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一役,趙國舉國喪失男丁四十萬,為何沒有崩潰?

dingyongkang


趙國始終是兩面作戰,中原面對秦國雖然一敗塗地。但是北邊面對匈奴的還有一支軍隊,那也是趙國軍事的半壁江山。


人言221894450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沒這麼容易崩潰的。

當時趙國有差不多500萬人口,理論上可以拿出40萬青壯年軍人作戰。

長平一戰,趙國損失三四十萬人,確實是極為慘重的打擊,等於把全國可以使用的青壯年都消耗了。

然而,500萬人出動40萬,是一般軍事的標準。

作為戰國這種一旦戰敗就亡國滅種的時代,都是全民皆兵的,根本沒有什麼青壯年才能打仗一說。

不但是趙國,在長平之戰最後時期,秦昭襄王親自趕到河內郡,賜所有郡民爵一級,命郡內15歲以上60歲以下男丁,全部強行出征支援長平前線。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趙國接近500萬人口,14到60歲男性應該有150萬。

所以,趙國雖然損失了40萬,但如果秦國全面入侵進來,趙國傾全國之力,還能拿出幾十萬大軍抵抗。

相反,秦國長平之戰雖然勝利,也損失20萬人,元氣大傷。

更關鍵的是,秦國的敵人眾多,不僅僅是趙國。而趙國當時主要就是對付秦國,大家的敵人數量不同。

如果當時秦國不管不顧,繼續攻打趙國,後者拼死抵抗,再殲滅秦國幾十萬人。

雖然趙國滅亡,但實際上大家兩敗俱傷,秦國主力也損失一半。

此時如果楚國、齊國這些強國趁虛而入,攻打秦國,秦國恐怕自身難保。

所以,秦國只能暫時撤退。

而長平之戰對於趙國的打擊還是非常大的。隨後,趙國就再也沒有同秦國正面對攻的實力,而只能被動防禦,一直到亡國。


薩沙


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中,因趙國中了反間計臨陣換將,以趙括取代老將廉頗,而秦國則秘密地以名將白起為將,最終秦軍一舉擊敗趙軍,並坑殺了趙國兵士,趙國就此損失了四十萬青壯人丁。舉國空虛,臣民憂懼,上下惶恐不安,“沿街滿市,號痛之聲不絕”,這對於任何當時任何國家來說都是滅頂之災。即使是以勇武著稱的趙國也不例外。在長平之戰結束後,秦軍主將白起上書秦昭王請求趁勝進軍趙國都城邯鄲,一舉滅亡趙國。在危難之際,趙國之所以沒有崩潰滅亡,還在長平之戰後存國30多年。主要是在於以下方面原因:

一是秦國君臣對是否有必要繼續趁勝進軍邯鄲一舉滅掉趙國意見不統一。在長平之戰中,秦軍雖然全殲40多萬趙軍,但是長平之戰中趙括最後的臨死一撲也讓秦軍付出付出死傷過半的代價,再加上秦軍50多萬軍隊在趙國作戰一年多,國力消耗很大。以丞相范雎為首的文官擔心其他諸侯國介入,力勸暫時休兵,與白起力主繼續進軍邯鄲的意見嚴重對立。秦昭王最終聽從了丞相范雎的建議,從趙國撤兵。

二是趙國大臣蘇代代表趙國與秦國議和。蘇代以趙國使臣的身份入秦遊說,力求秦國退兵存趙。蘇代入秦以後,沒有去找秦王,卻去了秦國丞相應侯范雎的家中,遊說范雎。他告訴范雎,若白起再次攻趙,趙國必定難逃滅亡的命運,白起必定功高無兩,地位在范雎之上。范雎感覺到威脅,便力勸秦昭王接受趙國提出的割讓六城議和的建議,秦昭王就此撤兵。

三是趙國軍民眾志成城,在邯鄲之戰中堅守一年多,使得秦軍無計可施。公元前259年,因趙國沒有履約割讓城池,秦王再次提出攻趙,白起提出異議,認為現在攻趙時機已失,“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史記·白起列傳》),給秦昭王潑了冷水,秦昭王沒有聽從建議,再次派遣大軍進攻趙國。此時的趙國還未從戰亂的傷痛中恢復出來,遠不是強大的秦軍對手,秦軍包圍了邯鄲,但是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趙國軍民眾志成城,平原君趙勝甚至把自己的奴僕妻妾都派到城頭守城,秦軍屢次換將,一年多未能攻下邯鄲,為魏楚聯軍的增援贏得了時間。

