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江苏有并亲一说,大家对此是什么样的看法?

乐乐335536


看了前面几位网手著写,应是古代人的桥婚。

桥架两岸连接两地,从而两地各拥一半桥的。但桥本身又是独立于两地单独存在的。

桥婚主要解决的男丁独苗及全女孩家断嗣问题。即小俩口都归亲家双方拥有,所肓后代按约定归男方一半女方一半,多为单数归男,双数归女,也有单数一次双数一次的。实际上就是孙辈由亲家姓,第一孩归哪家姓,第二三四孩归哪家姓罢了。从而双方家庭宗谱都可续记下去,不再断支了的方式,比原由本家某房子过继给无男丁家的。过继的继子来延宗谱更保险,避开了继子返原宗本家的现象发生。

桥婚与女婿间称为“一担挑”是一个用法。

但桥婚解决了母系时代只记女不记男,父系时代只记男不记女的宗谱编制方式,太极端的问题,或弊病,使婚姻男女自姓都得延传的好方法。

但,这种方法古代虽已存在,而不能普及推广的原因是,土地归属性不可由外姓占据了,从而上升成姓族整体问题了。只有如今工业化不再注重土地时,才可真普及开来了。即靠工资吃饭,可脱离土地生存后,才得以推广开的。

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味哎儿


我是杭州人,我老公是苏州人,的确,在苏州很流行并亲,两家变一家,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做法。

结婚的时候,我们明确说是嫁,不过我父母没有收彩礼,酒席也是自己出钱办的,婚戒什么也是我父母买的。

我婆婆可能觉得我们什么都没收,是并亲,结婚后办满月酒也是我们自己办一桌,他们在其他地方办一桌。

我觉得挺见外的,我们那满月酒都是双方一起的,反正要掏钱的地方,男方什么都没有给,连结婚的三金也没有,都是我妈帮我买的。

我老公的奶奶,让孩子叫我父母爷爷奶奶,我们说了我们那都叫外公外婆,他们就说再生一个,和我姓,我父母觉得一个够了,生孩子女人比较辛苦,不想我再遭一次罪。

我觉得两家并一家,其实还是重男轻女,想把自家钱财留给自家,谁都知道女人生孩子是鬼门关走一遭,可是还是让自家女儿生一个,难免让人多想。

而且两个孩子不同姓,难免会偏心自家姓的孩子,反而不利于家庭和谐,时间久了,矛盾就多了。

我个人还是支持传统的嫁娶,或者招上门女婿。




小矜持育儿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实行计划生育,至今三十余年产生了独生子女的一代,现这一代也大多成家,並生育。家庭结构呈现出:421模式。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辈绝大多数进入了老龄行列。中国人的家庭,传种接代、养老送终的观念根深蒂固。如何才能做得二全其美?崇尚"中庸之道"的民族有的是办法。

我们这里一般人家是这样做的:

1.小夫妻结婚,双方父母都资助。一般做法:男方负责婚房、婚宴等开支;女方负责装修、家用电器、家俱(不包括床)、床上用品等作为陪嫁。外地人索要"彩礼"的做法,在我们这里不提倡!

2.婚后小夫妻会将离得远的那一方父母的住房,置换到周边。三家不住一起,但又都在身边。

3.第三代小宝贝出生后,双方父母轮流照看,从幼儿院起接送上、下学到初中毕业。现在放开生二胎了,则商定:大宝父姓;二宝母姓。

4.逢年过节,三家都在一起聚餐。避免一家欢乐一家愁的那种尴尬局面。

这种做法,是社会进步、文明、和谐的标志。但冠以"并亲",就显得非常俗了!


福荣


说江苏的并亲?其实是误传。并亲,一般苏州比较多,但不是全部。江苏别的城市,貌似没有并亲吧。其实,这个并亲是又一种结婚成家的新兴方式,它不是古来已久的传统,而是计划生育下的一种新的产物。这也代表了苏州人,在处理儿女婚嫁,协调男女两方利益平衡的又一智慧创举,解决了彼此矛盾。

“并亲”顾名思义,就是把传统的男方娶老婆,或者招女婿上门儿的传统方式给变化了一下。具体指的是:男方不是娶老婆,而女方也不是嫁老公。因为都是独生子女,不存在嫁娶。但是,又都得生育下一代,肩负着为各自家庭延续香火的重任。所以,男非娶老婆,女非嫁老公。而是男女异姓氏,合并成一家。然后生两胎孩子。事前约定第一胎要是给男方家,那么无论第一胎是男是女?都得跟男方姓;第二胎要是约定好是女方家的,那么无论二胎是男是女,都得跟女方姓氏。这就是苏州所谓的并家。

