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溶膠是什麼?氣溶膠傳播又是什麼?我們如何預防?

2 月 8 日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佈會,提到了一個新冠病毒傳播的新名詞:

氣溶膠傳播。

直接傳播和接觸傳播我們都聽過,那麼氣溶膠是什麼?氣溶膠傳播又是什麼?我們如何預防?

什麼是氣溶膠?

氣溶膠(aerosol)是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 0.001~100 微米)。廣義地講,氣溶膠是膠體的一種。氣溶膠的粒子直徑在 0.0001~100μm 之間。其液態粒子稱為霧,小於 1μm的粒子稱塵。自然界中,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中微粒無處不在,構成一個宏大的“氣溶膠世界”。

氣溶膠根據大小的不同可以分為飄塵和降塵。降塵(粒徑大於等於10μm)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夠很快沉降下來。而飄塵則可在大氣中長期漂浮,因此它對人的健康影響最大。由於粒徑小於10微米的飄塵容易被人體所吸入和吸收,所以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IPM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er)。

氣溶膠的傳播受到下面多種因素影響,如下圖:


氣溶膠是什麼?氣溶膠傳播又是什麼?我們如何預防?

氣溶膠傳播的防護措施

公眾應該如何做好通風,防止室內氣溶膠感染?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錢華建議大家:

第一,自然通風的通風量很大,開開窗。病毒稀釋到一定程度,風險就很低了。通風效果跟當天的風速風向、開口大小和室內外溫差相關,現在季節通風量應該很大,有條件最好多頻次開窗,如每兩小時開窗10分鐘。家裡有新風機的開新風機,有淨化器的開淨化器,淨化器會過濾氣溶膠,包括帶病毒氣溶膠,同時注意不要去觸摸濾網;

第二,衛生間中也要注意。現在有研究表明糞便也帶病毒,衝馬桶時,蓋上馬桶蓋再衝。每個地漏灌上水,把水封做好,防止樓下的氣溶膠上來;

第三,電梯間通風很差,又是小空間,一定要帶口罩、小心觸摸。除此之外,要勤洗手、勤擦洗、與他人隔開距離。

氣溶膠是什麼?氣溶膠傳播又是什麼?我們如何預防?

氣溶膠傳播對我們的威脅是不是很大?

要重視,但不必恐慌。氣溶膠雖然容易形成,但要感染人並不容易,而且我們還有措施預防。

由於一般氣溶膠顆粒比較大,通常大於 10 微米、50 微米以上的最多,一般的醫用口罩就可以阻擋。

特別小的氣溶膠微粒(半徑小於 0.1 微米),重量輕,主要分佈在高空(來自土壤的靠近地面),它們會隨風飄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氣溶膠質點比表面能很大,又有電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壞,存活度不高。

對於非醫務人員的普通人,在實際生活中,只有達到極高數量級的閾值,部分病毒才能由黏膜進入人體。

而通過氣溶膠形式懸停在衣物、皮膚的病毒,只有極微小的比例能通過手部觸摸進入眼口鼻。這樣的病毒量,引發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