四是魏國和楚國在趙國的請求下出兵邯鄲,最終解邯鄲之圍。在奮力抵抗秦軍的同時,趙國積極遊說周邊魏國和楚國出兵。秦昭王派人威脅魏安僖王說:"諸侯中有敢於救趙者,敗趙後首先攻先救趙者"。魏安僖王恐懼,命晉鄙大軍暫停於鄴觀望。魏公子信陵君無忌為加快速度救趙,上演了“竊符救趙”的典故,趙國守軍配合城外魏、楚兩軍出城反擊。在三國軍隊內外夾擊之下,秦軍大敗,損失慘重。王齕率殘部逃回汾城;秦將鄭安平所部2萬餘人被聯軍包圍,只好降趙,邯鄲之圍遂解。聯軍乘勝進至河東(今山西西南地區)。秦軍覆敗,退回河西。秦國和趙、魏、楚三國簽約息兵,把以前佔領的河東郡還於魏;太原郡還於趙;上黨郡還於韓。邯鄲之戰的勝利,重創了秦軍,使得秦國統一六國的時間有所延後。


滄海拾遺錄


戰國時期的國家首先是“家”,然後才是“國”。

秦漢之後的國家首先是“國”,然後才是“家”。

封建制和郡縣制的重要區別之一就在這裡。

要到大清之後,才慢慢形成現代國家——共和國,人民當家做主的共和國。

“家國”和“國家”不可同日而語也!

就說趙國吧!

趙國是趙家人之國,趙國一開始是不姓趙的,他和大秦帝國一個姓,姓贏,對,秦始皇嬴政和趙盾是一個祖先。

黃易在《尋秦記》裡面讓趙括之子趙盤冒充嬴政也不算過分,畢竟是一家人呀!(小說情節是有所本的)

上古時期天下有姜、贏、姬、姚、姒、妘、妊、媯八大姓,如今的百家姓都是從這八大姓而來。

古人是非常在乎姓氏的,能擁有姓氏的人都不是簡單的人,基本全是半人半神的存在。

餘下的人眾是那一家的人,是哪一家的臣子奴隸很重要,遠古生活艱難異常,是需要“神”照應的。

扯遠了,說回趙國,關於趙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成語故事《趙氏孤兒》,歷朝歷代的文藝作品一再的演繹他。

說的是趙家被殺的只剩一個剛出生的幼兒趙武了,但是趙家的家臣依然捨棄生命甚至捨棄自己孩子的生命去救一個全家被殺乾淨了的一無所有的嬰兒!為什麼?

因為他們相信只要趙家有一個男嬰兒活著,趙家就不會滅亡!因為趙家的祖先是“神靈”,祖先一定會保佑趙家的,他們的一切行為趙家神靈祖先都看得見的。

趙家果然沒有滅亡,後來參與三家分晉,開山立國了。

為什麼程英那些人如此相信“一個嬰兒”呢!

這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至大的。

戰國時代的人和後來人關於國家的信仰是不一樣的,他們把自己國家的希望通常放在某一個家族身上,某一個“個人人身”上,而不是象現代人一樣放在民族上、文化上、主義上。

具體到長平之戰,死四十萬男丁算個什麼,只要趙王不死,趙國就不會崩潰,哪怕只剩一千個人呢,這一千個人為了“心中的信仰”也會死保趙王的。

因為,“趙家”是他們的主人,背主求榮還算是人嗎?

這種遺風,秦始皇時期還頑強的存在,比如張良首先要盡忠的是韓王的韓國,然後才是劉邦,他幫劉邦的目的也是為了“復興韓國”。

連張良這種大人物都有這種思想,趙國的那些兵將百姓官吏自然也要團結在趙王的周圍了,至於死的40萬人,為趙王而死,那是他們的光榮。

趙國剩下的人為了這“光榮”會更勇敢的戰鬥!

