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保險的自己買了一堆保險,最後會是什麼結果?


工作了有近十年了,上海, 深圳,北京,杭州等大城市也都去過;也接觸了很多行業,如今已過而立之年,就我接觸的行業中我認為保險行業的模式是最成功的。自己在剛畢業的時候也去過平安,農銀人壽,中國人保等保險公司工作過,保險行業做了不到一年覺得是真不適合自己,所以最終選擇了放棄。雖然從業時間不是很長,不過對於保險行業我還是深有體會的。

長期做保險的人必然會給自己買一堆保險。

保險行業進入公司的第一步就是培訓,在大城市的保險公司多數都會有為期一週左右的近封閉式培訓,給你講保險的重要性,讓你考保險從業資格證。經過一系列的培訓後如果你沒有辭職那麼保險在你心底就有了根,接下來就是上班了,為了工作為了能在這個位置上生存下來很多人都會選擇為自己或者家人買一份保險。特別是壽險從業者如果自己沒買又怎麼能讓別人相信你呢?加上保險行業的獎勵是很高的,為了能連續多個月自己都有保單很多人都會選擇為自己或者家人買多份保險。能在保險行業做一年的人再想撤出就會發現自己全身都是保險了,自己的積蓄好像只有保單,而且身邊的親戚朋友也多數都是因為你而投了保,你想撤太難了。這就是保險行業的高明之處,保險公司每年都大批的招人其實另一個目的就是在找客戶。

並非所有的保險都適合我們。

其實很多保險從業人員賣出去保險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提成,保險的提成是非常高的,尤其壽險提成可高達25%。保險在從業人員的口中幾乎是萬能的,有保障,能理財,還能避稅;但是這樣的保險真的適合你嗎?保險的基本作用就是給你一個保障而已。保險理財10年,20年後你覺得這個保險能保值嗎?避稅就更不用說了,我們的工資根本就夠不著繳稅還避什麼稅?僅有的那一套房子能輪到我們繳稅嗎?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多數保險都是不適合我們的,即便是那些保險從業人員,自己買了一堆保險你能用上的有幾個呢?所以保險是必不可少,但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保險才可以,要以保障為主的保險才值得擁有。



投資觀


說說我身邊的人吧!16 年我們的大姑姐被保險公司叫去洗了腦,給全家買了一大堆,包括我老公。第二年她就把所有的保險退了,因為加起來差不多兩萬,承受不起。我老公的一直到今年才沒有交。前幾天打開合同大概看了一下,感覺沒有必要再交下去了,一年3400交二十年,這期間如果按照合同上面生病給賠付10萬塊,合同上的病基本都是治不好的年老病。合著我20年交6.8萬,如果給賠付的話也是我自己本金加利息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也買了保險,剛好今年住院,醫保報完之後剩下的給了保險公司,結果一分也沒有賠付,理由是沒按保險合同上的病生拒賠。最後醫保報剩下的上報給村委會,村委會一個月後打來電話全部報銷。所有還是要感謝國家的好政策。


平民小鳳子


這個我說真實經歷吧,我外甥媳婦去保險公司上班了,外甥媳婦就是我老公親姐姐的兒媳婦,剛上班那會好積極,保險公司洗腦了,先讓自已家人買,我老公姐姐沒錢,天天生氣,沒辦法我姐姐借錢給我姐夫買了一份保險,這才停止吵鬧,再開始就是來我家,外甥媳天天來我家讓買保險,我老公就一個姐一個妹怕姐姐在中間不好過,就說沒錢買想打發他,沒想他願意墊付,話都說到這份上,沒辦法老公讓給我買一份,當時刷的信用卡,我外甥媳婦把親戚拉了一遍,外邊沒賣出一份,幹了半年沒業績幹不下去了,就辭職了,後來我姐夫再沒買第二年,我也就買了一年,我們一共虧了快一萬,我外甥媳婦半年也沒掙一萬,自已親戚先虧,保險都是虧的業務員親戚,要不保險業務員天天招工,只要招到工就賺錢啦!


棚戶區三寶媽幸福生活


做為過來人回答一下,自己曾經做代理人時也買過一堆保險,後來看透了保險公司一味支持拉人頭晉升的模式後,果斷的離職做了一名自由經紀人,做代理人時的保單基本全退完了。當時退保時我拿著六份保險合同,都覺得自己“學費”交的有點多了,但是,接下來我卻看到了一位小夥子抱了30多本保險合同來退保......


