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要亲手杀死女儿?她究竟有多残忍?

用户3400254811


武则天杀死自己女儿的记载来自《资治通鉴》,原文如下:

“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

<strong>

这段文字很清晰的记述了皇后来探望武则天的新生女儿,然后抚弄了一会儿就走了,武则天杀死自己女儿,并将杀死女儿的罪过嫁祸给皇后,促成了高宗皇帝废掉皇后。

此计得逞的前提是:高宗根本料想不到自己宠爱的这个美艳女人是蛇蝎心肠之人,于是毫无理由的相信了杀害女儿的凶手就是妒火攻心的皇后。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这个武则天,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竟残忍杀害自己的亲生骨肉,而杀害自己儿女的勾搭,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到了武则天大权在握之后,高宗皇帝病重,武则天的两个儿子先后被立为太子,并开始监国理政。武则天先后杀死了他们,原因只是因为他们长大了,有能力来染指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



我国历史上被权力欲望吞噬了良知成为六亲不认的权力野兽的人大有人在,而以女子之身,做出杀女弑子行径的,武则天算得上独一份儿了。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无情最是帝王家,权力欲望强烈的武则天,对于自已的亲骨肉特别冷酷无情。

"种瓜皇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少,再摘使瓜稀,三摘尤尚可,摘绝抱蔓归。"


李贤被逼自杀之前,所写《黄台瓜辞》,堪比曹子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七步诗。

她逼死了李弘李贤,更残忍的是亲手杀死女儿,违背人伦天理令人不耻了。《资治通鉴》《后唐书》都言之凿凿,并不是斧声烛影样隐约其词。


但有的研究者认为,武后女主上位,在封建男权社会难以容忍,相比谋逆纂位更不易接受,所以后世史者要加以诋毁。而所谓母杀己婴之一事,即能证明最毒妇人心了。

世人对此事虽有怀疑,但武后杀伐果断,从匕首驯马到宫内除掉妃嫔,逼死两个儿子和大力排除异己更不提任用酷吏,滥杀无辜者等举,这样伤天害理的事,也只有武则天干得出来。



何况按史书记载,武氏没有杀婴的动机和必要。王皇后虽联手排挤武媚娘,但也不至丧心病狂置之死地,否则也不让李治去感业寺接其回来。

武氏得宠才生下一女,而非儿子,不会威胁到她皇后的位置。王皇后再嫉妒地智令利昏,也不会做出在武媚娘居处,亲手害死女婴无脑恶行自寻死路的。以李渊和长孙皇后的眼光,挑选的儿媳自以贤德聪慧为标准的。


不爱胭脂爱乾坤的武则天,扼杀襁褓中的婴儿,以换取宫廷斗争的胜利,作为母亲她应当深感忏悔,自己曾抱在娘怀也娇嫩,有心在小女儿身上弥补所犯下的错,这也是为什么太平公主万般受宠的缘故了。

所以元元认为,武则天扼杀亲生女婴应该是真实的。


元元的天下


一代女皇武则天曾经亲手恰死了自己的女儿可谓非常残忍,究其原因就是对权力的渴望使得其漠视了人世间的亲情,其实这样残忍的事情在古代的皇室中可谓是很常见了。

武则天原本不过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低级嫔妃武才人而已,大概是因为其帮助李世民驯服烈马狮子骢时的残忍凶悍表现,导致其不被李世民所喜遭到冷落,不过武则天却在李世民生病期间和还是太子的唐高宗李治勾搭上了,这也为其之后崛起成为一代女皇奠定基础。

后来李世民死时传闻一度要让她殉葬,但是因为她的啼哭哀求最终还是饶了其一命让其出家为尼,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又在寺庙中看到了出家为尼的武则天旧情复燃,这一切都被当时正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为了打击正得宠的萧淑妃就和武则天结盟,让她蓄发还俗然而带到李治身边。

武则天再度进宫后果然很快就战胜萧淑妃获得了李治的宠爱,可是自以为得计的王皇后依旧没有再获得皇帝的宠爱,反而是武则天对她皇后的位置威胁越来越大了,这可以说是让王皇后偷鸡不成反被蚀把米,于继续是失意的她又和已经失宠的萧淑妃联合起来对抗武则天。

可是这两个人又怎么斗得过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武则天呢,一次无子的王皇后逗弄武则天刚出生不久的女子后就出去了,结果武则天竟然恰死了自己的女子,然后哭着对李治说王皇后刚来没多久自己的女子就死了,于是李治对王皇后更加厌恶了想要废掉她。


后来武则天又指使人冤枉王皇后等人行厌胜之术,于是下定决心的李治终于强行废了王皇后立武则天新皇后,而反对武则天的国舅长孙无忌等一大批老臣也被贬,有人认为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除了个人感情外,也有削弱关陇军事贵族势力的考虑。

