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吗?

我梦惜红颜


戴口罩是非常有用的其中手段之一。无论对普通的民众还是对医护人员,性价比最高的就是合格的口罩啦!


你好体美老师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

现在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情况比较严重,大家也都很重视这个病毒的感染情况,都想知道一些大致信息,好做相关的防护措施。今天就来说一下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嘛?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病毒在空气中是无法存活的,如果想要存活,必须要有一定的附着物,比如说液体,因为病毒是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由于结构的特殊性,病毒没有新陈代谢,脱离宿主就是一粒粒有机物,所以通俗意义上的“存活”指的是保持感染能力。大部分病毒在体外的存活时间并不会很长,且耐寒不耐热,温度越高,病毒就越难存活。另外湿度也很重要。潮湿的环境中,病毒更容易附着在物体表面,也更容易存活;而在干燥环境中,病毒的存活时间大幅缩短,但传播距离却会得到延伸。



新型冠状病毒在空气中能保持感染力多久呢?

《华盛顿邮报》2003年5月刊登的一篇文章介绍说,SARS病毒可以在人体外的普通表面存活数小时,在人体常见的三种排泄物(痰、粪便、尿液)和血液中,非典病毒能长时间保持活力,在24℃条件下,在痰中和粪便中存活约5天,在尿液中存活约10天,血液中可存活15天。 SARS病毒对温度敏感,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能力显著下降。无血清培养条件下,37℃可以存活4天,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能够杀死病毒。

相比SARS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更容易被高温杀死。56℃加热30分钟即可使新型冠状病毒全部灭活,在室温25℃左右时,新型冠状病毒很快会丧失传染性。但现在是冬季,病毒在体外存活的时间会更长。 此外,阳光、紫外线等都会对病毒的活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实际环境中病毒的存活时间也不会很久。如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在白天相对干燥的天气里,存活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分钟。



总结:根据以上内容可知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但并不能在空气长时间保持感染力,只要不密切接触感染者,与之交谈,自身就不会被感染,这是目前所知道的。如有不实,敬请斧正。


医疗工作者张


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吗?

答案是动物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比如这次给人们带来很大麻烦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让人们害怕的病毒是什么?

病毒是一种微生物,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结构简单、体积微小,病毒被看作是“一包基因” ,基因则是由人们熟悉的核酸组成,核酸是生命最基本的物质之一。病毒繁殖下一代只能寄生在易感的活细胞进行,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但是对干扰素敏感。



病毒和人类许多的疾病密切相关,如病毒性肝炎、流感、梅毒、艾滋病、某些肠道感染、出血热、疱疹病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狂犬病等,大约七成的传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某些病毒不仅传染性强,广泛流行,而且没有特效药物治疗。

病毒的传播方式

病毒的传播方式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所谓水平传播主要是指人传人、动物传给动物再传给人。

所谓垂直传播主要是指通过胎盘或者产道传给下一代,如梅毒、乙肝等。

病毒的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性接触、血液、接触、蚊虫等节肢动物叮咬、创伤感染等途径传播。

从病毒的传播途径来看,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主要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说话等排出的飞沫和分泌物等传播。


佳园道


今日问题: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吗?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病毒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我们生存的世界存在者各种各样的病毒,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而它的传播方式是有多种途径的,空气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传播途径。



就像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之所以感染发展的那么快,就是因为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了患者的分泌物或者患者的环境,空气中存在的病毒就会通过空气传播给其他人。在这次疫情的发展以及医治过程中,也有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后被感染,可以说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是非常凶险。

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

自然界中存在无数的病毒,例如我们常见的肝炎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禽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疱疹病毒、轮状病毒、狂犬病病毒、登革热病毒、流行性乙性脑炎病毒等等。而它们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途径,一个是呼吸道传播,一个是食源性传播,一个是血源性传播。

1、呼吸道传播

就是指患者的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乃至呼出气体中都带有病毒,当人们近距离接触这些分泌物或者被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又或者直接吸入患者周围的空气,都可以导致感染。就像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2003年的非典病毒、禽流感病毒等,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2、食源性传播

食源性传播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就是指食入了含有病毒的食物或者病毒通过粪口途径等从而引起传播。最常见的就是肠道病毒、轮状病毒、甲肝病毒等。

3、血源性传播

这主要是通过血液接触传播,包括蚊虫叮咬、皮肤黏膜损伤、手术器械损伤、输入污染的血制品等。最常见的病毒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登革热病毒、艾滋病病毒、疱疹病毒等。

怎么预防病毒空气传播?