只要做過半年以上傳統保險的朋友應該都有體會,自殺件,自殘件,為了保住等級和榮譽,為了晉升,比比皆是。但是也不只是有退保這一種結果。

總結一下:


第一、大多數:買了一堆小額件,流失的時候退保,損失了大部分的保費

這種多為代理人自保件,險種多為小額的分紅型,兩全型,一旦脫落就會退保,當然也會損失大部分的保費;


第二、小部分:買了一堆保險,發展的不錯,繼續交;

這就是比較早期的代理人或者能力異常突出的代理人,為了團隊,晉升,大量的自買,隨著收入的提高,就當自己的強制儲蓄了,這種險種多為年金保險。


第三,極少數:不知道是幸運還是悲劇,買了一堆保險,結果真出事兒了,出險了。


相信做的時間長的保險朋友,肯定會發現公司有些超大額理賠案例賠付金額很高而且涉及賠付的險種會多的離譜,基本同時有這兩個特點的理賠案例都是保險從業人員。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反向思考一下就知道了。


肯定還有其他的結果,歡迎大家評論補充!


我是化險為易,多年保險狗,帶你走出保險套路!

化險為易


我2008年汶川地震過後就在保險公司待過幾年,一般情況下,保險公司對於來應聘的人都從不拒絕,為什麼呢,是因為不管你是誰,都有朋友,即使你賣不出去保險,也給身邊的朋友講了保險理念,以後可能會買,即使你賣不出去保險,可能業務員自己也會買一堆保險。

那麼很多來面試的業務員經濟能力很差,本來就沒什麼錢,之後在保險公司為衝業績,為轉正,為衝主管,不是為自己健康而買的一堆保險,不管離職還是沒離職,最後都有可能沒錢續費,而退保。

我其實以前也買過保險,最後也退了,當你經濟能力不行時,一定要量力而行,保險應該買,但不能盲目的買,當你有能力買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求買,也不能說明不明白就盲目的去買。


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保險裡面有一款在銀行裡面賣的理財型保險,這是保險產品的一種,一般在中小銀行裡都有很多銷售員,特別是一些老人,去存錢的時候,在不明白的時候就把錢存在保險公司,然後取錢的時候取不出來,造成很多的一些麻煩。所以買保險產品,自己一定要懂,要明白他的條款,不然以後可能會責怪業務員,責怪保險公司。


總結:保險業務員如果不是為自己的剛需,盲目買的保險,最後結果都是退保,如果是客戶不清楚自己買的是什麼保險,結果可能也是退保,甚至是不愉快。


支付這些事兒


我家買了4份保險真後悔。給你們算一下我買的那份,每年大概3700x15年交的費。生病意外最高賠10萬。經後錢根本不值價。我買保險五年。我買保險時縣裡房價大概4700每平方米。現在房價7000多每平方根。千萬別買保險套路。買保險不如存錢,打比方每年買4000你存十年加利息你有事也可以取出用。千萬別買保險,買了你會後的。我交5.5萬最多生病意外險陪十萬。生病陪十萬都不值錢錢扁值。買保險交了錢不會退,只能前進繼續買。作為我買了保險後悔跟大家分享。


用戶3064217154310


大家好,我是希財君,說一個我朋友的故事吧!

最近,朋友離職後,找了很久的工作都沒找到合適的,於是就去做了保險。

自從朋友做了保險後,我們這些人都笑她被洗腦了。不管何時何地,都在說保險的各種各種好。而且各種朋友圈都被霸屏。

前段時間,和朋友一起吃飯,整個飯間說的最多的就是某某某看了她的朋友圈,買了什麼什麼的保險。 而且一問下來,幾乎想買的都是親戚朋友,其他成交的幾乎沒人。

她自己也給老公買了保險,接下來打算給自己買,以及給家人買。

雖然目前還沒有成交,也沒賺到啥錢,不過自己買保險,還是買了一堆。


希財網


不管是為了完成任務還是真的因為確實覺得產品好才買,身邊做保險的基本都是給自己和家人買了一堆保險,不僅如此,還大力動員身邊的親戚朋友買。這樣做的後果是往往造成了一些不好的負面影響。

首先,盲目購買,保費超出自身負擔水平

我之前寫過閨蜜家的案例,她月入8千,家庭年繳保費4萬。因為人情和自己後來也兼職做保險需要業績的緣故,她給家裡人買了不少保險。每次看到合適的就覺得應該買一份,並未統計到底買了多少,直到想要換工作了又覺得自己餘糧不多找我商量才在我的提醒下好好梳理一遍買過的各種保險。

不梳理不知道,一梳理嚇一跳,居然年繳保費4萬,佔到了年支出很大的一部分,導致這幾年沒什麼結餘,如今想換工作了才發覺兜裡空空。

其次,不做精簡,雖為保險但並“保險”

