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懲罰越來越沒用?掌握正確方式是關鍵,父母試試這6招

相信很多家長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孩子犯錯誤了,那麼為了起到警示的作用,大部分的家長會懲罰孩子,比如罰站,罰不準玩耍等等。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想要孩子認識到正確的方法,但懲罰的方式不當也會產生不少問題。

我的一個朋友就經常會遇到這種類似的場景,由於現在假期的時間太長,孩子的時間觀念就會變得淡薄,每天不是拿著電腦打遊戲就是看電視,有時候朋友氣不過就會上手打孩子,而這種懲罰實際上是沒有意義的,孩子除了當面玩,有時候還會偷偷私底下玩,這不僅僅沒有達到懲罰的效果,相反還讓孩子更加痴迷於遊戲,對此,我這位朋友也是非常的頭疼。


對孩子的懲罰越來越沒用?掌握正確方式是關鍵,父母試試這6招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既達到懲罰的效果,又能儘量避免孩子出現這種陽奉陰違的舉止呢?

第一、以平和的狀態面對孩子犯下的錯誤

《荀子 修身》中有句古語:“怒不過奪,喜不過予。”這句話的主要的意思就是不能因為自己的憤怒,而對他人做出過分的處罰。通俗一點來說,要根據孩子犯錯的程度大小來建立賞罰制度。但是家長要注意不能摻入其他的感情因素。因為大部分的家長在處理孩子問題的時候都會帶有自己的一個主觀的情緒。有些家長在心情愉悅的時候,孩子哪怕犯了天大的錯誤,都輕飄飄地把它揭過了。

但在家長比較暴躁的時候,孩子只犯了一丁點小錯誤,就好像犯了大錯一樣,卻開始一味地批評。這樣也不利於樹立家長的威信,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爸爸媽媽懲罰自己是因為自己太過於情緒化,懲罰自己也沒有出於公正的態度。因此,為了避免孩子產生這樣錯誤的認知,家長在懲罰孩子之前要儘量以客觀的態度來面對孩子犯下的錯誤,在一個比較平和的狀態評判孩子所犯的錯誤等級到底是屬於輕微的還是嚴重的。若是輕微的錯誤,大多數以口頭教育為主,若是比較嚴重的錯誤就需要實施懲罰來讓孩子長長記性。


對孩子的懲罰越來越沒用?掌握正確方式是關鍵,父母試試這6招


第二、明確孩子犯下的真正錯誤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家長說:“你下次還改不改?”那麼在這種時候,孩子唯一的應對方法只有哭泣。但其實家長並沒有告訴孩子,他到底錯在了哪裡?同時也並沒有告訴孩子明明確確的錯誤點,那麼孩子對於事情的意識也完全是模糊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一個小朋友因為玩積木而被媽媽批評,但孩子其實並沒有意識到是因為自己玩積木聲音太大,影響到別人休息才會被媽媽批評,那麼只有媽媽明確了孩子犯錯的細節,孩子才能夠有所感知。時間久了之後,孩子也會明白,在他人休息或者打電話的時候,是需要安靜的。只有讓孩子真正意識到錯誤所在,才能儘可能避免之後家長重複的說教。


對孩子的懲罰越來越沒用?掌握正確方式是關鍵,父母試試這6招


第三、不要過度使用棍棒教育

有些家長會非常奉行上一輩的教育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棍棒教育,用打孩子的方式試圖讓孩子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常言道:“棍棒之下出孝子”,但其實棍棒教育是會起到反作用的,比如說孩子考試考砸了,那麼家長就揍一頓,結果反而容易越弄越糟,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孩子很有可能就會把考不好和捱打這兩件事情本沒有聯繫的事情牢牢聯繫在一起,一旦考試考得不好,腦海中就想起了捱打的悲慘場景,所以很多孩子在考試不小心考砸的時候,第一時間並不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缺點,分析自己的試卷,而是千方百計地想要隱瞞自己真實的考試分數。孩子這麼做的直接目的就是避免捱打,因此,這樣的懲罰其實是毫無意義的。孩子在學習方面的實際問題其實並沒有得到解決,所以如果想要達到懲罰的目的,還是有一定技巧的。如果孩子這次考試沒考好,最好的辦法還是跟孩子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幫助孩子查漏補缺,讓孩子重新燃起對學習的熱情,並且懲罰孩子將類似的題目多做幾遍。


對孩子的懲罰越來越沒用?掌握正確方式是關鍵,父母試試這6招


第四、分清楚孩子犯錯誤的原因

在懲罰孩子之前,要明白孩子之所以犯錯的原因,到底是因為孩子本身就不覺得這件事情是錯的,還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導致。如果是前面這個原因導致孩子犯錯,家長就需要給孩子多多講解相關的規則,因為孩子做出的錯誤行為並不是有意的。如果是因為孩子的逆反心理,作為家長的我們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考慮孩子的內心狀態,儘量把握孩子的心理動向,進而慢慢減輕孩子的逆反心理。


對孩子的懲罰越來越沒用?掌握正確方式是關鍵,父母試試這6招


第五、給孩子留點面子

我們常說大人需要面子,那其實小孩子也需要面子,在一些特殊的場合裡面,其實是不適合懲罰孩子的,比如說在一桌人面前嚴厲責備孩子,或者是在孩子的同伴面前處罰孩子,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真的很沒有面子,甚至還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就算是在家裡批評孩子的時候,也要學會給孩子臺階下,這並不是藉口,而是讓處罰的目的達到之後還可以慢慢平復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明白媽媽這樣做,是為了讓自己牢記所犯的錯誤,也能更有利於雙方建立起一種比較良性的親子關係。


對孩子的懲罰越來越沒用?掌握正確方式是關鍵,父母試試這6招


第六、得饒人處且饒人

有些時候,孩子在犯錯誤之後會主動來懇求父母的諒解,那麼在這種狀態之下的孩子是明白到底是什麼驅使了自己犯錯的。那麼在孩子已經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就不要嚴厲責備,承認錯誤的孩子是值得被鼓勵的,鼓足勇氣主動向爸爸媽媽的認錯已經耗費了孩子很大的勇氣。所以說,父母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是可以做出適當的讓步的,不過如果說孩子犯的錯誤確實比較嚴重的話,還是得出具一定的懲罰措施的。並不是說只要孩子道歉了就可以當無事發生了,畢竟錯誤造成的後果已經切切實實存在了,總得有人來負責。


對孩子的懲罰越來越沒用?掌握正確方式是關鍵,父母試試這6招


因此,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儘量要做到獎賞分明,讓孩子明白爸爸媽媽懲罰自己的真正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