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是什么?气溶胶传播又是什么?我们如何预防?

2 月 8 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提到了一个新冠病毒传播的新名词:

气溶胶传播。

直接传播和接触传播我们都听过,那么气溶胶是什么?气溶胶传播又是什么?我们如何预防?

什么是气溶胶?

气溶胶(aerosol)是指悬浮在气体(如空气)中所有固体和液体颗粒(直径 0.001~100 微米)。广义地讲,气溶胶是胶体的一种。气溶胶的粒子直径在 0.0001~100μm 之间。其液态粒子称为雾,小于 1μm的粒子称尘。自然界中,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中微粒无处不在,构成一个宏大的“气溶胶世界”。

气溶胶根据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飘尘和降尘。降尘(粒径大于等于10μm)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很快沉降下来。而飘尘则可在大气中长期漂浮,因此它对人的健康影响最大。由于粒径小于10微米的飘尘容易被人体所吸入和吸收,所以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IPM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er)。

气溶胶的传播受到下面多种因素影响,如下图:


气溶胶是什么?气溶胶传播又是什么?我们如何预防?

气溶胶传播的防护措施

公众应该如何做好通风,防止室内气溶胶感染?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钱华建议大家:

第一,自然通风的通风量很大,开开窗。病毒稀释到一定程度,风险就很低了。通风效果跟当天的风速风向、开口大小和室内外温差相关,现在季节通风量应该很大,有条件最好多频次开窗,如每两小时开窗10分钟。家里有新风机的开新风机,有净化器的开净化器,净化器会过滤气溶胶,包括带病毒气溶胶,同时注意不要去触摸滤网;

第二,卫生间中也要注意。现在有研究表明粪便也带病毒,冲马桶时,盖上马桶盖再冲。每个地漏灌上水,把水封做好,防止楼下的气溶胶上来;

第三,电梯间通风很差,又是小空间,一定要带口罩、小心触摸。除此之外,要勤洗手、勤擦洗、与他人隔开距离。

气溶胶是什么?气溶胶传播又是什么?我们如何预防?

气溶胶传播对我们的威胁是不是很大?

要重视,但不必恐慌。气溶胶虽然容易形成,但要感染人并不容易,而且我们还有措施预防。

由于一般气溶胶颗粒比较大,通常大于 10 微米、50 微米以上的最多,一般的医用口罩就可以阻挡。

特别小的气溶胶微粒(半径小于 0.1 微米),重量轻,主要分布在高空(来自土壤的靠近地面),它们会随风飘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气溶胶质点比表面能很大,又有电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坏,存活度不高。

对于非医务人员的普通人,在实际生活中,只有达到极高数量级的阈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进入人体。

而通过气溶胶形式悬停在衣物、皮肤的病毒,只有极微小的比例能通过手部触摸进入眼口鼻。这样的病毒量,引发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