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还有后人吗?有什么依据?

钱塘安东阳


明朝的覆灭让朱元璋的后人经历了一次很大的浩劫,但是最后活下来并繁衍至今的朱氏子孙还是很多的。


在中国历史上,繁衍人口最多的两个皇族,一个是汉朝的刘氏,另一个就是明朝的朱氏。

汉朝刘姓皇族之所以是历史上繁衍人数最多的姓氏之一,是因为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就定下了子孙大封诸侯王的政策。这些诸侯王坐拥大片的土地,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手里有钱,自然妻妾就不会少。而且刘姓皇族还特别能生,刘邦就有8个儿子,到了汉武帝的时候,他的堂兄弟就达到了数百人之多。这个繁衍速度,实在是惊人。

根记载,西汉灭亡之前,被朝廷记录在册的皇族人员就达到了9万人!这还不包括那些地位地下的女人为刘姓皇族生的孩子,这个数目应该也不是个小数目。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刘姓皇族的子孙人数最少有几十万人,但是大多数都已经是旁支,成为了老百姓。就比如说像刘备这样的人,就属于皇族远支,到他这一代就只能靠编草鞋赚生活了。<strong>

明朝也封王,但跟汉朝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意思就是说封王封爵都可以,但是不能离开封地,不能管事,只拿工资。你别以为明朝的藩王就比不上汉朝,我可以告诉你,明朝藩王工资之高,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明朝藩王中爵位最高的是亲王,他们的年薪是:

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紵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

亲王往下,略有递减。就连因为犯罪而被废为庶人的皇室成员,每个月都可以向国家领取6石大米,相当于现在的900斤左右!明朝之所以会灭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朱氏子孙吃垮了国家。至今犹记得李自成向北京进军,国库无钱,崇祯找宗室和大臣们借钱充军饷而不得,而远在成都的福王朱常洵的福王府则日日朱门酒肉臭。

因为明朝皇族待遇如此之高,所以他们的繁衍速度也是十分快的。有人统计,明朝一共分封过87个藩王,924个郡王,而且这些藩王大多都是世袭的。郡王以下有爵位的皇室成员自不必提,那就更多了。朱元璋本人就有26个儿子,他也很有先见之明,为了应对自己子孙因为繁衍过多而造成取名困难,特意发明了许多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的字,以避免子孙名字重合。而且按照后来朱氏子孙的繁衍数量来说,朱元璋发明的这一套取名系统,确实很有先见之明。

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朱氏子孙人数多达几十万。但是在经历了李自成、张献忠等武装势力,以及清军对朱元璋子孙的屠杀之后,朱元璋的子孙人数大为减少。最终躲过灾难,成功活下来并繁衍至今的朱氏后人也是很多的。

就比如说楚王朱华奎的一位后代朱盛浗。

朱华奎是第九代楚王,在位六十三年,家里的钱财堆积如山。崇祯十六年的时候,张献忠攻打武昌,大臣们跪在楚王府门口,请求朱华奎捐献钱财用作军饷,朱华奎却拿出朱元璋时期赏赐的一件裹金座椅说,只有这个了,其他的什么也没有。最后张献忠攻克武昌,夺了朱华奎的全部家产,将朱华奎和朱姓宗室全部赶到江边推入江中淹死。但是其中有一位叫做朱盛浗的朱氏宗室因为水性好,被水冲到下游二三十里,最后得以存活。朱盛浗后来逃到梁子山中,改名谢世仁,在那里定居并繁衍了后代。

像朱盛浗这样幸存下来的朱氏子孙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他们大多数人为了躲避灾难而改姓了其他姓氏,而且连朱氏族谱都断了。所以,现在在我国可以被确认为朱元璋后人的人不多,但是自称是朱元璋后人的人却大有人在。

河南新郑一个叫王耀堂的人就自称是朱元璋的后代。王耀堂说他家祖先是从山西逃难来到新郑的,据《新郑县志》记载,他的这位祖先叫做朱九式,乾隆年间来到新郑,是朱元璋的后代。朱九式是个中医,还治好过县令女儿的病。但是有人说,朱九式这个名字不符合朱氏子孙的取名规则,王耀堂解释说,朱九式只是名字的谐音,为了逃难才改的名,至于说什么时候改姓的王,那就搞不清楚了。