要预防病毒传播感染,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而预防病毒空气传播就要不接触到被感染的空气或者物品,具体如下:

  1. 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例如电影院、商场、超市等地方,这些地方因为人流密集,病毒也比较密集,容易造成感染,特别是有病毒源的时候,就更加容易被感染。
  2. 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应该佩戴口罩,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断传播途径。就如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如果不呆在家里,外出时最好带上医用外科口罩,而到病毒感染的地方,最好就是戴上医用防护口罩。另外,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对着别人打喷嚏,分泌物要用纸巾包住后再扔垃圾桶。
  3. 多通风。通风可以保证空气流通,降低病毒含量,自然就不容易引起感染。
  4. 勤洗手。洗手也能有效预防病毒,特别是当手接触了带有病毒的分泌物或者物品,通过洗手能有效去除病毒。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记得帮我点赞,谢谢!

左撇子说医


一,何为病毒?

病毒和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氏体等人人类和动物感染性疾病的最常见病原体。和普通的细胞不同,它结构非常简单,仅仅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同时病毒不像细胞一样,它没有酶,也不能自行代谢。所以,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但是,病毒会"想尽一切办法进入宿主细胞",因为只要进入细胞,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随后进行"繁殖后代",包括复制、转录和转译。最终,它产生同样的病毒或者新一代病毒!


二,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吗?

可以,但是不仅仅局限于此!其实大家应该认识很多病毒,比如可以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的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甲肝和戊肝病毒;本次流行的、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传播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肠道传播的柯煞奇病毒、轮状病毒等等。

三,怎么预防空气传播的病毒?

1. 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比如大商场、步行街、车站、电影院等等。只要你没有暴露在感染者,传播者的空气中,那你肯定不会被传染。这是最积极主动的方法!

2. 戴口罩!实在没办法,比如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或者接触感染患者,那么一定要戴口罩!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医用外科口罩和N95这些口罩才有用,防尘口罩是没有用的!

3. 公共场所积极消毒!虽然空气是流动的,但是积极主动的消毒仍然是必须的。比如用含氯消毒液,酒精或者用紫外线消毒。


骨科木匠刘医生


新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且主要以通过空气传播为途径。

新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

喷嚏

根据科学家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们每次在打喷嚏的过程中,会释放大约10000个以上的飞沫,这些飞沫最远能达8米。

咳嗽

每次咳嗽大概会产生2000个以上的飞沫,最远能达到6米。

交谈

此外,我们平时正常的交流也会产生大约500个左右的飞沫。

讲到这里,有人可能会产生疑问。根据力学原理,这些飞沫会因重力到地上啊。

的确,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产生的飞沫大致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外围的大飞沫,它们遵循力学原理掉落到地,还有一部分是在中间雾状的小飞沫,因为质量够轻,所以它们会漂浮在空气中,迅速脱水干燥形成带病毒的干燥核,直至再次接触到他人。

讲清了新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再加上我之前文章提到过的这张图。

也多少能理解国家采取交通管制乃至封城的相关举措。当然当我们在家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别忘记了一样重要的东西。

戴好口罩,从根源上切断传播途径!

感谢您的点赞,如有什么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流浪的猫2


我是学暖通的,空气中的污染源挥发物是我们的本课,因此可以系统地回答这个问题,病毒颗粒直径是0.02到0.1um,,病毒不可能漂浮在空气中,一般都附着在飞沫上面,我们叫病毒载体,这个可千万别忘了,飞沫的直径大概是在100um到2um,基本能过滤PM2.5的口罩 ,都可以有效过滤飞沫,就能隔绝大多数呼吸道病毒.

