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點評之《哈麗特》:一個將要印上美元的偉大女性


奧斯卡點評之《哈麗特》:一個將要印上美元的偉大女性

在奧斯卡頒獎的前一天,終於看到了一部黑人演員飾演主角的電影。《哈麗特》是這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中唯一一部黑人題材電影。假如沒有《哈麗特》,這屆奧斯卡獎恐怕又成“全白奧斯卡”了!

奧斯卡點評之《哈麗特》:一個將要印上美元的偉大女性

自從2015年鬧出“全白奧斯卡”風波以後,種族問題就成為好萊塢的一條“高壓線”。從主辦方到主持人到媒體到所有參與者,無不謹小慎微,深怕觸犯眾怒。種族平等成為好萊塢“政治正確”的重要原則。直到去年,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8部作品中,居然有3部是黑人題材的。最終,《綠皮書》獲得最佳影片獎,雷吉娜·金和馬赫沙拉·阿里獲得最佳女配角和男配角獎,達到了黑人題材影片和黑人演員獲獎的頂峰。

奧斯卡點評之《哈麗特》:一個將要印上美元的偉大女性

但是,今年的奧斯卡評選卻又出現了幾乎“全白”的情況。9部最佳影片提名作品無一黑人題材,最佳男女主角和男女配角4個表演獎項的20位被提名者中,只有在《哈麗特》中飾演哈麗特·塔布曼的辛西婭·艾莉佛一位黑人演員上榜。此前我也並未發現這個情況,直到今天看完《哈麗特》才猛然醒悟。不過根據名單分析,這個最佳女主角獎是否會給辛西婭·艾莉佛還很難說。假如沒有,那麼這屆奧斯卡的獲獎名單就將是“全白”的。屆時媒體和公眾會怎麼評價,我們還得等著瞧。

奧斯卡點評之《哈麗特》:一個將要印上美元的偉大女性

《哈麗特》是根據真實人物和事件拍攝的,講述美國傑出的黑人廢奴主義運動家哈麗特·塔布曼的傳奇故事。敏蒂·塔布曼是馬里蘭州的一個黑人奴隸,雖然與自由人黑人約翰結了婚,但還是逃脫不了被賣的命運。於是,她在黑人牧師格林的幫助下,逃到了費城,找到了住處和工作,改名為哈麗特·塔布曼。一年以後,她義無反顧回到南方,救出了兄弟姐妹,並加入了反奴隸制協會拯救奴隸的“地下鐵道”行動。

奧斯卡點評之《哈麗特》:一個將要印上美元的偉大女性

哈麗特·塔布曼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真實人物。逃到北方後,她化名摩西,冒著生命危險,138次潛回馬里蘭州,救出3000多名奴隸,包括她的4個兄弟。南北戰爭期間,她還為北方軍隊擔任護士和廚師,同時潛入南方偵察敵情,帶領幾百名南方奴隸加入北方軍隊。影片最後的場景就是1863年的真實事件,她策劃了一場對南卡羅來納州南方軍的襲擊,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由一個女人策劃和發動的戰役。戰役打響前,她潛入敵方莊園,通知奴隸在戰役打響後向河中逃跑,北方戰艦會接應他們。

奧斯卡點評之《哈麗特》:一個將要印上美元的偉大女性

2016年4月,美國財政部宣佈,新版20元美鈔正面將印上哈麗特·塔布曼的頭像。這是“亮相”美元的第一名非洲裔美國人和第一名女性。去年5月,因為啟用新的防偽技術原因,美國財政部確認,新版20美元鈔票將推遲啟用。

奧斯卡點評之《哈麗特》:一個將要印上美元的偉大女性

把這樣一位堪稱美國曆史上最偉大黑人女性的人物搬上銀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奴隸制雖然早已經消失,但種族問題依然是美國社會的痼疾。對黑人以及有色族裔的歧視,在美國依然具有普遍性。不然,就沒有“全白奧斯卡”風波,就沒有那麼多呼籲種族平等的黑人題材電影。影片最後,哈麗特·塔布曼對追捕她的白人莊園主吉迪恩說的那句話“上帝不是讓你擁有其他人的”,正是影片的主題,也是美國憲法的主要原則之一,那就是:人不能成為財產,一個人不能擁有另一個人。這個原則雖然已被全世界公認,但人與人的不平等依舊廣泛存在,移民問題造成的社會分裂在歐洲和美國甚至更加嚴重。這是《哈麗特》這樣的電影之所以存在的現實原因。

奧斯卡點評之《哈麗特》:一個將要印上美元的偉大女性

在美國的文學史和電影史上,對南北戰爭的描述一直是不一致的。更多的作家和電影家樂意把美國南方的奴隸制莊園描繪成溫情脈脈的伊甸園,而把林肯率領的北方軍形容成粗暴的侵略者。《飄》和《冷山》就是這些作家和電影家的代表作。所幸的是,我們終於看到一部正確闡述南北戰爭意義的電影了。《哈麗特》告訴我們,為了拯救南方的奴隸,林肯不惜發動一場內戰,實在是必要的。100多年後,我們在銀幕上重溫這段歷史和這個故事,同樣也是必要的。因為,不平等依舊存在,人奴役人的現象依舊存在。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