不管怎么最终的结果就是武则天在后宫的争斗中大获全胜,失败的王皇后和萧淑妃都被无情的打入冷宫,后来李治一度去看望她们然她们以为有了希望,结果武则天知道后马上把她们打和皮开肉绽,然后又砍断她们的手足将她们泡在酒瓮里几天几夜最终凄惨死去。

据说后来武则天经常梦到她们化成了厉鬼来找她报仇,于是武则天称帝后不敢留在长安长期待在了东都洛阳,所以说要问武则天有多残忍从她掐死自己女儿和对付王皇后等人的手段就可见一斑了,后来武则天为了称帝使用的残忍手段就更多了,称帝后也重用了来俊臣等一大批手段残忍的酷吏。

其实武则天对的心狠手辣在中国古代的皇室斗争中经常出现,历史上为了皇位父子兄弟自相残杀的例子数不胜数,就拿武则天的前夫唐太宗李世民来说,他在玄武门之变中就残忍的伤害了自己同父同母的兄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还把他们的儿子都杀绝了连弟媳杨氏也强占了,并逼迫自己的父亲唐高宗李渊将权力交给自己。



后来李世民的儿子废太子李承乾也效仿李世民想要发动政变,武则天也只不过是有样学样学习了这位对自己不待见的前夫而已,再到后来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又在众人的拥立下发动政变推翻武则天,所以说那是唐朝为了权力可以说是哪你什么情亲。

不过好在李显还算顾念母子之情善待对自己无情的武则天,也算是为唐朝残酷的政治斗争带来了一点人性的温暖,但是李显也是个懦弱的昏君被自己的妻女给亥死了!


执斧谈史说事


武则天灭绝人性,相信大家也看过不少宫斗剧,后宫实乃是非之地,很多时候身不由己,稍有一丝心软,性命难保,当时王皇后在后宫独大,而且拉拢了萧淑妃一起对付武则天,稍有不慎,武则天恐有性命之忧,其女也必将遭受毒杀。

而在后宫要与皇后博弈,不兵走险招,恐怕实难胜出,这本就是一场生死之战,却没有退路,虎毒不食子,也许武则天的心里也曾一度犹豫,纠结过,内心煎熬,不忍下手,可是身处后宫的斗争旋涡,自己本身就处于劣势的地位,被王皇后和萧淑妃联手对付,这场生死之战,武则天也许本就没有胜算,但是可惜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对手不是普通人,她是武则天,在未来,她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将是一代雄主,胸怀大略。

也许她本就不应该这样籍籍无名的逝去,更重大的历史使命等待着她,于是乎,在纠结中,在痛苦中,她演了这一曲杀女大戏,力挽狂澜,武则天终究是胜出了,只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许那是她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霾,深藏在心底。

而后人看待这个事情,也许并没有考虑到武则天当年所处的境况,以及武则天以如此惨痛的代价胜出后的心历路程,而简单的以此就否定武则天这个人,认为她冷血无情,就难免会与历史上真正的武则天大相径庭了。





怪诞历史


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武则天的父亲是一位木材商人,14岁时候她父亲去世了,被唐太宗李世民纳入宫中封为才人,按照唐朝的礼仪,唐太宗死后后宫没有孩子的妃子去了寺院做了尼姑,武则天去了感业寺,但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和武媚娘眉来眼去,后来还俗嫁给李治,就是后来的唐高宗,高宗是个没有什么才能的皇帝,恰巧武则天的权利欲望极强,不想仅仅只做个才人,野心勃勃,自己想做皇帝,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儿,有一次王皇后探望,走后,自己居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来到高宗面前诬陷是皇后杀了她女儿,于是王皇后被废,武则天当皇后之后就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参与朝政,后来高宗死后,太子李显即位,李显不听话没过几年就被废了,立李旦为帝,就是唐睿宗,还不允许睿宗干政,她在权利面前还无亲情可言,到后来,干脆自己把皇帝给废了,改唐为周,自称周武武皇帝。


不懂球的胖子说历史


对历史人物的理解,都源自史料,史料包括正史记载,野史记载,民间传说等,要看佐证辅证,同时,要用综合分析的角度分析判断一个历史人物。武则天,唯一正史记载的女皇帝,她的出道发家,有太多太多的不容易,再纠结于某一个细节,不会让一个完整的人物变得更丰满,一如乾陵前的无字碑,任由后人评说。


公子笑


武则天杀死自已的亲生女儿,只是后世编史人所写,真正的事实是怎样谁也不知道。所以武则天死后立了块无字碑任后人去评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