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這4種“懲罰”方式很有用,家長可以借鑑

引言

成長到一定階段時,孩子會經歷叛逆期,一舉一動都跟家長教導的反著來,和其他孩子打鬧......諸如此類的狀況層出不窮,使家長們又無奈又煩惱。孩子們不聽話不能放任不管,而是需要用正確的方式懲罰並糾正他們的錯誤舉動。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這4種“懲罰”方式很有用,家長可以借鑑

案例分析

4歲的壯壯總喜歡把零食、水果等放進嘴裡咀嚼成碎渣,再隨意的丟棄在家裡的地板上,給做家務的爸爸媽媽們增加了不少的負擔。

壯壯爸爸於是想到了將清理地板作為懲罰,拿出抹布和垃圾桶,讓壯壯把自己亂丟了一地的瓜子及堅果殼撿進桶裡,清理乾淨才能出去玩。在壯壯爸爸多次運用清掃任務作為懲罰,並讓壯壯體會到清掃的辛苦之後,他再也不會隨意的將食物吐到地板上了。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這4種“懲罰”方式很有用,家長可以借鑑

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叛逆不聽話時,並沒有向壯壯爸爸一樣採用正確的懲罰方法,而是棍棒教育、打罵孩子,或以冷暴力進行處理。不當的處理加重了孩子的逆反情緒,只會使不聽話的行為更加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這4種“懲罰”方式很有用,家長可以借鑑

孩子不聽話,家長可以借鑑這4種''懲罰''方式:

1、 安排孩子做家務


動手清洗地板,擦洗窗戶,搓洗衣服,摺疊衣服,佈置書房等等都是既可以鍛鍊孩子實踐能力,又能督促他們獨立思考如何分類、處理物品的絕好機會。


在家裡看著家長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的把家裡佈置得乾乾淨淨的小公主、小少爺們即感嘆家長的家務能力又懷揣著僥倖心理,覺得家務和自己沒有關係,在家裡只顧吃喝玩耍,理所應當的認為自己年紀尚小不需要負擔家庭勞動。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這4種“懲罰”方式很有用,家長可以借鑑

安排孩子做家務可以是對他們亂丟、亂放、亂畫東西的體力懲罰,也是養成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將自己作為家庭的一份子,承擔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在做家務的過程中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感受家長的辛苦,在勞動的艱辛中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

2、 取消孩子玩耍的權利

還處於成長時期的孩子們好奇、好動,閒不下來。他們經常需要串門找年齡相仿的小夥伴交流玩耍,但是身體和心理上又還不夠成熟,對相處中的情緒起伏控制不佳,容易發生爭吵、打鬧。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這4種“懲罰”方式很有用,家長可以借鑑

肢體衝突如抓傷、撓傷,言語衝突如言語攻擊侮辱都不利於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更嚴重的會導致孩子形成心理陰影,造成社交恐懼。

必須用正確的懲罰方式來教導、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取消孩子玩耍的權利,將他們置於獨立、隔離於群體的空間,冷靜下來思考自己行為的不當之處,並引導他們以同理心去關心、關愛身邊的夥伴。

3、 給孩子佈置體育運動任務

一定時間和數量的運動能促進身體激素的分泌,調節穩定情緒,帶來愉悅的心情。給孩子佈置體育運動任務,如蛙跳、蹲起、跑步、跳繩等,既能鍛鍊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又能從小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這4種“懲罰”方式很有用,家長可以借鑑

對打鬧、丟砸東西的情緒起伏較大的孩子而言,體育運動是健康的發洩方式。家長用體育運動作為懲罰,在陪伴時教練式的適當引導,能提升他們的耐受力及反應速度,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4、 暫時沒收孩子喜歡的東西

可愛的玩偶、變形金剛、小汽車、樂高積木......不同的孩子有自己不同的喜好,也都有自己愛不釋手寶貝的玩具。

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這4種“懲罰”方式很有用,家長可以借鑑

家長可以暫時沒收孩子喜歡的東西作為懲罰,在他們完成該整改的任務如:做完學校佈置的作業,清理完該打掃的衛生後再將物品歸還給孩子。

暫時沒收孩子喜歡的東西,延遲他們的享樂行為,使他們明白付出一定程度的努力才能得到應有的回饋。努力後獲得的幸福感、滿足感、成就感比不勞而獲、伸手即得時更為真實深刻。

總結

孩子成長階段中叛逆時期的不聽話行為舉止,家長不應坐視不理,也不應該反應過度,而應當多思考、多觀察,以正確的方式加以糾正和教導,助力他們健康快樂成長。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安排孩子做家務,取消孩子玩耍的權利,給孩子佈置體育運動任務,暫時沒收孩子喜歡的東西,這4種''懲罰''方式都很有用,家長可以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