在河南荥阳市有个朱顶村,这个村的村支书叫做朱东仁,他主动联系到了一位报社记者,说他们村百分之百是朱元璋的后人,因为有家谱和祠堂为证。这位记者来到朱顶村之后,参观了朱氏祠堂,在祠堂里发现了一块碑文,碑文记载说,朱顶村的人是朱元璋的儿子岷王朱梗的后代。朱东仁还告诉记者,因为祖上从曾经被剿杀过,所以改姓过屈,是后来才改回了朱姓。但是记者在多方查证后发现,根据朱东仁所说,以及朱氏祠堂碑文和家谱记载的信息,有许多前后矛盾的地方,无法证实朱顶村就是朱元璋的后人。

像这样自称朱元璋后代,但又拿出实证的例子在全国太多了,基本上只要是姓朱的,或者是有记载的朱改王和朱改张的部分王姓和张姓人,都自称是朱元璋的后代。至于他们究竟是不是朱元璋的后代,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很难再证实了。


围炉煮酒话春秋


只能帮到这里了



寻找机遇L


朱镕基总理就是直系后裔岷藩十七世孙,朱镕垂曾经出示过朱镕坚由美国寄来的族谱,“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喜贲从”,虽然明末从武冈逃到长沙棠坡这一脉仅有几个人,但开枝散叶一直存在,地方县志中也记载过朱总理的曾伯祖父朱昌琳,是当时的长沙首富,同时也是长沙近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朱家花园是长沙园林之首。左宗棠称赞他“君杰士也,审矣”。

清廷只是紧着重要的都杀了,即便这样,要说杀干净了,也不大可能,满清入关的时候,估计多尔衮已经累戕毛了,即便有精力,他也没能力做不到一个不留,虽然他也很想这么干。

人口普查的精确度在现代的今天都是个难题,更何况那年月,人跑了往哪儿找去,谁那么大工夫那么大本事查族谱挨个人间灭绝,吴应麒这一脉现在还活的好好的,您以为康熙帝不想杀么。

举家失踪没地方找去,以岷王一系来说,都是分开跑的,假如真分10队跑,又是兵荒马乱流民无数的年月,只要自己不说,谁认识谁是谁呀,除非像朱慈焕一样生怕别人不知道,七十多岁了还瞎吵吵,结果全家死绝。

康熙帝也没有到朱姓皇室子孙见一个杀一个的地步,朱慈烺、朱慈焕(朱三太子)这类皇室成员,那是决计活不成的,活到九十九也杀,小鱼小虾,沾亲带故的无所谓。

事实上,在康熙十二年,远的不说,北京城内也有很多王室子孙,因杨起隆响应吴三桂在北京城内起事反清,所以虽然没犯罪,但也都被清查出来流放到宁古塔,开释后在辽宁形成了两个小山村,近些年,猜测可能是清宫戏泛滥,竟然去寻根自己是哪个旗······我只能说是你们是日月火焰旗······O(∩_∩)O,后来他们才知道自己是朱明皇室子孙。

明朝政权尚存于世的时候,满清尚且不怕,会怕亡国后的几个流浪王爷么,所以也不会铆足了劲赶尽杀绝,他们所忌惮的是刻意挑起两族矛盾的实际参与者和“形象代言人”,其实挑起矛盾的,恰恰是清廷自己的特权政策,而不是“朱三太子们”,皇帝们面临两个难题,化解矛盾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办不到,封建帝王化解阶级矛盾,显然不能,太为难他了,帝王家天下,这会动摇他的统治根基。

那取缔特权阶层,或者至少不要搞民族歧视呢,也办不到,皇帝也同样有办不成的事,他不会直接撼动皇族自身利益,宗室觉罗的利益也不能动,这都是满清的统治基础。平三藩,普通百姓遭殃,清兵得胜后,要班师回朝了,见人就套,老百姓都成了私产,好好的人家,举家成了奴隶,有人上告,康熙不管,其实他也没办法,深知庄园奴隶制那套太过深入人心,一时间没办法改变。孙殿英为什么那么恨满清,他爹和满人有纠纷,当天抓大牢里就打死了,满人一点事儿没有。

就朱明皇室的后续存留来看,初期多尔衮是非常照顾的,但是以顺治三年为转折点,态度发生了转变。

这个问题就颇令人玩味了,表象上来看,是王爷们违法乱纪,不知收敛,或者不感激恩养,擅作威福,什么私藏印绶,什么为保护明室不被诬陷而调查取证呀,都是借口,其实就是当时相对刚入关的状态来说,稍稍稳定,所以就开始清算。

