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开发辅助手段帮助人们感知病毒,有效避免接触和感染?

生活33490959


我们知道,病毒传播有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要想有效避免接触和感染病毒,只要解决了病毒传播的三要素中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问题就忍而解了。而是否可以开发辅助手段帮助人们感知病毒,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

避免接触与感染病毒,非常重要!!!

目前,病毒传播感染不外乎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这三种因素。

比如:上次的非典,这次的新冠病毒,只要大家不去吃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没有了传染源,自然人也不会感染这二种病毒了。针对病毒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进行隔离,就是针对传染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止病毒传染的阻断方式。

二是只要了解清楚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只要有效阻断它,自然也不至于感染到人了。比如:此次的新冠病毒是如何从动物到人尚且有所争议。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已经比较明确有四大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目前绝大多数病人是通过这种途径感染的。第二是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一个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和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它需要一定的传播链条。第三、四分别是粪口传播与气溶胶传播(空气传播)。第三与第四目前基本上不用太担心,因为机会实在太小与太少。而第一与第二,只要做好隔离防护、勤洗手与消毒。基本上也解决了病毒进入易感人群的途径。

三是对易感人群进行有效隔离保护,就是防止他们接触病毒的途径,而疫苗注射就是让易感人群变得不容易感染。

开发辅助手段避免病毒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

一是难于开发出来,因为病毒时刻在变异中,你就是开发出针对前一种病毒的辅助手段可以感知病毒,但因为病毒变异了,你开发出的辅助手段又没用了,所以白忙了。

二是温室培养出来的人,没有比长期与自然环境长大的人,有更强的对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抵抗的能力。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虽然对人体有害,但另一方面,也增强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

三是天生万物,相辅相成,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坏的一面,用的好是有益,用的不好才有害。人只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如果只有人,其他只要对人体有危害的都消失了,世界也就缺少了它的精彩,人生也变得不完整了,有阴必有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