今襄樊)。明知兵力不够,求援刘封,刘封不应,关羽竟然又从荆州调兵。后来,曹操派徐晃救援樊城,《三国志 关羽传》: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关羽最后一次从荆州调兵数量虽也不详,但荆州守军本已不足三万,如此一来,留与糜芳的兵力可想而知,有没有两万都不好说。

如果关羽没有杀红眼,不盲目自大的想继续扩大战果,而是见好就收立即回防荆州,那么三国历史可能又要重写。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了,留着以后探讨。很希望结识更多喜欢历史或三国的朋友,想听听大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