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当年在《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里说有很多相声演员是半路转行,具体有哪些例子?

用户7014061022


首先说明一下,《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是一段对口相声,不是新闻报道,哪怕郭德纲在里面反复说“这都真事儿”,大家也不要当真事儿听。因为郭德纲在调侃于谦家族的时候,也会这么说,但你拿着相声段子找郭德纲核实的话,他会告诉你“这是艺术创作”。所以不要把相声演员说的话当指路明灯,有些东西动动脑子甄别一下,你会发现这都是娱乐而已,这是其一。

其二,郭德纲说的前提“相声演员半路转行,到相声行业蒙事圈钱”,这个前提本身就有矛盾。第一什么叫相声演员,到底是会说相声的就叫相声演员,还是必须由相声门户的演员,如果是有门户的人,那讲这段相声的时候,郭德纲还没拜师,那他自己就不是相声演员。第二外行人到相声行业圈钱,这个更是可笑,相声在九十年代到零几年根本就一文不值,多少从业人员往外跑,哪有人转行到里面捞钱的说法。一个日薄西山的乞丐行业,还有人放弃本行跑进来,那就是真爱相声的人。


所以说郭德纲这个作品里面隐射的东西,很多就跟网络爽文一样,只是为了舞台效果设计的而已,或者说就是郭德纲在含沙射影攻击一些跟他不对付的同行。只不过他在自己小剧场有话语权,所以能够随便开炮,台下也不会有人站起来跟他辩论,所以郭德纲说的东西,很多没必要考究,更加不用去较真,听个乐就可以了。

相声演员半路出家是常态,真正生下来就一直说相声的人才是奇葩,郭德纲自己都是评书开蒙,但他确实赚钱的职业都是相声,所以他勉强算是符合这个条件。另外马三立刘宝瑞也没有其他职业经验一直说相声,但其他人都会多多少少有其他行业的工作经历。

列举几个半路出家的相声演员,就以郭德纲在相声里面说的“厨师”行业为例:

曹随风——冯巩徒弟,当过专业厨师;

阎月明——著名的厨师相声两门抱;

李嘉存——十几岁学厨师,后改说相声;

丁广泉——家里三代都是大厨,祖传厨师;

牛振华——邮电部食堂厨师出身,后考入北京曲艺团说相声;

王伟——杨进明徒弟,厨师出身;

李鹤彪——郭德纲徒弟,饭店大厨;

张鹤伦——郭德纲徒弟,烤串师傅出身;

另外把餐饮业算进来,岳云鹏孔云龙是跑堂伙计,孟鹤堂是饭店大堂经理,都是妥妥的半路出家。对了,张云雷也去面包店打过工,也算是餐饮业从业人员。


其他行业转行:

侯宝林——京剧演员

马季——书店员工

冯巩——钳工

姜昆——建设兵团士兵

于谦——演员

苗阜——铁路工人

李宏烨——理工科博士


相声演员转行其他行业的名人:

范伟、张国立、刘欢、巩汉林、朱军等。


咸鱼茶馆








郭德纲在《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段子里提到的时间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所以我截的这几张图里只包括了明字辈这些拜师较早的人。至于他们全都准确的拜师时间,暂未统计,以这本书的作者所言,他对于年轻一辈的,最近这些年拜师的很多都不认识,而且有些是学生不是徒弟,有些甚至是外国人,所以可能没有录入。从这点看,他录入的这些名字大体上是可以跟郭德纲所说的名单有大量重合的。

我没有截文字辈的,除了家里有长辈说相声的,其实八十年代也很难有人能进到文字辈了。不能很肯定的说没有外行人进来,但从大面上来说,我们大致了解说相声的名单就可以,这些人虽然在相声演员里面有名有姓,反正大家都不认识。
只看明字辈的,这里面也不全,然后再把里面所以你认识的去掉。仍然有大量你不认识的,被认定为正经的相声演员的人。

我看到很多朋友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喜欢单个的举例子,比如苗阜以前干什么的,岳云鹏以前干什么的,姜昆以前干什么的。

其实,这些都已经功成名就了,至少手上有点活儿的,他们即便半路出家,但也算不上蒙骗观众。相声行业里,比岳云鹏苗阜强的,真没啥人。

真正的浑水摸鱼之辈,肯定是不出名的。要是一个二五眼还能混出名堂,那他也太厉害了。

就这个名单,反正也不全。把里面的名角去掉,把家里说相声的艺人子弟去掉,仍然有一大部分,有师承,有名有姓但不认识的人。

去查他们的出身吧。别说他们说相声之前是干别的行业的,就是拜师之后仍然干别的行业的,也大有人在。


闲白社


《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是郭德纲最为成功最具影响力的相声作品之一。其中他针砭时弊地说出很多相声现状,值得相声从业者深思。其中说到很多相声演员都是半路出家,看相声行挣钱才中途加入的话题,这样的问题当然存在,但这并非完全任由指责的事情。有一些演员当然是混子,但也有一些演员是有着相声天分的,他们转入此行业是相声之幸。