从流体力学看打喷嚏的传播通路 ,医学界传统思维认为较大的喷嚏液滴会在1-2米之内掉落到地面,只有较小的水滴会以气溶胶形式停留在空中。最新研究表明一个喷嚏产生的飞沫可以传播8米远以上,悬停时间超过10分钟. 病毒暴露在空气中悬浮如果完全没有附着物,宿至细胞,,并且没有附着在飞沫,有水的灰尘,几乎是不能存活的.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说病毒不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 而是说被病毒感染的宿生细胞,并有水份的,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并在特定的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并被人体呼入的情况下才会被感染. (这里特指通过呼吸道进入的病毒,比如本次的冠状病毒)

因此尽量不要去密集场所(比如密闭车辆,电梯,医院肺呼吸感染病房,超市,地铁,这些持续不断的有人呼吸打喷嚏造成的持续性挥发源) 注意这里关键词突出的是持续性,持续的挥发..不断的制造区域.

戴口罩是非常有效隔离飞沫的措施,口罩有很多种,一般能隔绝到PM2.5级别的,就能有效保护飞沫不进入人体. 这里推荐是N90到N95级别的. 同时有一个典型病例,是从眼部进入的,造成结膜炎从而感染上冠状病毒,因此带上防护镜也是能有效避免飞沫喷溅的.



暖通空调资深顾问


这两天,继接触传播、粪口传播之后,气溶胶传播——可能会传播新冠病毒的一种新途径开始被大家聚焦。“空气藏毒能飘到几公里外”“开窗通风也能引毒入室”……被网友传的“神乎其神”的气溶胶到底是啥?气溶胶传播真的这么危险?

空气传毒,是空穴来风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随着科学界对于病毒认识的逐步深入,病毒的传播途径不断被公众所认知。

从近距离的飞沫传播,到看不见却“摸得着”的接触传播,从“病从口入”的粪口传播,再到空气藏毒的气溶胶传播……伴随科学研究的提升,同样提升的还有防控的难度系数和公众的恐慌心理。

日前,宁波披露了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被感染者仅与确诊患者近距离驻留了15秒即被感染。这让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再次引发关注。

2月8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透露,有卫生防疫专家指出,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消息一出,在网络上立即成为热搜话题,“病毒在空气中可飘出几里地”“开窗通风也会中招吗”“空气传毒还怎么防”……

外送餐品上附加外卖安心卡,记录餐品接触者信息。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

让人“瑟瑟发抖”的气溶胶是什么?

所谓气溶胶,学术地讲,是指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态分散系统。而通俗地讲,为了区别于洁净空气,常使用含尘气体或污染气体来称呼气溶胶。

事实上,气溶胶可自然产生,比如云、雾、霾、飘在空中的灰尘,都是气溶胶。

气溶胶也可以人工形成,比如打喷嚏、咳嗽产生的飞沫,大飞沫很快落到地面或物体表面,微小飞沫可以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后者属于气溶胶。

按照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的说法,病毒的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形成飞沫核,可以通过气溶胶的形式漂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的传播。

气溶胶到底能不能传播新冠病毒?

虽然上海市的有关专家确认有气溶胶传播的渠道,但是,无论是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方案,还是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表态,都显示气溶胶传播的途径尚待明确。

——国家卫健委:尚待明确

2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显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染途径尚待明确。

图片来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就在上海市有关专家表示可以确定的病毒传播途径包括气溶胶传播的2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五版诊疗方案的修订版,有关“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染途径尚待明确”的表述被重申。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特殊条件下才可能发生传播

此外,在国家卫健委网站“你问我答”栏目8日发布的内容中,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目前,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情况。

他表示,新冠病毒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例如进行临床气管插管等专业医疗操作时。

如果是在常规临床护理、一般的工作生活条件下,采取正确佩戴口罩的飞沫传播防护措施,是足以满足保护普通公众,而不被感染的。

“尚待明确”气溶胶传播怎么防?

——哪些具体的地方需要格外重视气溶胶传播?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生物气溶胶研究专家要茂盛对媒体表示,比如,在汽车和办公室环境中等,没有足够通风情况下,又比较狭小,特别极端的环境是在汽车里面,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应当被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考虑。

他表示,教室也是需要考虑的环境。例如,在一间教室里有两三个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病毒气溶胶累积后,没有及时通风,气溶胶传播感染的几率就很大。地铁、飞机、高铁的通风情况相对较好,车厢和机舱都在持续与外界交换空气。

