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孤独的老年生活?

用户101497774826


首先我要说,我现在还没感觉到什么叫孤独。

我已退休5年,平时就是我们老夫妻俩生活。就目前来说,不仅没有感到孤独,还仍感觉有很多想做的事没有干。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去看遍祖国的美丽河山。退休的前三年,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这两年才算刚开始自己的老年生活。春节前自驾游到了西安,由于“肺炎”响应不外出的号召,才结束了行程。

我坚信,暂时的灾难肯定会很快过去,所以接下来还是要完成我的夙愿。因为我在国内游基本不跟团,是那种近乎旅居式的自由行,估计游遍祖国没个十年八年,是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

当然,完成这个心愿要有个最大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好身体。因此,即使在家,除了安排好日常生活以外,最重要的是锻炼好身体。向着自己的愿望而努力,生命不息运动不止、“观景”不止!😬😬

等那天我们走不动了,那就毫不犹豫地去养老院,与那些老兄弟姐妹一起共度最后的余生。如此想想,好像也没什么孤独。再说面对孤独,也不是我们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在事业受挫或不被人理解时,他们也同样有孤独。

人生学会面对孤独也是“必修课”,这一点我们应该学习外国老人,八九十岁了不仅一个人独居,很多老人还独自周游世界呢!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个说法太理想化,我完全不反对。但我就是我,我一辈子了信仰就是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user摩羯大叔


就我作为一名95后来说,等我老了,是非常不希望像老一辈那样,儿女在外工作,自己独自在家唯一的念想就是儿女能回来。

我想要的是能过有自己的生活,好好的为自己活一次,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度过孤独的老年生活



辣笔小俊


人最怕孤单,人老了应该找点精神上的逼迫,千万不要一个人待在家里。可以去看一下电影啊,约了朋友喝喝茶,打打麻将,晒晒太阳,跳跳广场舞,反正一句话不要把自己留在家里。也可以组织一下同学会。实在不行你可以去炒股,前提是不要投入太多钱,就像我父亲一样,80多岁了还一样炒股,脑子清醒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西门小刀


对于怎么面对孤独的老年生活,我还挺有感触,就从我身边说起的吧。1.要想坦然而轻松的面对老年孤独,年轻的时候就要给自己存点钱,或者有退休金,我不是说儿女不孝顺,但是经济独立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是好生活的关键,有钱支配就有自由安排自己的生活。日常还要多检查身体,要不然到老了重病缠身,久病床前无孝子,只能孤独终老。我见过一个阿姨就是,她不是正式职工,就为自己存了钱以保自己老了有钱生活,分红险也早早给自己买好了,她的儿女有自己的工作,但是那阿姨是个体面人不喜给别人要钱生活即使是子女也一样,她说儿女都结婚了,为了家庭和睦她不想给儿女添麻烦。2.精神上的追求也很重要,我们老了退休了不能仅仅只为儿女而活,接送孩子,做饭照顾,儿女孙子也是有自己独立生活的,早晚会离开我们,大家彼此之间有付出有陪伴也要有空间也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老年爱好打发时光,这种热情也能使人容光焕发,心理满足。我曾经见过好多阿姨退休后聚在一起跳舞,还穿着旗袍拿着别致的伞,特别赏心悦目,有几个阿姨看着都满头白发了,但是身姿依然挺拔,气色很好,红光满面。故而有一些爱好,不管是下棋钓鱼,跳舞旅游,参加社区活动,还是健身养花,有兴趣爱好使老人生活丰富不再孤独。3.叫几个阿姨叔叔,一块儿出去走走看看,旅旅游,聊聊天,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有一群朋友整天乐乐呵呵的,也就不孤独了。要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可以看看书,或者看看抖音短视频,跟上时代潮流,我见过一个退休老大爷在追小说,不知道怎么付费,让我帮忙操作一下,我真是佩服了666。

不管如何,我们必须明白,孤独是一种状态,人这一生周围的人来来去去,没有谁是一直跟谁一起生活。我们老了还是不老都要学会让自己高兴,愉悦自己。让自己的精神富足起来,这样我们老了就不会感觉孤独。


