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再寵愛孩子,有些“苦”也要讓他獨自承受,否則難有成就

小編身邊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男孩大學畢業三年了都不去工作,還把父母的錢都敗光了。剛畢業時,他也試過出去工作,但每次不是抱怨工作量太大,就是抱怨壓力大,太苦太累受不了。剛開始父母心疼孩子,覺得孩子太累就算了,休息下再找,反正家裡也不愁吃不愁穿。

結果,這個男孩工作換了又換,最終不到半年時間,就心安理得宅家裡啃老了。不久後,他就染上了賭博的惡習,敗光了家裡的錢財。當父母抱怨他沒出息是敗家子時,他卻反問道:“不是你們教我的嗎?凡是讓自己太累的事就不要做了,只要開心就好,現在怎麼又來指責我呢?”一席話,將父母堵得啞口無言。

父母再寵愛孩子,有些“苦”也要讓他獨自承受,否則難有成就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凡是捨不得讓孩子吃苦的人,孩子都會過得很艱難,還可能會讓家人也跟著吃苦。

現在很多父母都走入了一個誤區,認為讓孩子承受“痛苦”,會傷孩子的自尊心,於是不敢指出孩子的缺點,也不敢給壓力給孩子。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因為讓孩子承受“痛苦”,跟傷孩子自尊完全不相干。

一、讓孩子承受“痛苦”,並不會挫敗孩子的自尊心

常言道:你今天吃的苦,勢必成為明天更好走的路。讓孩子承受適當地痛苦,不但不會挫敗孩子的自尊心,還能鍛鍊孩子的各種能力。

1、能承受“獨立的苦”的孩子,自信心更強

很多父母愛子心切,什麼都不讓孩子幹,怕孩子承受幹活累的痛苦,承受幹活失敗的痛苦,以致於孩子什麼都不會,長大後變成了“巨嬰”。而那些從小就獨立的孩子,已經很早就意識到了獨立的重要性,即使他們做得再不好,在父母的耐心指導下都會做得很好,他們從來不覺得被傷了自尊,反而自信心更強,他們不需要依賴任何人,就能很好地完成事情,也從不怕被打擊。

父母再寵愛孩子,有些“苦”也要讓他獨自承受,否則難有成就

2、能承受“失敗的苦”的孩子,抗挫能力很強

現在很多的父母,都見不得孩子傷心沮喪,只要孩子情緒不對,就馬上幫孩子逃避困難。比如孩子跟人比賽失敗了,家長看到孩子傷心,就馬上說以後再也不比這個了;比如孩子不敢嘗試哪件事情,說怕失敗,家長就馬上說不做就不會失敗了!

這種逃避失敗的教育,不但不會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反而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在以後的挫折中消失全無。父母應該要讓孩子承受失敗的痛苦,孩子才會有抗挫能力,去迎接一切困難。

3、能承受“學習的苦”的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很多中途放棄學業的孩子,就是因為受不了學習的苦,但這種“苦”,卻是孩子必須承受的。很多人都說,讀書是世上最苦的事情,但當你成功走過那段路時,你就會發現,讀書其實是世上最好走的路。做父母的一定要告訴孩子,讀書別怕吃苦,在本該吃點苦的年齡,如果選擇了安逸,就會錯過改變命運的機會。

父母再寵愛孩子,有些“苦”也要讓他獨自承受,否則難有成就

總之,能承受得了“苦”的孩子,自尊心才會更強,才會更珍惜當下的生活,才會更懂得感恩,也更加堅強。如果父母過度保護孩子,只會對孩子更不利。

二、父母的過度保護,只會讓孩子更失敗

很多父母因為“不忍心”、“捨不得”讓孩子受苦,於是對孩子過度保護,千呼百應,唯馬是瞻,誰知道,最後卻養出了一個“廢材”和“白眼狼”。

1、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只會依賴別人

父母保護孩子,是出於愛孩子的本能,他們總擔心孩子會受苦受累,於是為孩子包辦一切,結果卻培養出了一個懶惰、自卑、凡事只能依附於別人的巨嬰。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獨立完成過一件事情,所以長大後,他們也沒法獨立生活,更沒法獨立完成工作,那時候,他們可能會因為一點點失敗就一蹶不振,一輩子躲到父母的庇護下。

