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老祖宗传下来的中药古方是什么印象?有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小朱药师


印象非常深刻,只是能力有限不能充分利用,比如有一肠梗阻患者,医院通下导半月下来最终宣告医治无效回家准备后世,后来回家后有人大胆用了大承气汤除芒硝量减到十克其它剂量按原方剂量用药后,当天晚上泻下大量干硬稀溏恶臭粪便。这足以证明仲景方没有可疑,只看我们有没有能力与胆去用。还有几例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反正我深信不移,在治病过程中只怀疑自己能力,绝不会怀疑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然最不怀疑的是仲景方!


会说话的泥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小儿子两三岁多的时候,他右侧颈部一夜之间长了一个无名大肿包,我们把他送到镇上卫生院治疗,先掉吊了两天点滴加红霉素消炎,孩子肚子痛得哭了,后改用头孢吊了一个多星期,总共花费三百多块,可是肿包越来越大,从头至肩的右侧颈部都肿起足一寸,太吓人了,这可是个要命的位置,我想这次孩子完了;有个好心人告诉我们:孝感那边有个专治肿包的中医,很有名气,不妨去试一试;我们乡是黄陂最北的乡镇,孝感和我乡交界;于是我和我老婆用自行车带着孩子经过刘家山(即现在的清凉寨)翻山越岭(根本就没有大路,只有砍柴人走的羊肠小道,还推着个孩子真是把人给累死了!),一路问到那个诊所(时隔几十年,中医的姓名我忘了,他们那个乡好像属于小悟乡),医生开了两副内服中药,每副中药煎服两三天,另外,他还叫我们在家,用鸡蛋调捣碎了的仙人掌(去刺、去皮),把它敷在患处,两三天换一次,换药期间,用热毛巾边敷边揉;这次包括我们的生活费,还没有超出三十块钱;

我们按照医生说的做了,在第二次换药的时候,见硬包周围都消肿了,我便拿着热毛巾敷揉,刚开始时,感觉肿包硬块有鸡蛋那么大,不可思议的是一边揉一边消,不到二十分钟,我感觉肿包还没有蚕豆大……,一共换了三次药就痊愈了,你说神奇吗?

我国中医药博大精深,只有国人继承地发展中医药学,才对得起我们的老祖宗。


4320495930199


比如说姜汤,当您在寒冷的季节,有时候外出,回到家里,鼻塞,流鼻水,通过切入10g左右的生姜,再加适量的红糖,煮沸连姜末一起喝下,半个小时之后,鼻水清除了,鼻子也通了。


雨后滴水


能传下来的古药方,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适用人群很多。而那些适用人群少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已被淹没。

中医的珠旨是一人一方。病有相同的,但个人素质是不问的,同一个药方用量也不同。


王纯杰3


流传下来的古方应该说很有实用价值,在调理身体治病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觉得效用一般或实践性不强,应该说还是认识不够或在如何用方面实践不够。经典中经典的《伤寒论》方如桂枝汤、麻黄汤等就不说了,例如被称之为神白散的治感冒方(白芷、生姜、豆豉、葱兜、甘草)几乎都是厨房佐料,通常感冒初起,用之很效,可以说是通方,不会有什么危害和副作用,大不了无效停用就是。因此,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也属于存在即是真理,有则为用,虽则有这里那里的糟粕也好荒唐也好,辩证地对待和实践更好。




平凡气象人


中国五千年的古方是有价值的。主要过去都是野生的药草。现在人工栽培药效变了。现在到处都是燕窝,灵芝。虫草。地水也不好了。不是青山绿水了。


许岳炳


运用古方与现代思维结合,随症加减,用方感觉得心应手,有十拿九稳。不包含医院治不好的绝症、危症。目前停掉五年了,生疏了。


邓锡成1


我知道一个“古方”:母猪屎!中医认为:母猪屎解一切毒。(这玩意儿原来比张悟本的绿豆厉害多了)。不过,中医大咖们没有注明是多大的母猪拉的屎。也没有注明是已婚猪还是未婚猪拉的屎,劈过腿的还有没有疗效?二婚的母猪屎会减弱疗效不?


土匪律师


好的就是好的,支持中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华林秀水


现在的中医方剂,都是从古代名医大家的古方中,传承下来的,其方中主方未变,但也有些改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