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男人出軌”,想要挽回的聰明女人,會這樣去做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做“禁果效應”,又稱《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禁果效應”是: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想得到它。這種由於單方面的禁止和演示而造成的逆反現象也稱為:“禁果效應”,這與人們的好奇心理與逆反心理是一樣的。用大白話解釋就是:你越不讓我做的事我越想要去做,你越不想讓我知道的事情我越想知道。

面對“男人出軌”,想要挽回的聰明女人,會這樣去做


有位心理學家:普拉·圖諾夫寫過一本《趣味心理學》在書本前頁中他特意提示讀者:請勿先閱讀第八章,第五節,然而大多數的讀者都採取了與作者告誡相反的態度,首先閱讀了第八章第五節。為了更加了解這個效應我們先看看羅密歐朱麗葉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羅密歐與朱麗葉,即便沒有看過也聽過,那麼我們現在來講講:“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個故事,在15世紀的歐洲與文藝複習的年代,這個年代還稱之為:黑暗中世紀,那個時候人們對自己的感情是壓抑的,一旦到達了極限就特別渴望“自由與愛情”,於是這份渴望就變成了決鬥,故事就發生在這樣子的一個時期。

話說在意大利貝羅娜城有兩戶人家特別有名望,但他們有深仇大恨,羅密歐在A家;朱麗葉在B家,他們在一次無意中認識了,認識之後覺得對方還不錯,於是羅密歐就對朱麗葉展開了追求,朱麗葉也答應了,在他們熱戀的時候有一天羅密歐在街上跟朱麗葉的一個家族成員打架了,一不小心把人給打死了,這個時候朱麗葉的父親就更加不認同他們,硬逼著朱麗葉跟羅密歐斷了,朱麗葉又害怕又不甘心,於是找神父請教一下解決的辦法,神父提出假裝朱麗葉自殺,可羅密歐卻以為朱麗葉真的死了,於是趕去墓地自己也跟著自殺了,後面朱麗葉醒了,看到羅密歐為自己而死,於是自己這次真的自殺了。


面對“男人出軌”,想要挽回的聰明女人,會這樣去做

這個故事要告訴我們:雖然羅密歐和朱麗葉兩個人談戀愛家人都不同意,愛情受到了來自家人的阻力,但是奇怪的是:家人的阻力並未阻止他們愛情的繼續發展,相反的羅密歐和朱麗葉覺得自己的愛情特別的堅貞、偉大,於是就相互堅守著。如果他們的愛情沒有任何阻力的話,很有可能愛情早就崩塌了。之前因為愛情中的兩個人目標是一致的,我們要合力對抗彼此的家庭,一旦這個目標沒有了,外面的阻力也就消失了,兩個人很有可能走不到這一步,這其實就是“禁果效應”在起作用了。

下面跟大家講講:老公出軌這個話題

相信很多寶寶們都很熟悉,有些寶寶在發現老公出軌之後,一次又一次的命令男人,刪掉小三的聯繫方式,阻止兩個人聯繫,用盡了各種方法希望把他們拆散……結果他們卻偷偷的聯繫,反而更加的難捨難分。你越不做什麼……他反而越想做什麼……而你卻成了那個試圖拆散他們的壞人,是不是太可怕了?因為你在阻止他“嘗禁果”。其實這個時候如果這個關係我們還要,那麼先不要去阻撓,因為男人在越得不到這個東西時卻越想得到它。

面對“男人出軌”,想要挽回的聰明女人,會這樣去做


其實即使出軌的男人真的和小三同居了一段時間,他們會發現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美好,之後對待原配的態度也就好了很多,也再不提離婚了。因為“禁果”消除了他嚐到了禁果的味道。“禁果效應”跟兩種心理有關,一種是:好奇心理,一種是逆反心理。兩者都是人類的天性。人們傾向於對自己不瞭解的事物產生好奇,而逆反則基於人們擺脫束縛追求自由的天性,因為面對被禁止的事物,人們首先會產生好奇,這種事物為什麼會被禁呢?他是否真的會對我們產生危害呢?如果這種好奇得不到解決,發佈禁令者對禁止原因的解釋通常都是模糊的,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人們就會傾向於逆反,也就是想親自嘗一嘗“禁果”,那麼品嚐過“禁果”之愛就真的可以找尋真愛了嗎?就好像有些人的老公,他們跟出軌對象在一起之後就一定會收穫幸福嗎?這也是我們很多寶寶會擔心的問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麼再回到《羅密歐與朱麗葉》,如果他們沒有雙雙殉情,他們的愛情生活就會這樣一直幸福下去嗎?這不一定吧!

面對“男人出軌”,想要挽回的聰明女人,會這樣去做


他們的愛情是一種共生的愛情,“你死了我也不想活了”。共生愛情是什麼樣的狀態呢?“我今天不開心了你要陪我一起不開心,我今天來姨媽痛你不能在那邊開開心心的打遊戲,你也得跟我一起感受這種痛;我看到一個笑話你必須跟我一起笑,如果你不這樣做,那你就是不在乎我……”這些情況是不是感覺很熟悉呢?就好像藤蔓和樹木的關係,藤蔓死死的纏繞在樹木上面,極度的依賴。

這段關係裡面沒有獨立的自我,也沒有任何的邊界感。那麼為什麼需要共生呢?因為一個人的時候特別孤獨,沒有辦法獨處,追求“共生愛情”的人是沒有辦法建立真正親密關係的。一旦失戀了他們會馬上進入下一段關係,因為他們忍受不了一個人的狀態。

所以,在挽回過程的你如果面臨老公出軌了,並且在你想要挽回的狀態下,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要去阻止他們,先把注意力轉接到自己身上,等待時機的到來再一舉拿下他,讓他永遠的臣服在你的石榴裙下。所以寶寶們你們明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