要茂盛表示,其中如果有患者,其他健康人通过气溶胶感染的几率会随着与患者所处的距离或者气流方向有关。比如距离患者越远,也不面迎气流的方向,感染的几率就低。

他表示,吸入病毒不一定就会感染,要看吸入的剂量与活性,剂量低且活病毒少,感染可能不会发生,不同病毒情况不一样。

——气溶胶传播在开放大气空间中让健康人感染的几率有多大?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钱华表示,气溶胶传播病毒,远距离的感染风险远低于近距离。气溶胶远距离传播,感染风险除了和个人抵抗力相关,也和带病毒气溶胶浓度、病毒在气溶胶的活性和暴露时长相关。

钱华表示,人呼出的带病毒气溶胶,首先以飞沫形式出来。小的飞沫会很快蒸发干形成飞沫核,若病毒在飞沫蒸发干的过程中还具有活性,这些带病毒的飞沫核被易感人吸入,或者接触到眼结膜、鼻粘膜、口粘膜就有可能形成感染。通风可以稀释带病毒气溶胶,降低传播风险。

要茂盛也分析,患者排放的病毒气溶胶在开放环境中快速稀释,浓度显著降低,活性受到影响,被吸入的几率与剂量都大幅度减少。在附近没有近距离患者飞沫时,健康人感染的几率比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都低。

——公众该如何预防室内气溶胶感染?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钱华表示:

第一,自然通风的通风量很大,开开窗,病毒稀释到一定程度,风险就很低了。通风效果跟当天的风速风向、开口大小和室内外温差相关,现在季节通风量应该很大,有条件最好多频次开窗,如每两小时开窗10分钟。

家里有新风机的开新风机,有净化器的开净化器,净化器会过滤气溶胶,包括带病毒气溶胶,同时注意不要去触摸滤网。

第二,卫生间中也要注意。

现在有研究表明粪便也带病毒,冲马桶时,盖上马桶盖再冲。每个地漏灌上水,把水封做好,防止楼下的气溶胶上来。

第三,电梯间通风很差,又是小空间,一定要戴口罩、小心触摸。除此之外,要勤洗手、勤擦洗、与他人隔开距离。


安根外面


至于空气是否传播,不如先来看看中央空调能否传播?

我今天上班,第一件事是关中央空调

2003年2月21日,来自广州的刘剑伦和家人抵达香港,入住京华酒店911号房。

当晚,刘剑伦出现症状,2月22日送医确诊为非典。

仅仅一晚,京华酒店9楼的15名客人被感染,其中有3名新加披人、2名加拿大人、1名美籍华人。

感染者离开香港,将病毒传播到了新加坡、加拿大、美国、越南、菲律宾……非典在海外迅速扩散。

刘剑伦疫情传播示意图 图源:《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模式研究》

在京华酒店9楼,每一个房间的地毯上,几乎都存在病毒。但刘剑伦并没有来过这些房间。

研究人员认为,大面积感染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刘剑伦当晚因发病而呕吐,在9楼公共走廊留下病毒;

二是酒店的中央空调,抽取了刘剑伦房间的空气,导致病毒传播到了9楼的所有房间。

2003年4月30日,卫生部发出紧急通知:非典防治场所严禁使用中央空调。

之后,有医院数据显示,依靠空调,SARS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会明显增加,甚至能传播至少25米。

汲取非典经验,本次肺炎爆发时,武汉酒店业为医护人员提供免费住宿,就特别注意了,只提供不带有中央空调的酒店和公寓。

图源:官方微博

部分城市也出台了一刀切措施,要求“所有中央空调停用”。

图源:官方微博

从昨天(2月3日)起,全国各地陆续返岗。

由于天气原因,很多办公室要用中央空调取暖。

疫情当前,中央空调到底还能不能开?

1

办公室尽量不开中央空调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大型中央空调通过管道送风,所有房间的管道相通,整个办公楼相当于同呼吸共命运。

如果办公室A有感染者,病毒就可能通过空调管道进行传播,被吹到办公室B,感染其他人。

办公楼中央空调的送风管道

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卫健委在2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

如果发现疫情,应该立刻停止使用中央空调,之后,不只是对中央空调系统,还要对整个办公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图源:微博

不过,中国疾控中心消毒首席专家张流波主任也表明:中央空调有严格的设计规范,如果是按照规范做的,应该是安全的。

这里“有严格设计规范的中央空调”,指的是适用于公共场所的、配套了新风机组的中央空调。

新风机就像一个大型换气扇,能把空调管道里的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去,引进室外新鲜空气。

