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的足球文化怎么样?

败吱声嗯


安徽作为足球极不发达省份,却先后涌现出李毅、赵鹏、张成林兄弟、陈雷、韦世豪等国脚和知名球员,以及以来宪强为首的著名青训教练,而这些球员和教练全部来自蚌埠,由此可见蚌埠的足球底蕴。蚌埠是八十年代国家体委确定的足球重点城市之一,八十年代曾经举办过赛会制的全国甲级联赛,九十年代初承办过赛会制全国足球甲B联赛,蚌埠青少年足球曾经多次在全国获得过优异成绩。球迷人数众多,当年体坛周报和足球报最火的时候,蚌埠的销售份额就占了安徽省一半以上。蚌埠足球没能拥有自己的职业俱乐部,主要原因是蚌埠乃至全省经济基础落后,蚌埠当地又没有大型企业赞助足球,加上领导也不是十分重视。但是蚌埠的足球文化还是十分发达的,民间的各种足球比赛经久不衰,蚌埠人对足球的热爱全省首屈一指。


足球笔耕者李屹峰


蚌埠足球早在五十年代就很活跃丶很普及,那时水平较高的比赛是市队与3600部队(当时的驻蚌空军部队)的比赛,经常有比赛,在老体育场,没有看台,也囲的水泄不通,各中、小学都有校队,尤其三中耿伯威先生在国内足球界名声很了不起,现在东北大学丶东北体育学院、《辽宁体育》都有他的资料-文革后还专程到蚌埠搜集他的资料,据说英国泰晤时报当时还报道过他。话说回来,解放后市体委也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足球联赛,教育系统各中学是市里联赛,小学是各区分别举行联赛,优胜队再参加市级小学生联赛,规模大的学校还有班级代表队,那个普及程度现在是赶不上了,來宪强当时在凤二小足球队,后来考上北体踢球了(实际相当于国青队),他事业心强,能吃苦带出来这么多出色的球员,功劳很大!另外,蚌埠球迷十分热情,曾深深打动当时国脚左树声…故事太多了,足球文化二、三事吧!


江淮老人


这个问题问得好,蚌埠足球强不强我不知道,但蚌埠的“足球文化”肯定强,一个李毅大帝,来个护球,就把“蚌埠回旋”这词给发扬光大了,李毅吧身为百度第一大贴吧,成员众多,这么多人都知道“蚌埠回旋”这个词,谁敢说蚌埠的足球文化不强?

这个还真是因为信息化时代和全民娱乐至死时代,给蚌埠足球文化增加了新的人气,毕竟李毅的“护球”,包括由此衍生的各种术语,都有蚌埠足球文化的成分在里面。不服不行啊。所以,个人觉得,蚌埠是产过一些球星,但缺乏中超球队。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有这么多球迷知道“蚌埠”一词,本身就可以归功于“足球文化”了。对此,你怎么看?


绿茵守望者


蚌埠足球早在五十年代就很活跃丶很普及,那时水平较高的比赛是市队与3600部队(当时的驻蚌空军部队)的比赛,经常有比赛,在老体育场,没有看台,也囲的水泄不通,各中、小学都有校队,尤其三中耿伯威先生在国内足球界名声很了不起,现在东北大学丶东北体育学院、《辽宁体育》都有他的资料-文革后还专程到蚌埠搜集他的资料,据说英国泰晤时报当时还报道过他。话说回来,解放后市体委也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足球联赛,教育系统各中学是市里联赛,小学是各区分别举行联赛,优胜队再参加市级小学生联赛,规模大的学校还有班级代表队,那个普及程度现在是赶不上了,來宪强当时在凤二小足球队,后来考上北体踢球了(实际相当于国青队),他事业心强,能吃苦带出来这么多出色的球员,功劳很大!另外,蚌埠球迷十分热情,曾深深打动当时国脚左树声…故事太多了,足球文化二、三事吧!


蚌埠芒果找房


蚌埠市的足球文化大有来头,没有六十五岁以上的人不知道了。七十年代初,有一支外队,是墨西哥还是哪国记不清了,从上海登陆后一路横扫向内地,上海队,各省队都纷纷败下阵来,唯独到了蚌埠市碰到了硬茬子,大败。从此以后对蚌埠市刮目相看了。当时蚌埠市本地每年有职工业余队全市比赛,市学联比赛,很精彩,明星不少,故事也不少。三言两语说不完。


拨云见日677


蚌埠的足球运动是传统优秀体育项目,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城南的国家级足球小城项目,预计在19年动工。


噹噹咦噹噹


蚌埠的足球还是出了不少人,八十年代就被国家命名为足球重点城市,那时候喜欢踢球的孩子真是不少,主要还是经济不行,没有俱乐部喜欢踢球的孩子为了前途都去外发展了。这些年在外有点名气的有李毅,张成林张成祥兄弟,赵鹏,陈雷等等,现在安徽有个俱乐部叫合肥桂冠中乙的,赵鹏现在在那踢球,真希望蚌埠也能有个俱乐部,能让我们球迷去为他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