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战“疫”,您认为谁最应该被记住?他/她做了哪些感人肺腑的事?

凡大先生


说到2020年的这场战“疫”,我最先想到的就是钟南山院士,同时也让我记住了这位84岁高龄仍奔波在一线的英雄,他是我们最应该记住的人。

2003年的非典,他是领军人物。时隔17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突袭战“疫”,84岁的他依然冲在最危险的前线,守护着我们,他是一名医生,可他也是一位老人,看着他连续作战而熬红的双眼,嘶哑的声音,还在与病毒做斗争,我们真的很心疼,一边对人民说武汉最严重,不要去武汉,可自己却毅然决然的冲在前面去最危险的地方。

因为有他在,我坚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胜仗,病毒被彻底消灭干净,我们要谨记钟南山院士的忠告,好好呆在家里不外出,保护好自己,同时也是在保护他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悦雨百合


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耄耋老人,一位医疗战线上的勇士。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而且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领軍人物。17年前,非典型肺炎疫情爆发,面对未知的病毒,人们坠入恐慌,钟南山冷静、无畏,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不顾自身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战士。2003年,钟南山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荣誉称号。17年后,84岁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在感动所有中国人。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时,他依然奋战在和病毒较量的第一线,寻找战胜病毒的良药。

让我们向这位耄耋老人、战士、英雄致敬,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青青子衿一清儿


诺大的中华民族,庞大的人口基数,每时每刻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在这大疫之时,更是数不胜数。

随便打开一下快手,随意浏览一下头条,都会有不同故事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

实在讲不出哪一个最令人感动,因为一打开手机,总有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在刺激着泪点。

只有关掉手机,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听着窗外凄厉风雨,忽然想到了一个拾荒老人,早几天疫情发生时,他把身上所有的钱,一万零三十四块吧,拿到派出所为灾区捐献了。

现在,为了封锁疫情,不再随意让人员走动,那拾荒老人肯定不能象往日劳作,也就是说他已经断了经济来源,身上又无分文,他怎么生活?周边的人,谁认识他的好,会帮助他吗?


笑言开怀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帮您解答

我认为当前战役最值得大家纪念的是李文亮医师

李文亮医生是武汉中心医院的一名医师,他是去年12月最早预警这场危险病魔的8名医生之一。回过头看,他的专业性警觉尤其令我们对他产生了敬意,他当时发出的警报没有立即受到重视,反而被训诫,这件事为社会开展反思提供了一个有触动的样本。

去年12月,人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还很有限,李文亮能够把这个消息传出去,率先在专业人员的范围内拉响警报,这是他高度专业性表现的一部分。在人们后来的追述中,发现他在平时的工作中就展现了令人尊敬的医德。医生在传染病爆发的时候就是战士,医院就是战场,李文亮的因公殉职英勇、朴实,尤其让人心痛。

我认为每一位在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都应该值得大家记住,因为他们“舍弃”家庭奋不顾身去守护大家!






当前战“疫”,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英雄,他们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也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感人肺腑的普通人。他们做的事,实在算不上惊天动地。但他们,值得我们记住。每一个,都值得:

武汉菜农秦师傅,听说北京、上海来了医疗队,住在金银潭医院附近的酒店,便骑了40公里的电动三轮,专程送来24箱新鲜蔬菜。“我是来送菜的”,“挑了最新鲜的,不要钱”,“人的生命很宝贵,医生也是”。45岁的他话不多,但很质朴

感谢有你!你的菜,不但营养,而且暖心!

2020年1月31日,正月初七。河南周口市扶沟县人民医院门前:一线护士刘海燕与9岁女儿隔空拥抱“乖,妈妈是个共产党员,妈妈什么都不能怕,战胜病毒,妈妈就能回去了,你要听话!”面对危险,毅然前行。致敬白衣战士,我们等你平安归来!

隔离中的城市,绝大部分餐馆都关了门。

武汉90后餐饮店老板娘邱贝文,“24小时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两荤一素,定价15元。一份盒饭也送。以当下的物价,店主是在做赔本生意。别人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挠着头说:“我想做这事儿。”平凡的人,却做不平凡的事。

一辆武汉物资运输车经过收费站

工作人员把卡给了司机师傅,然后起身敬礼,“您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车行几米,交警递过去一大包水

“师傅,拿点水,路上喝”。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是这一幕,让人泪目。我们在一起,加油!

一个男孩走进浙大一院急诊,放下一个信封,敬了礼就跑。信封里装着:9张100元、5张20元,还有一封感谢信:

好心人们请放心:齐心协力,我们一定打赢这场“战疫”!

疫情发生时,四川人陈雪燕正在尼泊尔旅行。得知家乡缺防护物资,她果断扔掉个人物品,带回5800只口罩。回国后又将口罩全数捐出,一个不留。你在异国买买买,我在家里很安心!辣妹子,谢谢你!

湖南常德小伙郝进,去年从一家口罩厂离职。厂里没钱,就给了两万元的口罩作补偿。春节前后,听说疫情紧急他就捐了1.8万个口罩“一分钱都不要,我不能发‘国难财’。生活不易,而你心有大义

这样的你,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大年初五。河南洛阳14家家具企业得知,武汉火神山医院急需医疗柜。企业主连夜加班,争相捐赠。当晚就凑齐20万元的货物。

物流公司得知送往武汉,又立刻提出免费运送,保证当天送达。都是小本生意,最不显山露水,但关键时刻,他们捧出了一颗红心!

救援物资运送车到了医院附近。一位医生跑过来引路,但他不敢上车“我现在疑似感染,就在车外给你们引路吧!”然后他跑在车前,把车带向指定地点。你一身黑衣的背影有些模糊,但在我们心里,你清晰又闪亮!愿你平安、健康!

“我随时准备被隔离,怎么可能不怕,

但如果连我们都怕,这个病毒谁来消灭?”这是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护士胡佩的日记。 身处抗疫一线, 每天多次 消毒,22岁的她,双手肿胀粗糙,布满道道血痕:请祖国和人民放心,以前你们保护90后长大,现在90后保护你们!

安庆人小管节前从武汉返乡,担心引起邻里担忧,便第一时间自行隔离并在业主群主动说明情况。邻居们没有恐慌猜疑,反而送来纸条和食物并在微信群发言鼓励:“我们防疫情,不防武汉返乡人”安全距离可以有,人间温暖不能无。等春暖花开,我们再见!

非洲留学生蒙亚,在中国生活了三年,

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疫情来临,他决心留在广西。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当一名志愿者,尽己所能防止疫情蔓延。

疫情面前,不分你我。平凡你的心,温暖我的心

“怎么样了?”——“我挺好的。”

“怎么才吃上饭?”——“刚忙完。”

这是烟台民警张凯利,利用吃饭的时间

与当护士的妻子臧婉真视频通话:

你负责救人,我负责守城!

疫情时期,正是你们的默默奋战,护佑我们,护佑祖国!感谢你们!

这些感人肺腑的事,闪闪发光的普通人不胜枚举,正是有了他们,让我们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倍感温暖、安定。使我们心中充满力量同时也看到希望看到光明。

感谢有你,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中国人!

有你们在,中国一定能赢!











江天一色55062461


所有日日夜夜冲在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们 赶工的工人 爱心人士 所有付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