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是如何被治愈出院的?

Bob哥哥哥


全球都在加紧研发治疗新冠病毒(2019-nCoV)肺炎的药物,以及测试不同药物的临床反应,但是截止到今天(2月10日)为止,仍然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特效药问世。

美国、澳洲、英国等各国官方给出的诊疗方案中,无一例外都写着一句话:目前尚无针对该病毒的特效药物。美国CDC提供的关于新冠病毒的防控措施中提到,轻症感染者通常可以自行康复,治疗方案包括自行服用止痛药和发烧药,使用加湿器,洗热水澡,喝大量的水和留在家中休息等。中国疾控中心也给出了类似的建议。

虽然没有特效药,但是各国依然陆续有被治愈的患者出院。

那么,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严重的感染者是如何被治愈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新冠病毒的致病原理。

根据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杂志上刊登的论文,99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发烧(83%)、咳嗽(83%)和呼吸窘迫(31%)。

据中国《财新》杂志报道,武大中南医院彭志勇医生表示,病毒主要是攻击人的免疫系统,导致淋巴细胞下降,肺功能受损,进而呼吸衰竭。很多因感染病毒而死亡的患者,要么是因为呼吸衰竭而死;要么是因为免疫力下降导致并发症,进而多器官衰竭而死。

所以,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各国目前首选的还是采用支持疗法(supportive care),即:帮助患者缓解症状,等待自身免疫系统恢复,将病毒消除。这种支持疗法的核心是提供呼吸支持、退烧并确保患者不脱水。

抢救危症和重症患者也是这一原理,帮助患者维持器官功能(support vital organ functions),“呼吸困难的就给病人供氧,肾功能衰竭就给病人透析,休克就用体外心肺支持抢救”,彭志勇医生表示。总的原则就是,患者缺什么就补充什么以维持其生命。患者能够康复,其实依赖于自身免疫力增强后将病毒清除。

除了采用支持疗法,目前大家都知道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在中国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这个项目由中日医院的曹彬医生主持,完成审批和注册工作后,从2月6日起在武汉761例重症患者身上进行试验。

瑞德西韦是美国Gilead公司研发的一种抗病毒药物,研发的初衷是为了抗埃博拉病毒,工作原理是干扰病毒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后来被美国医生用在治疗美国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通过静脉输液后,这名35岁的男性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无需再吸氧,症状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他被治愈出院后,也没有发现有该药物的任何副作用。

但是,这个药物目前只通过了细胞和动物实验。

Gilead公司表示,仅有极少数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使用过这种药物,用于人体的大规模临床实验数据尚未取得,因此,瑞德西韦到底能对新冠病毒有多大治疗效果,尚无充分了解。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梅曼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斯蒂芬·莫尔斯表示,瑞德西韦在实验室甚至在动物模型中都能正常工作,但仍然“不能保证它会在人类患者身上正常工作。”

所以,中国同意瑞德西韦在中国患者身上进行临床试验,是考虑到目前日益严重的疫情之后,反复权衡了利弊之后作出的举动。

因为对新冠病毒的了解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医疗工作者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医疗团队除了采用支持疗法之外,还采用过如下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1. 抗艾滋病药物“克立芝”

这是美国制药企业艾伯维尔 (AbbVie) 公司研发的一种用于抗艾滋病毒的药物,它的作用原理是阻断某些病毒复制所需要的酶。

在武汉感染了病毒的卫健委专家王广发就是用这种药物治愈出院的。卫健委的第二版诊疗方案中将克立芝作为指导用药。

2. 抗病毒药物“利巴伟林”

卫健委的第五版诊疗方案推荐前面提到的抗艾滋病药物“克立芝”和另一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联合用药。

3. 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

泰国那一名治愈出院的患者,就是用常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和前面提到的抗艾滋病药物“克立芝”联合用药。不过,泰国方面称这种用药方案可能并不适应于所有患者,因为有一名接受同样疗法的患者就出现了过敏反应。

4. 中药

国家卫健委在第三版诊疗方案中,加入了中医方案。鉴于在SARS的治疗过程中,中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所以这种方案也具有可行性,但是到底何种中药能起作用,还有待研究。

5. 抗流感病毒“阿比朵尔”和抗艾滋病药物“达芦那韦”

这是李兰娟院士团队的新发现,她和她的团队认为,克力芝有毒副作用,且治疗效果不佳,而治疗流感的药物“阿比朵尔”和世卫组织推荐的治疗艾滋病药物“达芦那韦”则能够有效地抑制新冠病毒。

为何很多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被用于治疗新冠病毒呢?

