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同学结婚、我们随三百元的份子,十几年后我结婚、他们随二百,该生气吗?

七月的岔路口


四十多岁的人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安知天命,这个年纪的人,人世间还有多少事情想不明白。


肖昌洪0304


其实你不必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这要看你同学的人品如何,如果是那种又奸又滑的人,那就不必来往了。若果确实是有困难的,你也不能在意。我老公的朋友,在我儿子十二岁的时候,他一分钱也没拿,喝完酒就走了,我问老公朋友给了多少钱,他说给了二百。后来朋友借钱,从我手里拿了四千,后来给了我两千,后来老公也说还够了四千。过了好多年,老公说实话了,儿子十二岁的时候一分也没给,借的钱也只还了两千。因为那时朋友正处于困难时期。一直到现在,我们两家还是挺好的关系。


秋风无韵


正常,我大弟随一亲属200,他女儿回100。我同事还是非常有钱的主。你随了他们家N次礼,都有1000了,结婚告诉有随200的,还有说在海南呢,更气人。

少100,咱们不生气,我现在退休了,孩子还没对象,有的家随礼1000多了,现在见面连招呼都不打 。等我女儿结婚告诉他们,他们还不说去火星了。

通过一事看清一个人,不气,对吧?全当扶贫了。


冰清韵a


你同学,同志,朋友结婚,你随份子钱是什么意思,是想你有举动时让人家还回来,是这个意思吧,如果是这样的话,当初你还随什么份子呢,你不如直接和他们说,我不给你们随份子了,省的到我那时你们还得破费,现在咱们就二清了,我从7O年代就随礼,那时38元,最多随2o元,以后随着工资,物价水涨船高,百元,最高三千元,我有大事时,他们都来了,我一概沒要,因为我给你们随礼,是从心里真心祝福你们,没法表示,只有给你一点钱略表心意,我有事,你们来了,就说明我没白交你们这些朋友,这退休回家这么多年了,互相还联系呢,听到信就往一堆聚,不知对不,交朋友从心里交,别拿一点钱老算计,这样不如不交,


山头16


直率地讲,对这事生气与不生气都是你自己的事。心小,你就端着;心大,你就放下。

其实,在你提出这个问题时,自己心里是有气的。出发点无非是想获取他人的同情,在大家遣责对方失理、寡义的呼声中,宽慰一下自己那颗受伤的心。

客观地看,十多年前,你为同学结婚贺礼300元。当时讲的是友情、顾的是面子、图的是回报;十多年后,你结婚同学还礼200元。或许他眼下经济拮据,或许他性格啦呼,或许他不懂世故,或许他眼界狭隘。

生活中,看清一个人。一是在名利上,二是在急难时。你的同学是什么样的人,十多年的岁月和交往,足以说明问题了。而根本用不着通过这件小事去揣测。

在人与人交往中,对人要真诚、义气、大度一些,不要为了回报而付出。那样心会很累,还显得俗气功利。每个人,但凡做过的事,当时都是有考虑的。对与错,好与坏,时间会给出结果。既使以前错了,也没有什么可生气、自责和后悔的。成熟是付出代价换来的。长一点记心,弄懂一个问题,尤其认清一个人,往往远比付出本身意义更大,价值更高。


老汉心语


当然不应该生气!相反,你应当感到高兴,十几年后,你的同学两口子还来出席你的婚礼,为你喜结良缘表示祝贺,这是很好的同学情!

一般来说,我们国人随礼讲究的是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有两大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对等原则,就是说别人给你多少礼金,你在下次给别人回礼时至少要等同。象你在十几年前给同学结婚打红包300元,现在你结婚了,他来吃喜酒,当然应当至少回礼300元,这个是一条“底线”。第二个原则是后来者居上。意思是说在后回礼者要比先送礼的多一点。这个原则体现的是我们中国礼仪之邦对朋友、对客人的慷慨、热情和尊重,你先敬我一尺,我后敬你一丈。比方说你在十几年前给同学打红包300元,现在你结婚他回礼应当高于300元,来个400元也是应当的。

我们中国人是十分讲究礼数的。无论吃什么酒席,都不会空着手去,总要打个红包,这也叫随份子。这是礼仪习俗,也是人之常情。这类酒席有红白喜事酒、生日寿宴酒、进火升学酒,等等。这种人情交往是很频繁的,时间久了容易忘记,就是说你容易忘记别人给你随了多少礼,也容易忘记你给别人随了多少礼,久而久之成了一笔糊涂账,这就很被动,不利于人际交往。所以细心的人,会有一个专门的账本,上面记录着自己送出的礼金和收到的礼金。有了这个宝贝账本,你就不慌不忙了,当有应酬往来时,翻出来看看,自己就心中有数了。