马季:原来在新华书店上班

从远到近来说,建国之后曾有一段相声的中兴时期,相声的繁荣使得职工业余演出中涌现出很多佼佼者,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相声大师的马季。

马季原来只是王府井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由于从小喜欢相声就跟着模仿,他尤其模仿侯宝林的表演最为相像,连声音都非常接近。在一次业余文艺会演当中,表现出色的马季被侯宝林相中,而后马季被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成为一名专业相声演员。

可以想见,如果马季没有转行一直在书店工作,相声界就会少一位承前启后的相声大师。

姜昆:曾在建设兵团当兵

时间进入十年非常时期,那时候除了样板戏和少有的一些歌曲可以演唱,文艺活动基本停滞,此前从事相声行业的人都纷纷转行做了别的工作。一些喜欢相声的年轻人也不得不做其他工作,无法得相声之门而入。十年非常时期结束的时候,相声成为最敢于发声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讽刺的轻骑兵,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欢迎,这时候就涌现出很多从其他工作领域进入相声行业的新演员。最典型的就是姜昆。

姜昆最早说相声是在黑龙江建设兵团,那时候他还在部队当兵,处于对相声的喜爱开始表演相声,但并非一名专业相声演员。1976年的全国文艺会演中他脱颖而出,被在场的马季看中,而后被调进说唱团,成为一名专业相声演员,其后因为说出《如此照相》等作品而声名大噪。和马季一样,姜昆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相声演员的代表。

侯军:先当厨子后说相声

郭德纲在作品中所说的其他行业进入相声行业的例子,有这样正面的例子,当然也有反例,也就是郭德纲看不惯的一些事情。

比如侯宝林的孙子也就是侯耀华的儿子侯军,在爷爷的教诲下,其实侯军最早是学烹饪的,后来还在央视主持过几年《天天饮食》教做菜做饭。在相声不火的年代侯军教人做饭,但在相声火爆的那些年,他也曾放下炒勺登台演出。不能说他完全没有相声表演天分,而且后来还拜师胜杰为师学过相声,但自始至终没有什么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半路出家不是完全的坏事

可以这么说,某个行业火了就吸引更多人加入,这本来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说对还是不对,那就看这个人有没有相声天分,有没有为此付出努力。就拿德云社来说,拿郭德纲的徒弟来说,很多人在进相声行业之前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比如表现优秀的阎鹤祥,原来就是通信行业的工程师,而且即使开始在德云社学习相声也开始表演,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维系了很长时间。这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并不代表演员不是这块料,完全是为了挣钱得名而转行说相声。

鱼龙混杂的情况总是有的,但谁是鱼谁是龙,观众会予以检验,时间会给予回答。



郑捕头


之前姜昆参加访谈节目说了一段八扇屏,霸王项羽那段,效果大家可以自己找视频看看。


阿宅小岩


岳云鹏,孔云龙饭店端盘子转行。

孙越,动物园饲养员转行。

张鹤伦,唱二人转的转行。

孟鹤堂,酒店大堂经理转行。


飘逸的历史


旧社会的时候,中国农民家庭的生活普遍都比较困难,很多人从小就被父母送去学艺。但解放后出生的,又有几个人从小就学习相声的呢?像王玥波、徐德亮等人从小就学习相声的,两只手就可以数的过来。


很多相声演员其实都是半路出家,就连相声大师侯宝林也非科班出身,是从京剧演员转行过来的。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相声演员。

1.阎鹤祥。

阎鹤祥如今可是德云社的大红人,由郭德纲指定亲自为少班主量活,不出意外,那以后可就是德云社的后宫之首了,啧啧啧,这身份哪位师兄弟见了不得巴结着!


不过,谁能想到如今德云社最风光的演员之一,十年前还是一位工程师呢。去年,阎鹤祥在微博上发出自己十年前的工作证,那时候的他任中国移动数字大厦无线局域网管理工程师职位,一个标准的理工男,整个头上看不见一根头发。


再看如今,阎鹤祥已经穿上了一身大褂,走上了相声舞台,风光无限。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头上竟然长出了浓密的头发,这顿时引来了网友的惊呼:莫不是说相声有生发功能?求教生发秘诀!