江西为例:大明宗室大概几千人,全都聚集早省城,谁统计的呢?时任兵部尚书的“大名人”孙之獬,他的建议是,那么多宗室成员聚集在一起不是没有“危险”的,是令人担心的一股力量,建议去向三处:

循规蹈矩的宗室成员散居本省;

好生事端的令其散居江北诸省;

心生不轨之徒由镇守部队“驱镇之”

多尔衮也心生犹豫,但在转月户部再次奏请的时候做出了相应批复,削除了明藩的一些特权,对明藩政策开始收紧,比如刑责和税负方面。

后来鲁王、荆王、衡王等图谋不轨受到清洗,再过不久多尔衮清查全国明藩情况,青州有王室开始自杀,“破碗刎颈”有之,“数日不食”有之,但更多的是逃跑流落到全国各地,不知所踪。这种情况不止青州,包括河南等地除了年老体衰或者身患重病的,大多“俱逃湖广不知下落”。

这些都是见机较早的,逃过了后续的大清洗,跑的人太多太多了,清廷不可能灭干净。

为什么清算?利益呗,你老朱家的子孙霸占着最好的田地和资源,我们这些人刚入关还都穷着呢,每年的田税,吴三桂就要走一半,被迫还允许其自行制钱,财政收入是很紧张的,两白和两黄虽然当时的矛盾不可调和,但是有一点是绝对趋于一致的,那就是资源和财富必须掌握在满贵阶层手中,所以下手的时机到了。

还有一点,各地起义军、抗清势力拥立起越来越多的明藩,福建、安徽、江西、湘西地区、鄱阳湖地区到处都是,多到什么程度呢,不胜枚举。太多太多,这对清廷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清洗在所难免。

即便没造反,那么多王爷分散在全国各地,对清廷来说太过危险,这些人虽然以前也鱼肉百姓,但是对士大夫集团和反清势力来说还有相当大的号召力,这就相当于在各地埋下无数个地雷,早晚有引爆的一天,哪天哪个王爷不爽了,和当朝勋贵起冲突了,直接造反又是麻烦一堆,不如早些弄些罪名出来处理掉,这恐怕就是满清朝廷当时所想所做的。

总结来说,朱明皇室肯定是没有受到彻底清洗,一般来说结果无非四个,一是重要人物铁定被杀,二是经过不同程度的打压和清洗后认清形势、低调做人,三是发配宁古塔,四是逃跑散落各省乡间,甚至还有跑到深山大林隐居的。而清洗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满清稳固政权的需要,也有防患于未然的考虑,“不思恩养”的惩罚,当然也涉及利益再分配的问题,但这个原因相对来说较小。


古今通史


明太祖朱元璋,自1368年建立大明朝起,到1644年灭亡,明朝共享国276年。

朱元璋的子孙后代,有276年的时间,进行繁衍生息。有人曾大胆推测,在明朝灭亡前,朱元璋的实际后裔人数,最多可达百万之巨。

即使是保守估计,万历三十二年,即公元1604年,明代皇家玉牒上记载的宗室人数是8万多人。明代徐光启根据当时明朝宗室已有的繁衍速度,总结出了规律,即30年左右增加一倍。以此推测,到1634年,明朝宗室人数大概在16万余人。到了1644年,即使最保守的估计,前十年仅增加了4万余人,朱元璋此时后裔的人数也已经多达20余万了。

朱元璋有这么多的后裔,从概率上来说,不管怎么搜捕,屠杀,也是很难被斩尽杀绝的。更不要说,还有非常多的因为没钱贿赂明朝户部官员,根本就上不了玉牒宗谱的朱元璋后裔了。虽然这一部分,被饿死了不少。

因此,朱元璋的后裔,虽然历经了李自成、张献忠和满清的数次大清洗,还是有人顽强的将血脉传承了下来。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考虑到子孙繁衍,为了防止名字重复,专门制定了取名、命字的规定。他给24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了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三字姓名,姓都是朱;中间的那个字,就从世系表规定的20个字中取;而最后一个字,则按照“火土金水木”的顺序来定偏旁。

比如,燕王朱棣一脉,燕王朱棣的儿子就分别取名朱高炽、朱高煦(繁体字是火字旁)、朱高燧、朱高燨等。

朱元璋后裔,除了一部分确信被杀,大部分都失踪,没有了记录。这一部分失踪的朱氏后人,应该是隐姓埋名,隐居山林、田园了。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史书上有记载,传承下来的朱元璋后人。

