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连涨下的”6G猜想“:马斯克送给A股的又一礼包?

近来A股市场的卫星类股票迎来了超预期的上涨。

例如中国卫星自1月16日以来的不到一个月内,已累计上涨超过67%,甚至较2月3日开市大跌前上涨了33.48%;无独有偶,中国卫通也较2月3日开市前的价格上涨超过34.4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获悉,这一行情的形成背后,与机构市场间形成了“卫星互联网”投资概念不无关联。

在卫星类股票上涨的带动下,2月7日万得上线了“卫星互联网”指数,目前该指数包含了中国卫星、中国卫通、航天宏图等不少于24只权重股。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卫星通信类股票2月10日已迎来调整,2月10日早盘,中国卫星下跌达4.74%,海格通讯下跌达2.05%。

详解“卫星互联网”

所谓卫星互联网,是指通过发射低空轨道卫星完成组网,并以此来实现互联网通讯。由于卫星互联网不受地理因素限制,同时信号将在空气中传播得以获得较快的传播速度,因此正在被部分业内人士视为下一代移动通讯的发展方向,亦有分析人士将其称之为6G。

天风证券研究所军工首席分析师李鲁靖指出,全球卫星互联网建设于2020年正式开始,美1月份已发射120颗卫星。

李鲁靖表示,我国目前与美国为第一梯队,建设进度落后一年,目前仅中美两国开始全球卫星互联网的建设。

“中国2020年1月银河航天已完成首次发射,鸿雁星座也计划于2020年进行试验系统建设,因美国试验卫星主要于2019年发射,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进度目前或落后美国约一年时间。”李鲁靖表示。

事实上,这一卫星互联网领域的潜在大战,正是由埃隆·马斯克旗下的美国太空技术公司SpaceX所挑起。根据SpaceX的星链计划,其计划在115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大约数万颗卫星。

在业内人士看来,掌握了火箭可回收技术且一次可搭载60颗通讯卫星的基础上,上述看似“天方夜谭”的计划可能未必只是想象。

“目前SpaceX的火箭可回收技术让发射成本非常低,而且伴随运载能力的提高,一次搭载的通讯卫星数量可能还会进一步提高,所以SpaceX的卫星计划可能会加速落地。”北京一位接近航天系统人士坦言。

据中国小火箭联合会数据,2019年全球共发射406颗卫星,其中SpaceX的卫星就达120颗。根据计划,SpaceX计划在2020年内实施24次星链卫星发射,每次搭载60枚卫星,而此前根据美方的批文,SpaceX目前已获准的发射额度是12000颗卫星。

根据美国卫星协会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SpaceX能够在年内完成上述24次发射,其当年的发射卫星数将比2015年以来全球发射卫星数量的还多。

今年1月6日,SpaceX以猎鹰九号发射了60枚星链宽带卫星并取得成功,这些卫星在290千米高的近地轨道,与550千米高轨道上的星链卫星联合工作,提供了宽带通信服务,而在去年,马斯克已通过星链计划的组网发送了第一条社交网络短信息。

进军6G?

在这一动作下,亦有人士认为,美国可能正在绕过5G,直接进军“6G”。

“美国测算过,它整个做5G的部署,大概需要1500亿美元,Starlink测算,它的整个全球部署只需要100亿美元。”全国唯一的入轨的民营火箭公司星际荣耀副总裁霍甲指出。

“卫星互联网能够让信号在空气中传播,物理上的传播速度天然要比在基站的光缆要快,所以从传播速度来看也有可能成为下一代互联网通讯,也就是6G。”上述接近航天系统人士称。

上述接近航天系统人士则指出,SpaceX的不断组网,有可能被应用在军事领域,也可能会涉及到国际间对于低空轨道资源的抢占。

“这个计划看上去和互联网有关,但实际上也是对有限的低空轨道资源的争夺,目前有能力迅速抢占低空轨道资源的国家可能只有中美两国。”上述接近航天系统人士称。

抢占“地轨”

在李鲁靖看来,在该领域中国进度虽然落后,但仍有望与SpaceX代表的美国模式形成正面竞争。

“我国或诞生1-2家世界级卫星互联网企业,对标美国SpaceX建设计划,或需8年入轨1.1万颗;2028年预计我国卫星互联网总收入或可达580.5亿美元。”李鲁靖指出。

不过,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也曾受到天文领域专家质疑,原因在于发射如此多的卫星,有可能会对天文观测的准确性带来影响;此外也有声音质疑星链计划的商业化方向。

此前马斯克曾表示,全球互联网连接收入总额每年为1万亿美元,星链计划可能获得其中3%-5%,那就是每年300-500亿美元的收入,而星链计划不受地理因素的限制,可以为全球范围提供互联网服务,并向目前全球约占49%未能享受互联网服务的群体进行覆盖。

而有投资人士则指出,上述49%的人群本身属于低收入人群,可能没有享受互联网服务的支付能力。“通讯行业具有寡头垄断特点,无论在国内的移动联通,还是在欧美领域,抢占通讯市场是比较难的。”北京一家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而没有通网的一些地区,可能那里的人本身就付不起网费。”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星链计划可能效仿海伯尼亚快线模式,优先提供网络高速服务。海伯尼亚是一条2011年开始建设,总长6021公里、造价约3亿美元的跨大西洋高速光缆。

据建设方测算,环球电讯的AC-1电缆提供的纽约至伦敦连线时间是65毫秒,而海伯尼亚快速线路将可以节约6毫秒左右时间,对大型对冲基金来说,每1毫秒意味着每年至少多赚取1亿美元,而根据SpaceX的星链计划,其可将延迟进一步节约17毫秒。

“先期不排除给需要高速网络定制服务的金融机构提供低延迟服务,后续在慢慢拓展到大众通讯领域。“一位关注SpaceX的券商分析师指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