戰國時期的國家(家國),只要一家之主國王還在,只要家主是一個正常人,家就不會潰散,國也不會崩潰。所以才有什麼某某公子帶幾個人回國就可以奪位,比如齊桓公姜小白只是因為比其他公子跑的快就當上齊國國王了。

春秋戰國五百年間的滅國之戰,全是先弒其君主再殺絕其後代,因為只有肉體消滅國王以及他的男性後代才是滅國,佔領土地不算徹底的滅人國家。


可以改變信仰的唯有制度,秦漢之際實行郡縣制,庶人可以擁有土地之後,這種以“某家貴族”做國家象徵的“信仰”才退出了歷史舞臺。

開始了“五德輪迴,天人感應,真命天子,忠臣孝子“等那一套,來維繫皇權專制國家不至於崩潰。


葭明通半瓶歷史


趙國一開始的戰略部署就是錯誤,廉頗與趙括調用時間相反。前期應趁秦軍長途跋涉,人疲馬乏予以攻擊,消滅其有生力量。廉頗的初期的防守是消極戰術,是給秦軍陸續不斷的安營紮寨,聚集大量兵力和糧草蓄力的時間。錯誤的戰略戰術導致慘遭屠戮。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廉頗老矣,沒有了往日雄風。


不在意你說什麼


長平之戰,趙括被秦軍包圍,歷經四十多天的反包圍後,彈盡糧絕,趙括組織四五次突圍也遭失敗,趙括親自率軍突圍翻倍秦軍射死,導致四十萬大軍被迫投降,全部被秦將白起坑殺。趙國前後損失計約四十五萬人。但趙國依然延續了四十年後才被秦國滅亡。其原因在於:

一、秦王中了離間計,撤回軍隊。

白起長平勝利後,派兵包圍了趙都邯鄲,準備一舉滅趙,趙王急忙派遣大臣來到秦國買通秦國丞相范雎,范雎向秦王進讒言,兼秦國經此一役,兵力人員損失也近半,還有魏國也派出十萬人馬救援趙國,所以,下令撤軍。趙國躲過一劫。

上圖:魏信陵君盜虎符救趙

二、魏國和楚國救援趙

邯鄲被圍,趙國危急,魏國公子信陵君的姐姐是趙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夫人多次向魏王和信陵君寫信求救。所以,魏王派遣十萬大軍救援趙國,但領軍將領晉鄙畏秦如虎,不敢向前,信陵君盜取魏王虎符,殺晉鄙奪其軍,率軍救趙。

平原君還向楚國求救,楚國也派兵救援。正巧秦軍也打算撤軍,這才解了邯鄲之圍。

三、趙國還有廉頗、武襄君樂乘、李牧等大將,另外還有從燕國回來的名將樂毅,從齊國流亡來趙的大將田單等人才,危急時刻都可以帶兵打仗。

四、秦國失去了滅亡趙國的大好時機,等到再想滅趙時,趙國的遺孤已經長大成人,士兵來源已經不成問題。有名將帶兵,有士兵欲報仇雪恨,所以,趙國又維持了四十年。

在這期間,趙國將軍廉頗率軍打敗燕國的入侵,並追趕燕軍幾近燕都,燕國割地求和;趙將李牧殲滅了十多萬入侵的匈奴軍隊;李牧還消滅十幾萬入侵的秦軍等。

直到公元前222年,秦國攻趙時,使用離間計,讓趙王罷免了李牧並殺害了他,才滅亡了趙國。


南宮外史


長平一役,趙國舉國喪失男丁四十萬,為何沒有崩潰?

長平之戰趙國損失40萬,為什麼還能在邯鄲之戰中抵抗秦軍!

長平之戰趙軍陣亡45萬人,而當時趙國的人口也就300萬,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的人幾乎相當於他1/3的男丁。

也就是說,這場戰爭結束之後,趙國有一代人就被消滅掉了。

(長平之戰秦軍指揮官白起影視形象)

長平之戰結束後的第2年,秦國就發動了邯鄲之戰,在這場戰爭中,秦軍屢戰屢敗三易主帥,仍然沒有擊敗趙國軍隊。(第三任主帥白起連連推遲,最後沒能到前線赴任就被秦王賜死)

