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的浪漫之鳳翔泥塑

民間的浪漫之鳳翔泥塑 | 從六營村到非遺之鄉

民間的浪漫之鳳翔泥塑 | 從六營村到非遺之鄉

鳳翔泥塑典型造型:坐虎

小夥伴們知道嗎,中國的泥塑文化起源於鳳翔,最核心區在六營。鳳翔六營泥塑是我國最古老最具民俗特色的民間藝術之一。

在這個新冠肺炎戰役依然未消之時,關於年的味道已經若即若離。我們此時來了解下農業文明遺留下來的藝術形式,重溫民間的浪漫。或許,時光可以更輕盈一些。

此文來源陝美博第五期美談《大地開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胡新明先生的講座內容。

【直播回放】講座|陝美博美談5 非遺大師帶給你面花和泥塑的年味兒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鳳翔泥塑具有周秦時期的饕餮造型和紋飾的文化遺存

與秦獻公有關的泥塑史

鳳翔泥塑的歷史距今2400多年,民間叫做“耍活”。在說其淵源之前,我們先了解下近代事實:鳳翔泥塑作為一種民間的傳統手工藝,在建國70年代末一直是被禁止的。它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得到了井噴式發展。過去有嚴格的傳習習俗和家規:傳男不傳女,所以至今鳳翔泥塑基本侷限在六營村。甚至在2000年的時候,依然是男性做主導工作,女性輔助。今天,這個局面已經有所改變。

據相關專家考證,鳳翔泥塑的起源在先秦。先秦第29位王公“秦獻公”為強國復民,稱霸諸侯,在公元前384年下令廢除活人殉葬制度,提倡用民間藝人捏泥塑、彩繪泥人的辦法代替活人殉葬。這一點從秦始皇兵馬俑、眾多的唐墓以及宋元明清出土的陪葬品都能驗證。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先秦時期彩繪泥塑人物與兵馬俑、近代鳳翔泥塑人物的對比

鳳翔泥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功能。2016年陝西鳳翔十大考古發現了位於寶雞的雍城血池, 血池發現非常難,在歷史文獻裡面只有一兩個字的記載,專家卻找到這個地方。從先秦到漢唐時代每朝帝王每年的祭天活動都是在血池進行,宰殺的牲畜多達上萬,秦獻公早就發現人畜和活物祭祀是一種極大的浪費,他知秦國強大要發展人口,首先廢除活人活畜殉葬的制度,為了變通號召民間藝人用彩繪泥塑的形式來代替活人殉葬。鳳翔泥塑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成為一種專門給王公貴族加工祭祀慶典的手工業,固定了下來。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宋代彩偶與鳳翔泥塑的對比

鳳翔泥塑從這個時候作為基本保障王公貴族祭祀慶典產品設計過程中,一直衍生到後來兵馬俑的出現、漢俑的出現等等,就有了地下這麼多寶藏。鳳翔泥塑跟這些歷史密切相關。

而秦漢宋元和近現代的風格不同,有有序的傳承歷史。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關公 鍾馗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鳳翔泥塑虎娃與虎食人卣的對比

鳳翔泥塑的典型造型和功能

鳳翔泥塑從早期發展到現在,用途從陪葬品逐步變為婚喪嫁娶、生老病死、祭祀慶典,人們在平時很多民俗節氣活動中都要用鳳翔泥塑來做道具。

老虎是鳳翔泥塑最傳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從造型上概括,它具有漢唐時期的雄壯威武。老虎身上的花紋和圖案都有講究,藝人設計的時候遵循的邏輯性非常嚴密,現在我們依然沒有突破。

另一個典型造型是魚戲蓮,這表示是中國的生殖崇拜。魚是男性的代表,蓮花是女性的代表。窮人家孩子把這個陪嫁過去,放口紅、胭脂等一些零碎東西。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鳳翔泥塑與仰韶文化的紋飾聯繫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鳳翔泥塑與圖騰文化的紋飾聯繫

到了新時代,郵票內容加入了鳳翔泥塑作品,經過新的加工和設計,把卡通元素加進去。2017年春晚央視logo選中的就是鳳翔泥塑報鳴雞的設計。

鳳翔泥塑主要核心文化在紋飾部分,通過紋飾的演變,通過鳳翔泥塑紋飾筆的用法,每一個部分都用泥塑技法繪製的。用鳳翔泥塑表達紋飾,看著複雜,但是畫起來特別快,一張畫幾分鐘,在十二生肖裡面表現的內容可以很多,整個紋飾紋路都是用的鳳翔泥塑的雲紋、艾草紋、蘭草紋。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郵票作品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現狀憂慮和未來暢想

2006年6月,國務院和文化部為鳳翔泥塑頒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證書;六營村也在2011年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關於民俗的改良和應用,胡新明做出了成功的嘗試。2003年的“鳳翔泥塑”郵票,經過新的加工和設計,加入了卡通元素;2017年春晚央視logo選中的“報鳴雞”設計;2018年馬年生肖郵票的設計,被國家授予“中國名片”證書。同時胡新明結合鳳翔泥塑中的雲紋、艾草紋、蘭草紋繪製出十二生肖年畫,這些作為鳳翔泥塑可持續性發展的文創產品,為開發市場潛力奠定了基礎。

胡新明同時認為:非遺的傳承和培訓不僅僅是一個技藝這麼簡單,是把我們的情懷,把我們祖先的文明傳承下去,把我們的智慧傳承下去,把中國人的精神傳承下去。現在經濟發展很快,非遺傳承面臨的形勢也很嚴峻。欣慰的是國家提出非遺保護,如果讓非遺作為一門必修課,從小學一直到大學,將真正起到傳承的作用。

民间的浪漫之凤翔泥塑 | 从六营村到非遗之乡

胡新明

胡新明,鳳翔泥塑胡氏第六代傳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鳳翔泥塑)國家級傳承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藝術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彩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美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工藝美術大師,陝西省四個一批文化創新人才並享受津貼,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2018年五月被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授予《中國名片》殊榮。1965生於泥塑藝術之鄉陝西省鳳翔縣六營村,從七四年開始隨父母從事祖傳傳統繪畫泥塑手工藝學習製作和生產,距今四十多年,至今創作了二百多件套泥塑作品,並先後獲得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中國旅遊產品設計大賽金獎,聯合國世界傑出手工藝徽章,中國吉祥文化藝術節金獎,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金獎,中國非遺博覽會金獎等數百項國際國內大獎,作品泥塑平安馬富貴羊福壽豬三上國家名片生肖郵票主圖,鳳尾雞,旺旺狗兩上央視春晚,本人及數以萬計的泥塑繪畫作品應邀在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講學展出銷售。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實踐實驗成功研製出了《摔不爛胡氏泥塑工藝》,撰寫了論文《鳳翔泥塑的美》,在四十多年的習和研究創造了我國獨一無二的《胡新民生肖泥塑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