国姓爷郑成功占领台湾之后,一部分朱氏宗室投奔了台湾。台湾失陷后,宁靖王朱术桂不愿做亡国奴,自尽殉国。朱术桂无子,经过清朝廷允许,过继了益王朱怡镐之子朱俨珍为嗣子。史书记载,朱俨珍被遣回大陆,并在1693年被清廷安置在了河南开封杞县。朱俨珍的后裔也就定居于此。

宁靖王朱术桂有了嗣子,而益王朱怡镐,应该还是有其他儿子在世的,只是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

另外,宁王(朱棣曾答应宁王朱权平分天下,而有名的宁王朱宸濠曾发动了宁王之乱,为王守仁,即王阳明平定)的一部分后裔,在明朝灭亡后,避居江西的崇山峻岭之中。在清末之时,他们还修订了《江西八支朱氏宗谱》,并被妥善的保管至今。

清朝入关之后,对明宗室实行了血性的屠杀政策,直到康熙七年,即1668年,圣祖玄烨才下旨:“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阴谋、阳谋用太多,就会没人信了,朱元璋的后裔根本没几个应声的,还是安心过自己的日子。因此,康熙查访了很久,也没找到一个朱元璋的后人。

一直到了雍正二年,即1724年,世宗胤禛才正式在汉八旗旗人中,查访出了一名叫做朱之琏的明朝宗室后裔。朱之琏的祖父在明朝灭亡时,投降了清朝。传到朱之琏时,已经做了三代旗人,而清朝大局已定,雍正为了收买人心,削弱反清复明的势力,加封朱之琏为世袭一等延恩侯,并正式加入了汉白旗旗籍,负责奉祀明孝陵。

上图为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勋照片。

这位一等延恩侯朱之琏的爵位,共传成了十二代。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勋,在清朝灭亡后,还继续领着溥仪的俸禄,直到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之后,延恩侯朱煜勋也不知所踪。


奕天读历史


朱元璋的的后人太多了,到明末就有几十万之多,广泛的分布在中国各地。由于老朱要求自己的后代名字里都要有金木水火土,导致后来的子孙没啥可取得,只能造字了,呵呵。

当代最有名的明太祖后代当属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先生了,看见镕基两字都有满足带有五行的要求。

朱镕基先生是朱元璋第十八子岷王朱楩(pián)的后裔,朱楩最早就藩于甘肃岷州,后就藩于云南,生平三起三落,最后就藩于湖南武冈(今归湖南邵阳管辖),而朱镕基先生就是湖南长沙人,可见其朱楩的后裔多数都在湖南省了(明代对藩王管理比较严格,没事不能出封地)。而岷王家谱的排字要求如下: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不过朱镕基之子朱云来先生似乎没有按照这各排字。


黑水布衣


福兮祸兮的朱家后人

在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为卑微的君王,莫过于两个人——一个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乞儿,另一个则是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石勒,出身奴隶。

朱元璋当皇帝以后,有感于少年时候的清贫和困苦,于是决心不能让自家子孙再过穷日子,于是,朱元璋在分封朱家子孙的爵位方面,奉行极其宽松的政策——几乎所有的朱家子孙,都必须过着有朝廷支付生活开销的生活,而且生活水平要远远高过一般的高官。


而明朝有的亲王,也将生孩子作为创收手段——毕竟,只要家里多一个男丁,就可以多跟朝廷要一份高昂的生活费。

可以说在大明,真正幸福的,就是朱家人——可以不付出任何劳动,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不过,这一切,到了崇祯年间,发生了变化。

崇祯时期,各地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而由于朱家盘剥了天下人三百余年,天下人少不得要和朱家人做个总清算。因此,在明末农民战争中,有近半的朱家子孙被农民军斩尽杀绝。

随后,满清入关,对于近亲宗室,满清采取猜忌态度,甚至部分明朝宗室,被满清以各种名义诛杀、处死。可以说,此时,作为朱家子孙,已经是一种负资产了。


朱元璋还有后人否?

那么,经过明末农民战争以及满清入关的冲击,朱元璋是否还有后人?