一般的國家在損失如此之大後,不要說能夠抵擋住秦軍的攻勢,很可能連抵抗的膽量都沒有了。就像二戰時期的法國一樣,法國在一戰的時候傷亡了大概一代人,真正陣亡的大約1/4,從相對數上來看,遠不如趙國損失的多,但還是被下破了膽。

20年之後,雖然法國人口已經恢復,新生代已經成長起來,可是面對德國的侵略,照樣失去了抵抗的勇氣。以至於留下了一個段子,沒有人能夠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德軍佔領巴黎後,希特勒在埃菲爾鐵塔附近的留影)

那麼,趙國在損失要超法國的情況下,為什麼仍然有和秦軍一戰的勇氣,並且讓秦軍屢屢受挫呢。

我認為原因主要有3點:

第一,長平之戰,趙軍損失慘重,秦軍照樣損失慘重!

發生在公元前260年的這場大戰,趙國是慘敗,秦國是慘勝。

用白起的話來說,雖然全殲了45萬趙軍,但是秦軍的陣亡也達到了全軍的半數之多。如果這場戰爭秦軍動員60萬,說明他陣亡了30萬人,陣亡數大約是趙國軍隊的2/3。雖然士兵陣亡的數量要少於趙國軍隊,但是秦國所面對的周邊局勢可是要比趙國嚴重的多。

趙國當時面對敵人只有兩個,那就是秦國和燕國,但燕國戰鬥力太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秦國要面對的國家可比趙國多一倍,他們的趙國、韓國、魏國、楚國4個國家。雖然秦軍處於攻勢,但卻不得不分出大量的武裝確保在邯鄲之戰的時候,不被其他三個國家趁虛而入。

所以,邯鄲之戰相當於兩個打的精疲力盡的國家之間的對決,秦國的優勢並不明顯!

第二,趙軍哀兵必勝!

長平之戰讓趙國全國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有人因為這場戰爭而死去。

也就是說,趙國幾乎每個家庭都和秦人有血海深仇,面對秦國侵略者對趙國的攻擊,趙國上下百姓,為了保家衛國,為了給親人復仇也會拿出拼死奮戰的決心。

赳赳老趙,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所以,在這場戰爭中,趙軍的戰鬥精神不弱於秦軍!

第三,趙國還能積累幾十萬戰鬥力量!

長平之戰讓趙軍精銳盡失,但是不要忘了,那個時候動員體制和後世可是不一樣的。

當時列國爭霸打的是總體戰,不僅青壯年要上戰場,必要的時候老弱和婦女也得拿著武器去拼命。尤其是在守城的時候,政府會動員全城幾乎所有的百姓。

例如在戰國初期,《墨子》一書中就對守城站有所闡述。墨子是這麼說的:守城的時候城牆上每50步安排10個男子,20個女子,10個老弱。

面對秦軍的攻擊,趙國為了保衛邯鄲城,一定會動員邯鄲城內所有人馬。平原君當時不是把自己妻妾都派上戰場了嗎。

所以,以當時趙國的情況,動員個幾十萬老弱婦女作為戰士不是問題,雖然他們的戰鬥力不如青壯年,但是依靠高高的城池也會很大限度的抵消戰力的不足!

當然,以上三個原因第二條最重要,如果趙國人不敢抵抗,在這場戰爭中趙國也許會像2000年後的法國一樣沒怎麼打就投降了!


歷史風暴


趙國儘管是慘敗,但畢竟李牧還有一支防守匈奴的軍隊。

邯鄲之戰,趙國的平原君又聯合魏國,楚國,形成了多國軍事聯盟。

秦國內部,由於范雎嫉妒白起,被趙國抓住機會搞了一個離間計。

秦國沒能在長平之戰後,迅速解決趙國,所以,趙國暫時得以保全。


光述歷史


看的尋秦記裡面介紹:長平一站雖說趙國損失慘重。可是其他國也好不到那裡去,當時的秦因為畏懼其他國聯手。再加上有質子,

這樣來說,外者沒人來犯:

內者國內,也提倡一系列生育政策。(現在才知道為什麼趙國妹子都那麼主動,倒讓項少龍撿個大便宜)


呆子線上影


那個年代,殺敵一萬自損八千!最終被坑殺的能有多少!秦國發舉國之兵,傷亡數十萬是有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