2.孙越

孙越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在德云社内,除了于谦于大爷之外,他称捧哏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孙越如今与岳云鹏不属于任何一个演出队,可以独立接商业演出,地位超然。他是相声大师李文华先生的外孙,虽然属于相声世家,但是以前的职业并不是相声演员。



岳云鹏曾不止一次在相声段子中调侃到:孙越以前是动物园里的专门喂大象的饲养员,喂了几年大象瘦了,他自己胖了。这个段子被很多观众当做玩笑,其实这不是瞎编的,孙越以前还真是动物园里的饲养员。


他刚从北京园林学校毕业那会,相声艺术正处于最困难的境地,眼看就要失传,那个时候靠说相声完全养活不了自己,所以孙越就选择了学校分配给他的饲养员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他本人很喜欢说相声,所以在工作之余会经常跑到外面的小园子里去表演。后来认识了与他合作非常默契的岳云鹏,并且在郭德纲的一再劝说下,才辞去了饲养员的工作,专心做了一名相声演员,坚持到了现在。

你们还知道哪些从别的行业转行过来的相声演员吗?


闻香识电影


和转行没关系,这方面杨毅说的透彻:你拜完师,顶着个大辈,不做科不练功,那你混相声圈干嘛来了


我了个去91



《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应该算是郭德纲相声的一段代表作,里面对相声行业的一些现象剖析的比较深刻。其中说到很多相声演员都是半路转行的,带有一点讽刺的韵味,但并非讽刺所有半路转行的人。在我看来所谓的半路转行,应该有三类:


一是原来有工作,后来开始喜欢相声,而拜师专门学习相声,从事相声的演员。这一类相声演员在现今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德云社内部,也是比较多的。比如岳云鹏最初是面馆的服务员,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加入德云社,拜郭德纲为师,经过几年的学习,最终得以登台表演相声。再比如张鹤伦,小的时候学唱过二人转,后来看到电视里面的郭德纲,非常喜欢。于是在母亲的帮助下,来到北京,几次努力才拜师成功,同样经过系统的学习,才最终登台表演。类似于这样的相声演员,还有很多很多。


二是原来有工作,因为某些原因转行进入相声,不过从来没有进行专业的学习和训练,甚至对相声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都不是很熟悉的。比如姜昆,原来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工作,因为嘴皮子比较灵活,经常说一些小笑话,后来被马季发现,调到北京开始说相声。不过姜昆虽然是马季的学生,但却没有太专业系统的学过相声基本功。


在比如侯耀华,侯耀华作为侯宝林的儿子,打小就没少听过相声,可却没有真正的学习过,主要是侯宝林不同意。后来年纪大了,有了名气,不知道怎么就成为了相声演员,甚至拜师常宝华,成为了名正言顺,却基本功不扎实的相声演员。

这一类的相声演员,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比较多。这应该也是郭德纲所要讽刺的一群人。


三是学习过相声,但是中间做其它工作,后来又回到相声行业的。比如于谦,很早就跟随石富宽学习相声,但中间由于相声行业发展不景气,开始拍戏。最后因为和郭德纲搭档,找到了相声的感觉,又回到了相声行业。再比如张云雷,自小跟随郭德纲学习相声,后来因为到仓离开相声几年,最终因为郭德纲而回到德云社,成为现在最火的一个相声演员。


其实不论哪一类相声演员,自小就开始学习的也好,半路转行的也罢。只要有更多的人愿意说相声,那对相声行业都是好事。当然,既然愿意说相声,那就要对相声负责、对观众负责,还是应该把基本功练扎实,把心态摆正,静下心来多多的练习、研究相声,这样相声才会越来越繁荣!


雨天论娱乐


这段相声中关于这段有一个重要的前提表述:这些人都是25岁之前是从事各行各业,25岁之后转行开始说相声,根本就没有系统的学过相声,没有练过基本功的!为啥去说相声不去干别的,因为相声好骗!这些人说的就是以姜昆为代表的一干主流电视相声表演者!

半路转行不可怕,老郭的大部分徒弟,基本都是转行来的,但是人家这群徒弟,从进门就开始系统性学习,苦练基本功,一步一步锻炼起来,直到能上台演出,所以德云社的演员对得起每一位观众的票钱!


守望者的罗夏


岳云鹏,孔云龙,孟鹤堂,张鹤伦,冯照洋

都餐饮界的,张鹤伦好歹能算个厨子,别人厨子都不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