这是因为当2003年SARS爆发时,有研究证明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一种被称为“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也可能对SARS冠状病毒(SARS-CoV)有效,而目前已知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属于同一类冠状病毒。

所以,基于此前的这些发现,人们开始尝试用抗艾滋病毒的药物来治疗新冠病毒。《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表示,中国正在进行关于两种抗艾滋病药物治疗新冠病毒有效性的临床实验。

抗新冠病毒药物研发的方向和进展

1. 旧药新用

由于目前还没有特效药,而新药的从研发到上市的过程非常长,要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大规模的临床实验,对目前这种紧急情况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各国目前的治疗方向都是采用已经研发出来或者已经面世的抗病毒药物,看是否对新冠病毒同样有效。

比如前面提到的抗艾滋病毒的药物“克力芝”和“达芦那韦”,抗流感病毒的“奥司他韦”和“利巴韦林”等,都是这种思路。

2. “鸡尾酒疗法”(Cocktail of drugs)

纽约大学生物学和神经科学教授卡罗尔(Carol Shoshkes Reiss)推荐一种针对病毒不同的复制阶段而进行的联合用药方案,因为“这种病毒可能会像其他许多病毒一样进行突变和选择,如果仅使用一种抗病毒药物,最终将产生耐药性。”

卡罗尔表示,这种联合用药方案应该在早期阶段就被用于患者身上,等到病人已经因呼吸窘迫和高烧而住院之后,“治疗这种感染就要困难得多。”

3. 人工智能被用于药物研发

据报道,韩国Deargen公司、美国生物技术公司Insilico和英国Benevolent AI公司均表示,他们在采用人工智能来检索各种数据库,找到现有的抗病毒药物,研究它们治疗新冠病毒的潜在可能性。

例如:英国Benevolent AI公司就发现,一种已经用于治疗类风湿的药物Baricitinib对新冠病毒有潜在的治疗效果。目前该公司已经与制药巨头诺华公司和阿斯利康合作,他们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加快鉴定潜在的新疗法的过程。

Ref:

1. 财新杂志官网:重症科医生亲述:我们是怎样抢救危重病人的?

2. 美国CDC官网:2019 Novel Coronavirus

3. Livescience网站:What is a coronaviru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4. Livescience网站:How experts plan to treat the new coronavirus?

5. 世卫组织官网: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6. NBC官网:What is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and is there a coronavirus vaccine?

7. 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官网: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9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

8. 《华尔街日报》官网:What we know about the coronavirus, from symptoms to treatment

9. VOX官网:Scientists are identifying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coronavirus vi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0. Medical News Today官网:

Novel coronavirus: What we know so far?

11. 路透社官网:China testing HIV drug as treatment for new coronavirus, AbbVie says


诗安


相信大家在家隔离的时候都很关心疫情,而且看到新型病毒无药可医非常忧心,同时也对没有特效药还治愈这一点存在疑惑,那下面就来给大家解答一下这个疑问。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已经定性,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就是能够通过自身的免疫调节,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停止,逐渐的痊愈,就像感冒、便秘的情况一样。

事实上,身体的免疫系统会把病毒杀灭,这个可以参照人体免疫的环节来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把病菌杀死,并产生一定抗体。

那大家又要问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转,为什么会致死呢?

这个病有轻重之分,轻者可以适当使用药物对症治疗,就会痊愈,但是重症患者的症状非常严重,肺部和支气管的炎症使得气道狭窄,大部分人呼吸困难,甚至可能窒息而死,就等不到疾病好了。

其实大部分自限性疾病都是没有特效药的,需要时间痊愈,这个过程中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