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男人出轨”,想要挽回的聪明女人,会这样去做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做“禁果效应”,又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禁果效应”是: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它。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演示而造成的逆反现象也称为:“禁果效应”,这与人们的好奇心理与逆反心理是一样的。用大白话解释就是:你越不让我做的事我越想要去做,你越不想让我知道的事情我越想知道。

面对“男人出轨”,想要挽回的聪明女人,会这样去做


有位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写过一本《趣味心理学》在书本前页中他特意提示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然而大多数的读者都采取了与作者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阅读了第八章第五节。为了更加了解这个效应我们先看看罗密欧朱丽叶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罗密欧与朱丽叶,即便没有看过也听过,那么我们现在来讲讲:“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故事,在15世纪的欧洲与文艺复习的年代,这个年代还称之为:黑暗中世纪,那个时候人们对自己的感情是压抑的,一旦到达了极限就特别渴望“自由与爱情”,于是这份渴望就变成了决斗,故事就发生在这样子的一个时期。

话说在意大利贝罗娜城有两户人家特别有名望,但他们有深仇大恨,罗密欧在A家;朱丽叶在B家,他们在一次无意中认识了,认识之后觉得对方还不错,于是罗密欧就对朱丽叶展开了追求,朱丽叶也答应了,在他们热恋的时候有一天罗密欧在街上跟朱丽叶的一个家族成员打架了,一不小心把人给打死了,这个时候朱丽叶的父亲就更加不认同他们,硬逼着朱丽叶跟罗密欧断了,朱丽叶又害怕又不甘心,于是找神父请教一下解决的办法,神父提出假装朱丽叶自杀,可罗密欧却以为朱丽叶真的死了,于是赶去墓地自己也跟着自杀了,后面朱丽叶醒了,看到罗密欧为自己而死,于是自己这次真的自杀了。


面对“男人出轨”,想要挽回的聪明女人,会这样去做

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虽然罗密欧和朱丽叶两个人谈恋爱家人都不同意,爱情受到了来自家人的阻力,但是奇怪的是:家人的阻力并未阻止他们爱情的继续发展,相反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觉得自己的爱情特别的坚贞、伟大,于是就相互坚守着。如果他们的爱情没有任何阻力的话,很有可能爱情早就崩塌了。之前因为爱情中的两个人目标是一致的,我们要合力对抗彼此的家庭,一旦这个目标没有了,外面的阻力也就消失了,两个人很有可能走不到这一步,这其实就是“禁果效应”在起作用了。

下面跟大家讲讲:老公出轨这个话题

相信很多宝宝们都很熟悉,有些宝宝在发现老公出轨之后,一次又一次的命令男人,删掉小三的联系方式,阻止两个人联系,用尽了各种方法希望把他们拆散……结果他们却偷偷的联系,反而更加的难舍难分。你越不做什么……他反而越想做什么……而你却成了那个试图拆散他们的坏人,是不是太可怕了?因为你在阻止他“尝禁果”。其实这个时候如果这个关系我们还要,那么先不要去阻挠,因为男人在越得不到这个东西时却越想得到它。

面对“男人出轨”,想要挽回的聪明女人,会这样去做


其实即使出轨的男人真的和小三同居了一段时间,他们会发现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之后对待原配的态度也就好了很多,也再不提离婚了。因为“禁果”消除了他尝到了禁果的味道。“禁果效应”跟两种心理有关,一种是:好奇心理,一种是逆反心理。两者都是人类的天性。人们倾向于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产生好奇,而逆反则基于人们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天性,因为面对被禁止的事物,人们首先会产生好奇,这种事物为什么会被禁呢?他是否真的会对我们产生危害呢?如果这种好奇得不到解决,发布禁令者对禁止原因的解释通常都是模糊的,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人们就会倾向于逆反,也就是想亲自尝一尝“禁果”,那么品尝过“禁果”之爱就真的可以找寻真爱了吗?就好像有些人的老公,他们跟出轨对象在一起之后就一定会收获幸福吗?这也是我们很多宝宝会担心的问题,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再回到《罗密欧与朱丽叶》,如果他们没有双双殉情,他们的爱情生活就会这样一直幸福下去吗?这不一定吧!

面对“男人出轨”,想要挽回的聪明女人,会这样去做


他们的爱情是一种共生的爱情,“你死了我也不想活了”。共生爱情是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今天不开心了你要陪我一起不开心,我今天来姨妈痛你不能在那边开开心心的打游戏,你也得跟我一起感受这种痛;我看到一个笑话你必须跟我一起笑,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你就是不在乎我……”这些情况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呢?就好像藤蔓和树木的关系,藤蔓死死的缠绕在树木上面,极度的依赖。

这段关系里面没有独立的自我,也没有任何的边界感。那么为什么需要共生呢?因为一个人的时候特别孤独,没有办法独处,追求“共生爱情”的人是没有办法建立真正亲密关系的。一旦失恋了他们会马上进入下一段关系,因为他们忍受不了一个人的状态。

所以,在挽回过程的你如果面临老公出轨了,并且在你想要挽回的状态下,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要去阻止他们,先把注意力转接到自己身上,等待时机的到来再一举拿下他,让他永远的臣服在你的石榴裙下。所以宝宝们你们明白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