如果办公室开中央空调,一定要选择全新风运行模式,并且按最大风量运行。

如果不能做到全新风运行,则尽量不开中央空调,或者开中央空调时关闭回风阀,不让污浊空气再回到室内。

并且,请物管人员做好送风口、回风口的消毒。

根据《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在无病例的建筑物内,中央空调的“过滤器(网)每周清洗或更换一次,过滤器更换时应先消毒后更换。”

目前尚未有在空调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我们希望永远不要有这样的报道。

2

家用中央空调不会传播肺炎

家庭用的中央空调,都是“假中央”,和大型中央空调的原理不同。

家用中央空调的原理,和普通挂机是一样的:管道里是冷凝水和制冷剂,只能制冷,不能通风。

每个房间的空气都是独立的,不会通过空调进行交换。

只要家里没有肺炎病人,中央空调放心开,不用怕。

家用中央空调原理图

3

家用新风不会传播肺炎

很多人家还安装了新风系统。

家用新风也相当一个大型换气扇,是帮助通风的,可以正常使用。

有的家庭是中央空调和新风二合一系统,也可以正常使用。

只是新风系统的通风效果没有直接开窗通风好。

有条件的话,建议关掉新风,直接开窗通风。

图源:住范儿自摄

4

开窗通风是最基本的防护措施

柴静有篇非典报道让我印象深刻,当时疫情爆发得措手不及,医院没有完善的设施——

“过道里有很多扇窗子,全开着,没有消毒灯,闻不到过氧乙酸的味道,甚至闻不到来苏水的味儿——看上去开窗通风是唯一的消毒手段。”

文字让人痛心,但直白地说明了,在没有其他措施的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最基本最正确的防护手段。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权威提示:

每天上下午至少开窗通风各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时;

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时段,保证屋里环境空气流通。

尤其是办公室聚集场所,一定要多开窗多通风!

关掉中央空调又开窗户,办公室一定会冷,上班记得多添一件衣服保暖。

最后,再次强调防护重点:

办公室的中央空调能不用尽量不用;

办公室用中央空调一定要开窗通风;

家用中央空调和家用新风可以正常使用;

在家也要多开窗通风。


住范儿


病毒当然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比如这次我们遇到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就是由空气传播,而戴口罩就是预防空气传播的一个有效的途径。防止空气传播,并不意味着需要将空气中所有的病毒都杀死,只要能够阻止空气中的病毒进入你的呼吸道,就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预防作用,而口罩就能够很好的滤过病毒,还不影响你的正常呼吸。

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我们人类目前发现的形态最为微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但是它到底是不是一种生命,目前尚有争议。由于病毒微小,必须得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才能够观察到它的形态,因此病毒的发现比细菌要晚很多。

病毒的结构很简单,最主要的就是其具有一段遗传物质,这种遗传物质只能是RNA或DNA的其中的一种,然后在遗传物质外面有一层保护的膜,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由于病毒不具有细胞一样的细胞器,因此,病毒本身不能进行任何生命活动。与其他胞内专性寄生的微生物不同的是,病毒进入活细胞以后,不是进行类似细菌的二分裂进行繁殖,而是根据病毒的遗传物质的指令改变所寄生细胞的一系列生命活动,在活的细胞内利用细胞器,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加工,然后再组成新的病毒。

在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当中,毒引起的疾病占到了约75%,有些常见的疾病都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比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流行性感冒脑炎,病毒性胃肠炎等。而且病毒和某些癌症的关系也十分的密切,比如我们熟悉的宫颈癌就是由HPv病毒所导致的。针对宫颈癌的疫苗,目前已经上市这种疫苗并不是能够直接预防宫颈癌,而是预防HPV病毒已达到预防宫颈癌的目的。这次非常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就是感染人的呼吸道引起的肺炎。

病毒的传播途径都有哪些?