父母再寵愛孩子,有些“苦”也要讓他獨自承受,否則難有成就

2、被過度保護的孩子,沒法與人相處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很少能做到“換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因為長期被父母捧在手心裡當成寶,所以他們只會永遠處於“自我”的狀態,凡事都只考慮自己。當他們走上社會後,就不會遇到像父母那樣把自己捧在手心的人,而他們的自我、壞脾氣、自私自利,只會讓身邊的人敬而遠之。

3、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嚴重缺乏責任感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是不會體會到“責任”是什麼東西的,因為所有的責任,都是父母替他擔的。在家裡做錯了事,哭一哭就能躲避懲罰;在外面做錯了事,父母出面處理就好。這樣的孩子,不但缺乏家庭責任感,也缺乏社會責任感,稍不注意,就會對父母進行反噬,或是對社會產生危害。

父母再寵愛孩子,有些“苦”也要讓他獨自承受,否則難有成就

總之,我們千萬不要在孩子該吃苦的年紀,讓他盡情選擇安逸,只有捨得讓孩子吃點苦,孩子才能收穫精彩的人生。

三、父母真正的愛,是讓孩子學會承擔,幫他成長

只有懂得承擔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掌控未來,父母必須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能吃苦,懂得為自己做的事情買單。

1、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

其實,孩子的能力遠比我們想象的強大,只要父母懂得適當放手,他們一定可以超常發揮。但是,放手並不是對孩子徹底不管,而是做好計劃和佈局。

比如,孩子玩玩具把家裡弄得很亂,父母不要幫忙收拾,而是讓孩子自己學會歸納整理,不管孩子抱怨有多累,歸類有多麻煩,家長都不要幫忙,而是耐心指導孩子該如何收拾整齊,等孩子弄完後再給予表揚和獎勵,這樣下來,孩子就懂得了承擔責任。

接下來,父母可以再逐步將更多的事情交給孩子自己處理,慢慢培養出孩子的責任感和獨立性。

父母再寵愛孩子,有些“苦”也要讓他獨自承受,否則難有成就

2、讓孩子勇於承擔後果,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很多父母心疼孩子,看到孩子犯錯傷心了,就馬上一筆帶過,或者孩子在外欺負了別人,也是幫孩子百般掩護與推脫。而孩子呢?看到自己無論犯了什麼錯,父母都不會怪責,以後做事更加為所欲為。父母應該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要讓孩子明白,所有人都該為自己的選擇和行為承擔後果。

如果孩子在家裡犯錯了,要指出來,要讓他意識行為的危害性;如果孩子在外面犯錯了,要讓孩子主動認錯和保證,即使孩子受再大的委屈,也是他該承受的。

3、讓孩子懂得規劃,才能更有效地承擔責任

如果孩子光有責任心,卻不懂得如何規劃,以致於錯誤越來越多,要承擔的也越來越多時,他的承受力也會受不住。

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學會規劃,比如,當孩子做一件事情時,要讓他想好做的出發點,做的步驟,可能會引發的後果,只有把一切都規劃好了,想到位了,即使將來真的出現不好的結果,孩子也能承受住。別怕孩子說動腦太辛苦,這種苦,也是他必須承受的。

父母再寵愛孩子,有些“苦”也要讓他獨自承受,否則難有成就

作家屠格涅夫曾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想成為幸福的人,首先就要學會吃苦,只有能吃苦的人,才能忍受一切不幸,才能逃出一切困境。讓孩子適當承受一點“痛苦”,絕對有益!

今日互動話題:你們捨得讓孩子“吃苦”嗎?在孩子責任心的培養方面,你們又是怎麼做的呢?一起來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