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美國為什麼不加入軸心國?

爾朱少帥


完整的問題應該是2個:1、為什麼不加入軸心國?2、為什麼要加入同盟國?

篇幅問題,本回答的重點是側重為什麼不加入軸心國?

這個,一方面是三德子的中二操作讓美國不敢急於下場,一方面是鬼子的蜜汁操作讓美國不能下場了。

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的局部戰場,也就是中國東北,中國上海,西班牙內戰這樣的場合,乃至到了1937年到1939年日軍已經開始轟炸重慶的時候,美國官方的態度還是十分達觀的。明面上舉著不干涉歐洲事務的旗子,實際上快樂地給交戰雙方兩頭下注——三德子重整軍備對外擴張的資金支持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華爾街財團的融資(不知道有多少是猶太人的PY交易),鬼子的聯合艦隊與海軍航空隊有足夠的燃油轟炸重慶也是得益於美國人的石油供給——很正常,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早期本質上就是新興帝國主義國家德、日擴張勢力範圍尤其是試圖瓜分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主要是大英帝國)勢力範圍的戰爭,作為新興帝國主義國家的美國自然不能立刻下場,作壁上觀卞莊刺虎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對於德、日這種國家而言,其實把美國拉上賊船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三德子的利益的,畢竟德國試圖在歐洲大陸上確立陸權地位可以以部分承認美國在兩洋地區的海權作為交換。但偏偏元首是個種族主義優越感爆棚的二貨,在他的民族設定里美利堅民族被列為“被其他民族血統汙染的雜種民族”,僅僅比斯拉夫人好那麼一丟丟。因此跨洋征服美利堅甭管現不現實,反正三德子就是這麼宣稱的;至於三德子的好基友日本,在太平洋與亞洲大陸的瓜分問題上本身就跟美國人有結構性矛盾——美國也同樣面臨著東進進入亞洲大陸與控制太平洋海區的問題,這同急需擴張其絕對國防圈,又準備向亞洲大陸擴展其戰略縱深,還打算向南進入東南亞奪取資源地帶的日本來講簡直是不共戴天。因此這倆國家一箇中二病晚期,一個一頓操作猛如虎地先搞法屬印度支那進駐事件然後又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不僅沒有把美國拉上賊船,反而逼得美國迅速加入到另一方去了——而美國毫不客氣,藉助盟國的力量同樣完成了登頂大業。

這個,一方面是三德子的中二操作讓美國不敢急於下場,一方面是鬼子的蜜汁操作讓美國不能下場了。

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的局部戰場,也就是中國東北,中國上海,西班牙內戰這樣的場合,乃至到了1937年到1939年日軍已經開始轟炸重慶的時候,美國官方的態度還是十分達觀的。明面上舉著不干涉歐洲事務的旗子,實際上快樂地給交戰雙方兩頭下注——三德子重整軍備對外擴張的資金支持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華爾街財團的融資(不知道有多少是猶太人的PY交易),鬼子的聯合艦隊與海軍航空隊有足夠的燃油轟炸重慶也是得益於美國人的石油供給——很正常,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早期本質上就是新興帝國主義國家德、日擴張勢力範圍尤其是試圖瓜分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主要是大英帝國)勢力範圍的戰爭,作為新興帝國主義國家的美國自然不能立刻下場,作壁上觀卞莊刺虎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對於德、日這種國家而言,其實把美國拉上賊船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三德子的利益的,畢竟德國試圖在歐洲大陸上確立陸權地位可以以部分承認美國在兩洋地區的海權作為交換。但偏偏元首是個種族主義優越感爆棚的二貨,在他的民族設定里美利堅民族被列為“被其他民族血統汙染的雜種民族”,僅僅比斯拉夫人好那麼一丟丟。因此跨洋征服美利堅甭管現不現實,反正三德子就是這麼宣稱的;至於三德子的好基友日本,在太平洋與亞洲大陸的瓜分問題上本身就跟美國人有結構性矛盾——美國也同樣面臨著東進進入亞洲大陸與控制太平洋海區的問題,這同急需擴張其絕對國防圈,又準備向亞洲大陸擴展其戰略縱深,還打算向南進入東南亞奪取資源地帶的日本來講簡直是不共戴天。

因此這倆國家一箇中二病晚期,一個一頓操作猛如虎地先搞法屬印度支那進駐事件然後又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不僅沒有把美國拉上賊船,反而逼得美國迅速加入到另一方去了——而美國毫不客氣,藉助盟國的力量同樣完成了登頂大業。


軍武次位面


按照朱世巍的記載,美國在二戰前頻繁爆發工人運動,已經焦頭爛額資本家非常羨慕納粹動輒鎮壓工人。對於後來為何轉變立場,我轉載三種說法。

一是羅斯福野心說,羅斯福為了擴大權力,站在俄羅斯這一邊。原因是法西斯國家,比如德國 克羅地亞 匈牙利,兩牙都是鬧紅色或者靠近俄羅斯的國家,這就好比一個人被割傷了,傷口周圍會紅腫化膿,你把免疫系統騙過去就不會了。