好了,咱们扯近了谈,过了十几年了,你清楚记得当年同学结婚时你随礼300元,说明你是一个细心的人,你肯定有一个账本,这当然很不赖嘛!而你这位同学呢,最大的可能是一位马大哈,比较粗心,十有八九把自己当年结婚的账本弄丢了,查无实据,他记不得你当年随礼是多少,加上他肯定不是一个太讲究的人,于是随随便便给你来了个200元,略表寸心了。实话实说,你十几年前的300元,确实不算少了;而你同学现在的200元,一点也不能算多,马马虎虎吧,而且来的是两口子。或许,你同学也记得你当年随了300元礼,但他是一个不太讲究的人,他只想回礼200元,他这叫不按套路出牌,也就随他去吧!

不管怎样,你结婚是终身大事,幸福快乐,有众多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场面盛大隆重,你图的是喜乐气氛,并不在乎收了多少礼金,难道不是吗?所以哪怕你的同学只随礼100元,你一定懒得计较了。如今大家收入高了,谁也不在乎收多少礼金,只在乎与众多亲朋好友同喜同乐。钱财如粪土,情义值千金。你的同学两口子前来参加你的婚礼,当面向你表示最真诚的祝贺,这就非常好!总之,来了就是好,不管礼金是多少。或许用不了多久,你这位同学儿子结婚了请你喝喜酒,你至少会随礼1000元以上呢!


李家庄杂说


你好,这就是你同学不懂事了,十几年前你随三百块钱,算上通货膨胀,相当于现在一千块钱了。

而他们只随了你二百块钱,典型的看不起人,但是他们既然出钱了,你大喜的日子也没必要为这点事生气,能拿到二百就是二百,以后他们有什么事,你就不用去了。

因为中国人讲究的是礼尚往来,你给我一百块钱,我还你一百块钱东西,这叫走动。如果想锦上添花,我给你一百块钱,你还我价值二百的东西,下回我还跟你办事。

像你同学这种你给他们三百,他还你二百的,说不上是落井下石,但肯定就是不会做人,建议收完钱全部拉黑。谢谢。


快威动漫


如果我说实话,请你不要介意。

中国的人情世故,但凡谈到随礼,就很能说明问题。

设身处地,我们每个人,这里当然是指我们这些市井俗人,在随礼的多少上,自然是有权衡利弊,分个一二三等的。

一等关系,除了手足兄弟,就是对于对自己有切身利益的权贵之人,自然不能得罪,不仅如此,更要借此良机拉进关系,随礼倾囊破份,只盼讨个主家欢喜,日后好落得提携照顾。

略次一等,便就是亲朋好友,亲密同学,在生活中相互帮忙,或志趣相投,或私密相好,也是随行就市,以维护友好关系为标准。

最次一等,就是无所谓的关系,随份子就是为了维持最低的来往关系标准,好了不稀罕,坏了无所谓,有你五八,没你四十,随份礼也算是看得起你了。

依你所诉,大概率你是最后一种,请不要顾着沮丧或愤怒,因为,最重要的不是这个。

其实最要命的,就是你现在的生活状态,他们不在乎你的态度,不愿意高看你一眼,肯定是你不值得他们巴结和维持,这跟势利眼无关,因为整个中国的人,都是这个传统德行。

你问出这样的话来,证明你还是有一点生气的,斤斤计较前后的得失,也说明你的胸怀不够宽广。

还是感谢一下那些给你二百元份子钱的朋友们吧,至少,他们没有选择无视,还是愿意与你维持这一段最低的关系的。


心灵之匠


十几年前的三百和现在的二百比,该怎么比呢?现在的二百也许不值十几年前三百的十分之一。其实,同事或者亲属之间相互随礼,并不是礼金多寡的问题,而是一种态度。十几年前我给你随礼拿三百,而到了今天你却只给我拿了二百,即使是十几年前的一百等同于今天的一百,那你还少拿了一百呢,更何况现在的一百比起十几年前的一百不知贬值了多少倍。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你的人品是多么的奸酸刻薄,不可供事。你这明显的就是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自私自利之人。通过一个简简单单的随礼之小事,就使你的丑陋品质暴露无遗,实在是不可理喻。


烟雨江南141818606


你应该生气,而且要气的死去活来。你多大了?估计是年轻人吧?人生经历过什么挫折?人这辈子坎坷多了去了。工作吧,同事领导都会有矛盾。生活吧,与父母爱人也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要想生气,有的是气生,这辈子不干别的了,光生气就很充实。活的有意思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