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说明清之际著名的画家八大山人,本名朱耷,系朱元璋的子孙。在清朝初年,并没有遭到满清迫害,之所以满清没有针对朱耷,是因为按照古代宗法制度,朱耷和明朝崇祯帝,早已经在五服开外,怎么轮,在法理上,也轮不到朱耷做明朝皇帝。因为危害性几近于无,因此,朱耷得以躲过新王朝的迫害。

事实上,类似朱耷这种远支皇族,是可以躲过清朝的迫害的。


事实上,对于和崇祯处于五服之外的明朝远支宗室,清朝是持善待态度的,甚至雍正帝还专门册封朱元璋后人朱之琏为延恩侯,命其负责祭祀明太祖等明朝帝王,并且这一爵位世袭罔替。民国成立以后,末代延恩侯还多次前往紫禁城拜谒退位多年的宣统帝,向宣统帝求“俸禄”,以用来养家糊口,并且末代延恩侯还表示,朱家世代感念大清的大恩大德。

此外,由于明清交替之间的战乱,导致户籍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受到影响和迫害,有不少明朝宗室处于避祸考虑,而纷纷改名换姓,躲避农民军和清朝追杀。近年来,这批宗室的后人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希望恢复朱姓,并且他们的身世,也获得了部分历史学专家的确认。


藤树先生


朱元璋给子孙取名居然用元素周期,他的后代上至农民下至总理?如果要说依据,查血脉可能不现实。也只有家谱,可以作为参考了。

一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从出生要经历取名,从成长要经历繁衍,那么国家的更替会给后代人带来什么?

尤其是那些背井离乡皇室血脉,他们又是以什么样的身份生存在社会中间的呢?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朱元璋在册后裔有15.7万人,这是我们现在能掌握的明朝官方最晚的一次皇室人口统计资料。到1644年明朝灭亡,总人数只会多不会少。

明朝276年,共封了87个亲王,近千个郡王。到明末,农民起义爆发之前,明朝在全国有34个亲王,还有被废的齐王、宁王、辽王、伊王、徽王等亲王家族后裔。这些人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分布较广,人数众多。

而朱棣登位之后,给后世子孙留下一道圣旨,“天子守国门”当然崇祯帝也很好的遵循了这一点。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之时,崇祯帝不愿意投降选择上吊向祖宗谢罪。而为了避免后宫遭受李自成的欺辱,因此嫔妃、公主甚至是皇子都被处死。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生活在宫廷中高贵的皇族已经彻底在当时消失殆尽。而在《鹿鼎记》中曾经出现出一个公主的角色,自称是崇祯帝遗留的公主。是否是真,这不得而知。但是也从这方面得知,当时崇祯帝确实是亲手屠杀了整个皇宫中人。从皇帝嫡系一脉上来说,朱元璋已经没有了后人。

他们这一支朱氏后裔曝光后,很多人不信服。但是他们有证据。第一件证据是族谱,里面人的取名方式和朱元璋当年规定的一样,都是最后一字用五行偏旁。

第二件证据就更有力了,是一副朱元璋的自画像,并且已经鉴定为真迹。现在已经被收到国家博物馆中。有了这两样东西,这群居民可以确定是朱氏后裔。

所以说,朱元璋是有后人的。另外,不管怎样,希望这个身份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困扰。


阿明小哥哥


大明太祖朱元璋17岁父母双亡,25岁以小和尚身份投军。17年后,开建了大明皇朝。洪武帝的后宫有后妃22人,育有子女42人,其中皇子26人。他以五行用字作为儿孙的名字偏旁循环使用,并钦定了诸王的后世辈分。到明朝尤其后来的南明灭亡时,皇明贵胄遭到了清朝的追杀,但依然有不少皇家血脉通过改名换姓变辈分等方式得以延续。福垊就说三支最典型的:代王的后裔、崇祯帝的后裔及永历帝的后裔。

代王的后裔——延恩侯



1374年8月25日,明太祖第十三子朱桂出生,5岁时封豫王,15岁就藩于大同,改封为代王。明太祖钦定代王的辈分为“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1724年二月,雍正帝找到汉军镶白旗男爵皇明代王后裔朱延,按二王三恪制(所谓灭人之国不绝人祀也)封其嫡孙朱之琏(按辈分应该是鼎字辈,按规定名字偏旁为火)为一等延恩侯,世袭罔替。然而他享受的待遇可比山阳公刘协差远了,不能着明服,不能行明正朔,但他们非常忠心,清朝灭亡后,也忠心耿耿。也许明朝其他族裔看不起他们,甚至不承认他们吧。末代延恩侯是朱煜勋,当年袁世凯称帝三揖三让时,第二个问的就是延恩侯要不要称帝重建大明啊?延恩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崇祯帝的后裔及永历帝的后裔