不同的病毒具有不同的传播途径,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常见于以下几种类型:

  •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常见于一些呼吸道疾病,比如说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以及17年的SARS都属于典型的呼吸道传播疾病。比如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病毒感染一个人以后,这些病毒在人体的呼吸道内大量的复制,当人在说话,打喷嚏咳嗽的时候,这些病毒会随着人体呼呼吸道分泌液以及飞沫向外传播。

  • 体液传播: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也非常多,我们比较熟悉的艾滋病病毒就具有体液传播的特性。这里所指的人体的体液主要包括血液,脑积液,组织液,淋巴液等,而不包括唾液和尿液,唾液和尿液不属于人体的体液。当人接触到含有病毒的体液以后,就有可能会被感染。

  • 饮食传播:当我们吃一些被污染的食物,有可能会被感染,这种情况就是饮食传播。饮食传播其实也就包含了粪口传播。通过饮食传播的疾病也是比较多的,比如病毒感染性的腹泻,据研究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也有部分是通过粪口传播的。

  • 生物媒介传播:有些病毒并不能直接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但是通过一些生物媒介就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比如流行性乙型脑炎,它就是由蚊子进行传播的。

  • 接触传播:当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一些物品被感染,比如毛巾、衣物、餐具、把手、手机等。预防接触传播最好的办法就是勤洗手,所以洗手对于预防接触传播非常重要。

  • 性传播:能通过性传播的疾病非常多,艾滋病病毒、人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

  • 母婴传播:女性在怀孕的时候,母体与胎儿之间有一层胎盘屏障,可以隔绝很多疾病,但是有些病毒是不能够隔绝的,比如说艾滋病病毒,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据报道也有母婴传播的例子。

以上所列举出来的这些传播途径之间往往是有一定的重叠的,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以空气传播为主,据研究表明也有经粪口传播的可能,而母婴传播已被证明。

如何预防病毒的传播?

我们知道病毒的传播首先要具有传染源,还要有传播途径,还有易感人群,这三者缺一不可。假如一个病毒很强,但是它在月球,它没有传播途径去感染人类。如果一个病毒具有传染源也有其传播途径,但是我们人类对这种病毒不易感,是无法传染给人的。所以要想预防病毒的传播,或者掐断病毒的传播,就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一、控制传染源

当一个传染病爆发的时候,我们必须尽快的找到传染源,就类似于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现其感染源来源于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这也有人表明这不是唯一传染源,因此专家们还在积极寻找另外一个传染源。我们可以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可以看出,当专家们确定华南海鲜市场是一个传染源的时候,就立即行动将其封闭并进行彻底的消毒,这是一种控制传染源的非常好的办法。如果传染源来源于某些动物,我就需要对这些动物进行治疗或者捕杀。本次武汉疫情虽然确定病毒来源于蝙蝠,但是蝙蝠并不是直接将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因此没有必要将蝙蝠全部猎杀,蝙蝠并不会直接感染人。

就本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来说,已经被确诊的人也是一个感染源,因此要对这些人进行严密的隔离,防止其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二、切断传播途径

当我们确定一种病毒的传播途径以后,就需要对病毒的传播途径进行切断。本次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已确定是通过空气嗯进行传播,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隔离,普通人需要佩戴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聚会,这些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方式。而在医院或者疫情严重的地方,还要进行物品及空气的消毒,这样也是最大程度的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应该积极配合工作,带好口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一方面是避免自己感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他人。

三、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非特异性,一种是特异性。所谓特异性保护,其实就是指疫苗保护,比如我们熟悉的HPV疫苗,还有一些其他传染病的疫苗,而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疫苗上市。而非特异性保护主要措施有,避免与患者接触,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过度疲劳。

每一种病毒有每一种病毒的特性,有的病毒容易感染小孩,有的病毒容易感染青壮年,有的病毒容易感染中老年,因此根据病毒特性的不同,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宣教,保护这些易感人群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也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感染几率。

总结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主要就是通过空气传播,其主要形式是飞沫传播,也有报道称其可以通过粪口传播。而口罩可以很好的预防病毒的传播,假如你是一个携带者,你戴上口罩以后,在你说话、打喷嚏、咳嗽的时候,飞沫就不会传播到空气中,因此就不会感染给其他人;如果你是一个健康的人,你也应该戴上口罩,这样有病毒的飞沫也会被你的口罩隔绝,从而保护你的健康。关于粪口传播,我们应当做的就是勤洗手,按照要求有将手洗干净,并且将食物洗干净,这样就可以避免粪口传播。

面对疫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众志成城,方可战胜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