二是德裔復國說,美國的德裔不願看到自己的母國被一個奧地利人掌控,變成一個流氓國家。

三是得罪猶太人說,美國二戰前是最大的猶太國家,德國得罪猶太人太狠,這種假說也解釋了為什麼戰後,一度想幫猶太人在我國東北復國的日本受得懲罰少得多


孫源57534084


二戰時的美國並沒與加入軸心國的條件,自然也就不存在和日本、德國一起征服世界的可能。儘管在二戰爆發前,美國因為經濟危機也一度遭遇了動盪不安的局面,但是美國與德國、日本的情況終究不同。

軸心國擴張計劃

首先,美國國內的市場相對廣闊,並且擁有拉美后花園,抵禦經濟危機的能力比較強,沒有必要通過武力擴張來解決經濟危機。

儘管二十年代末的經濟危機是從美國開始的,但是美國應對經濟危機的能力要遠遠強於德國和日本。作為一個領土大國,美國擁有豐富的資源與廣闊的國內市場。整個拉丁美洲也基本上都是美國的後花園,商品傾銷地和原料來源地。儘管美國國內的法西斯政黨一度也非常活躍,但是完全沒有機會上臺執政。

經濟大蕭條

其次,美國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自然要儘可能的維護有利於自己的國際秩序,沒有理由和德國、日本一起破壞自己的利益。

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儘管美國在巴黎和會上並沒有實現主宰世界的企圖,但是在隨後的華盛頓會議上,還是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在海軍噸位上取得了與英國平起平坐的標準之後,經濟上早已成為世界霸主的美國,又向軍事霸主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華盛頓會議

與美國不同,試圖挑戰原有國際秩序的德國,在一戰中戰敗,受到了極為苛刻的制裁,不僅丟失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本土也遭到了損失,軍隊被大量的裁撤,資源也被法國控制。戰後的魏瑪政府軟弱無能,數次被法國欺辱,加劇了德國民眾的憤怒與不滿,復仇情緒高漲,只要有一個火星,立馬就是沖天的大火。

魯爾危機

日本也是一戰的戰勝國,在戰爭中也發了一筆戰爭財,從一個債務國轉變為債權國,戰後更是接管了德國在中國的特權。不過日本畢竟是一個資源短缺,國內市場狹小的國家。相對落後的社會制度和不夠徹底的資本主義經濟,讓日本長期以來的經濟發展基本上都要依靠不斷的對外擴張來維持。一戰期間膨脹起來的經濟隨著戰爭的結束,迅速進入衰退。二十年代的關東大地震和隨後的經濟危機,讓日本國內局勢動盪不安。繼續擴大侵略,轉移國內矛盾和經濟危機,是日本的必然選擇。

九一八事變

與日本和德國相比,美國無論是國內的資源和市場,還是海外的資源和市場都要更為豐富和廣闊。只存在別人通過戰爭挑戰美國利益的可能,美國沒有理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最後,美國相對民主的政治制度也決定了它不可能像德國、日本那樣輕易發動戰爭。

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都是姍姍來遲,一方面是在等待機遇,以便在最好的時機用最小的代價換回最大的勝利。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國的政治制度決定了美國不可能輕易的捲入任何一場戰爭。正義的戰爭尚且要再三權衡利弊,非正義的侵略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珍珠港事件

總的來說,二戰時的美國,正享受著一戰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帶來的巨大利益,完全沒有理由自己破壞自己建立起來的秩序。同時,美國豐富的資源和市場以及國內的政治制度,決定了美國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會和德國、日本一起征服世界。

與此同時,因為戰略空間足夠大了,美國的國家戰略與德國、日本、俄國等國不同,並不陶醉於陸地上的爭奪,而是注重對海權的爭奪。所以美國對外的侵略,很少是以割讓土地為主(早期的擴張除外),更多的是搶佔市場,經濟上的擴張。


羅斯福新政

當然了,美國之所以沒有法西斯道路,也要感謝羅斯福總統,正是在他的帶領下,美國走出了經濟危機,也成為了二戰反法西斯陣營的中流砥柱,為整個二戰貢獻了巨大的人力與物力資源。


徽南城意


訴求不同。

第三帝國要一統歐洲,日本要建大東亞共榮,美國呢?門羅主義後,美洲事務已經是美國說了算,犯不著再脫褲子放屁,再說了,就算美國要形勢上統一美洲,德國能幫什麼忙?

價值觀不同。

在希特勒獨攬大權之前,其種族言論就引起美國高度反感。針對猶太人的行動更是讓美國猶太人怒不可遏,不斷遊說美國政府直接軍事幹預歐洲大陸戰事。這種前提下,美國是不會與德國結盟的。


花錢無缺


因為美國想獨大,任何一方強大都不行,自己才能主宰世界


俊爺爺


為什麼要加入軸心國?和希特勒爭老大去?乾脆先把武器資源倒賣好,一邊賺錢一邊觀望,抓住時機力挽狂瀾!其實老美連同盟國也沒有加入過!他們打造了聯合國!自己當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