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餐桌安全守护人 誓保大家“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

隋方是武侯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科负责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个春节格外特别,从大年初一就“连轴转”至今的她,奔波在武侯区食品安全工作的多个点位,负责加强疫情期间网络餐饮管理、为7000多家餐饮店复工做准备……

武侯餐桌安全守护人 誓保大家“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

负责集中观察点饮食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日前,武侯区某酒店作为全区疫情防控重点人群集中观察点,共入住了30余名隔离人员,食品安全监管科需要每天派一名人员去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接到任务后,作为科室负责人,隋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检查。考虑到集中安置点风险较大,她还主动承担了该点位的食品安全检查工作。

“你们孩子还小,家里又有老人要照顾,集中安置点的食品安全我就顺路一起检查了。”她所谓的“顺路”,事实上就算不堵车,也需要开车半小时以上才能到达。

每天早上9点之前,隋方独自一人来到集中安置点的后厨。这时她从食品安全监管科负责人又变成了一个“细节控”,对食品溯源、餐具消毒、食品留样、食品储藏等细节,逐一开展检查不怠慢任何一个环节。

武侯餐桌安全守护人 誓保大家“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

食品安全是基本保障,不仅要大家“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她细心地建议,让隔离人员感受到温暖。在了解到集中观察点里有孩子和老人时,隋方主动联系酒店负责人和厨师长,建议酒店提供一些软的食物。作为一名食品安全领域的资深工作者,她了解到集中隔离人员情绪起伏大,她就考虑通过饮食供应缓解隔离人员的焦虑情绪,比如建议每天更换不同品种的水果。这些细节让隔离人员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监管网络订餐 “绿色外卖小哥”上线有她一份力

“加大配送人员健康管理、加大配送箱消毒,给检查合格的外卖员贴绿色标签……”1月30日,成都市首批“绿色外卖小哥”上线,引发市民关注。所谓“绿色外卖小哥”,就是武侯区市场监管部门创新对体温检测合格的外卖小哥贴上绿色标识,降低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这其中离不开隋方的努力。

武侯餐桌安全守护人 誓保大家“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

食品安全涉及人员多,传播途径阻断困难,随着疫情的发展,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科负责人的隋方敏锐地觉察到风险,不仅立马组织制定《武侯区餐饮企业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告诫提示》,还将网络订餐服务作为重点监管领域,保障食品安全及降低通过外卖传染风险。1月28日,隋方所在科室第一时间召集美团、饿了么等三方平台以及辖区内的连锁餐饮单位,分析疫情现状并明确防控要求,要求企业承诺配合做好防疫工作。尤其加大监管力度,对网络订餐中的食品安全溯源机制、消毒机制、人员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建议,保障辖区网络订餐安全。

“外卖小哥每天两次的体温检测、配送箱的四次消毒都要建立台账,送餐必须佩戴口罩……”在武侯百锦路一处外卖配送站点,隋方和同事们对站点配送人员体温和配送箱每日消毒情况进行检查,并为配送小哥佩戴绿色安全标识。

做好“打硬仗”准备 迎接7000多家餐饮店复工

隋方作为检查组的一员,春节以来每天都承担着入户登记、农贸市场检查和药店检查等大量工作任务。同事们让她休息哪怕半天的时间,她却说:“哪里休息得了,马上餐饮企业复工,我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作为一名转业军人,17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隋方敢担当、不退缩的职业本色,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餐饮行业复工潮,她更是做好了准备。

武侯区内有7000多家餐饮店,数量领先全市其他区县,食品安全压力可见一斑。“我们经过多次探讨,已经出台了《武侯区市场监管局餐饮企业节后返岗疫情防控工作子方案》来确保恢复有序,防疫到位,接下来就是走访、宣传,再走访,再宣传。”隋方介绍道。接下来隋方将科室10余名工作人员进行分组,联合各个街道属地监管所,加强餐饮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从源头上保障武侯食品安全。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食品安全关系每一位老百姓的生活,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更是责任重大。”隋方坦言到,面对连轴转的工作,她来不及喊累,下一步又是更加艰巨的“复工战疫”。

华西社区报记者 赵霞(图片由武侯区委宣传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