明太祖为明太宗(明成祖)钦定的字辈为“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崇祯自杀后,其子也遭到了清廷的追杀,史载皇四子永王在康熙卌七年(1708年)被灭门于山东汶上县。可上世纪末在贵州省遵义市巷口镇苦竹桠村,有一名邹代清的老人自称是明太祖第17世孙(福垊认为应该是21世孙他有明朝的尚方宝剑、一方亲王印还有家谱为证。



他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永王在忠臣邹之麟、太监小赵的护送下。一路南下,隐居在偏远的贵州一个小山村过平凡人的生活。为了感恩和安全,永王与邹之麟假装是父子,永王改名为邹启贵。为了感恩太监,邹启贵称他为赵恩公。

永历帝的长子悼愍太子朱慈爝、次子怀愍太子朱慈䇅先后在逃亡中失散,流落民间。长子后裔据说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县级),次子后裔在桂林、肇庆一带。


福垊


你这问得,朱元璋会没有后人吗?你应该问朱元璋还有多少后人,我负责任的告诉你,朱元璋的后人现在有谱可查的至少有二十万人!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由于自己年少时候家庭穷苦,父母,大哥都饿死了,他和他二哥为了埋他父母都找不到地方。从小朱元璋的内心是很受伤害的,对于至亲至爱之人的失去算是刻骨铭心了,于是当上皇帝后,把如何安顿好自己的亲人当成了头等大事,不但给每一位自己的直系子孙都有分封制度,更是连他们的名字都取好了。



朱元璋能把子孙后代想到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只要不是造反,基本上就是从出生到进棺材,什么都不需要考虑,纯粹的坐吃等死,那个时候又没有计划生育,没事儿就生孩子玩。直到大明末年,崇祯帝时期,朱元璋的子孙庞大到全国必须用一个省的税赋来养活了,那个时候就已经有10多万朱姓子孙一直在坐吃皇粮。



我们就算李自成杀了一半,大清朝没有对朱元璋的后代进行灭族似的屠杀,在大清建国时,假设只剩下一万朱元璋的后代,这经历了两百多,快三百年了,你已经算算有多少朱元璋的后人!

另外,我们敬爱的朱总理就是朱元璋的直系子孙!


沉墨I方之城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朱元璋在册后裔有15.7万人,这是我们现在能掌握的明朝官方最晚的一次皇室人口统计资料。到1644年明朝灭亡,总人数只会多不会少。

明朝276年,共封了87个亲王,近千个郡王。到明末,农民起义爆发之前,明朝在全国有34个亲王,还有被废的齐王、宁王、辽王、伊王、徽王等亲王家族后裔。这些人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河南、河北、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地,分布较广,人数众多。


秦王后裔


明末逃过一劫的主要有三类人:

一是远支宗室。

到明末,有的分支已经传到第十一代,不但与朱元璋血缘隔得太远,与朱元璋封的第一代亲王血缘也隔得太远,早已沦为衣食无处着落的穷苦人,这些人在明末并非是起义军劫掠的对象,所以这部分人在明末大多得以幸存。

二是被废除的亲王宗室。

被废的齐王、宁王、辽王、伊王、徽王等亲王家族后裔,人数也很多,这些亲王家都是在嘉靖年间之前被废除的,因为废除的早,所以平民化的也比较早,做的孽也就少,这部分人在明末也大多数得以幸存。比如著名画家八大山人朱耷就是南昌的宁王后裔。现在第一代宁王墓的周边就有宁王后裔守墓。

宁王后裔八大山人


三是南方的宗室。

长江以南的宗室包括江西的鄱阳县的淮王家族、南城县的益王家族,因为地处南方,自始至终没有受到过李自成和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袭击,清军打过来也没有那么快,这几个家族的子孙得以有比较从容的逃亡时间。比如末代益王还逃到广州抗清,益王家族在明末的旁支有一千多人,当时危难时机,只好四处逃生,如今江西南城县附近就有不少益王家族的子孙。

益王后裔墓


如今朱元璋的子孙到底有多少人?没有人统计过,也无法准确统计。据了解,以家族群定居下来的也有不少,比如开封、济宁、南城、南昌、兰州、邵阳、长治等等地方都有。有人估计,除了在明末已改姓的,目前朱姓的朱元璋后裔还有20-40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