芒果小小123



老六212788


我来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老年人面对的孤独有:失去了在职时集体生活后在家的孤独,失去了丧偶的孤独,子女在外工作不在身边的孤独,失去了朋友圈的孤独,失去了社交活动圈的孤独,还有就是心理的孤独。面对这种种孤独,应该怎么办?是老年人生活中必须坦然面对,主动接受,正确处理的。我觉得,首先要解决心理孤独,这是种种孤独中最要紧的。人步入老年阶段后的孤独是很正常的,失落感,失衡感,寂寞感,正是心理孤独的表现。要解决心理孤独,一是不要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实际上有时是自己直觉错位。二是不要在乎别人的现在比自己好,不要看到过去比自己差的人超过自己了而失去天平。三是不要在乎以过去的生活状态看待老年阶段的生活状态。应当有老年了是这样的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心态,有适者生存是自然和社会法则的崇尚敬畏心态,有我们比前几辈老年人好多了的知足常乐心态,有难得糊涂,活的明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孤独阴影,迎来快乐阳光。其次要解决生活孤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孤独,我们自己要针对自己的生活孤独,有的放矢应对。一是老有所学。活到老,学到老。可上老年大学,上老年电视大学,我原单位好多同事上了后都说感觉很好,没有精神压力,却活跃了精神,还学到了不少知识。可以上图书馆找点自己有兴趣的学,也可以在家里订阅老年方面的书刋,这不仅可以打发时间,又对修心养性有好处。二是老有所乐。喜欢集体活动的老年人可以去老年活动中心,下棋,搓麻将,进行自己爱好的文体活动。可以去旅游,邀友垂钓等群体活动。有的可以帮子女带带孙子孙女也是一种乐趣。有的还可以做些自己爱好的事。如我的一个同事有木工的手艺,因为爱好,在家利用废旧木料做些小凳小椅,为孙子做些木玩具。他自认为这也是乐趣。三是老有所动。步入老年,适当的,适合自己的,适度的活动更有必要。可以去老人集群的地方跳舞,做操,可以参加老年人的一些文体赛事。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跑步,快走,散步等都是好的。我住的同小区的几个老人,与老伴一起,上午下午各一趟在江边散步,几乎每天坚持。其中一个原本走路要他老伴搀扶着走,由于坚持,现在能独立行走。四是老有所静。老人既要会动,又要善静,静也能免去孤独。如我自己,对“今日头条"悟空问答情有独钟,喜欢在家静着答题,时间似乎过得好快。我老岳母一直喜静,独处在家,也活到九十高寿。其三要解决高龄孤独。高龄老人是老年阶段的一个特别时段。好多亲朋好友都处于高龄,行动不便,失去了与他们往来在一起时的欢乐。与子孙辈团聚的日子也没过去频繁了,不少人巳丧偶,有的甚至失子失女。生活不能自理的更感觉孤独。对此,我觉得,一是喜欢自由自在生活,且生活能自理的高龄老人,可以居家养老,白天找一个社区,村养老服务机构中的日间照料服务项目,有人陪聊和做菜做饭。二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可以在家雇佣保姆,也可以去适合自己实际的养老院。三是经济条件较好的高龄老人去服务相对不错的养老院,有的可以去医,康,娱,养结合一体的高档养老院,生活会有更多更好的乐趣。四是性格喜静,素养较高,有独处习惯的高龄老人,因其有顺其自然的良好心态,对生老病死能坦然面对,正确处理,能自己照顾自己,不怕孤独的高龄老人,有的地方组织的每日上门敲门,节假日慰问等志愿者服务队提供的这方面服务和社区,村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点菜式服务可以帮助解决这些老人因孤独带来的某些生活上的困难问题。其四,不苛求子女。面对自己的孤独生活,关键是做好自己,使看起来是孤独的生活变得更有乐趣。不要思想上依赖子女,经济上依靠子女,行动上苛求子女。子女们有他们自己的工作事业和担负的家务重任,巳是压力很大。我们要有顺其自然的豁达心态对待子女。子女们对我们的爱心孝心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好的不孤独。


杜铢宝


老与孤独不画等号。举例,我们二楼张大爷,疫情之下义务给全楼消毒。也不知他打哪弄来的消毒水。天天在楼里洒。基本做到了,曰曰有药味,时时保健康。大家都很感谢他。他家门囗水果,蔬菜不断,居然还有鲜花。这样的人孤独不了。他平时帮我收快递,现在还帮我取邮件,太谢谢人家了。我打算疫情之后请大爷撮一顿。再拉一段和大爷唱个琴书。如何面对孤独,在大爷就是伪命题!


宁宁0918


人在世界中,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不能面对世界。

人在生活中,个人的生活以自己为中心展开,所以人不能面对生活。

一切面对东西,都是划清界线的对象。面对阶级敌人、面对灾难、面对挑战、面对机遇的表述是准确的,因为你不在敌人中、灾难尚未临头、不是挑战者、不能给自己提供机会。

生活不是用来面对的,因为人在生活中。

在面对生活之前是审视生活,在审视生活之前是对生活的疏离,这种疏离必定指向孤独。

因此,如果有一种孤独,它也是自己有意制造的孤独。

任何人的存活期间内,都离不开与外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因此没有人是孤独的,绝对的孤独等于死亡。

每一次呼吸、每一次仰望星空、每一次小径上的散步、每一餐、收发每一条网络信息,一个人都真真确确的与这个世界建立了某种联系。每个思虑、每次畅想、每次懊恼、每个梦,都是现实材料在意识里的再加工,与这个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既然谁也做不到绝对的孤独,为什么要面对生活,而不是投入到生活之中呢?


欧比旺罗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万丈冰、犹有花枝俏?

待到三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

注:希勿见怪、吾这是借来的……乃借花.献佛矣!








华继善


老伴老伴老来是伴。老两口都在就不会孤单,如果先走了一个,另外一人就会比较孤单。

老年人除了自己主动多一些户外娱乐,例如旅游、广场舞、下棋和打扑克等,还需要子女的更多陪伴。

如果有合适的可以再找一个老伴,老来相依相靠,共度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