上週下班地鐵上跟同事閒聊正好說到保險的問題,我問她家裡都配置了什麼保險,她說具體不清楚,都是身在保險公司工作的公公在操持。

她說感覺保險沒什麼用,雖然時常聽公公說起買了各種保險,但之前家裡小孩生病住院以及老奶奶意外摔倒骨折也都沒報銷上。

這種情況多半是沒配置對保險,需要保障的時候,保險沒起到保障作用。

再次,熱心推銷,惹得一眾親朋好友煩心

我在老家的同學前陣子還跟我抱怨,姑姐入了保險的坑,不管去哪家親戚都要使勁兒遊說別人購買她推薦的保險。一開始別人還只是嘴上呵呵轉移話題,後來見她上門就怕。

她老公禁不住自己親姐姐推銷,已經買了幾份保險了,但她心裡很不舒服,覺得這些保險產品性價比不高,礙於老公的面子,她也不好說什麼,心裡對姑姐還是有意見的。

關於保險,若不是鑽研的比較深,真不建議給自己和家人亂買,更不建議隨意給他人推薦,你可能會賺到一筆小小的佣金,但損失的可能是未來很多年要交的保費,以及別人對你的好感和信任。


奮鬥的咖啡豆


保險公司之所以不停地招聘員工,實際是在招聘客戶。每個進入保險公司的人,為了儘快做出業績,往往會給自己和家人買上一堆保險。


保險從業者能堅持下來並不容易,除非人脈比較廣,有錢的親戚朋友多,或者是特別勤奮努力還會想辦法的那種,多數人是堅持不下來的。在保險公司的時候一開始自己買保險有提成,看起來便宜很多,能省40%左右,但是提成不是一直有的,一般三年左右也就沒有了,但是很多保險的繳費週期往往十年以上。


保險從業者自己買了一堆保險,有時候還給家人買上一堆保險,看起來增加了保障,但是用不上的時候看不出好處,每年大筆的保費卻是不容迴避的問題。重疾險一年幾千元,孩子的萬能險或者分紅險動輒萬八千元一年,買上幾份保險一年的保費就要兩三萬元。如果家庭收入高,每年拿出幾萬元交保費不是問題,但是如果收入不高,工作又不穩定,退保幾乎是必然選擇。


一位鄰居曾經做過一段時間保險,不到一年的時間,給家人買了一堆保險。後來保險難做,業績不達標沒底薪,鄰居就不做了,但是保費還要繼續交。一年幾萬元的保費,還要還房貸,還要養車,雖然家庭收入不錯,也是不小的負擔。幾年保費交下來,十來萬元已經進去了,退保的話會損失大半,不退的話還得交更多,十分糾結。


保險公司招聘員工進去,都會有一個洗腦的流程,經常培訓開會,大講保險的好處。幾個月下來,身處那樣的環境,加上業績考核壓力,想做保險賺錢的人基本都會掏錢自己買保險。正是保險公司源源不斷的招聘,使得業績持續增長,越來越多的客戶入甕。


不要說普通人搞不清保險條款的優劣,即使保險從業者也未必真正清楚一份合同的所有條款。保險本來就是一個概率遊戲,保險公司穩賺不賠,超低的理賠率才是保險公司盈利的關鍵。


對於買了一堆保險的人來說,最終選擇退保的一定是多數,經濟條件允許的話有可能會留一兩份性價比相對較高較實用的,能夠全部留著一直交下去的比例極低。


財智成功


我是保險從業者。

我目前的保險。

1.定期壽險200萬

2.重疾險50萬

3.癌症重疾險100萬

4.百萬醫療險1份

5.綜合意外險250萬

6.自駕車意外險150萬

算是自己買了一堆的產品。

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首先我是基於自己實際情況,我作為一個從業者,明白保險的功用,也知曉自己的需求,所購買的保險也是基於自己實際情況而配置。

或許有些業務員是因為業績不足,為了保號然後買的自購件,我們業內俗稱自殺件,即為了業績自己給自己買保險充當業績。這種情況多見於主體公司,有業績考核、保級等要求。

從兩個方面說,有一些的確是不具備購買大量保險條件,因為需要業績而不斷的在自購,保險的收入遠遠低於支出的保費,為了主管畫的年薪百萬的大餅,不斷的拆東牆補西牆,債務越滾越大,這種情況是實際存在的。

另一方面,部分從業人員因為這種原因購買,恰好發生風險,結果是成為保險的收益者。

但是,我認為大多數的業務員,都是基於瞭解保險,認同保險,並且是在自己的需求基礎上購買保險的,也只有這樣,才更有理由和底氣給他人推薦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