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赏析

首句“黄梅时节家家雨”,交待了当时的环境。

赵师秀《约客》|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黄梅时节乃是立夏后数日梅子由青转黄之时,江南多雨,俗称黄梅天。其时细雨绵绵,正所谓“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视觉上,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泄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仿佛“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心情异常恬静安详。

赵师秀《约客》|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人的注意力从霏霏淫雨,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远远近近,此起彼伏的片片蛙声,正是这处处蛙声,烘托出了当时周遭的清静。

赵师秀《约客》|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再看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书中之所以得出“焦灼”结论,多半便依了这句。朋友过了夜半还不来,倘若你是我,当然不免焦灼。

赵师秀《约客》|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最后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中。“闲敲”之“闲”,应当仿佛我们偶凭小几,百无聊赖,适见案头笔墨,于是顺手拿过,随随便便,漫不经心,信笔涂去,一如陆游“矮纸斜行闲作草”之意趣。赵师秀也便这样坐于灯前,遥等客人不至,百无聊赖,适见局中棋子,于是顺手拈起,随随便便,漫不经心,信手敲去,何来焦灼之感?

背景

黄梅时节的夜晚,细雨蒙蒙的下着,乡村的池塘传来阵阵蛙鸣。

诗人约一位朋友来做客,可等到半夜也没有来。他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

语近情遥,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寂寞的心情。诗用对句写景,富有时令与地方特色。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稍有些失落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

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语言清丽可诵。

赵师秀,宋太祖八世孙。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今江西高安)推官。仕途不佳,自言“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晚年宦游,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逝于临安,葬于西湖。

作品有《赵师秀集》2卷,别本《天乐堂集》1卷,已佚。其《清苑斋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永嘉诗人祠堂丛刻》。

赵师秀《约客》|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接下来会介绍南宋后期诗坛的一个文学流派——“永嘉四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