这只是并家,虽然不用男方想娶老婆那样,出彩礼,有车,有房什么的。但是,并家,一般是两家经济条件相当的才能并。即传统所谓的门当户对。贫富差距悬殊的即使都是苏州本地人,也不好并的。因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原理在这个并家的事情上也是成立的。

但是,为什么我说这是个创举呢?因为苏州,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后。一般家庭80年代后出生的,都是独生子女居多。如果嫁娶的话,会造成很多家庭直接断了香火。可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然规律,不能不婚嫁呀。怎么办?招女婿?苏州有招女婿的,不过比例不多,且条件好的谁愿意做上门儿女婿?条件差的女方家也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苏州发明了“并亲”这一新的婚姻形式。完美的解决了,财产继承问题,儿女婚嫁问题,姓氏延续问题,也都照顾到了彼此最为关切的自身利益。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还不用招上门儿女婿。大家都好,何乐不为?


国学论衡


苏州农村现在因都属于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结婚采取两家并的很多,已有十来年之久,并已形成一种社会公认的风俗,事实证明还是比较可行的一种结合方式。无论一般平民,还是富贵豪门,以本地两家合并的已是普遍现象。苏州人对本地互相了介,无论是德行,经济,相处都看重本地人。

尤其是独生女家庭,招婿在当前均为独生的情况下是很难办,那么嫁出去就等于一个家庭从此不复存在,招外地又相对不放心,还是合并最为上佳选择。


阳光61963237


不是江苏,而是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一直是鱼米之乡,没有很显明的旱,涝自然灾害,只要不战乱,生活富裕。

苏州文化底蕴丰厚,形成独特吴文化,多知书达理,文人倍出。

一个外地人来苏州,几年都无法听懂苏州话,别说真正了解苏州人生活了。

苏州与内地不同,不修家谱,没有什么道德绑架的家族观念。

苏州人勤劳,只要自己还能劳动,不给子女添负担。

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后,苏州地区基本是独生子女,因此有女孩的人家与有男孩的人家两家合并,形成并亲现象,没有彩礼与嫁妆,两家合并后,双方父母还是住原来的家,只有小夫妻两边都是自己家。有时因为双方都争姓氏,就有两家姓氏的名字,朱氏与李并亲后,孩子姓朱李。

为什么会并亲,因为嫁其他地区戓取其地区因习俗不同,家庭矛盾突出,生活难以适应,特别是被少数人不良用心 ,最后养老无人照顾。

现在开放二胎,苏州地区只要能生二胎的家庭基本生了或正准备生两个孩子,姓氏一个孩子随父姓,一个孩子随母姓。

长三角地区的富有,是与人们与时俱进的思想分不开的,不了解长三角文化的人,你永远只能一知半解,稀里糊涂,领勿清。


希望的乡村


主要就是苏南,一般有可能是一个血统,生出孩子可能有智力障碍,和残疾,苏州一带就这样搞的,他们怕穷,说实话苏州就是靠上海近,2O0几年时这个苏州还是很穷的,老人都穿补丁衣服,有的人家还不如苏北,近十几年苏州发展很快,加上拆迁补贴,加上外来工租房的收入,所以生活很好,过去十几年前招上门女婿比较多,现在就干脆找苏州本地人,再丑也无所谓,加之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长辈不希望孩子远嫁,所以就形成了小编所说的现况


道德被金钱绑架


你说的"并亲″并不是原意。真正的"并亲"早已不存在了,是在解放前,有些人家家境贫困,生儿以后,抱养一个女的,开始时叫姐或妹,到长大以后,把他定个日子结婚,这叫"并亲″,既可节约,也方便简单。解放后叫做童养媳。但现在男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为了兼顾双方颜面,双方商定"拼做人家″或叫"两头挂″。头胎姓男方姓,二胎姓女方父母的姓。两户人家轮流带孩子!大肚一点相处得很好!


天乐227643897


你好你说的是流行在苏南地区的

并家--即男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不是娶也不是嫁,孩子生两,两个姓!

双方都是自己姓的孩子爷爷奶奶。。l


松哥看房产


我住江苏南通,本地还没听说有此“新风"。谈婚论嫁,两家并一家,也是无奈之举吧。但愿双方早早谈妥,甚至落笔为书,免生龃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