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善於消耗企業利潤的“隱形殺手”

八個善於消耗企業利潤的“隱形殺手”

企業運營過程中,往往會有許多看不見的利潤“殺手”在挪用企業創造的利潤,如果能找到這些“隱形殺手”,無疑如同找到“病原體”,那麼下一步的“對症下藥”一定就是再次騰飛之時了。


如果能總結出企業常常存在的多種“隱形成本”,企業就可以由此而進行比照自檢。


今天,你還“隱形”了嗎?


一、溝通成本


八個善於消耗企業利潤的“隱形殺手”

在當今經濟動盪不安的環境裡,企業的經營節奏也日益變快,可萬事都有一定的限度,快節奏的運營,給企業也帶來了眾多的麻煩。


溝通,是企業運營的重要環節,很多企業在做眾多的制度培訓,精神層面的培訓,可是大多沒有“溝通能力”培訓。


在大多數企業,你會發現,在同事之間的溝通過程中,會出現嚴重失真的現象,或詞不達意,或答非所問,或百人百解……


這種現象,說小了,讓很多工序成為無效工序,或失去很多重要機會。說大了,有可能因此給企業帶來隱患。這是一個典型的因溝通不良而導致的成本增長。


二、加班成本


很多老闆總認為,員工在下班後“廢寢忘食”地“加班”是一種敬業現象。殊不知,這可能隱含著很高的成本。理由有三:


第一,加班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為工作任務太重,而是員工的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的,加班意味著低效率。如果客觀工作任務確實很重,那麼企業應該及時補充新的人員和崗位才是真正的發展和進步。


第二,加班耗費更多的員工精力和體力,嚴重透支員工的健康,長期下去,會讓一些重要員工不能長期發揮其效能,並且有為公司帶來負擔的隱患,比如有的機械操作員工因為長時間加班而導致精神失常,造成事故,而企業要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第三,加班員工並不一定“務正業”

,有些員工在下班之餘,名為加班,利用公司的資源,從事其個人事情,同時還領取公司的加班費,很多企業的重要損失、數據丟失等都發生在下班時間,而加班成為企業“藏汙納垢”的死角。


三、人才流失成本


八個善於消耗企業利潤的“隱形殺手”

有很多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都是很欠缺的,他們認為人才是無限的,成為“鐵打的營盤”,員工自然也就成為了那“流水的兵”了。


不能不說,一個員工的離開對公司都是一筆成本,因為公司要承擔對這個員工的培訓費等前期投入,還要承擔新招聘該崗位員工的前期成本,還要承擔新員工是否適合崗位的風險。


而老員工的離職也會因為職業素養的關係,可能會流失重要的內部資料或信息,而其離職後,很可能會進入自己的競爭對手的企業。


所以,員工特別是老員工的流失無疑會給企業帶來高出其收入幾倍的支出。很多小企業在經營多年後,你發現他們一直是那麼小的團隊,而除了老闆之外,沒有一個員工是從企業成立當初留下來的。我想這可能就是其發展不起來的重要原因吧


四、會議成本


八個善於消耗企業利潤的“隱形殺手”

如果說時間的一切都是一個過程,那麼時間一定是最珍貴的東西。企業的經營無非就是與時間賽跑的過程。


會議是企業解決問題和發佈指令的集體活動,但是也是一個高成本的經營活動。因為這個活動往往是很多領導者參與的集體活動。


每過一分鐘,意味著與會人員總數的分鐘數,而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並未掌握開會的技巧,都存在“會前無準備,會中無主題,會後無執行,與會無必要,時間無控制,發言無邊際”的六無現象。


當每個月發放薪水和總結收入時,財務報表的數字總是成為經營者奇效的“失眠藥”,殊不知這顆“藥”的很大一部分成分就是會議。


五、加速發展成本


將企業推向快車道是每個企業家的夢想,但是風險係數也因此而同步增加。


特別是大中型企業,他們雖然發展迅猛,收入豐厚,但是一旦出現危機,將是災難性的。


多個案例證明,企業的風險很多都是因為預料不足或管理不善造成的,在風險發生前,都早以埋下隱患。


而很多大型企業或者知名企業因為一次風險而消亡。可見,風險是舉足輕重的隱形成本。而這種現象並非顯而易見,實在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六、企業文化成本


有人說企業文化如同一個企業的魂,會在其每一個成員的精神面貌中得以體現。


這種文化在企業成立的初期階段就開始建立,他受企業的創始人的文化、習慣、技能、職業、好惡等影響,因此有人說,企業文化就是老闆文化。


但是說企業文化會成為成本,或許很多人不以為然,但事實如此。


我們會發現一些企業的員工精神萎靡,做事效率極其低下,無論多麼優秀的員工只要進入,不久要麼離開,要麼也會變成那樣,我們不能不說,這是“環境”問題。而這個“環境”正是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如同企業的生命,會伴隨企業的一生,只能調整,不可重造。


七、信用成本


八個善於消耗企業利潤的“隱形殺手”

這是一個牽扯到遠期回報的成本,誠信經營如同誠信做人。我們發現,很多企業,習慣拖欠供應商貨款,習慣拖欠員工薪資,習慣剋扣他人,習慣拖欠銀行貸款等等,認為這樣可以減輕企業流動資金壓力。


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會成為企業經營的嚴重隱形成本:


◆ 首先,供應商一定會將時間成本算在其報價中,這類企業無法採購到最低價格的原料或服務。


◆ 其次,員工薪資拖欠,違背勞動法規,有被懲罰的危險。


◆ 而拖欠銀行貸款,剋扣他人,會給其信用度大打折扣,在企業某一天遇到困難時,會四面楚歌的。


無疑,企業為此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而其實其並沒有因此獲得任何益處。


八、管理者成本


“管理者成本”指的是企業的老闆或管理者本身給企業帶來的成本。有一句話的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管理者如同一支軍隊的首領,其本身是企業支付成本最高的員工。


很多民營企業的老闆把自己變成了企業的“皇帝”,一切自己說了算,全體員工變成了執行的機器。


但是,企業家個人因素的缺陷,將會為企業增加沉重的成本負擔。


這種現象主要體現在小型企業,但在大型企業裡也存在著這樣的現象,我們也可以將這種成本延伸到企業的每一個部門甚至是每一個職員。


因為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工作負責,我們常常強調,在你的範圍,你就是領導,你有權決策。


而很多領導者一直以自己為中心,這將大大降低了團隊的作戰能力,增加了高額的隱形成本。


記得曾經對一個抱怨公司缺乏人才的老闆說過一句話:“你們公司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和善用人才的智慧”。


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